![冠心病诊疗进展](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772/36534772/b_36534772.jpg)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章 冠 心 病
第一节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识别与评价
一、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概念
早在1961年,Holter通过动态心电图,观察到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在无胸痛发作时也会有与发作时一样的心电图ST段改变,提示这部分患者有无症状的心肌缺血情况存在。1979年,Cohn正式提出了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名称。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是指有心肌缺血的客观证数,包括典型的心电图缺血性ST-T改变或同位素显像提示的心肌灌注缺损,超声心动图提示的明确的室壁节段运动异常,但临床上缺乏与缺血相关的主观症状,如胸痛、胸闷等表现。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包括:完全无症状的患者,仅在做心脏相关检查时发现存在心肌缺血或有陈旧性心肌梗死客观结果;还有一些心肌梗死后或有明确心绞痛的患者,有明确发作心肌缺血的客观依数但却缺乏明确的临床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