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小引
1931年春天,朱自清与陈竹隐正在恋爱中。那一年,他不过三十三四岁,正当盛年,可是,文字中已经有遮不住的中年的颓唐。四年前,他写《荷塘月色》,那种朦朦胧胧的彷徨和愁绪,已经不再属于血气方刚的青年人;三年前,他写《背影》,分明是一个中年人的叹息和对人生的理解;两年前,发妻武钟谦去世,留下五个孩子,生活的打击击碎了他的欢颜。或许,那一代人都少年老成吧,他的老师周作人,当年也是迫不及待地就成了“知堂老人”。
人是复杂的,恋爱中的人却很单纯。我在朱自清给陈竹隐的信中,看到回光返照的青春。他谈天,谈雨,谈梦,谈月色,谈花开,一下子抒情气息就浓郁了:
陈竹隐比朱自清小六岁,那一年,在做家庭教师,年龄的差距让朱自清更年轻,也渐渐不再矜持。这些文字恬淡、甜蜜,有一种花香气息扑面而来,读来让人怦然心动。
这是读书中常遇到的事情,我留恋于这些细节,不想忘却;或有所感触,想要倾诉,于是,我就写一点读书札记。我的读书和兴趣范畴不外乎文人和他们的著作,这些札记积累起来就成了《老派:闲话文人旧事》。本书着眼于“老派”,意在从他们这些生活和写作的细节、琐事中挖掘史料、发扬精神,这种精神是一种坚持、一种操守,是一种韧性和努力,是一种为了真理而追求、奋斗的勇气。当然,我也看重文人的情趣,比如欣赏雨,看看花,悄悄地讲一点情话。
读书是一件有趣的事情,有趣在由书到人,再由人到书,到更广阔的天地,我们在其中不断地自由穿行,无比惬意,也无比增益。古人云,“独乐乐不如众乐乐”,那么,就把这些笔记整理出来,与大家分享,愿您也喜欢。
2020年5月18日零点后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