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言:让你受益一生的老话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人际交往 做好自己,高情商经营人脉资源

做人要有精品意识。交朋结友,宜精勿滥;迎送往来,宜实勿虚;言谈相处,宜真勿假。“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得一真字,求一精字,做人便不难了!

广交不如择友,投师不如访友

老话说得好:广交不如择友,投师不如访友。

古人说:“同志曰友。”彼此有交情,固然可以称之为友,但志同道合、志趣相投者,方可称之为真朋友。真朋友比好老师更有价值,老师可以为你释疑解惑,但没有朋友之间的率性自然。真朋友可以交流感情,分享快乐的时光;可以交换资讯,分享彼此的心得、见闻;可以相互援助,分享成功的机会……通常来说,你的价值观和交友趣向,决定了你有什么样的朋友;你有什么样的朋友,决定你有什么样的事业。交真朋友,适用一句话:多个朋友多条路。不加拣择,滥交朋友,则适用另一句话:多个朋友多个鬼。

生活应用:敞开心扉,带眼识人

交朋友有两个误区:

一是多而滥,逢人称友,结果是“朋友满天下,知心无一人”,平时热热闹闹,相见甚欢,一旦有事,就像麻雀似的,一哄而散。

二是精而少,标尺太高,结果是“人生难得一知己”。春秋“琴仙”伯牙只有一个知音——钟子期,据《列子》记载,钟子期可以听音知心,“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可是,钟子期死后,“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伯牙跟钟子期的深情厚谊令人感动,但一生只有一个挚友,不是太寂寞了吗?人与人之间,有个性也有共性,一人所思,万人所知,只要你打开紧闭的心灵之门,“知音”并不难求。

如何结交真朋友?有三大要点:

第一,寻找你愿意为之承担道义责任的人。

朋友之间,同忾相求,同道相扶,彼此承担道义责任,方可谓之真心。但是,心真与不真,你只能考量自己,不宜猜测别人。什么人可以成为真朋友?有一个简单方法——问问自己,是否愿意为他好?是否愿意克服某些不便、承担某种风险帮助他?假如答案是肯定的,他可能是你的真朋友。但是,交朋友跟谈恋爱一样,需要彼此“相爱”才行,假设对方也有此心意,那么,恭喜你,你已经找到了一个真朋友。

第二,不必拘泥于形式。

人情之常,讲身份,讲势利,讲门户,讲长幼,总之,挑三拣四的标准很多。这不能说没有道理,通过拣择,可以避免误交损友。但是,一旦遇到真朋友,不妨及时结交,不必拘泥于形式,不必拘泥于职务、地位、行业等外在的东西。

《说宛》中有一个孔子交友的故事:有一次,孔子去郯城,途中遇到程子。程子名程本,是个学识渊博的大贤士,为人有节操,赵简子曾请他为官,甚至以兵相胁,程子仍不肯屈从。程子的思想,以道家为主,但某些观点跟孔子相近。孔子见了程子,便停下来,相互攀谈,谈了一整天,十分投机。孔子私下吩咐学生子路,取一束帛送给程子当见面礼——古时将五匹帛捆成一束,作为聘问、馈赠的礼物。子路不以为然,假装没听见。孔子只好又找个机会,悄声吩咐子路说:“取一束帛来送给先生。”

子路脸上露出不屑的样子,说:“我听说,士人不经介绍而相见,女子不托媒人而出嫁,不是君子的行为。”

孔子说:“咳!古诗不是说,‘野有蔓草,零露溥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程子是天下贤士,不趁机结交,也许终身没有相见机会了!大德方面不可有一丝缺陷,小节方面有些许出入还是可以的嘛!”

正如孔子所说,交朋友就像谈恋爱一样——男女恋爱,为稳妥起见,不妨讲一讲门当户对,讲一讲法律程序,以免事后懊悔;一旦遇到有缘人,双方一见钟情,相知相爱,什么都不用讲了,“邂逅相遇,适我愿兮”——“嫁”了再说!交朋友也是如此,遇到有缘人,不妨抛开种种顾忌,先把感情拿出来。

第三,对朋友不可求全责备。

交朋友又像购物,好不好你看着办,但你别指望商店里的东西都按照你的喜好设计。朋友的个性、修养、学识、才干等,都是经过多年积淀而成,虽说可以改变,但你别指望按照自己的喜好改造他。你只能选择接受与否,不必横挑鼻子竖挑眼。

此外,对朋友也不要有过分的要求,朋友讲不讲“义气”,自然有他的道理,你可以选择做不做朋友,但无权强求。春秋战国时,宋国的司城子罕特别器重子韦,“入则同食,出则同衣”,好得跟一个人似的。后来,子罕在政争中失败,被迫逃亡国外,子韦却不愿追随他。再后来,子罕官复原职,又将子韦请回来,待之如初。左右很不理解,私下问子罕:“您对子韦很好,您逃亡时他却不肯跟从,如今回来了,您还是器重他。难道您不有愧于身边这些对您不舍不弃的忠臣吗?”

子罕说:“我平日不听子韦的劝告,才落到被迫逃亡的地步;现在我之所以能够复职,也是因为听了子韦以前的教导,修正了自己的行为,所以我打心眼里尊重他。况且,那些历尽艰辛跟从我逃亡的臣子,不正是加速我逃亡的人吗?”

子罕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自身逃亡的经历中,悟到应该亲君子、远小人的道理,真了不起!反观某些人,严格要求别人,宽容对待自己,友谊出现裂痕时,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一味怨怪他人,这样的人,不配拥有真朋友!还有的人,将关系破裂归结为“只能同富贵,不能共患难”,或者“只能共患难,不能同富贵”,其实,你只需检讨一下自己,“富贵”时表现如何?“患难”时表现如何?然后,你就能理解朋友对你的态度为何发生变化了!

草根智慧

交友贵在价值观相容。“道不同不相为谋”,在原则问题上,假设一方赞成的恰好是一方反对的,久之必然反目成仇。

宁给好汉拉马,不给懒汉作爷

老话说得好:宁给好汉拉马,不给懒汉作爷。

人生事业,好比一道四则运算题,有人是你的“加数”、“乘数”,可以增强你的实力;有人是你的“减数”、“除数”,必然削弱你的竞争力。所以,不妨抛开表面的虚荣,以结果为导向,谨慎择人,寻找并结交真正有助于人生成长、事业成功的人。

生活应用:尽量别让人情成为负累

在人生中,有些基本人情,如父母、兄弟、儿女,好与不好,加减乘除,都该算到你账上,义不容辞,受之无愧。

至于交朋结友,全在于你的选择。做人当然不必太势利,助人为乐是一个好习惯,但也别太逞能。尤其是在事业上,必须多求助力、减少阻力,若是将人情背成了包袱,就不妙了。

“宁给好汉拉马,不给懒汉作爷”,是一个很聪明的择友法则。有的人胸襟狭窄,只图眼前痛快,“宁为鸡首,不为牛后”,找朋友,找同事,找下属,爱找不如自己的人,其朋友圈子,都是一些庸人;创办事业,也不过是“开武大郎店,一个不如一个”。而有的人视野开阔,眼观千里之远,宁愿跟“好汉”为伍,同进共退;哪怕屈居人后,也甘心乐意。

唐朝有个名叫李敬的人,给书生夏侯孜当书童。起初夏侯孜命运多舛,不仅屡试不第,不管做任何事,总会遇到障碍和麻烦,有人嘲笑他是一个“不出息的秀才”,李敬追随他,千里奔走,备尝饥寒之苦。

同伴劝李敬说:“当今的达官贵人,入则显贵于朝廷,出则为州郡使臣,跟着他们,可以打秋风吃贿赂,你不如另投明主,找一条好出路;成天跟着一个穷措大,有什么长进呢?纵使不去追随那些达官贵人,侍候一个稍次一点的人物,也可落个丰衣足食。”

李敬笑着说:“我家主人及第之后,还要作西川留后官呢!”

同伴们听了,都嗤笑他执迷不悟。

当时,夏侯孜在墙后面听到了他们的这番对话,心里暗暗鼓劲:哪怕只是为了李敬的信任,也要干出一番事业。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奋斗,夏侯孜终于进士及第,显贵于朝廷。他出任成都节度使时,许多人想跟他去做属员,他概不应诺。到了成都治所,他马上任用李敬为都知禀报,将许多大小事务交给李敬主管。从前嗤笑李敬的人,无不对他表示敬服。唐宣宗时,夏侯孜自兵部侍郎升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权倾朝野。李敬“跟着龙王吃贺雨”,地位更显赫了。

世上不一定人人都能成为“大英雄”,跟着“大英雄”,进入一个“英雄团队”,也可以不断超越自己的人生。李敬“给好汉拉车”,把人生“拉”到了许多人梦想不到的高度,不是也很成功吗?

“给懒汉作爷”,是一件很辛苦的事,许多人劳碌一生,好不容易攒下一份家业,不消几年,就被“败家子”折腾光了。在事业上,那些贪图安逸、不思进取却又幻想荣华的“懒汉”,往往成为失败的原因,给他们“做爷”,好处不多,坏处不小,陈胜的失败即是一例。

陈胜起义,起初进展顺利,攻城略地,所向披靡。进占陈县后,“懒汉”们蜂拥而来,都想让陈胜“做爷”,他们纷纷撺掇说:“将军披坚执锐,讨伐无道,功德足以称王。”大家为什么热衷于推举陈胜为王呢?原因很简单:陈胜称王了,才能合法地封给他们高官厚禄。按他们的实际才能,真打实干,高官厚禄根本轮不到他们,如今仅凭推举之功,就将好处拿到手,何乐而不为?陈胜不明其中利害,自封“张楚王”,然后大封官爵。从此,他的事业走上了下坡路,有的人心怀不满,脱出阵营;有的人打着他的旗号,谋自己的利益;有的人才不胜任,一败涂地;更多的人围在他身边,除了“窝里斗”,什么也干不好。结果,才几个月时间,陈胜的事业便土崩瓦解,他本人也兵败身亡。

在秦末起义中,有一个人的做法跟陈胜正好相反,此人名叫陈婴,原是东阳县吏,德高望重。东阳子弟杀死县令,举行起义,聚兵二万余人。大家公推陈婴为首领,随后又想推举他为王。陈婴的母亲私下劝阻说:“你突然得到王位,不吉利!不如依附别人,事成了还能够封侯,事败了也容易逃亡。”陈婴听从劝告,不敢称王,带着部队,投奔项梁。项梁死后,陈婴又投奔刘邦。陈婴不愿“做爷”,偏偏喜欢给人“拉车”,是不是很傻?不一定。在秦末战争和楚汉战争中,多少“宁为鸡首”的“好汉爷”被打得鼻青脸肿,乃至死无葬身之地,陈婴却一直身居高位,安然无恙,最后被刘邦封为堂邑侯,传至子孙,世世显贵。可见“拉车”的结局也并不坏呀!

草根智慧

一个人的位置随时可能发生变化,并不可靠,“赢”比什么都重要。因为世界的通用规则是:输者一无所有,赢家得到一切。跟庸人争位置,不如跟“好汉”做赢家。

不看家中宝,单看门前草

老话说得好:不看家中宝,单看门前草。

看一个人,看一个家庭,单看贫富、贵贱,很难看出真相,因为富可变贫,贫可变富,贵贱也在变化之中。应该看什么呢?看处世态度,看精神风貌,看道德品质,看才干教养。这好像很难,若是知道人情常理、人事规律,从细节处,即可管窥一个人、一个家庭的盛衰兴荣、未来命运。

生活应用:小可见大,近可观远

一个人的素质,会通过日常言行自然流露出来;一个家庭、一个团队的整体素质,也会通过日常事务表露出来。在大节上,为了赢得别人的好感、信任,人们通常会加以掩饰,尽量展现最好的一面,但细节处,无法照应周全,难免露出马脚来。孙悟空变庙宇,变得有模有样,一根旗杆的位置不对,就被二郎神识破行藏。

在人际交往中,通过以下三个方面的观察,大致可以判断一个人或一个团队的现状与未来趋势:

一是看办事态度。

态度积极,是兴旺之相。有的人“貌不惊人,才不出众”,凭着积极进取,也能打出一片天地。反之,态度消极,办事不认真,哪怕本领高强,资源雄厚,也无所作为。

有一次,孔子听说鲁国贵族公索氏家丢失了祭祀用的牲畜,便对弟子们说:“公索氏三年之内一定会灭亡!”过了一年,公索氏果然灭亡了。弟子们向孔子请教:“以前公索氏遗失了祭祀用的牲畜,您说‘三年之内一定会灭亡’。现在果真灭亡了。您怎么知道的呢?”孔子说:“祭祀又叫‘索’,‘索’即‘尽’,意思是为双亲尽孝心。祭祀时居然遗失了牲畜,可见他平时遗失的东西一定更多。我因此知道他要灭亡了。”

孔子的话是什么意思呢?古人以“孝”为第一美德,“百善孝为先”,祭祀父母时,自然应该虔诚恭敬,一丝不苟。公索氏丢了祭祀用的牲畜,一方面说明心无敬畏,心无敬畏者必然率性妄为;一方面说明缺乏认真办事的态度,办事不认真必然多有失误;一方面说明其家族内部管理松懈,管理松懈则内部混乱、一盘散沙。处于这三种状态,在外部恶劣的竞争环境中,衰败只是迟早的事情。

现代社会,“灭亡”不容易,“失败”和“破产”则时常有之,从失败者身上,往往可以看到办事态度不认真的苗头。

二是看办事水平。

办事态度好,如果水平不高,固然有成功希望,但还有比较长的路要走。成功没有侥幸,真正的赢家,都是那些有资格进入高水平竞争行列的人。赢家成为赢家之前,可能早就拥有了比较高的办事水平,只是没有机会展现,一时看不出来。如何判断一个人的办事水平呢?从小事上即可略见端侃。从某种意义上说,世上没有大事,因为所有的大事都是由一件件小事组成,办不好小事的人自然办不成大事。正如老子所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能把小事办到极致的人,往往已经掌握了成就大事的密钥。

陈平“少时家贫,好读书,治黄帝、老子之术”(《史记·陈丞相世家》),成年后,出落得高大俊美,且学有专长,可惜没有用武之地,只能在乡里担任一些事务。有一次,他主持乡祭,祭毕,按惯例,要给各家各户分配祭肉。陈平“分肉甚均”,父老乡亲们都赞不绝口。陈平自信地说:“假设我有机会主宰天下,也会办得像分肉一样公平!”

陈平的自信不是没有道理。分配祭肉时,假设搞“平均主义”,按人头、户数,人均一份,谁都能做好。要让大家觉得“公平”,就不容易了,给谁多一点,给谁少一点?那需要考量出力的多少、办事的勤惰,还要照顾老弱尊长,诸如此类。俗话说,“一碗水难端平”,人们经常为一些锱铢小利争吵不休,陈平能分得大家都说“公平”,必然熟知人性人情,必然善于评估业绩,必然善于沟通意见,必然善于左右舆论,有此本领,主宰天下又有何难?

三是看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决定事业格局,当“独行侠”,可能成为某方面的专家,不可能成为左右逢源的领袖人物。做大事业的人,往往拥有一个强力关系网。看一个人的交往对象,即可评估此人未来的发展前景。

再讲一个关于陈平的故事:陈平未发迹前,身负奇才,却因家贫,富家女不愿嫁女给他,贫女他不肯娶,以至高不成、低不就。户牖富人张负有个孙女,嫁了五次人,每回嫁过去,丈夫就死了,没人再敢娶她。陈平听说此女的奇异,有心提亲。有一次,张负见了陈平,觉得此人气质不凡,非同常人,便暗中跟在后面,一直跟到陈家。张负细心观察,只见陈家居于陋巷,以席为门,可见家中穷困不堪,门口却有不少车辙印迹。张负回去后,便决定将孙女许配给陈平,他的理由是:“一个像陈平这样的人,不可能永久贫困。”成婚那天,他叮嘱孙女说:“毋以贫故,事人不谨。事兄伯如事乃父,事嫂如事乃母。”(《史记·陈丞相世家》)

后来,陈平先后跟从魏王魏咎、楚霸王项羽,都身居高职;再后来追随刘邦,亦受重用,成为最重要的谋臣之一,日后出任丞相,果真成了“宰天下”的人物。

张负看见车辙的印迹,为何判断陈平必将发迹呢?世人都“嫌贫爱富”,陈家贫穷不堪,却有许多“有车族”主动前来拜访,可见陈平的才干、德行非同一般,这样的人,怎么可能长期穷居陋巷呢?

“不看家中宝,单看门前草”,家中有宝无宝,只能说明现在的经济实力;门前的草,却能折射主人的素质、态度、精神面貌,细节所透露的信息,也许更加真实。

草根智慧

从大处观人,看到的可能只是表象;从细节观人,你可以看到灵魂深处。

叫人不蚀本,舌头打个滚

老话说得好:叫人不蚀本,舌头打个滚。

与人相处,主动的人往往“吃得开”——路上见了熟人,必定主动招呼,好像见了亲人一样;同事之间,从不忘了一声问候;在领导面前,从不忘了请示、汇报;跟朋友相交,无事不中断联络,有事随叫随到;在家人面前,进出都有交待,从不独来独往。所有一切,做起来都不难,却能树立可亲可爱、可以信赖的形象。

生活应用:不要把话憋在心里

在人际交往中,有些人比较被动,路上见了领导、尊长,能避则避,能躲则躲,好像小鸡见了老鹰一样;进了办公室,要好的打声招呼,关系一般的视而不见、形同陌路;跟朋友打交道,很少主动联络,况且也没有几个朋友;跟家人相处,有事宁可闷在心里,很少主动沟通,以这种习惯待人接物,必然造成人际关系的疏离,在人群中将变得越来越孤立,一旦遇到难事,连一个说得上话的人都没有。人际关系不良,会导致事业无起色、生活不和谐的状况;事业、生活不顺利,必然影响心情,终日烦恼不断;心情不好,对他人、对社会的看法必然发生偏斜,形成偏见与执念,乃至怨天尤人——自认为心眼不坏,不明白别人为何“跟我过不去”,根本意识不到,正是被动的习惯,带来了“自绝于人民”的后果。

如何改变孤立的状况?方法简单,只需变得主动起来。“叫人不蚀本,舌头打个滚”,平时主动跟人说说话,有意见主动说出来,有疑问主动请教,都不是什么难事,也不需要多大的成本,却可以使人际关系大为改观,还可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呢!

大唐名将李绩,原名徐世绩,追随唐高祖、唐太宗,立下了汗马功劳,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高祖李渊赐其姓李,因避李世民的名讳,故改名为李绩。李绩出任并州都督时,手下有三个得力的下属,人品才干都很好,其中张文瓘最为李绩赏识。李绩善于识人,曾向人感叹说:“张文瓘将来的前程,我不如他啊!”

后来,李绩被调到中央任兵部尚书,临行前,他分别赠送那两个下属一柄佩刀和一条玉带,唯独没有给张文瓘任何东西。

张文瓘不知自己犯了什么错,送行时,久久不愿离开,想要李绩一个说法。一直送了二十多里,还没有分手的意思。李绩便说:“俗话说得好,‘送君千里,终有一别’,你何必走这样远呢?还是回去吧!”

张文瓘说:“卑职有一事不明,想向恩相请教:我们三个都蒙您看重,他俩都得到了您的赏赐,唯独落下我,所以,心情有些郁闷。”

李绩笑道:“你别不高兴,我这样做是有想法的,他们二人,一个处事优柔寡断,赠以佩刀,提醒他日后要处事果断;一个不拘小节,赠以玉带,警示他日后要约束自己的言行。你才能宏博、处世通达,没有特别需要改进的地方,哪用得着提醒什么?”

张文瓘听了,这才释然开怀。

后来,经李绩大力举荐,张文瓘屡获升迁,最后官至侍中。

李绩送礼,对一般的三个人,分别对待,显然不合情理,张文瓘不可能无动于衷。李绩的解释看似言之成理,未必是他的真心话,对一个“才能宏博、处世通达”的人,不是也有合适的礼物可以赠送吗?他这样做,或许是为了试探张文瓘的反应:假设张文瓘当面不说、背后抱怨,这个人就不值得重用了!假设张文瓘表现出不在意的样子,心里必然记恨上了,可见这个人心眼较小,难以当成亲信。假设张文瓘急匆匆地询问,可见这个人沉不住气,还需要磨炼。假设张文瓘最终没有说出心中的疑问,可见这个人性格懦弱、被动,难成大器。总之,不管张文瓘作何反应,都能看出他的真性情。

张文瓘的反应比较特别,送行时,李绩不说,他就不问,古人送别,送到十里长亭,已经尽礼,他却送到二十里外,耐心真够可以。假设李绩不叫他回去,可见他走的路还不够多,还会继续走下去。直到最后,他才把心里的疑问说出来。他的坚定、执著、沉稳的个性,也表露无遗。

有一点可以肯定,张文瓘虽然“才能宏博、处世通达”,凭他的资历,夹在大唐功臣们中间,若无李绩的举荐,凭一己之力,很难冲上朝廷高层。而李绩的鼎力相助,又跟他的主动沟通密不可分。不妨设想一下:一个人送到门口就挥手道别,一个人送到二十里外,谁给对方留下的印象更深呢?答案不言而喻。

在人际交往中,有话憋在心里,从不主动沟通的人,一定很吃亏;把话说出来,别人才能了解你,并用相应的方式对待你,你最后得到的,也是你应得的那一份,好与不好,不是比睁着眼睛吃亏强多了吗?

草根智慧

人际交往,是一个自我推销的过程,有的人主动展示、笑脸迎客;有的人等客询问、冷脸相待,谁会成功呢?你问问自己喜欢哪类推销员,就知道谁会成功。

会说话,当钱花

老话说得好:会说话,当钱花。

人与外界交流、对外界施加影响,有两种方式:一是语言,一是行为,不会说话,就缺少了一种有力工具,竞争力会大打折扣。林肯甚至说:“口才是社交的需要,是事业的需要,一个不会说话的人,无疑是一个失败者。”据说,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美国人将口才、原子弹和金钱并列为赖以生存和竞争的三大战略武器,此说并不夸张,因为“伐谋”、“伐交”的上乘兵法,都必须依赖口才来实现,口才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生活应用:好口才可以左右成败得失

前人有很多强调口才重要性的句子,做大事的人,认为“一言而可以兴邦”、“一言之辨,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十万之师”,草根的想法更实在,“好人出在嘴上,好马出在腿上”,“会说话,当钱花”,好口才的价值确实难以估量,足以左右成败得失,无论怎样夸张都不过分。

从古到今,都有不少靠口才打天下的人,战国名士淳于髡即是其一。淳于髡出身贫穷,身材矮小,原是齐国的一个赘婿,当时赘婿的地位极低,无论兵役、徭役,都是优先征发对象,先征罪徒,再征赘婿。但淳于髡凭借好口才,跻身于上流社会,他“滑稽多辩,数使诸侯,未尝屈辱”(《史记·滑稽列传》),因此,他成为齐王倚重、群臣敬服的人物,慕名前来向他求学的人很多。

齐威王八年(前371),楚国遣大军犯齐,齐王自知不敌,派淳于髡带上黄金百斤、车马十辆,出使赵国,请求救兵。淳于髡仰天大笑,将系帽子的带子都笑断了。

齐威王问:“难道先生嫌礼物太少么?”

淳于髡说:“怎敢嫌少!”

齐威王说:“那你笑什么?”

淳于髡说:“我今天从东边来时,看到路旁有个祈祷田神的人,拿着一个猪蹄、一杯酒,祷告说:‘高地的收成盛满篝笼,低田的收获装满车辆;五谷繁茂丰熟,米粮堆积满仓。’我笑他拿的祭品太少,祈求的东西太多。”

齐威王忍不住笑了,遂将礼物增加到黄金千镒、白璧十对、马车百辆。淳于髡带着礼物,来到赵国,调动三寸不烂之舌,说动了赵王。赵王拨给他十万精兵、战车千辆,去救齐国。楚国获悉这一消息,连夜退兵而去。

礼物的多寡,原本没有一定,假设用讲道理的方式,不仅言语乏味,也许一天都讲不清。淳于髡打了一个生动的比方,于妙趣横生之中,透彻地说明了问题,一下子就说服了齐威王,其高超的口才艺术,确实不同凡响。

口才靠智慧驾驭,语言有味只是一个方面,重点在于解决问题,所谓“大象无形,大音希声”,有时候,“一语不如一默,一动不如一静”,没有声音的语言,可能是最有力的语言。

北宋名臣王随,年轻家贫,生计艰难,常受石务均的父亲接济。后来,王随中了进士,官运亨通,一路高升,当上了丞相。他任御史中丞期间,石务均的父亲去世了,石务均因为犯事,被县令追捕,情急之下,前来投奔王随,请他向县令求情。王随不置可否,派人给县令送去一锭银子,请县令代为安葬石务均的父亲。县令找人一打听,才知道王随与石家交情匪浅,也明白了王随说情之意,当即把石务均的官司撤掉了。

王随替人说情,却没有讲一句说情的话。托县令安葬已故的恩人,名正而言顺,县令听话听音,自然能读懂其中的意思。老子《道德经》云:“善言,无瑕谪。”会说话的人,不会留下瑕疵。假设王随公然求情,有违朝廷律令,难免留下把柄;而他不求而求,不着痕迹,不愧为“善言”之人。

但是,不言之言,不仅要求会说,还要求对方会听,缺一不可,难度极高,只能作为特殊手段;正常情况下,还是坦诚沟通比较好。

草根智慧

学习口才,其价值胜于学习其他任何一项专业技能。

礼多人不怪

老话说得好:油多不坏菜,礼多人不怪。

“礼”,即礼仪、礼貌,有时也指礼物。礼物可以没有,礼貌却不可缺少。因为礼貌可以反映一个人的内在修养,可以表明一个人对他人的态度,可以表达一个人对社会文明的尊重。正如约翰·洛克所说:“礼貌是儿童与青年所应该特别小心地养成习惯的第一件大事。”

生活应用:把你的心悬挂出来

“礼”是古代十分重要的行为规范,有时甚至被提升到法律的高度。什么是“礼”?《说文解字》说,“礼者,履也”,即践行的意思。践行什么呢?践行你的心。孟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喜爱与尊重,前提是“爱人”与“敬人”。但是,你对他人有爱心、有敬意,别人却看不见,怎么办呢?古人想到了一个办法,流传至今:用“礼”表达出来。

“礼”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可以用最简单的方式表达复杂的心意,“礼”的形成,往往不是凭空而来,自有其本源。例如,中国古代的作揖,可能源于婴儿的一个习惯动作:抱拳。作揖所包含的语言信息是:我像小孩一样不懂事,请多包涵!西方的握手,源于武士间的致意,其意是:瞧!我手中没有武器,我对你没有恶意。微笑,是一种“世界语言”,谁都懂它的意思。总之,礼貌不是心意,却可以表达心意,正如梅里美所说:“礼貌经常可以替代最高贵的感情。”

在日常交往中,你对待别人的态度,跟别人回报你的态度往往同步,无论你的礼貌是否跟心意相吻合,至少表明你重视对方,在对方面前不敢掉以轻心,那么,对方也不会无故冒犯你。反之,你的无礼,表明你轻视对方的尊严,可能遭到相应的报复。许多人身负才干,别的方面做得都不差,最后却败在“无礼”这个毛病上。

唐玄宗时,萧颖士考中进士,自恃才华,傲慢无比。有一天,他携一壶酒,到野外游玩,正赶上暴风雨,便去一处避雨,只见一位紫衣老人,领着一个小童,也在此处避雨。萧颖士见老人态度散漫,没有主动行礼,心里很不高兴,便口出不逊。老人不动声色。雨停后,一队车马赶来,将老人接走了。萧颖士急忙打听,才知此老是吏部王尚书,不禁大吃一惊。第二天,他写了一封长信,到王尚书家谢罪。王尚书让人把他领到偏房的廊下,责备说:“遗憾你不是我的亲属,不然我一定要狠狠地教训你。”停了一会儿,又说:“你自恃才高,傲慢到这个样子,只能是中个进士吧!”后来,萧颖士果真仕途不利,卒于扬州功曹任上。

不过,跟才子胡翙的遭遇相比,萧颖士可以说是不幸中的大幸。胡翙在节度使时溥的幕府中任大夫,掌管文书等事务,善于撰写军事文书,他起草的文书,优美达意,深受好评。但他为人疏傲无礼,经常轻视大帅,蔑视同僚。在宴会上,胡翙酒酣后,经常称呼节度副使张筠为“张十六”,因为张筠在家族中排行十六。张筠怀恨在心,表面上却不说什么。

有一次,胡翙去荆州拜访代理刺史张同,张同的仆人不认识他,向随从的人打听,得知是胡翙大夫,这才进去通报。胡翙走进大厅,脱去外衣,坐在那儿等候。张同听说胡翙来了,马上通知家人准备佳肴,打算好好招待一番。不料,等张同出来相见时,胡翙已经走了,没有留下一句话,只是在椅子旁边撒了一泡尿。张同哭笑不得,心里却很恼火。

胡翙平日得罪的人甚多,很多人想整治他。张筠收买胡翙的门客陈评事,让他收集胡翙的罪证。有一次,陈评事趁时溥酒醉,密告胡翙的罪状,其中有真有假。时溥听后,大怒,下令把胡翙全家推出去,活埋在平戎谷口。时溥酒醒后,颇为懊悔,但人死不能复生,说什么都晚了。后来,诗人王仁裕路过平戎谷,非常同情胡翙的遭遇,写了一首悼念诗:

立马荒郊满目愁,伊人何罪死林丘;

风号古木悲长在,雨湿寒莎泪暗流。

莫道文章为众嫉,只应轻薄是身仇;

不缘魂寄孤山下,此地堪名鹦鹉洲。

客观上说,胡翙的无礼之举虽然令人讨厌,但罪不至死,更不应牵连全家。但是,无礼最容易激起他人的愤怒情绪,极有可能招致不理性的报复。即使到了今天,因无礼引发连伤数命的案件仍不鲜见,因此,无礼可以谓之最愚蠢的冒险,为智者所不取。智者所坚持的信条永远是:礼多人不怪。

草根智慧

即使虚情假意的礼貌,也胜于真心诚意的无礼。

多下及时雨,少放马后炮

老话说得好:多下及时雨,少放马后炮。

世上的“热心人”很多,他们最大的爱好是给别人贡献意见。当别人失误了,遇到麻烦了,遭受挫折了,不待邀请,便主动站出来,担任“评论员”和“批评家”,讲一些不知道有用无用的话——“你应该这样……”、“你不该那样……”、“假设你当初……就不会这样”,但是,好话一箩筐,不如在别人遇到困难时,提供一点点实质性的帮助。

生活应用:一吨废话,不如一毛钱的帮助

《水浒》中有一条好汉,才不惊人,貌不出众,论文不足以科场称雄,论武不足以战场杀敌,却大大有名,受到天下英雄的拥戴,本名宋江,绰号“及时雨”。此人心无大志,最大的心愿是做皇帝的良民,一门心思走投降路线,但他却有一个好处:对朋友真心实意,想朋友所想,急朋友所急,凡有需要,他无不竭尽所能,提供即时帮助,哪怕担风冒险,也在所不惜。况且他的投降,也不是为了一己之私,而是为“弟兄们”谋一条好出路,尽管那本是一条死路,他的心意却不能说不真。因此,他成了众望所归的人物。

在生活中,宋江的“投降哲学”可以留给叛徒、汉奸们去发扬光大,他的“及时雨精神”却值得每个人学习。我们身边的“评论员”和“批评家”已是供过于求,“总结报告”早就听得让人生厌,那无非是放“马后炮”,有什么好处呢?一个人遇到困难时,最需要的是一点实质性的帮助,使事情有所好转,使过失和挫败不至于发生。

帮助不一定限于物质层面,有时候,精神的支援价值无限。当身边人处于失意中时,一句暖心的话,可能像观世音净瓶中的甘露一样,激活对方枯萎的心。

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的从弟白敏中,年轻时才德出众,被各方看好。长庆年间(821—824),宰相王起为主考官,决定取白敏中为状元,又不满意他同贺拔惎交往。贺拔惎为人狂放无羁,不拘小节,人际关系很差,除了白敏中,没几个人跟他要好,王起也很不喜欢他。于是,王起派亲信将此意转告白敏中,希望他跟贺拔惎绝交。白敏中欣然答应:“谨遵教诲!”

过不多久,贺拔惎来白家登门拜访,白敏中躲在内室,让仆人告诉贺拔惎,自己出门在外,尚未回家。贺拔惎等了很长时间,无言而去。白敏中憋不住了,跑出去,将贺拔惎喊回来,如实相告,并说:“凭着才学,哪个门路走不通,怎能为了一个进士,对不起朋友?”

于是,两人相对饮酒,喝得大醉,睡到第二天日上三竿尚未起床。

王起得知此事后,叹道:“我本来只想录取白敏中,现在看来,还得同时录取贺拔惎。”结果,白敏中状元及第,贺拔惎也考上了进士。

后来,白敏中升任中书令,宰相李德裕很器重他,认为他是国家的栋梁之材。按照惯例,升职后应该宴请同僚,一方面联络感情,一方面扩大影响。但白敏中没有钱,请不起客,李德裕知道后,慷慨捐助十万钱,作为置办酒席的费用。白敏中邀请的客人,主要是中书省的官员,还有一些知名人士。

宴客之日,适逢贺拔惎来访。贺拔惎新近被免去员外职务,还没有谋到新职,心情抑郁不乐,打算到外面去散散心,因此来跟白敏中道别,见白敏中家上下忙碌、准备宴客,不愿打扰,便留下一封信,牵马而去。白敏中看信后,叹道:“大丈夫的穷通顺逆,都是命运的安排。没有本事的人靠侥幸升官,不是正途。怎么能用牲畜吃的草料招待英雄豪杰呢!从前考取进士的时候,我俩是好朋友,今日闭门不见,纵然身居高位,难道不有愧于心吗?”说完,立刻命仆人去将贺拔惎追回来,请到家中,相对饮酒。

过不多时,客人们或骑马,或乘车,相继而来,听说白敏中正在招待贺拔惎,很是惊奇,一个个摇着头,不曾进门便离去了。

第二天,白敏中向李德裕道歉说:因同年贺拔惎失职,正处于困难时期,不忍抛弃,便留下来饮酒,没有招待其他客人,辜负了丞相的美意。

李德裕叹道:“此事大有古风,我决定提拔你们,以改造浮薄的社会风气。”

没过十天,贺拔惎便得了美差,白敏中也改任翰林学士。此后,贺拔惎的人缘仍然不好,白敏中则官运亨通,五年间,十三次升迁,最后官居宰相,因政绩卓著,成为一代名相。

从交友的利弊看,贺拔惎人缘很差,受各方孤立,一定有明显的人格缺陷,与之相交,害多益少。假设白敏中指点贺拔惎的缺陷,提供改进建议,大概不会有什么效用,“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贺拔惎要是能改,早就改了。白敏中一旦认定了这个朋友,便全然接受,善尽道义责任,不惜冒着科考失利的风险,继续交往,其深情厚谊,对失意中的贺拔惎,是最有力的心理支持;同时也影响了舆论,使贺拔惎得到了现实好处。

交友不必如贺拔惎,谁若有一个白敏中这样的朋友,可谓一生幸运。然而,希望别人做白敏中,不如自己做白敏中——于交往中,“多下及时雨,少放马后炮”。

草根智慧

提供事前的帮助,胜过时过境迁后再说闲话。指出别人这儿做得不对,那儿做得不好,除了让人徒增烦恼,毫无意义。

蚊子遭扇打,只因嘴伤人

老话说得好:蚊子遭扇打,只因嘴伤人。

“因言获罪”,在历代文人看来,是一件很委屈的事,“言者无罪”嘛,说一说有什么关系呢?但是,所谓“言论自由”,从来都不应该自由到伤害他人的程度。美国黑人女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尼·莫里森说:“语言是一种会带来后果的行为。”后果有好坏,有利于人,即是行善;有害于人,即是作恶。佛家所谓“十恶”,有四恶缘起于说话——妄言、绮语、两舌、恶口。俗话说“恶有恶报”,说话所造成的伤害,必然以某种形式回报到自己身上。所以,对一个聪明人来说,不仅要慎于行,也要慎于言。

生活应用:多栽花,少栽刺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语言所造成的伤害,有时比肉体伤害更让人痛恨。有些“恶语”,如造谣、诽谤、侵犯隐私、败坏名誉、泄露机密等,为法律所不容,自不待言。还有一些“恶语”,无关法律,说了也不会吃官司,日常最为多见。

比较常见的“恶语”主要有此三类:

一是带脏字的“口头禅”。各地都有一些颇富特色的习惯用语,俗谓之“口头禅”,有些是“干净”的,有些比较“脏”,如“格老子”、“他妈的”、“鸟人”、“苕货”等。说者顺嘴而出,并无恶意,“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听者却可能感受到骂意,尤其是不同地域、不同群体的人交流时,因语言习惯不同,对语言的“脏乱差”更敏感,难免愤然于心。

汉朝名士陈实,有一次跟朋友相约出门,过了约定时间,朋友还没来,陈实便先走了。过不多久,朋友乘着马车,赶到陈家,看见陈实的儿子——七岁的陈元方正在门外玩耍,便问:“你父亲在吗?”

陈元方说:“等了您很久,见您不来,已经走了。”

朋友生气地说:“不是人!约好了一块走,却扔下别人自己走了。”

陈元方说:“您跟我父亲约定中午见面,过了中午还不来,是不守信;当着他儿子面骂父亲,则是无礼。”

朋友一听,大感惭愧,走下车,想拉陈元方的手。陈元方不理,头也不回地走进了家门。朋友尴尬得一塌糊涂。

“不是人”是一句历史悠久的“口头禅”,古人谓之“非人哉”,在很多典籍中出现过。朋友之间说一说,问题不是很大,可小元方听了,感受就不一样,“不是人”是什么?鬼?畜生?骂他父亲是畜生,他能高兴吗?

“口头禅”可以作骂人理解,也可以不作骂人理解,因人而异,引起的反应也不一样。为保险起见,还是不说为妙。

二是讽刺。讽刺有明讽、暗讽,往往语言尖刻,像针一样,直刺人心,对他人的伤害尤大,若非政敌论争,以及某些特殊情况,一般不宜轻用,否则可能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曾国藩被誉为“大清第一名臣”,功高盖世,名动天下,但他却有一个心病——“出身”不太好,清朝科举考试分为三甲,一甲状元、榜眼、探花,最为显耀;二甲“赐进士出身”,也很有面子;三甲“赐同进士出身”,名声上逊色多了。曾国藩自幼志向宏大,科举时却未中一、二甲,一生引以为耻。后来他飞黄腾达,对“赐同进士出身”却一直讳莫如深。

曾国藩的幕府中有一位同乡,风流倜傥,大家常笑他为小老婆洗脚。有一次,同乡聚饮时,曾国藩开玩笑说:“我有一个上联,请大家接下联:‘为如夫人洗脚。’”那位才子文思敏捷,随口接道:“‘赐同进士出身。’”曾国藩的脸刷地变得通红。此后,曾国藩渐渐疏远了这位同乡,使他丧失了许多提升机会。

俗话说“宰相肚里好撑船”,曾国藩乃一代名相,涵养非同一般,竟然受不了一言之讽,可见讽刺的伤害力多么大!逞一时口舌之利,不过痛快一时,影响却很久远,好比伤人肉体,伤口可以愈合,伤痕能很快消除吗?讽刺之力,可能在别人心上留下伤痕,还是慎用为妙。

三是“泼冷水”。当别人高兴时,一句话可以让他心情变坏;当别人做善事时,一句话可以让他像个伪君子;当别人心态积极时,一句话可以让他转为消极;当别人立了功劳时,一句话可以让他变成“罪臣”……凡此种种,都是“泼冷水”,对心灵的伤害与观念的破坏非同小可。

有一年,唐太宗率师攻打辽国,将云梯搭在敌墙上,招募勇士攻城。有一个勇士,第一个站出来,作战时,他冲在最前面,攀上云梯,冒着雨点般的箭矢和石块,率先登上城墙,其他勇士紧跟而上。李绩看得热血沸腾,指着那个勇士,对中书舍人许敬宗说:“他难道不是一个大壮士吗?”

许敬宗撇撇嘴,笑道:“不是壮士,主要是没有头脑。”

唐太宗一听,大怒,打算治许敬宗的罪。许敬宗苦苦求告,才获赦免。

据《旧唐书》载,许敬宗此人,最擅长“虚美隐恶”,他死后,在议定谥号时,主管大臣认为,“按谥法‘名与实爽曰缪’,请谥为‘缪’”。后来,许敬宗之子反复向朝廷申辩、央告,朝廷最后认为,许敬宗晚年的毛病改了不少,“按谥法‘既过能改曰恭’”,因此谥为“恭”,总算保住了身后的名声,否则就上了奸臣排行榜。

许敬宗喜欢胡言乱语,不仅扰乱了别人的头脑,自家也成了受害者。他的儿子道德败坏,跟继母长期通奸,被他奏请流放岭南,成为当时一大丑闻。

“泼冷水”是一种有毒的语言,只有在极特殊的情况下才有积极意义,当对方已经“中毒”时,可以用来“以毒攻毒”。一般情况下,只是“毒药”,害人不浅。现代人为何畏谈“高尚”、羞称“好人”?为何不像过去那样喜欢“学雷锋,做好事”?被小人们“泼冷水”是很大一部分原因,把做好人好事的热情浇灭了。

俗话说,“铁冷了打不得,话冷了说不得”,因偏见、嫉妒、过度竞争等原因向他人“泼冷水”时,谁知哪天不报应到自己身上?所以,说话最好带着好心善意,“多栽花”而“少栽刺”,给彼此一份好心情,即是“善报”。

草根智慧

祸从口出,福从口散。不积口德者,只是薄福之人。

痒要自己抓,好要别人夸

老话说得好:痒要自己抓,好要别人夸。

商品生产出来,原本打算卖给别人,不是为了搬进自己家里;文章写作出来,原本打算供给别人阅读,不是为了摆在自家书柜;自己的好处,原本打算请别人欣赏,不是为了对镜自揽。好与不好,自吹自擂不算数,“消费者”才是“终极评委”。

生活应用:恃才傲物是大病

在现在社会中处处存在竞争,人人都有竞争意识,都想显示高明,生怕落后于人,这是正常心态。在竞争心理的驱动下,你追我赶,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相互超越,当大家争先亮出真才实学来“斗宝”时,有利于文明的进步,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但有的人,无视事实,首先将一个“高明”的标签贴在自己身上,凡自己说的话都是对的;凡自己做的事都有道理;凡自己写的文章都是好的——谁说不好谁“脑残”。自认高明之后,接下来便是轻视他人,无论雅人俗人、名流凡夫,一概不放在眼里,好比漂在水上的一段朽木,水高我高,谁都没有我高。

俗话说,“无知者无畏”,年轻人知识不足、见识浅薄,自负一点不奇怪,毕竟人人有一个成长过程。若是到了中年、老年,仍然自负而轻人,就有毛病了,可见那么多年全是白活,一点长进都没有。

唐代有个隐士,名叫殷安,平日自负于才学、修养,以“圣人”自喻。有一次,他跟一位朝廷大员交谈,议论说:“自古以来,圣人不超过五个,伏羲始创八卦,穷尽天地之旨意,这是第一个。”说着,屈下一指。“神农始种百谷,救济万民之命,这是第二个。”又屈下第二个手指。“周公制订礼乐,世代相传,这是第三个。”又屈下第三个手指。“孔子先知而无穷,后知而无极,出类拔萃,这是第四个。”又屈下第四个手指。“孔子以后,没有一个值得屈手指的。”过了好一会儿,才说:“加上我,是五个。”说完,屈下了第五个手指。

此事传出后,大家都引为笑谈。

从古至今,多有自命不凡之人,拿自己当圣人、伟人,乃至神人,轻视一切“凡夫俗子”。但是,从来没有自封的“圣人”、“伟人”,一定要后人尊奉,才可谓之“圣人”、“伟人”;“神人”也要后人膜拜才是“神人”,自吹自擂,不过是徒增笑话罢了!

还有的人,确有真才实学,还拿出了信得过的业绩,受到大家追捧,却因自我膨胀,反倒造成了自我贬低的结果,不仅败坏了名声,也影响了事业。

唐代著名诗人温庭筠,才思敏捷,据说每次科考时,只需叉八次手,八韵便已作成,因此人称“温八叉”,年轻时便享誉文坛,名闻天下。但他自负才高,不懂得尊重他人,不遵守社会规范,常因行为不检而遭逅病。温庭筠参加乡试时,客居于江淮,地方官姚勖欣赏他的才华,赠给他一大笔钱,作为助学之资。温庭筠得了钱,每天出没于花街柳巷,寻花问柳,很快将钱花光了。姚勖听说后,大怒,将他抓去,打了一顿,赶走了。但温庭筠没有汲取教训,经常跟一些贵戚子弟泡在一起,厮混于各种娱乐场所,有一次,因违反宵禁,醉酒闹事,被执法者抓起来,打了一顿,牙齿都打脱了。但温庭筠的脾气仍没有丝毫改变。

有一次,唐宣宗微服出行,遇上了温庭筠。温庭筠不认识皇帝,很傲慢地问:“你是长史、司马之流的大官吗?”

唐宣宗说:“不是。”

温庭筠又问:“那么,你是大参、簿尉之类的小官吧!”

唐宣宗说:“不是。”

事后,温庭筠得知此人竟是皇帝,这才大吃一惊。唐宣宗对温庭筠甚为厌恶,下诏将他贬为坊城尉。诏书中说:读书人以器德为重、文章为末,你这样的人,品德不可取,文章再好也弥补不了。

温庭筠身负不羁之才,但难获重用,最后流落而死。奇怪的是,他曾多次替人代考,不少人因此考中进士,他自己却一直没有考上,这也是他难获升迁的一大原因。他的姐姐是赵颛的妻子,认为弟弟屡试不第,全怪姚勖坏了他的运气。有一次,姚勖来赵家拜访,温姐扯住他的袖子,哭闹不休,还说:“我弟弟喜欢宴游,本是人之常情,你为什么打他?他至今没有成就,难道不是你造成的吗?”有姐如此,或可想象温庭筠为何那样率性妄为。

现代社会,恃才傲物、不知检点者更多,例如明星打人、醉驾、吸毒、偷税漏税之类的丑闻,常见于报端。无论一个人有才无才,大家说好才好,跟社会规范作对,跟公众的心情作对,不过是取败之道。

草根智慧

为求好名声,要会“打广告”,但广告夸张过度,效果适得其反。低调一点,言不过其实,更符合大家的喜好。

只有扯皮的人,没有扯皮的事

老话说得好:只有扯皮的人,没有扯皮的事。

生活中的烦心事很多,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都不叫人省心。难怪有人说:“天下不如意事常八九。”尤其是今天的信息时代,各种消息来得很快,坏消息总是多过好消息。古人死了老爹,一个月才传到远方的孝子耳里;现代人死了一只猫,十秒钟就能听见妻子的哭声。所以,现代人总感到烦恼太多、快乐太少。

但是,你若考量生活实际,就会发现真正的坏消息并不多,多数时候不过是自寻烦恼。现代人教育程度高,思想复杂,自寻烦恼的本领高过古人百倍,这恐怕才是烦恼太多、快乐太少的真正原因。假设剔除那些不必要的烦恼,人生不是幸福多了吗?

生活应用:只有不快的斧,没有劈不开的柴

生活中的烦心事,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天生烦恼,一类是人造烦恼。

天生烦恼归老天爷管,例如,该死的时候别想多活一天,该老的时候整容也是枉然。对必然之事,欣然接受就可以了,今天担心,明天害怕,那是越职越权,替老天爷操心,有什么用呢?不过是自寻烦恼。

人造烦恼归自己管,那就得管好。在工作、生活中,谁都无法把事情做得百分百完美,过失在所难免,过失会带来麻烦,麻烦会带来烦恼,如何解决问题?如何打理心情?那都要自己思考。大致上,制造麻烦的方式有两种:

一是有心之过,或者说,故意找麻烦。许多人喜欢“浑水摸鱼”,为了把水搅混,想方设法给别人制造麻烦。有一个欧洲主教,出访美国,听说美国记者喜欢无端制造绯闻,所以格外小心。在机场,一位记者问他:“你想上夜总会吗?”主教故作不解,反问道:“纽约有夜总会吗?”没想到,第二天的报纸上出现了一条大字标题——“主教走下飞机后的第一个问题:‘纽约有夜总会吗?’”俗话说“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如果有人故意给你制造麻烦,那是很难躲掉的。

二是无心之失。因为认识不足、能力有限等原因,不知不觉就制造出了麻烦。有一个教徒,听说一位女教友结了婚,决定给她发一封贺电。为了增加趣味性,他决定采用发密码的方式,电文的内容是——“约翰1—4—18”。意思是让她查看《圣经》中《约翰福音》的“1—4—18”条,那是一句很好的话:“爱里没有惧怕,爱既完全,就把惧怕除去。”不料,发电员漏掉了“1”字,新娘看见的是“约翰4—18”,按图索骥,找到了一句话——“你已经有五个丈夫,你现在有的,并不是你的丈夫。”新娘一看,差点晕倒。在生活中,无心之失在所难免,每个人在每一天都会制造一些或大或小的失误。俗话说“不知者不罪”,既然人人都有无心之失,那就应该彼此原谅,不要斤斤计较,制造新的麻烦。

有些麻烦是自己制造出来的,有些麻烦是别人制造出来的,不管源头在哪里,不管是有心之过还是无心之失,都得自己参与解决。解决的难度如何呢?俗话说,“只有不快的斧,没有劈不开的柴”,无论千难万难的事,只要用对方法,没有解决不好的。

第一个方法是沟通,彼此了解对方的心情、想法、需求,一旦把话谈开了,也许难题和坏心情自然消失了。

第二个方法是寻求支持。假设沟通无效,那就需要寻求外界的支持,包括寻找法律、制度的支持和寻找亲友的帮助。

假设沟通不成、一切方法都不灵,怎么办?还有最后一招——算了吧!

有人会问:是非关头,得失之前,怎么能算了呢?

解决不了的事,不算了又能如何呢?即使能够解决,也不是非解决不可,世间之事,从来都没有想象的那么严重。有两个故事,颇有启示意义:

一个故事,讲的是南朝梁国人张率,他十二岁能做文章,是个顶聪明的人。十六岁时,他写了二十多首赋,请虞讷点评,虞讷将它们批得一无是处。张率把赋烧了,将其中的内容改为诗,假托名士沈约的作品,再拿给虞讷看,虞讷一字一句,细细品鉴,赞叹不已。张率这才说:“这是我写的呀!”虞讷听了,惭愧地离去了。

但是,张率成年后,出仕为官,不再锋芒毕露、逞强好胜,他“事事宽恕,于家务尤忘怀”(《梁书·列传第二十七》)。有一年,他派家中仆人运送三千石米回家,等运到家里,米已经耗去大半。张率询问原因,仆人说:“米被鼠、雀吃掉了。”张率笑道:“好大的鼠雀!”此后便不再追究,对待仆人,仍像以前一样。

还有一个故事,说的是唐朝著名书法家柳公权。柳公权家的奴仆不太老实,经常偷拿主人家的东西。柳公权收藏了一筐银杯,过后查看,只见筐子外面的印封依然如故,里面的杯子却遗失了不少。柳公权召来奴仆们询问,他们都推说不知道。柳公权笑道:“银杯都化成仙了。”从此不再追问。

假设张率、柳公权报官追查小偷和失物,可不可以呢?当然可以。但他们不闻不问,以不了了之,也未尝不是一个办法。那至少可以避免弄得家中鸡飞狗跳、人人自危。况且家中仆人不忠于主人,未尝不是因为主人有错在先。

张率、柳公权如此轻率地对待家财,会不会败家呢?从结果看,并无问题。张率身处乱世,官至新安太守,一生安然,唯一的不足是寿命不高,只活了五十三岁。但他死后,仍受敬重。名臣韦放曾跟张率指腹为婚,张率死后,有豪族向张放请姻,韦放说:“吾不失信于故友。”(《梁书·列传第二十二》)最终,韦放将女儿嫁给张率子,而让儿子娶了张率女。张率的恩泽足以惠及儿女,结局可以说很好了。柳公权也经历过乱世,一生安然,仕途通达,屡获升迁,最后官至工部尚书,加太子少师,活到八十八岁。从一时来看,张、柳二公被盗的损失不小,从一生来看,微不足道。微不足道的事,难道不可以“算了”吗?

人生不是一场战争,你不一定要赢别人,只需过好自己的日子、安顿好自己的心。想通了这一点,许多事都可以一笑了之。

草根智慧

麻烦都是爱找麻烦的人找来的。不爱找麻烦的人,麻烦也会变成不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