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历代家训集成·周-南北朝卷: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8章 诫兄子严敦书

马援

导读

建武十八年,马援率军南征,在行军途中他听说次兄马余的两个儿子马严、马敦平时言谈举止轻佻,尤其喜好“讥评时政、结交任侠”,很是担忧,于是便写了这封《诫兄子严敦书》以示劝诫。在书中马援告诫子侄做人要敦厚诚实,办事要周密谨慎,平时要严于律己,待人要宽厚,千万不要成为轻佻放荡的浮薄子弟。书中马援苦口婆心、现身说法,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启发引导子侄,并且举出自己的两个好友龙伯高和杜季良做比证:勉励子侄要学习龙伯高的为人,即使达不到他的成就,也不失成为一个严谨敦厚的人;反之又劝诫子侄千万不可学习杜季良,因为他的那种轻佻侠义的行径学不来的话,极可能会陷入“轻薄子”的行列。这篇《诫兄子严敦书》与后来诸葛亮的《诫子书》,一齐为后世广为传颂,成为家训中的一篇经典。

作者简介

马援(前14-49),字文渊,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市窦马村)人。东汉著名军事家,开国功臣之一。马援协助刘秀建立东汉之后,虽已年迈,但仍请缨征讨,向西破陇羌,向南征交趾,向北击乌桓,最后官至伏波将军,封新息侯,世称“马伏波”。马援一生,功绩卓著,他常说:“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他直到六十二岁时还挂帅出征,最后病死军中。

援兄子严、敦,并喜讥议[1],而通轻侠客[2]。援前在交趾[3],还书诫之曰:“吾欲汝曹[4]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好论议人长短,妄是非[5]正法[6],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汝曹知吾恶之甚矣,所以复言者,施衿结缡[7],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龙伯高[8]敦厚周慎,口无择言[10],谦约节俭,廉公有威。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杜季良[10]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11],父丧致客,数郡毕至。吾爱之重之,不愿汝曹效也。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12]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13]者也。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14]者也。讫今季良尚未可知,郡将下车[15]辄切齿[16],州郡以为言,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效也。”

注释

[1]讥议:讥讽,谈论。

[2]通轻侠客:与轻佻任侠之人交往。通,交往;轻,轻佻。

[3]交趾:汉郡,在今越南北部。

[4]汝曹:你们。

[5]是非:评论、褒贬。

[6]正法:正当的法制。

[7]施衿结缡,申父母之戒:古代的礼俗,在女子出嫁时,母亲要把佩巾、带子系在女儿身上,并为其整衣,随后父亲训诫女儿说:“戒之敬之,夙夜无违命。”母亲训诫女儿说:“戒之敬之,夙夜无违宫事。”衿,佩带;缡,佩巾。

[8]龙伯高:东汉名士,史书上记载其“在郡四年,甚有治效”“孝悌于家,忠贞于国,公明莅临,威廉赫赫”。

[9]口无择言:说出来的话都是善言,无可挑剔。

[10]杜季良:东汉时期人,官至越骑司马。

[11]清浊无所失:好人与坏人全都结交,意为诸事处置得宜。

[12]谨敕:谨慎、整肃。

[13]刻鹄不成尚类鹜:比喻虽仿效不及,尚不失其大概。鹄,天鹅。鹜,野鸭子。

[14]画虎不成反类狗:比喻弄巧成拙。

[15]下车:指官员初次到任。

[16]切齿:咬牙,表示痛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