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中的二十四节气:春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部分 气象特征

被称为“四时之始”的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首个节气。立春不仅指春天从此开始,它还指一年的开始,人们对这个节气寄托了希望和憧憬,希望新的一年能有新的生机,新的发展。不过,立春的“春天”并不是现代气象学意义上的春天,而更多的是指天文意义上的春天。

立春节气在每年的2月4日前后,它是最受欢迎的节气之一,所有人都对它翘首等待。人们祈盼阳光热烈,气温攀升,冬天的病毒消弭于无形。天气往往也会帮忙立春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阳光越来越明媚,气温在冷空气制造的小波折中大幅提升,夏天将从海南扩展到广东,春天将从岭南扩展到江南。不过,立春的这点热度还远不能杀灭病毒,我们还是要注意保暖,抵御春寒料峭,全面回暖很快就会到来。

立春似春

立春只是“像春天”而已。气象数据显示,立春时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仅仅比大寒时高一点点,全国冬季的面积也和大寒时相差无几,立春时的温度甚至比立冬时还要低。我国的历史最低温度——漠河的零下52.3℃,正是立春后出现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立春时虽然太阳直射点北移,但海洋温度正处于全年最低点,地表温度也刚刚从低谷回升上来一点点,寒冷的惯性在延续,和立冬时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因此,描绘立春的最佳形容词,不是“春回大地”,而是“春寒料峭”。例如2018年的立春节气时,全国大部分地区继续被严寒笼罩,丝毫看不到春天的影子。尤其是福建,在残留水汽和冷空气的共同作用下,福州、泉州、厦门的体感温度已全线低于冰箱冷藏室温度。福州市区出现2002年以来的首次降雪,2005年以来的首次固体降水;泉州清源山半山腰出现降雪,为21世纪以来首次降雪;厦门市郊的山区也下起了雪。罕见的降雪引发“上山观雪潮”,泉州市在夜里出现了交通拥堵。

不过,立春也有一些现代气象学上的意义。上海市气象局规定,现代气象学意义上的入春指立春后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超过10℃。通常将一天中2时、8时、14时和20时,这四个时刻的气温相加后取平均值,作为一天的平均气温,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在立春之前,即使达到这个标准也不算入春。因此,2016年上海迎来了“最早春天”。

可以看出,“最早立春”和“最早春天”不是一回事。2017年的立春是近120年来最早的一次,然而这个纪录并没有什么用。对我国大部分地区而言,当年的立春还远没有到气象学意义上的入春时间。立春后,我国中东部地区还有冷空气,南方还下了雪。

立春阳光

既然立春并不是现代气象学意义上的春天,那么这个“春”的意义在哪里呢?其实,立春和立夏、立秋、立冬一样,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它的天文意义。立春时,太阳直射点从南回归线向北奔跑,回到南纬16度。虽然太阳直射点仍然很低,我国大部分地区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还非常少,但同时,太阳热量已经开始增加,从而促使北半球开始发生一系列的天气转变。

在立春日逐渐增多的阳光影响下,北太平洋、南海和北印度洋的海水度过了温度最低的时期,水温开始上升。尽管此时的温度还非常低,但渤海湾、北方江河和大湖的冰面开始出现松动。因此,在春寒料峭,动物和植物还未苏醒时,坚冰的融化率先透露出勃勃生机。

风和寒潮

春寒料峭的立春,凌厉的寒潮和汹涌的春风常常轮流“坐庄”,造成大起大落如过山车般的天气。如2016年的立春节气,在极大的寒潮过后,从孟加拉湾和南海来的暖湿气流,乘着春风的脚步从华南上岸,吹向江南,北伐华北,甚至挺进东北。神州大地处处升温,冬之版图急剧缩小,春之版图迅速扩大。华南从大年初三开始湿暖逼人,有些地方不免雾气弥漫,甚至出现回南天。长江流域、淮河流域,包括长江三角洲在内,从大年初四到初六大范围降雨,淮河以北甚至出现了雪花。东北成了冷暖空气交锋最激烈的战场,从大年初三开始,大升温、大降温、暴风雪交替出现。

而立春时的寒潮,常常和暖湿气流搅和在一起,对南方影响更大。如2018年立春节气前后,强大的冷空气席卷南方,福建等地下起了雪。

由于立春时寒潮和春风常常交替出现,所以升温、降温的幅度会非常大,因此立春也是特别容易引发感冒的节气。如2018年立春寒潮过后,东北很多地方累计升温20℃,沈阳、长春、哈尔滨的气温直接冲到0℃以上。不过,这波升温弊大于利,气温一下子冲得太高,后面还要再降回来,大起大落容易诱发感冒。

立春雨雪

立春时,我国大部分地区仍然很冷。如2020年立春节气前后,华北平原普遍降雪。2月5日,受东风回流水汽的影响,京津地区出现降雪。由于云层很薄,北京局部还出现了“太阳雪”。2月6日,受暖湿气流的影响,北京又降下了一场雪,由于温度很低,积雪非常明显。随后,冷空气绕开陆地,取道黄海、东海北部进入浙江,与暖湿气流相遇,给杭州、宁波、绍兴等地的山区带来降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