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叔同晚晴集讲记(有间文库)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4章 我若多嗔及怨结者,十方现在诸佛世尊皆应见我,当作是念:云何此人欲求菩提而生嗔恚及以怨结?此愚痴人,以嗔恨故,于自诸苦不能解脱,何由能救一切众生?

我若多嗔及怨结者,十方现在诸佛世尊皆应见我,当作是念:云何此人欲求菩提而生嗔恚及以怨结?此愚痴人,以嗔恨故,于自诸苦不能解脱,何由能救一切众生?(《华严经·修慈分》)

这句经文仍是出自《华严经》,但与前边“菩萨若能随顺众生”的《华严经》版本不同。这一部题为“修慈分”,顾名思义,重点是在一个“慈”字。

什么是慈呢?我们先不说什么“是”慈,看看上边这段经文中所述的什么“不是”慈:如果我的心中常有嗔怒、怨恨和郁结,十方诸佛看到之后就会这样来想:“这个人明明想要证得菩提,却为什么心理充满了那么多的嗔怒、怨恨和郁结呢?这真是一个愚痴之人啊,因为有了嗔怒,连自己的诸般苦恼都不能解脱,又怎么能够帮助一切众生呢?”

这一段看似简单易懂,但我们还是要把它放到《华严经·修慈品》的全文当中来作理解。经文的一开始说:“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鹫峰山中,与无量大菩萨众俱,弥勒菩萨摩诃萨而为上首。尔时东方有十亿梵天,皆住慈心,来诣佛所,顶礼佛足……”这是佛陀在王舍城鹫峰山中向一众菩萨与十亿梵天说法,弥勒菩萨心中有一事不解,故向佛陀请教。

弥勒菩萨问的是:菩萨为什么能够安乐无倦,速证佛法;为什么能够不受世间无数苦难的逼迫而成就圆满的境界?

佛陀首先对弥勒菩萨的问题作了一个认可:“你能问出这个问题,说明你对一切诸神及世间一切众生都有哀悯之心,所以我很高兴能够为你解说。”

诸位,这段问答就是《华严经·修慈品》的缘起,我们不可以为这只是一个引子而心生轻忽,要知道,这里所体现的正是大乘精义——何谓修行,不是说我要为自己如何如何,也不是说我要为亲朋好友如何如何,凡是怀抱这些目的而修行的就算历尽千劫万劫也不过是个凡夫俗子而已。修行的真谛就在于对一切众生的悲悯,而所谓一切众生,放到我们世间来讲就是一切人,无论是好人、坏人、亲人、敌人,只要他是一个人,我们就应该对他怀有无差别的悲悯之心。

我们一般人很难做到这点。我们对人总是有亲有疏,有喜欢的也有讨厌的,但是佛陀接下来告诉我们,无论对什么人,都应该抱有一颗慈心——“佛子,是修慈者”,这就是这一整部《华严经·修慈品》的核心精髓。

很多人一定会不理解,会问:“如果某个人就是让我讨厌,处处和我作对,我对他根本就起不了慈心,这可怎么办呢?”佛陀的回答是:

若在如是众生之中见一众生于已有违,心缘于此,不生爱念,则应以智慧深自观察:我往世中定于此人作重业障,以是因故,还于今日,障我菩提。我若于此人不生欢喜,则于余一切众生之处皆亦不应而作饶益。何以故?以无始时来在生死中,无一众生非于过去曾害我者。若于此众生不生怜愍,于余一切当亦复然。我今普于一切众生皆行饶益。是故于此,决当慈念。复应思惟:嗔恚因缘能令众生堕于地狱。

佛说:如果你遇到了这样的人,就应该运用智慧来作这样的自我反省:我一定是在前世当中对这个人作下过业障,所以才在今日受到这样的业报,并成为我修行的障碍。我如果对这个人生不起欢喜之心,也就无法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众生,因为在千劫万劫的生死轮回之中,众生之中的每一个都曾经加害过我,所以,如果不对现在你厌恶的这个人生出悲悯之心,对其他众生也一样生不出悲悯之心。没有了悲悯之心,又如何能够修成正果?所以,修行者应当始终抱有慈念,还应该想到:嗔怒、怨恨的因缘能令众生堕入地狱。

千万劫的生死轮回当中,你我他,我们所有人,无不结下过各样的因缘,你曾对我不起,我曾对他不起,往往复复,轮回不已。所以,若要断却业障,跳出轮回,就该从当下作起,以慈念胜过嗔念,以无差别的心态对待一切人,无论亲疏远近。

如果嗔念去除不了,又当如何?佛陀说:

若怀怨结,后必生在毒蛇之中。若我来世受斯报者,当令彼人深快其意。故应舍离所有嗔恚怨结之心。

如果心怀嗔念,郁结不去,今后必会投生于毒蛇之中。如果你因为对某个人的嗔念而招致了这样的下场,岂不反倒令那个人大快其意了么。

正是在这个前提下,才有了本篇开头的那一段话。“这个人明明想要证得菩提,却为什么心理充满了那么多的嗔怒、怨恨和郁结呢?这真是一个愚痴之人啊,因为有了嗔怒,连自己的诸般苦恼都不能解脱,又怎么能够帮助一切众生呢?”

佛家言,贪、嗔、痴是为三毒,是修行的最大障碍。前一篇中讲施舍与供养,部分地是针对贪念,这里强调慈心与悲悯,是专门针对嗔念。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事情都容易引发我们的嗔念,比如所遇不公,又如意见不合。前篇讲法藏大师离开了玄奘的译经道场,就是意见不合,但法藏可曾动过嗔念,可能与玄奘争执不休?

我们修行之人,论经说法,难免有意见不合之时,常见有人高高在上、好为人师,大言炎炎、妄论他人是非,全不知对事不对人和有理有据的道理。这样的人,即便是个凡夫,大家都会说他缺乏基本教养,何况是我们修行之人?

贪、嗔、痴三毒,是一切烦恼的根源,是一切恶的根源,故而也称“三不善根”,《大乘义章》谓之“通摄三界一切烦恼”。也正因为它的根源性,所以才很难克服。前篇讲“六波罗蜜”之“忍辱”即对嗔念而发,但仅仅忍辱尚不治本,因为言谈和行为虽然可忍,但心中的嗔念并未因此而断绝。我们还要通过精进、禅定和智慧,彻底破除嗔念,能够真诚地以无差别的心态对待一切众生,而唯有助益众生、度化众生,自身才有可能证悟菩提。而这一切,需要我们有一颗恒常不变、波澜不惊的慈心。这,就是《华严经·修慈品》的真谛。

如果我们能够修习这颗慈心,就可以被佛陀冠以慈者的名号,凡修习慈心者即为慈者。佛说:

佛子,一切菩萨,皆应如是修习慈心。汝以修慈,名为慈者。佛子,若善男子善女人有得闻此修慈经者,则能销灭无始时来诸恶业障,离众病厄,为一切人之所爱敬。于其中间,或至临终,必得奉见十方诸佛,及与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或得三昧,或得法忍,或得入于陀罗尼门。其心安隐,无有死畏,永离一切诸恶道苦,必生清净极乐佛国。佛子,譬如有人于三界中盛满七宝,日以三时奉施如来,尽于一劫。其人功德应知亦尔。何况有能修习之者。假使无量诸佛如来于一劫中说其功德,犹不能尽。

佛说:若有善男信女能够潜心修持此经,就会消除千劫万劫以来的无数恶业,还会远离病厄,受到别人的爱戴和尊敬。修持此经者,心平意静,不会畏惧死亡,不会堕入恶道,必会生于清净极乐之佛国。如果有人于三界之中的无数珍宝供养如来,每日三次,供养至一劫方休,此人的功德之大我们可想而知,然而,如果有人修持此经,就算诸佛在一劫之中讲说他的功德也是讲说不完的。

这段经文是一种譬喻的说法,是佛典中很常见的,核心意思就是:内心的修持远胜于物质的供养,以慈心对待众生才能成就自身的无上功德。

这般修为虽然并不易得,但只要我们能够坚持每天持诵此经,与经文多作内心体认,让经义潜移默化我们的心灵,每天多一分慈心,少一分嗔念,终有一天我们将会斩断一切怨念,涤荡一切郁结,在世间亦如在佛国。我佛慈悲!愿与诸位一同精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