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低限度的道德:对受损生活的反思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4 临终安宁

报纸上有一则关于某位商人的讣告是这样写的:“他的良心与仁慈总是格格不入。”斯人已逝,对他的既往不咎无意间让通往真理之地的送葬加快了步伐,其实真是这么一回事。知道得越多,死得越早。如果有这么个老头,他的晚年意外地平静安详,并且竟然因此而备受赞美,那么可能他的前半生是由一系列声名狼藉的事件组成的。他其实只是戒掉了容易兴奋的习惯,良心和宽容皆为虚妄,凡事原谅是因为凡事了然于心。一个人在衡量自己内心的罪恶与他人的罪恶时,心里的秤砣总是偏向表现得更不坏的那一个。长路漫漫,其实他早已失去能力辨别究竟谁做了什么,又伤害了谁。在“普遍错误”这个抽象概念中,所有具体责任都消失不见。那些无耻之徒竟然也觍着脸说自己是社会不公的受害者,他们会说:“年轻人,只要你知道生活的真相,就不会指责我了。”但越是那些在一生中受过意外善意的关怀的人,越是能在临终时找到这种内心的宁静。他并无恶意,却活在清教徒式的冷酷和偏执中,在生活中难以平静。因为缺乏可供表达爱意的得体对象,他只有向一切逾矩之行表达憎恨,结果显然他就跟他讨厌的东西五十步笑百步。可是资产阶级是宽容的,他们对人的本来面目的爱,源于对他们可能是什么的憎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