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古诗文130篇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5.弟子(节选)

《弟子规》

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

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

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

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

【查阅词典】

①弟子:学生,徒弟。 ②规:行为的准则,好的样子。③冠:帽子。 ④正:不歪不斜。 ⑤纽:纽扣,纽带。 ⑥结:打结。文中指扣好,系好。 ⑦履:鞋子。 ⑧俱:全,都。 ⑨切:两物贴近。文中指穿着鞋袜要紧脚,不能松松垮垮。 ⑩置:安放。⑪顿:放置,安放。⑫污秽:脏,不干净。⑬唯:只有。⑭德学:品德和学问。⑮当:应该。⑯自砺:自我磨砺。⑰勿:不要。⑱戚:伤心,难过。

【领悟文意】

戴帽子一定要端端正正,衣服上的扣子要扣好,带子要系牢。穿袜子和鞋子一定都要紧脚,不能松松垮垮。除下帽子,脱下衣服,一定要好好地放在规定的地方,不能随随便便乱扔,结果弄脏了衣帽。

只要发现在品德学问、才艺本领上不如别人,自己就应该继续努力了。假如发现衣着上、饮食上不如别人,那可没必要为此难过甚至伤心。

【交流感悟】

这是摘自《弟子规》的两段韵文。“规”,是规矩、规范,用可操作、可检测的标准去告诉被教育的对象应怎么做。作者清晰地知道这份规矩是给初为人学的孩童阅读效仿的,所以提出的要求十分贴近生活,十分简易可行。

比如第一段,就从日常起居做起。早晨起床要穿衣戴帽吧?那就提出了“帽要戴正、衣要整齐、鞋要合脚”的标准。晚间临睡要脱衣卸帽吧?那就提出了“摆放定位、不乱不脏”的标准。再比如第二段,在“导行”的基础上又从“内修”的角度提出要求,抓住儿童最普遍的比吃、比穿切入:外在的吃穿不如人,千万别难过;内在的能力不如人,一定要努力。这些看起来都不过是小事,但“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关注这些根本之处的养成教育,那么,习惯成自然,自然成素养,百年树人的目标则可期。

联系实际,《弟子规》的这些规矩,难道没有现实意义吗?

【拓展视野】

1.《弟子规》是清代李毓秀所作。李毓秀(1647—1729),字子潜,号采三,山西新绛人。他科举不中后,就放弃了仕进之途,终身为秀才,致力于治学。他创办“敦复斋”讲学,传说听课的人很多,门外满是脚印,被人尊称为“李夫子”,连太平县御史王奂也多次向他请教,十分佩服他的才学。他根据传统对童蒙的要求,结合自己的教书实践写成一部《训蒙文》,后来经过贾存仁修订,改名为《弟子规》。全文三字一句,两句一韵,共360句,1080个字。

2.下面是《弟子规》中关于“诚信”和“仁爱”的两段话,值得读读,更值得“明其理、践于行”。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

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nìng)巧。

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

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

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

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z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