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 巩义市(巩县)
杜甫出生于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出生地有三说:一、巩县瑶湾村,今属河南省郑州市下属巩义市站街镇,此说最为通行,今有“杜甫诞生窑”和“杜甫故里景区”;二、巩县老龙窝,今属河南省郑州市下属巩义市康店镇,建有杜甫陵园;三、河南洛阳市。另有洛阳偃师市前杜楼村,亦称杜甫故里,有杜甫墓。
“瑶湾”说当始于清雍正年间,雍正五年(1727),河南府知府张汉“于巩之东站为先生(杜甫)置祠三楹”(张汉《建杜工部祠记》),又书“诗圣故里”碑立于祠旁,指定了杜甫出生地位于站街镇。闻一多先生在《少陵先生年谱会笺》中引录的是《河南府志》的说法:“巩县东二里瑶湾,工部故里也。故巩城有康水,去瑶湾二十里,与逸事合。”又:“康水,即康店南水。工部故里在瑶湾,去康店南二十里外。”[1]文中提到的逸事,是“采文康水”的传说,始见于旧题唐冯贽撰《云仙杂记》卷一“文星典吏”条:
杜子美十馀岁,梦人令采文于康水,觉而问人,此水在二十里外,乃往求之。见鹅冠童子告曰:“汝本文星典吏,天使汝下谪,为唐世文章海,九云诰已降,可于豆垄下取。”甫依其言,果得一石,金字曰:“诗王本在陈芳国,九夜扪之麟篆熟,声振扶桑享天福。”后因佩入葱市,归而飞火满室,有声曰:“邂逅秽吾,令汝文而不贵。”(《文览》)
事虽不经,但却道出了杜甫故里在距康水二十里外,而瑶湾村恰恰距离相符。冯至《杜甫传》直接说:“公元712年(唐玄宗先天元年),杜甫生在河南巩县东二里的瑶湾。”[2]陈贻焮先生《杜甫评传》亦持此说[3],瑶湾说逐渐成为一种官方说法。
相对于“瑶湾”说,“老龙窝”的说法更具民间色彩,但历史却更为悠久。2012年,《社科纵横》第1期刊登了河北大学文学院吴淑玲、康靖、樊纯轩的文章《杜甫诞生巩义康店龙窝沟考》,“摘要”文字曰:
根据现存史料,杜甫诞生于巩义康店龙窝沟更有说服力。唐代巩县县治所在位置,在巩县(今巩义)康店;巩县杜甫墓在康店,根据国人归葬故里习俗,葬骨之所当是其故里;巩县杜甫祠,雍正五年以前一直在康店,以祠定故居,杜甫故居是康店;杜甫曾祖父杜依艺在巩县任县令时移家巩县,其永业田在巩县康店龙窝沟有确证;唐代永业田可以传之后代子孙,虽久不变;杜甫诞生时,其父杜闲当在有杜氏永业田的康店龙窝沟守孝,出生地应是康店龙窝沟。
另外“博客中国·樊凌涛的专栏”2005年9月14日还刊登了一篇署名康靖的文章《诗圣诞生老龙窝》,文中记述他在康店西岭杜工部墓见到康熙十九年(1680)杜少陵墓碑并录下碑阴杜漺所撰《巩县杜少陵先生墓碑记》的过程;网上亦可见“快乐的老阎”在博客中发布的《巩县杜少陵先生墓碑记》全文,两相对勘,从形近字的异同到断句差误,可以推断康靖所录碑记确实是现场实录,如碑记末句“小子不才,恐玷先生,宁自学于狄武襄之慎云”,错标为“小子不才,恐玷先生,宁自学于此,武襄之慎云”。“狄武襄”者,狄青也,卒谥“武襄”,实录本未能认出狄字,故将人名点断。因此本文以“快乐的老阎”所发布者为参校,与我现场拍摄的碑文照片对刊并另做句读,遇参校本存而照片漶漫的文字,加方括号标识;照片中漶漫而参校本疑误者以“白窗”标识:
鞏縣杜少陵先生墓碑记
嘗讀先生集,有祭當陽侯文,慨然于木本水源,追远誠先之道也。又讀偃師縣誌,云先生歸葬,嘗祔于當[陽侯]之墓側,復移墓于鞏焉。漺承乏監司,以賑荒適鞏邑,覩道側有先生故里之碑。[竊]思先生乃杜陵人,胡[于]鞏為故里乎?因索其誌而觀之,云自先生祖審言先生即徙居于此,至今族姓不替云。乃問邑令並其族[孫][嶸、淵]者[4],知先生墓在康家店之西麓,漺乃具牲牢往奠之。漺嘗聞之師曰:“少陵先生少時遇一仙人,授一[符],令于康水采文章,先生佩之而往。歸見仙人,仙人曰:汝適韭肆,觸吾符,使汝文而不貴。”今康家店有老[龍窩],傳為先生生處,而祠墓咸在焉,則吾師之言,信而有徵矣。漺至墓所,再拜悲愴。見旁有兩大塚,訊之土人:□□審言先生之墓乎,抑宗武輩祔葬之墓乎?皆云世遠未詳。漺乃向[嶸、淵]曰:吾為先生后裔,則不敢妄有攀[援,汝]為先生后人則明甚,松楸闕然,饗祀闕然,為人后者固如是乎!乃出俸金與之,期以冬至、清明、孟秋具[牲醴]薦之。眾皆稽首謝,喜見顏色。因思漺祖父墓銘,皆未嘗祖先生與當陽,小子何敢創為之?但昔嘗聞之余[祖]伯公云:吾族當出祁公后,烏知祁公之非先生后耶?雖自附遠孫,誠亦非[妄],但小子不才,恐玷先生,寧自學[于狄]武襄之慎云。旹
康熙十九年歲次庚申仲春朔月六日
河南驛鹽兼[公]守開歸河道参政杜漺謹记
鞏縣知縣加一級李國維篆額 縣丞 □穎發
典史 尹 德
后裔孫 □□□□□书丹 [庠]生 张文華 李本[玄]
文中明确记述杜甫墓“在康家店之西麓”,杜甫墓旁还有两个不能确判墓主的大冢,而且说“康家店有老龙窝,传为先生(杜甫)生处,而祠墓咸在焉”。这篇碑阴文字是判定杜甫出生地的重要依据。今康店镇杜甫陵园之南、南北分道的G30国道之间有南水沟,南水沟东侧有龙窝村,即老龙窝位置。更向东是康百万庄园,康百万庄园介于康南村和康北村之间,颇疑这里才是康店旧址,就如今天的孝南村和孝北村之间是孝义镇旧址一样。而今天的康店镇位在康南村之南。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八月初十,河阳书院讲席冯敏昌至偃师谒杜工部祠和杜墓,赋谒祠诗《至偃师谒杜少陵先生祠赋诗百韵》、谒墓诗《复至偃师西北三十里土娄村后谒少陵先生墓再赋四律》。问题来了:偃师县城至土楼(今杜楼)村杜甫墓的空间距离只有4.2公里,远远不足三十里之数,而偃师杜楼村杜甫墓至巩义康店南水沟的空间距离是17.8公里,从里程上看,冯敏昌所谒杜少陵先生祠不在偃师,而在与偃师邻境的巩县康店。他应是先在康店谒杜祠,然后至西北三十里外的偃师土娄村谒杜墓。两首诗的诗题支持了康熙十九年(1680)康店杜甫“祠墓咸在焉”(详下“康店镇”文)的载记。
“洛阳”说由王辉斌先生在《杜甫出生地考实》一文中提出[5],文章说:在手工检索全部杜甫作品和全面检索杜甫生平资料后,发现“其中并无只字言及杜甫的出生地是在今河南巩义市(即巩县)的。这应该说是一个值得注意与重视的事实。这一事实的存在,所表明的是杜甫的出生地当非如定论所言是在今河南巩义市,而所谓的‘巩县城东二里的瑶湾’云云,也就令人难以置信了。”文章提出:巩县仅为杜甫之祖的迁徙居住处,其出生地则在今河南洛阳市,且杜甫家族至迟在杜审言晚年即已迁居洛阳。杜甫集中的“故乡”诗,除少许指杜甫在长安期间的寓家地外,其馀所指全部为洛阳。——王先生的新说也值得重视。
从历史传承的角度说,康家店老龙窝在清康熙初年传存有杜甫祠、杜甫墓、杜甫故里碑以及杜甫后人,意义重大;从文化传播学的角度说,近几十年成为定说的瑶湾村也需要关注。于是我们在2012年10月18日15时来到南瑶湾村“杜甫故里景区”,来得正是时候,景区新扩建的杜甫纪念馆并诞生窑2012年4月18日开馆,据悉景区面积达372亩,总投资1.5亿(另说1.2亿),是按照国家4A级旅游景区标准建设的。
站街镇 瑶湾村 杜甫故里
瑶湾,旧写作“窑湾”,想必窑湾村才是本名。这里背依笔架山,面临东泗河,是取土烧窑的便利场所,而村旁至今还有废弃的旧砖窑。杜甫诞生窑就位于笔架山下。
1.1 瑶湾村杜甫诞生窑与笔架山旧影
1982年初到窑湾村时,笔架山远远望去,确有笔架模样,山下是不太大的一块平地,像是打谷场,山左土丘下有一个窑洞,住着一户李姓人家,据说这就是所谓“杜甫诞生窑”(图1.1)。进窑看了看,未见有关杜甫的纪念性遗物。笔架山北边的田地里,摆了很多卖货的摊位,销售唐三彩和日用百货。三十年后再到南瑶湾村,发现这里用粉墙青瓦圈出纵跨南、北瑶湾村的一处宽阔地面,建起沈沈夥颐的杜甫故里景园和纪念馆。经过开阔的空地来到景园入口,入口是直窗棂、高鸱吻的仿唐建筑,走进园门,眼中是开阔的视野,脚下是宽阔的步道,步道正前方可见高大的杜甫圆雕立像,立像身后,步道变成缓缓隆起的跨河石桥,东泗河水从桥下流过。当我走下步道,到河边拍摄石桥全景时,可见远处成为石桥背景的院墙之上竖立着巨型广告宣传牌,上面写着杜甫的名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走过石桥,迎面的建筑是诗圣堂,内有汉白玉杜甫坐像,上方牌匾刻着朱德元帅题写的“诗圣千秋”四字。
绕过诗圣堂便可走向杜甫诞生窑,但窑洞所在笔架山经过两次坍塌,已经不大能看出笔架的模样。走过崭新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标志碑,可见一座歇山顶砖砌碑楼,内嵌旧碑一通,上刻“乾隆三十一年八月吉旦 唐工部杜甫故里 赐进士出身知巩县事 李天墀勒石”,《访古学诗万里行》中,这碑楼“在村子西面”,“非常醒目地矗立在麦田里”(25页),想必扩建景区时将这片麦田圈了进来;继续前行就来到青砖覆面的杜甫诞生窑。木质黑漆窑门关着,生锈的铁吊扣上有一把生锈的挂锁,但门缝尚有一隙可窥,惟里面黢黑一片,只好用小相机镜头对着里面采景。查看照片得知:窑洞宽大高挑,进深很长,有如涵洞,内部整体青砖墁地、青砖垒墙、青砖拱券,两侧窑壁倚墙共零散立放着五块方砖,想必是古砖,靠后壁有一尊不大的圆雕杜甫立像。据介绍:窑洞深20米,宽2米馀,高约3米,内里7米保留明代砖券,靠外的13米系1955年仿古重建。
这处杜甫故里和杜甫诞生窑是怎样确定的呢?2007年6月6日《河南商报》的一篇通讯报道中曾经提到:
1961年12月15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世界和平理事会上,杜甫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
为响应杜甫的国际地位,1963年,巩义市文物部门立马行动,把杜甫故里按原貌修葺,并成立杜甫故里纪念馆。杜甫故里成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6]
确定那孔砖窑就是杜甫诞生窑的依据何在?这是很多人都会提出的问题。1980年巩县文管会对杜诗注释组考察人员的回答是:“这个村子久无杜姓,窑洞和院落原来是李姓所有的。杜甫生于此窑虽不见经传,但当地人民世世代代口碑相传,妇孺皆知,乡里人习称为‘工部窑’。”[7]另有实地考察者在文章中说:
南瑶湾村笔架山下不止一处砖窑,当时何以断定李长有老汉居住的砖窑就是杜甫的诞生地呢?巩义文物考古队确定杜甫诞生地的主要依据是砖。南瑶湾村笔架山下的窑洞中,唯独李家的窑洞用窑砖,并且这些砖都是古砖,最晚的砖也是五代时期的。
选择南瑶湾村为实地核实区域,线索来自《杜甫年谱》:“杜甫生于河南巩县东二里之瑶湾。”实地确定杜甫故里的工作始于1959年,前后进行了四次。当时之所以要进行这项考证,是因为世界和平理事会要在1962年举行纪念诗人杜甫诞辰1250周年大会。(见“parker的博客”)
“最晚的砖也是五代时期的”,这是现在通行的说法,但《访古学诗万里行》中的说法是:“现在靠里的窑洞砌的砖据考古学家鉴定是元代的。”(26页)
再追究一下:为什么清雍正五年(1727)河南府知府张汉在巩县康店杜墓、杜祠、杜甫故里之说俱在的情况下要在东站(即今站街)另外建杜甫祠、立故里碑?当地的传说或许可以说明一些问题。据说张汉屡试不第,直至有次在科场昏睡,梦到杜甫而文章大进,终于及第(不过杜甫自己始终也没能科场及第呢),解褐为官。后往洛阳赴河南知府任,道经巩县而马驻不前,人告曰此地乃杜甫故里,方恍然大悟。于是到任不久即来东站“凭吊展拜”,并主持修建工部祠,题写碑记和杜甫故里碑[8]。若传说有据,想必马驻足不前之地正是东站之窑湾也。张汉所建杜甫祠解放初期尚在,虽后来终于被毁,但还是为1962年确定杜甫故里做了重要铺垫。
看过闭锁在景园后墙处的“杜甫诞生窑”,回程进入“诗人生平展示区”,宅院式的布局,室内是各种场景的人物雕塑或画像,有妇人照应两个小孩床上玩耍的雕塑,喻示杜甫幼年丧母后寄养在洛阳仁风里二姑母家的经历;还有三位士大夫围护着一位挥手少年的场景设计,体现杜甫“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往昔十四五,出游翰墨场。斯文崔魏徒,以我似班扬”(《壮游》)的早慧;庭院里有小孩上树、树下孩童做捡拾状的雕塑,应和杜甫“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百忧集行》)的诗句。与景园中心步道平行,两边的联排建筑是按杜甫生平设置的“作品展示区”,每间房的格局都是一堂两屋,每屋用声、光、电效果展示杜诗一篇,当有游客入门时,声控、光控按钮启动,便会自动进行视频播放。我观览的两屋是《北征》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当年老杜茅屋为秋风所破,“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何等狼狈,如今一首诗即占一间房,极尽奢侈。老杜当年若有如此豪奢的庄园,必是唐朝的“刘文彩”无疑。
景园内还有民工在进行栽花种草的后续绿化,向他们打听杜甫诞生窑的前世今生,他们支吾嗫嚅,似有难言之隐,一老汉说:“我都搬过四回家了!”回来上网一查,因景区不断扩建,杜甫“近邻”至有“四迁”者,2007年动迁规模最大,涉及116户。[9]这样大动干戈,杜甫真要魂归故里,就算这儿是百分之百的诞生窑,他还找得着自己的家门吗?就算找得着家门,他老人家还好意思回来吗?
康店镇 康店村 杜甫陵园
我们10月18日这一天的行程是:洛阳东方宾馆洛阳偃师前杜楼村偃师翟镇镇二里头夏城遗址洛阳孟津县雷河村龙马负图寺、汉光武帝刘秀陵郑州巩义市孝义镇北宋仁宗永昭陵巩义康店镇康店村杜甫墓巩义站街镇南瑶湾村杜甫诞生窑洛阳白马镇白马寺洛阳城东吕祖庙东方宾馆。瑶湾村的前一站是康店杜甫墓。
康店是杜甫故里第二说“老龙窝”说的所在地,其地旧属孝义镇。康熙十九年(1680),河南参政杜漺监司赈荒路过这里时看到的情况是“道侧有先生故里之碑”,“康家店有老龙窝,传为先生生处,而祠墓咸在焉”,他找到杜甫族孙杜嵘、杜渊,得知杜墓在“康家店之西麓”,便“具牲牢往奠之”。见杜甫墓旁还有两个大冢,但并不清楚是“审言先生之墓乎?抑宗武辈祔葬之墓乎?”(见上文所引《巩县杜少陵先生墓碑记》)如今,杜甫故里修建在瑶湾,而康店则修建了杜甫陵园,两地空间距离12公里。
杜甫陵园位于巩义市西北6公里康店镇康店村西的邙岭上,占地约30亩,坐北面南,西为杜甫墓,向东为宗文墓标记牌,更东北方向是宗武墓。杜甫墓西边是书法碑廊。整座墓园林木葱郁,环境清幽。而1982年前来时,杜墓只是荒坡上一个杂草丛生的坟坑。
再次来到陵园是下午14:50,两只黄狗守陵人似的卧在入口,体态悠闲。夹路翠柏森耸如墙,主路尽头是含胸弓背、满脸沧桑,但仍以倔强目光望向远方的老年杜甫立像,据说是著名雕塑家刘开渠与木刻家刘岘的艺术设计,的确很有震撼力,也正与陵园的气氛相映衬。继续前行可见萧涤非先生题写的“唐杜甫陵园纪念碑”,此碑后方偏西位置,立着萧先生的《重谒邙山少陵墓》诗碑,曰:“为告后来凭吊者,诗王吟骨在邙丘。”显然,萧先生认为这座杜墓真正是诗人的埋骨之地。
邙山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北,黄河南岸,是秦岭山脉的馀脉,崤山支脉。狭义的邙山仅指洛阳市以北黄河与其支流洛河的分水岭;广义的邙山起自洛阳市北,沿黄河南岸绵延至郑州市北的广武山,长约一百多公里,海拔300米左右,大多为黄土丘陵地,在偃师境内的最高峰名首阳山,康店西边杜甫陵园所在处当地人习称“邙岭”。
1.2 康店镇 杜甫墓前有碑三通
沿小路前行即达高台上覆斗形杜甫墓。墓前有碑三通(图1.2),正前方的一通是“唐杜少陵先生之墓”,落款为“乾隆己亥春月 会稽后学童钰书 知巩县事陈龙章立”,乾隆己亥是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9年。此碑与三十年前所见杜墓旧碑形制相近,但碑面已蒙上宣纸并加捶拓,字口清晰,看不出是对旧碑的整饬还是仿制。第二通碑即康熙十九年(1680)杜漺所撰《巩县杜少陵先生墓碑记》,需要注意的是:这篇碑记本是碑阴文字,大约因为内容至关重要,所以立碑时朝前摆放,呈现为碑阳。第三通碑体量很小,立于中轴线偏东位置,字迹模糊,但可大致辨出碑心纵向有“杜工部墓”四字。三通碑俱已加装透明保护罩。河南博物院刘玉珍先生曾在《诗圣杜甫和巩义杜甫墓》一文中专门介绍这通小碑,言是“近年村民挖水渠时挖出的”;“这通碑的发现,对证明这座杜甫墓的真实性尤为重要”;“据县志记载,此墓在清代已成耕地,到清乾隆十一年,偃师县令朱续志为杜甫造墓树碑。也有人说,杜嗣业当年将杜甫灵柩回迁的时候,先将杜甫灵柩葬于偃师首阳山当阳侯墓侧,后来复葬于巩义邙山上。”[10]杜甫之葬于巩县,宋代宋敏求《春明退朝录》已有记述:“杜甫终于耒阳,藁葬之。至元和中其孙始改葬于巩县,元微之为志。”(卷上)同时人司马光的《续诗话》亦见此文[11]。我们上午刚刚在偃师考察过,两相比照,感觉康店墓园更像个实实在在的墓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