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离开驻地
在这个一餐吃五人份的饭桶八卦传到后勤组的时候,食堂前厅就知道说的是谁了。
于是前因后果就这么传遍了后勤,大家纷纷道:“真是可怜,多好的人品。”
得知冯瑜即将踏上明珠计划的货轮时,食堂阿姨偷偷塞给她一兜烘得干硬的玉米饼,告诉她不要灰心,注意安全,大家都会为她祈祷。
冯瑜诧异于自己竟然有这么好的人缘,于是投桃报李,最后一餐饭时送了食堂大姐一份自己的日常用物做告别礼物。
表面上是一些出门用不上的杂物,实际盒子最底下压了瓶药房大瓶装的抗生素。
也祝你们好运。
“我最好的朋友,我们一定会再相见的,将来我们可以人马座组合,江湖名称雌雄双煞!”徐炀夸张的搂了一下冯瑜,俏皮道。
人马座组合,徐炀说,他姓徐我姓冯,徐是两个人,冯是一个马。
“你知道隋炀帝的炀什么意思吗?是大臣骂他生平不做正事,所以取个炀骂他没有道德。”说谁是畜生呢?冯瑜在扶梯收起来后,站在甲板上冲徐炀大喊。
“喂喂喂!你怎么这么想我?我没有骂你!好好好不是人马座不是人马座,不叫人马座行了吧?”
幼稚!
她站在甲板上目送驻地远去,徐炀送了她一个包裹,里面从地图到药品到工具,把能收罗的都罗了个遍。
有用,但不是特别有用。只一句话冯瑜觉得有话外之音:生命高于一切,风雨一定会过去。
很笃定。
极地白天的气温最热时甚至能达到33摄氏度,极热就快要来了。
第二天早上醒来,冯瑜从舷窗望出去,海面都没有冰了,还双煞呢,能苟住小命就是成功了,双煞个屁!
现在也不知道走到哪里了。
笃笃笃
开门,有船员拿着一沓纸来寻她。
“有事?”
“小姐,我们有最新的大陆架地图,比货船上提供的那张要全面一些,你要不要来一份?”兜售地图的船员挨个敲门询问。
“我自己有,谢谢。”说罢转身回到床铺边上,不搭理同行的其他人如何砍价。
其实看不看都不打紧,地震和海啸频发,陆地形势可能每天都不一样,找一块大点的陆地下船就行了。
巡航的货船会在海湾停靠,接送往来的拾荒者和拾荒者们手中的物资。
以及可以兑换的补给。
是的,用物资兑换补给。
频率是大约每三个月能见着一次。
物资收集包括但不限于农林渔牧这种传统行业的物资,但这些行业都已经被散落在各地的组织包圆,她们如果想去,只能是去做劳工。
去种地,去砍树,去打渔,去放牧。
劳累,危险,且薪资微薄,或者说没什么薪资,现在积分点模式还没有大规模应用,纸币又是一张废纸,大家挣的都是一日三餐而已。
特殊建材类就要好做得多,每天在原来的城市现在的废堆里寻找金属,只要是金属,就可以送去处理点回收利用兑换物资,再炼成合适的钢材由货轮分批运往基地做建设。
但是现在也不好搞,一年前没能登上转移队伍的民众,过去一年都在做这些事情。
冶金工业的开采工作因为频繁的地壳运动变得困难重重,于是目光都转向了二次回收。
从前的城市已经被敲得千疮百孔,遇到黑吃黑的可能还有生命危险。
前世她差不多就是这么没的。
一开始肯定是大家组队,但是人心难测,她不想贸然加入,具体做什么,还是准备下船之后考察了再考虑。
毕竟,出了驻地,人性可就没那么纯粹了,以生命安全为第一目标,剩下的能做多少做多少。
苟,是冯瑜的人生信条。
大船逐步靠岸,冯瑜沿途观察着,在人最多的港口下了船。
这次没有人迎接,冯瑜背了个登山包下了船,沿途有人拿着切断的塑料桶做喇叭,胸前挂着一串招工启示。
“雨水山庄了啊!最大的雨水山庄招聘!室内种植工作,没有危险!包吃包住,待遇优良!”
“利民食品工厂!利民食品工厂招工,不需要专业技术,流水工作简单!没有危险!”
凡是说出没有危险的工作,周围都一大批人涌上去围着问东问西。
这几个地方冯瑜还真知道,雨水山庄是有人圈了很大一块地搞种植和养殖,后期还发展出众多分部,难道这里就是总部吗?
看着远处隐隐约约的大棚,在这里做劳工一开始确实不错,但是后来天灾频繁,粮食断缺之后有人盯上了这里。
为了争夺粮食去偷去抢去打劫。
奈何山庄老板是个狠人,来者是客,来做劳工的他一天给一顿饱饭,来抢食物的就做肥料。
冯瑜胃里顶了一下,她想起那些以人体为养料浇灌出来的无比硕大饱满的粮食瓜果。
不是好去处。
利民食品工厂倒是不错,是官方组织起来的,这里也是拾荒者物资中转站之一,公平也安全。
然而眼下她并不想去里面打工。
以自己现阶段的条件,还没到需要一天干14小时就为了换两顿饱饭的程度。
除了这两个大型国营生产组织,剩下还有很多民间团体,这些地方就不必细看了,是互相倾轧黑吃黑最严重的三不管地带。
先找个落脚地,打定主意后错开人群,往港口外走去。
饱满的背包在饥饿者眼里是闪闪发光的存在。
有目光尾随她。
得益于上辈子摸爬滚打练出来的危险直觉,她只在背包里放了三天的食物,剩下的就是些工具和衣物。
看起来鼓囊的背包实际上大部分是空的。
而她最大的秘密…….
并不想暴露给任何人。
冯瑜不解徐炀临别前的话:我也申请了调离极地。明明是搞研究的,呆在基地才最有用处。
“我老师让我先跳出来,等待更好的机会。”
她回忆起在码头分别时的那句话,他说得轻松,可神色却有些黯然,不能在自己耕耘已久的土地上继续发展,想必也很痛苦。
极地汇集了全世界最优秀的研究人才,初出茅庐的他也不算显眼,加上蒋芾不喜人情世故,虽然挂着亚洲组组长的名头,但他俩的工作内容确实大多是些边缘研究。
难以想象研究院这种学术聚集区也会有这么严重的倾轧。
最早期的基地成员在将来会有很好的待遇,但是最早期的基地建造者们也是被牺牲得最多的。
不是为了建设而死,而是站错了队。
但是这不是她这种普通人需要操心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