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
从以前普通人无法触及的胶片全景相机,到今天可以揣在口袋里的一键成像的数码全景相机,全景摄影100多年的发展史可谓漫长,它的历史几乎跟摄影技术的历史一样久远。而全景摄影真正高度普及的时期是最近这短短的几年,特别是被媒体称为“VR元年”的2016年。
1998年,基于一次闲来无事的偶然浏览,我第一次从一张工程案例演示光盘上见到了细长条的全景照片。当我发现它竟然能在屏幕上被360度拖动时,备感震撼,我断言它将来一定能大放异彩。但在当时,以我的知识储备、网络环境及软硬件条件,我还真是无法想象出它会发展成什么样子。当2001年第3期《电子出版》约我写一篇关于“三维全景”的文章的时候,我也只能凭着短短两三年的实践经验写出一些粗浅的认识。我在该文章的第1段写道:
“全景照片,英文是PANORAMIC PHOTO或PANORAMA,通常是指符合人的双眼正常有效视角(大约水平90度,垂直70度)或包括双眼余光视角(大约水平180度,垂直90度),乃至360度完整场景范围拍摄的照片。”
这几行文字虽有不严谨的地方,但一直被许多全景摄影类的文章加以引用,作为“开场白”。
全景摄影的渐热,始于最近10年。随着地图街景逐渐被大众认识,各行各业的商业应用相继出现,随之而来的就是越来越多的人加入VR全景摄影的行列。一个奇怪的现象是,绝大多数爱好者原先对摄影并不熟悉,很多人甚至对摄影是零基础。我在全景摄影论坛上答疑时,一直有爱好者询问有关培训和工具书的问题。
许多全景摄影从业公司为了满足自身需要,也开展过各种各样的员工培训;也有几家地图街景制作公司,各自编写了工作流程规范,但这些流程规范都属于应急的“快餐”,并没有多少“营养价值”。
在2012年终于有了一次高水准的全景摄影培训,瑞士全景摄影家Giuseppe先生请我帮他召集几十名全景摄影师,经过培训和考核,参与他与某地图街景制作公司的合作任务。消息一出,报名者众多。计划招收40人,最终来了60人。这批在圈内被戏称为“黄埔一期”的学员们,后来都成了各自领域的扛鼎人物。有的人获得了千万元融资,在VR界一飞冲天;有的人醉心全景艺术,作品获得了爱普生国际全景摄影奖;有的人独步全国,以高产的图片资源填补了我国在著名国际全景图库平台上的空白;有的人根据自己的学习笔记,加上大量的实践案例,撰写出了专业的全景摄影工具书。
这里说到的工具书就是刘新文先生编著的《高动态全景摄影》和《全景摄影和PTGui Pro详解》,后者主要讲解如何更深入地了解和应用PTGui的强大功能。PTGui软件,每个月都在更新,光是它的更新清单,就能出一本小册子。从2013年该书出版到2020年,7年过去了,软件又升级了多个版本!怎么办?
答案是“是时候出一本新书了”。
当朱富宁先生跟我说他要出书时,我很自然地想到那也许是一本与《全景摄影和PTGui Pro详解》类似的工具书,只是内容更与时俱进了,值得期待。然而在我看了大纲和目录之后,我被他的雄心折服了。这哪里仅仅是一本工具书,分明是一本全景摄影小百科!
不仅有全景摄影的历史起源,还有全景摄影的衍生艺术。
既有传统的全景摄影,又有数码时代的VR技术和商业应用。
既有全景图片,又有VR时代才有的全景视频。
当然,占篇幅最大的重头戏,也是读者最关心的“干货”,讲得更是细致入微。从硬件的选用,到拍摄的要领,再到后期的软件处理;从数字图片的基础理论知识,到如何得到一张高质量的全景图片,在书中都有详细的讲解。可以说,作者对于读者的需求是做过认真分析和梳理的,大纲也是有计划的、循序渐进的,引导读者了解应该先解决什么、后解决什么。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本优秀的工具书可以丰满你的羽翼,丰富你的想象力,助你飞往成功的未来。
李景超(网名“鱼眼龙”)
2020年8月
自序
我是一个摄影师,之前我学习的专业是化学。
1992年看到影展“迪庆高山花卉”后,就读于云南大学化学系的我像从梦中醒来,从理工科学习的思维中跳脱出来,我看到了世界的另一种美。影展中高原上的花花草草、雪山、森林及湖泊等,让一直处于某种混沌状态的我,找到了真正心动的另一个天地:旅行和拍照。
当时拍照使用的是胶片,拍摄效果只有冲洗出照片后才能知晓。但得益于理工科学生的理性思维,相机操作对于想使用这个工具的我来说太简单了。第一次的旅行和拍摄结束后,我回到学校就举办了第一个个人影展“思想的鸟窝”。
原来,曝光后的银盐粒子的成像,是胶片和相纸化学反应的结果。
1994年毕业,我开始了5年的报社记者工作。大学4年在化学专业所学习的知识只能在暗房中运用了。
1998年,以我自己的名字命名的刘纲商业摄影工作室开始运营,主要拍摄菜品、人像等。大部分人玩摄影是在花钱,但我开始利用摄影这一技术挣钱。
2003年,与国外摄影师卡雷在昆明相遇的经历,让我了解了VR全景。
这是从事平面拍摄10年后的又一次梦醒,它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空间。此前在广告摄影中,我使用的是120胶卷相机,为了追求影像的高质量,也用过4×5中画幅相机,但VR全景可以实现的拼接画质、HDR层次,让我看到超越所有相机功能的成像质量的提升,这是不依赖于设备的自我突破。
在2003年,单反数码相机一般只有600万像素,但我却利用VR全景摄影技术轻松拼接出了上亿像素的图片,这些得益于理工科学生的思维所指导我发明创造的全景云台。
2004年,我的公司以“广告摄影的基本功+VR全景+网站”的技术,可以从一个地产项目中获得40万元的收入,这是很多摄影人、广告公司不知道的技术,也是我和我的公司的起步之后10年的“独门技能”。因为这10年中,会拍VR全景的人太少,同时会网站制作的人就更少。从2004年到2014年,VR全景的应用让公司的产品不断丰富,例如3D建模的虚拟VR全景、3D动画、影视拍摄、程序开发,公司成了一个基于视觉传播的科技类公司。
在公司经营中,我一直有一个梦想,就是运营一个功能逐渐完善的互联网平台。经历了两个平台的试水后,720yun全景发布平台在2014年8月上线。VR全景不再是我一个人的“独门兵器”,平台发展到2020年, VR全景摄影成了50多万平台用户的共同爱好或生活方式。
这20多年,我依靠摄影这门手艺生存了下来,虽然辛苦但心里充满快乐。如果这本书能让更多的人了解VR全景,能让VR全景摄影成为更多人的事业,这将令我感到非常的满足和欣慰。
感恩VR全景,愿人人可以拍摄VR全景作品。
刘纲
2020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