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斋风云录:对日关系、地区秩序及中国史论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东北亚经济关系特点及中国的对策

当今世界经济在向着一体化发展的同时,出现了明显的区域化、集团化趋势,已经基本成形的经济圈有北美自由贸易区和欧洲统一大市场。为适应这种变化,亚太地区各国也提出了建立相应经济圈的要求。但根据亚太地区的实际情况,人们普遍感到,今后一二十年内不可能在亚太范围内建立起统一而紧密的经济合作实体,因而人们将注意力集中到了更为现实的次区域经济圈的建立问题上。其中,受到广泛注意而又与中国关系密切的是东北亚经济圈。本文将对东北亚经济关系中与建“圈”有关的若干特点作一论述,并对中国的有关对策提出建议。

东北亚经济关系的显著特点之一是,境内各国及地区在经济发展程度上存在着很大差距,表现出明显的非均质性。

当今在关于经济圈的讨论中,出现了一种不可忽视的倾向,不少人热衷于以地缘关系为基础划分经济圈,似乎只要找到一些相近国家或地区的地缘联系,即可将它们划为一个经济圈。地缘关系确实是建立经济圈的一个基本条件,但当今区域性经济圈的产生,是以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提高为背景的。因此,决定经济圈的不仅是地缘联系,更重要的是某特定区域内经济发展在较高水平上达到的均质性程度。从目前已基本成形的欧共体和北美自由贸易区两大经济圈来看,其区域内经济发展水平和在此水平上达到的均质性程度,是全球范围内最高的。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例,1991年欧共体内几个主要国家分别为:德国21475美元,法国21188美元,英国17745美元,意大利19511美元;北美自由贸易区中,美国为22550美元,加拿大为21500美元,墨西哥为3200美元。各国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而且差距不大。这种较高程度的均质性,使以区域为范围的经济整合,较少碰到因发展上的差距而造成的利害冲突。

反观东北亚地区,虽然在这里可以找出包括日本、韩国、俄罗斯、中国、朝鲜、蒙古等国家的地缘联系,但这个地区的总体发展水平低于欧共体和北美自由贸易区,而且各国和地区之间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表现出明显的非均质性。也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例,1991年日本为27326美元,韩国为6498美元,中国为330美元,蒙古等国则更低。这种情况势必阻碍域内各国和地区经济上的紧密结合。据1989年的统计,东北亚地区的俄罗斯、中国、韩国、朝鲜和日本五国在区域内的经济依存度仅达13.1%,如果把占区域内贸易总额44.1%的日、韩贸易去除,则区域内各国和地区间的经济依存度更将大为降低。如此低的经济依存度,决定了处于东北亚范围内的各国和地区之间缺乏一种较强的经济凝聚力。因此,虽然这一地区存在的产业结构梯度差异性、资源互补性、贸易多层化等情况,使各国和地区间有着从事经济交流的客观条件和主观要求,而且随着北美和欧共体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这种交流会进一步加强,但在东北亚地区经济发展程度的非均质性情况没有明显改变之前,东北亚只能出现一种松散的以双边互补为主的经济合作圈,而不可能建立像欧共体和北美自由贸易区那样以区域经济高度一体化为特征的经济圈。

东北亚经济关系再一个重要特点是其开放性。当今世界上,由于全球范围经济联系的日益密切,任何经济圈都不可能不具有开放性。但在开放程度上却存在差别。以东北亚地区和欧共体与北美自由贸易区相比,前者若建成经济圈,其开放程度要超过后两者。造成这种情况的基本原因,在于日本等经济发达或比较发达的国家的主要经济利益不在东北亚,甚至不在东亚,而在欧美。近年来,由于日美经济摩擦的发展、由于欧共体和北美自由贸易区针对日本的贸易保护主义有所加强,东亚地区在日本全球经济战略中的地位有所上升,但现在还没有根据说日本全球经济战略的重点已由欧美转移到东亚。据统计,在1988年4月至1991年9月,日本对北美和西欧的直接投资总额分别达到925.97亿美元和429.24亿美元。两者合计,占同期日本对外投资总额的70.4%。近年来,由于北美自由贸易区采行歧视域外商品的政策,日本乃至韩国为绕过北美市场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正增加对北美的投资,以更多地在当地建立生产基地。这对日本和韩国增加对东亚地区的投资显然将发生重要的牵制作用。

而在东亚,日本经济上的关注重点则是亚洲四小龙和东盟,不是东北亚地区。1988年5月,当时的日本首相竹下登的咨询机构经济审议会提出了“东亚经济圈”的构想,这是迄今为止,日本官方直接参与制定的关于建立包括日本在内的经济圈的最完整的方案。这一方案中,只包括了日本、亚洲四小龙和东盟。撇开其他原因,仅从上述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较高这一条件来说,建立这样的“东亚经济圈”,对日本来说,也更现实、更有利可图。

正由于日本等发达和比较发达的国家,虽然在地理位置上属于东北亚地区,但其主要经济利益并不在东北亚,因而在考虑东北亚经济圈问题时,首先必然顾及其主要经济利益所在,而不可能以东北亚经济圈为中心,不可能像欧共体和北美自由贸易区那样,将保护本经济圈的利益放在主要地位,对圈外采取排他性的保护主义措施。这决定了东北亚地区若建成经济圈,其开放程度要超过欧共体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甚至超过日本所设想的“东亚经济圈”。

此外,日本等东北亚国家与美国的特殊关系对东北亚经济圈的开放性也有重要影响。日本目前虽已在经济实力上接近美国,而且发展势头比美国好,但就综合国力而言,与美国还有较大距离。据1990年统计(按美国R.S克莱因“国力方程”计算)美国综合国力得分为318分,日本则为165分。日本要谋求经济和政治上的更大发展,离不开美国的支持。因此,日本在建立任何经济圈时,都会顾及美国的态度,而不会采取排斥美国的政策。这无疑会进一步加强东北亚经济关系的开放性。

正由于东北亚地区关系具有上述开放性或非排他性,因而东北亚经济圈的建立,对促进圈内经济合作起到有效作用,但在当今世界日益剧烈的经济摩擦中,却很难起到保护圈内利益的作用,尤其难以以该圈的成立去平衡北美自由贸易区和欧共体的形成对东北亚地区经济发展造成的保护主义压力。

东北亚经济关系的又一个重要特征是合作层次上的地方性。

首先,日本在目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将主要由地方介入东北亚经济圈。形成这种合作意向的原因,除了前面所述日本的主要经济利益不在东北亚地区,因而日本不会将经济合作的重点放在东北亚外,还因为日本主要以地区加入东北亚经济圈,有利于改变日本国内经济结构的不平衡现象,促进其某些相对落后的地区更快发展起来。战后,由于日本经济对欧美的依赖性,在国土开发计划上,长期遵循的是面向太平洋的战略方向。因而从东京到长崎面向太平洋的产业布局,比日本海沿岸地区要集中得多,两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前者被称为“表日本”,后者被称为“里日本”。近年来,随着日本整体经济水平的发展,其产业布局正在迅速向日本海海岸扩展,而日本的沿日本海海岸地区,与其邻近的韩国及朝鲜的西海岸地区,中国的辽宁、河北、山东省及江苏省沿岸地区,不仅基于生产要素的互补性,存在生产要素间的分工,而且相互之间多层的产业、贸易构造,正向着更高的程度发展。日本学者称这种多层的且正向更高程度发展的产业、贸易结构为具有东亚特征的分工关系,这种分工关系能够对区域内的经济发展发挥明显的牵扯作用。因而日本相当一部分学者积极倡议以地方为主体加入并促成东北亚经济圈。为达此目的,主张给予与东北亚经济圈有密切关系的地区以更多的权力,要求将政治改革中提出的“地方的时代”这一口号,与建立地方经济圈联系起来,也即向地方分权,要有利于建立地方经济圈,从而使“地方的时代”向“地方经济圈”的时代发展。

韩国目前关于东北亚经济圈的构想,也将重点放在地方上。韩国过去产业布局的重心在东海岸,为改变其东西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状态,正加强对西海岸地区的开发。为此,韩国成立了“西海岸开发推进委员会”,并于1989年制订了开发西海岸的计划。为了发挥区域内产业和贸易发展的相互牵扯作用,促进西海岸的开发,韩国希望以其西海岸地区和相邻的中国辽东、山东半岛及天津、河北等省市形成以中韩合作为主的“环黄海经济圈”,并已在天津、青岛投资兴建工业区,还计划于1994—1995年投资于营口和秦皇岛,推进工业区建设。

中国受其本身经济发展的限制,在东北亚经济圈的形成和发展上所能发挥的作用和影响,目前还难以和日本相比。中国以怎样的方式参加东北亚经济圈,决定权当然在中国,但在尊重中国主权的范围内,和中国的全体还是和中国的局部、和中国的哪一局部进行合作的选择权却在东北亚经济圈的其他各国和地区,特别是在日本、韩国等发达和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从目前来看,日本、韩国在构思东北亚经济圈时,主要的合作意向放在中国东北亚沿海一带基础设施、经济发展程度、投资环境较好的城市和地区,例如辽东半岛、渤海湾和山东半岛的沿海城市,其中像大连、天津、青岛、烟台等都颇受青睐,有的构想还希望将上海也纳入东北亚经济圈。因此,就中国目前的客观条件和外来合作意向看,中国也将主要由地方加入东北亚经济圈的合作。

综上所述,可知东北亚经济圈将是圈内各国以局部地区合作为主的地方性合作圈子,这种地方性使它与欧共体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相比,无论在对圈内外各国关系还是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上都处于较低的层次。

东北亚经济关系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不稳定性。在这里有着冷战遗留矛盾和新生矛盾的交叉、圈内矛盾和圈外矛盾的交叉,错综复杂的矛盾给东北亚经济关系的稳定发展带来一定影响。

冷战遗留的矛盾有日俄关系和朝鲜半岛的南北关系等。日本原来追随美国,成为远东地区抗衡苏联的主要阵地。苏联瓦解后,美俄关系改善,日俄关系也随之缓和。但由于日俄间存在“北方四岛”领土问题,因而两国间关系的发展并没有获得稳定的基础。日本坚持俄罗斯如不归还北方四岛,就不对其进行大规模经济援助,不为去俄罗斯投资的厂商担保,不签订日俄和平友好条约。而俄罗斯由于国内压力和其他考虑,没有同意日本的要求。1992年叶利钦还以突然推迟访日的行动表示了一种轻慢日本的态度。1993年6月,东京七国首脑会议前,日本外相武藤嘉文则指出:西方国家关于建立40亿美元的俄罗斯私有化基金的计划是没有道理的,只需5亿美元或更少一些就可以了。俄外交部为此表示吃惊。两国关系更见冷淡。自1991年年底,朝鲜南北双方先后签署了《北南和解、互不侵犯与合作交流协议书》及《关于朝鲜半岛无核化宣言》,双方关系有了明显改善。但之后由于美韩恢复“协作精神93”联合军事演习等原因,朝鲜宣布进入“准战时状态”,并退出核不扩散条约,南北双方关系又为之紧张起来。它表示朝鲜半岛关系的改善,不会一帆风顺,还会有许多曲折和意料不及的变化。

除冷战遗留矛盾外,一些新的矛盾也在发展。如日韩关系。由于冷战结束,两国面临的共同威胁基本消失,但安全利益的考虑上分歧增强。1990年9月韩苏建交,日本事先毫不知情。为此,日本加速了与朝鲜邦交正常化的进程。韩国因此担心日本意在维持朝鲜半岛的分裂。于是,美国出面警告日本不要与朝鲜过快和解而破坏朝鲜半岛力量的微妙平衡。之后,日本放慢了速度,并要求以朝鲜开放核设施并接受国际检查为邦交正常化的前提,日韩之间的摩擦才缓和下来。但日韩在历史问题、贸易问题、技术转让以及外交等方面仍会继续摩擦,甚至出现某种程度的紧张关系。

东北亚地区各国的关系不但受到域内矛盾的影响,而且与域外的矛盾密切相关。当今世界上,美国力量虽有很大衰落,但实力还是最强的,仍想努力维持它在世界的霸权地位。因而美国亚洲政策的变化,美日关系、美中关系、美俄关系等变化都会影响东北亚地区各国的关系。例如克林顿就任总统后,美国国防部拟定了新的军事战略,将美国原来能同时在两个战场作战的战略,改变为在一个时期集中于一个战场作战的战略。韩国有关方面便担心美国的这种战略变化可能助长日本的军事大国化和地区霸权主义。

东北亚地区存在的上述复杂矛盾,使区域内双边和多边关系的发展具有较大的不可测性,这使东北亚各国和地区间经济合作的稳定性大为削弱。

综上所述,由于东北亚经济关系存在着非均质性、开放性、地方性和不稳定性等特点,因而正确把握这些特点,能帮助我们较好地处理区域内的经济合作,例如建立东北亚经济圈等问题。

东北亚经济关系中存在的非均质性,限制了日本等发达和较发达国家的参与热情,决定了东北亚经济圈如果成立,也只能是一种松散的经济合作圈子。据此,我们一方面应以积极的态度促进东北亚经济圈的形成,但对此不能寄过高的期望。目前应将主要精力放在互补性、共益性较大的双边合作项目上。

东北亚经济关系中的开放性,决定了该圈即使成立也不可能像北美自由贸易区或欧共体那样,在经济摩擦日益加剧的当今世界,对圈内经济发挥较强的保护作用。因而,我们在谋求东北亚经济圈建立的同时,应继续发展全方位的经济交流和合作,不以区域的排他性,而以市场的进一步多元化,来抗衡当今世界保护主义增强的负面影响。

东北亚地区经济关系中的地方性,决定了东北亚经济圈在合作范围和合作程度上的局限性。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避免将经济交流与合作对象一般化,而应将重点放在各国与东北亚经济圈有重要利害关系的地方,如日本的日本海沿岸地区、韩国的西海岸地区等,并积极支持我国与东北亚经济圈有重要利害关系的地区加入上述交流与合作。

东北亚经济关系中的不稳定性,决定了东北亚经济圈如果成立,也具有相当大的可变性。因而,我们对东北亚经济圈的成立,应该采取积极而又谨慎的态度,多发展我们能把握的双边关系;对多边合作则应由小到大,例如对东北亚地区内条件相对成熟一些的环黄海经济圈可以多作些工作,以期逐步积累,扩大合作;对一些尚不具备的多边合作和整个东北亚经济圈的建立,则不宜急于求成。

(原载《亚太论坛》1993年6月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