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资本的历史进程
资金不等于资本。资金存在的主要目的是支付,或是一种价值储存和交换媒介。而资本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剩余价值。现实中,资本总是表现为一定的物,例如货币、设备、商品等。但这些物本身并不是资本,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下,这些物被用来从事以增值为目的的生产活动,也就是成为带来剩余价值的手段时,它才成为资本。资本形成的过程,就是一个资金、资产转化为生产性投资的过程。
在现代经济学理论上,资本形成被赋予了更加丰富的内涵,通常是指一个经济落后的国家或地区如何筹集足够的、实现经济起飞和现代化的初始资本。亚当·斯密提出,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成正比。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假如必须等待积累去使某些单个资本增长到能够修铁路的程度,那么恐怕直到今天世界上还没有铁路,但是,集中通过股份公司转瞬之间就把这件事完成了”。发展经济学家刘易斯等人进一步认为,资本形成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一些发展中国家长期处于贫困,主要原因在于资本形成不足。而强大的资本形成能力,不仅促进物质资本积累,更会带来技术创新,进而促进经济增长。
那么,在人类的历史上,资本形成到底经历了怎样的历程?
本书试图站在“资本边际收益递减”的理论基础上,构建资本形成史的分析框架。与国家、宗教、货币类似,资本也是一种人类想象出来的合作秩序。货币让人相信现在,而资本则建立在相信未来的基础上。对未来的信任构建出了一种令人惊异的合作秩序。资本不仅是一种物质资料,还成为一种控制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方式。这种方式逐渐形成了一个总体化的控制框架,其他事物开始适应这种控制结构。但是,资本不管投向何方,总是不可避免遭遇边际收益递减的魔咒。那么,在人类发展史上,资本是怎么积累的,资本如何形成,资本又投向了什么地方,遭遇过怎样的边际收益递减,人类又是怎么走向边际收益递增?
本书共分三篇,时间跨度为公元前3000前至公元2020年。
第一篇 为“发现时间的价值”。约为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1500年。
在这个阶段,人类在生产生活的实践中发现了时间的价值,并逐渐掌握了一些简单的资本形成工具,但资本秩序处于宗教、王权、军事的“钟罩”之下,总是难以施展拳脚。资本无论投向原始农业、商业、贸易、征服战争还是官僚体系,总是经历短暂繁华,漫长萧条,轰然倒塌,然后又在废墟上重新起步。从美索不达米亚、古希腊、古罗马,到中世纪的欧洲、古代中国的封建王朝,无论世界哪个角落,经济增长总是周期性地崩溃。人类社会大多数时候都陷在无序的内卷之中,始终没有实质性的螺旋式演进和上升。
第二篇 为“资本秩序的崛起”。约为公元1500年至1870年。
当中国、印度等其他地区日益封闭时,借由美洲的白银资本,欧洲主导了世界贸易秩序,建立了一个以西欧为中心的耗散结构体系。从18世纪开始,在战争资本主义的保护和支持下,英国开始重组全球产业和劳动分工。新的利润空间点燃了阿克莱特、瓦特、博尔顿等一批年轻企业家、发明家的想象力。最终,资本和技术的非线性相互作用,推动了持续而且广阔的经济增长。此后的世界,不断表现出新的特质。同时,资本秩序开始崛起,资本不但控制人的身体,也开始控制人的思想,最终超越宗教、国家,成为支配当代社会的重要因素。
第三篇 为“金融资本的幽灵”,约为1870年至今。
在利润的指挥下,金融化使得资本更具流动性和灵活性。从革命到战争,资本重塑权力结构,对阻碍社会发展的旧秩序进行扫荡。从一个产业到另一个产业,资本不断尝试新的富有吸引力的事物,推动新技术、新企业家崛起。从一个国家到另一个国家,资本建立了一个全球体系,使盛世更兴旺,使乱世更动荡。资本也塑造了一个令人恐惧的金融帝国,金融成了目的本身,而不是社会经济的助力。然而,只有新技术创造的新经济才能满足资本永不停歇、源源不竭的贪婪。全球科技创新角逐的背后,本质是各国创新资本形成效率的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