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内涵
准确把握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科学内涵,要深刻理解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理论逻辑和核心要义。
国内大循环
国内大循环主要是指经济大循环,重点包括三个层面的内涵。
一是国民经济活动的大循环,主要是指社会再生产全过程,即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的国民经济活动往复循环。其中,生产是起点,包括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在国民经济活动中处于决定性地位。分配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包括对劳动者的补偿和生产资料的增加,是生产关系的重要体现;社会再生产的协调顺利发展,客观上要求将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等社会资源按照一定比例合理分配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流通是生产和消费的纽带,既包括交通、物流、商贸等传统小流通,也包括金融、征信、通信等支撑资金、信息流动的现代大流通。消费是社会再生产的终点,也是新一轮再生产的起点。马克思指出,从根本上说,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反过来会对生产起作用。作为社会再生产的最终环节,消费是经济活动的最终目的,一切经济活动归根结底都是为了满足需求而进行的。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即各种产品通过交换后,既要在价值上得到补偿,又要在实物上得到替换。
二是实体经济和金融协调发展的大循环。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根基,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从社会再生产过程看,经济大循环必然是实物运动循环和价值运动循环的结合,是实体的商品生产、分配、流通、消费过程与货币资金运动在社会再生产全过程中的合理分配、流动循环相结合的过程。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互动、良性循环,是国家金融稳定和金融安全的基础,也是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如果实体商品生产和服务的社会再生产过程同货币运动脱节,经济大循环就会不流畅甚至断裂,难以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三是在国内地域空间范围的大循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对国家发展的整体格局而言的,是国内生产分工、合作、统一市场的大循环。由于各个地区资源禀赋、要素条件、发展阶段等存在差异,不可能什么都自己做,放弃分工和合作,只有发挥比较优势,积极参与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分工和合作,才能够较好地实现经济发展。特别是在当今社会分工日益深化的条件下,经济大循环必然体现为社会再生产在地域空间意义上的循环,包括国内城乡和区域间的循环,形成优势互补、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
国际循环
在全球化背景下,经济大循环必然包含于全球地域空间范围内各环节、各领域、各层次的国际循环,主要是指一个国家和地区通过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和合作,实现经济发展的一个过程。比如,在改革开放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我国发挥劳动力丰富、成本低的优势,通过设立经济特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等方式,积极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参与全球经济分工与合作,形成了资源和市场“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国际大循环格局,成为“世界工厂”,有力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不仅仅是简单的数量对比关系,主要是指一个国家对社会生产过程具有较强的主导权和控制力,包括在一些重要的产业发展、资源供应等方面做到安全可控。从国际上看,主要大国经济体都是以国内循环为主体,国际循环只是国内循环的延伸和补充。比如,美国、德国、日本等大型经济体都是以国内经济循环为主体,其国内需求对GDP(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都在70%以上,产业结构以知识技术密集型为主导,产业分工以研发设计、高端制造和品牌运营为主,对产业链的关键环节控制力较强。
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是指国内生产和国际生产、内需和外需、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等协调发展,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形成相得益彰、相辅相成、取长补短的关系(见图1-1)。重点要处理好供给和需求、国内和国际、自主和开放、发展和安全等重要关系,立足国内大循环,发挥比较优势,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畅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的循环,同时积极创新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的方式,深度融入全球经济,不断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