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会根据“结果”来解释事实
像这样,在很多时候,“结果”成了判断有无才能的基准。也就是说,可以根据不同的结果,对过去的事实进行不同的解释。
有意思的是,一个人只要有“好的结果”,那么他过去所做的一切都会得到肯定。
接下来,我就来讲一下自己“摇身一变”的经历吧。
《垫底辣妹》畅销120多万册,被搬上了银幕。拜其所赐,我之后出的书也大受好评,而且有很多出版社向我约稿。
于是,我的生活变得不再平静。有一天,我遇到了一位在我成名之前就相识的公司老总。他对我说:
“坪田先生,我早就发现你文笔不错啦!”
然而,在出版《垫底辣妹》之前,我从来没有写过、更没有发表过小说或散文之类的东西。他是从哪里看出我文笔不错的呢?我觉得有点诧异,于是就问他:
“您是从哪里看出我文笔不错的呢?”
他回答道:“从你写的邮件就能看出来。”
我觉得奇怪,回去就把以前发给他的邮件全部看了一遍。
结果发现,几乎全都是以“我是坪田,承蒙关照”开头的程式化的商务邮件。显而易见,是因为我写出畅销书而使他产生了错觉。
我们每次回想往事时,记忆都会被篡改为能够“自圆其说”的样子。也就是说,这位老总根据我写出畅销书这一“结果”而篡改了过去的记忆。
一见钟情的恋爱或轰轰烈烈的恋爱也一样。从认定“对方正是我的意中人”那一瞬间开始(即从确定了“结果”的那一瞬间开始),无论对方如何刁难自己、冷落自己,都会解释成“他这么做是为我好”“只要喜欢,就能坚持下去”……然而,一旦突然意识到“对方并非意中人”(即推翻了先前的“结果”),那么对他过去所作所为的解释又会变得截然不同,热情也会立刻冷淡下来。
再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每年有人获得诺贝尔奖时,一定会成为新闻报道的焦点。记者会去采访获奖者的夫人,问她丈夫平时是一个怎样的人;或者去获奖者的老家走访,打听他小时候的情况。比如说,记者在采访中听到了如下评价:
a“他作为学者可能很优秀,可在家里却什么都不做。”
b“他很少随大流,向来都喜欢一个人单干。”
c“即使大家都向右走,他如果认准了,也会独自向左走。”
d“他很‘自我’,从不在乎别人说什么。”
e“他从小就特立独行,想法和别人不一样。”
……从这些评价可知,诺贝尔奖获得者平时就与众不同,而且从小时候起思维方式就异于常人。
然而,如果我们用嘲讽的眼光来看同一个人——假设他是罪犯的话,又会得到什么评价呢?
a“把家务活全都推给妻子,自己整天在外面游手好闲。”
b“很不合群,毫无协作性可言。”
c“一旦决定了就固执己见,绝不回头。”
d“完全不守规矩,把别人的话当作耳边风。”
e“他的思维方式总是和别人不一样,信口开河,破坏团结。”
……看到这里,你有何感想?一个是诺贝尔奖获得者,一个是罪犯,即使他们过去的性格完全一样,仅仅因为结果不同,所获得的评价也大相径庭,可谓是“截然相反的认知”。
由此可见,人们会根据“结果”逆推,对事实进行“解释”。
看到结果 → 改变以往的认知 → 形成新的解释。
在这里,最关键、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