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深猎头30年职业生涯精进笔记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职场发展之心态篇

心若改变,世界也随之改变。不管做什么事情,都需要拥有良好的心态。如果内心张皇失措,对于很多事情急功近利,还没有付出呢,就迫不及待地想要得到收获,那么就会剑走偏锋。由此可见,不管想在哪个行业哪个岗位上谋求发展,都要先调整好心态。这是一个浮躁的时代,人人都梦想着一夜成名,人人都梦想着当网红,只有那些真正脚踏实地的人,才能点点滴滴地进行积累,最终由量变到质变,让人生飞跃!

未雨绸缪:提前谋划,打造属于自己的职场之路

常言道:“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那么,一生之计呢?很多人对待人生都怀着走一步看一步的消极心态,而实际上,人生恰恰是最需要未雨绸缪提前规划的。有人说,“你现在的工作及生活状况,取决于3年前的选择”。这句话非常有道理,它告诉我们对于人生中很多重要的事情,都要预先规划。

老司机都知道,为了让汽车保持良好的状态,在启动汽车的时候,要先点火,发动汽车之后让汽车热身,这样才能有效提升汽车的性能。每辆汽车的型号不同,性能不同,再加上环境温度的不同,所以热车所需要的时间也是不同的。打个比方来说,职业也是我们的汽车,在进行职业规划和发展时,我们同样需要热身。在职场之路上,心就是我们的发动机,选择就是我们的挡位。

步入职业通道,选择和起步是第一阶段的重要任务,要想圆满地完成任务,就要掌握知识和技能。有的人迈步职业通道,完全是靠着运气,而有的人迈步职业通道,却靠的是能力。此前我们的所有选择,在现在都会对我们做出回报。职业通道并不像大多数人误以为的那样始于大学毕业,而是早在求学、选择专业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看到这里,一定有很多朋友感到惊讶:职业通道开始时,我们是否还处于懵懂之中呢?没错,说进入职业通道是一场冒险,丝毫不为过。

很多人早在读高中的时候就在设想自己未来会从事什么工作,在正式步入职业通道中后,他们还会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职场坐标,矫正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随着人生不断地迈入更为广阔的天地,每个人接触的人越来越多,经历的事情越来越复杂,所以职业发展也就呈现出更多的可能性。如果等到读大学,甚至在大学毕业后才开始规划自己的职业通道起步之路,就是比较晚的情况了。也有很多人即使已经步入职场多年,依然不知道自己真正的职业是什么,更不知道自己想在职业道路上得到怎样的发展,到达哪一个目的地。这无疑是很悲哀的。

建强的家乡在西部一个经济落后的小城,建强能够走出家乡,来到宁波,得到良好的发展,和他3年前的规划及努力密不可分。2005年,建强考到杭州读大学,学习他早在高一时就已经明确选择的专业。经过4年的学习,建强和所有的毕业生一样都面临着找到好工作的难题。在大学的几年里,专业课老师一直在告诫他们毕业后很难找到与专业对口的工作,要早做准备。这严重影响了他,使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想着转行。又因为担心大学毕业后不能养活自己,所以建强早在大三就已经开始为找工作进行准备了。

2008年5月,建强正在读大三第二学期,就拿着精心准备的简历,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和学长们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等待着面试官的考核。可能是因为上天眷顾,也可能是因为建强初生牛犊不怕虎,在招聘会上非常踊跃地投递简历,所以面试结束后,建强收到了5家单位的录取通知书。这些单位并没有因为建强是大三学生、没有工作经验就拒绝他,这让他感到非常欣慰。他选择了一个离杭州很近的城市开始了他的职业生涯之路。这里需要强调一下,除了大学毕业证之外,他早在大三就拿到了一个毕业证,在大学毕业之前总计拿到了两个毕业证。建强想,这也是他自己在面试时具有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在这里,我想跟很多还在读的同学们提个醒,大学期间不要只顾着享受恋爱的美好,抓紧时间让自己拥有一项将来可以养活自己的技能才是王道!

具体来说,不管什么时候,要想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我们就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职场起步,打好基础。很多人在正式进入职场之前,对职场一无所知,甚至在真正进入职场之后,也对职场懵懂无知。在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中,他们对于很多事情没有把握。其实,说职场就是战场一点儿也不为过,在进入职场之前,我们必须接受教育,坚持学习,获得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技能,才能让自己以好的准备状态进入职场。进入职场后,大多数人都会度过3~5年的职场适应期,在此期间,他们会和自己较劲,有些人越挫越勇,有些人却颓然地放弃了。只有战胜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才会发展得更好。在此期间,绝大部分人发现在校园里所学习的那些知识,并不真正适用于职场,或者发现要对这些知识进行改造,或者明白了要学习新的知识,最重要的是还要积累相关的经验和人脉资源。

第二个阶段,职场升腾,形成规模。从初入职场的菜鸟,在经历了3~5年的积累和成长之后,我们有了一定的资本,各方面的能力都得以增强,职业水平也越来越高,所以可以在这个阶段里快速成长,提升和发展自我。当然,人的欲望总是无止境的,哪怕面对职业发展,我们也会有各种各样不切实际的幻想。在此期间,总是好高骛远可不行,而是要脚踏实地,做好选择和取舍。正如孟子所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也”。怎么办?只能权衡利弊,进行取舍。在必要的情况下,还可以进行整合,融入团队之中,借助于团队的力量去做想做的事情。

在此期间,我们一定要擦亮眼睛,切勿被中看不中用的花拳绣腿迷惑。毕竟如今我们已不再是职场菜鸟,对于职场上的门道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就更应该充满自信地在职场上尽情发挥。尤其是那些得到宝贵的机会进入大企业工作的人,更应该把握各种机遇,努力提升自我,发展职业生涯。

第三个阶段,也是职业生涯发展中最重要的阶段,那就是寻求突破,勇敢转型。经过了前两个阶段,进入第三个阶段的人大多数已经人到中年,通常在35岁以上。可以说,这是职场发展的黄金时期,事业小有成就,工作出类拔萃,不再是初入职场的菜鸟,而是成为公司的中层管理者,收入可观,地位尚佳,看起来春风得意,年轻有为。恰恰是在这个时期,每个人最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也要非常慎重对待各种选择。因为每一个看似不起眼的选择,都有可能关系到我们的未来,决定着我们的人生。

从家庭的角度来说,人到中年,已经成家立业,甚至有了下一代。那么在职场上有所动作的时候,再也无法随心所欲,而是要考虑到方方面面的因素。这是压力,也是动力。很多人因此而放弃职业突破,选择稳中求胜。殊不知,稳中既能求胜,也能求败。很多时候,稳定不是岁月静好,而是人生的囚牢。在中年时期,如果不能突破职业发展的“瓶颈”,让自己始终局限在“瓶颈”之中,那么等到过了这个阶段,再想获得成功,有所突破,就会很难。很多成功人士是在35岁前后进行创业的。当然,我们所说的突破“瓶颈”不仅仅指的是创业,而是谋求突破,甚至是转型。所谓转型,有人将其理解为跨行,其实转型也包括调整职业规划,例如从业务人员转型为管理人员,从技术人员转型为行政人员等,这都属于转型的范畴。跨行则是需要慎重思考的,如果不是无法继续从事此前的行业,或者是转去从事前景一片大好的朝阳行业,否则不要轻易转型。

每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不仅仅关系到自己,也与家庭生活密切相关。寻求突破最重要的目的,是让我们不要沉浸在岁月静好的假象中,而是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姿态,拼尽全力创造更美好的未来。如果幸运地进入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三个阶段,那么恭喜你,这至少说明你在前两个阶段中的表现可圈可点,而且非常成功。只要能够在第三个阶段中取得决定性的胜利,那么你就将在未来获得更为辽阔的天地和更为广阔的舞台,真正进入“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畅意人生。

不管想要拥有怎样的职业发展,收获怎样的圆满人生,我们都要坚持一个原则,那就是规划宁早勿迟。越是及早规划,我们越是能够尽早把握人生;越是拖延规划,我们越是会浪费宝贵的青春时光,在懵懂中度过更漫长的岁月。人生虽然漫长,却也短暂。对于每个人而言,最宝贵的年轻岁月如同白驹过隙,一去不返。从现在开始,不管你正在读高中,还是大学,都马上开始规划自己未来的人生吧,选定自己想要从事的职业,有的放矢地学习,提升学习的效率,奔向人生的目标,让未来可期!

选己所爱:一个应届海外名校女生的职业选择之路

在面对职业选择的时候,很多人会感到困惑:一则他们不知道应该选择什么行业、什么职业;二则现代社会人才济济,如果说前些年有出国留学的经历还能为我们的求职就业带来更多机会,那么随着海归潮到来,越来越多的出国留学人士回到国内来争抢饭碗,则使就业的市场形势更加严峻。

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之中,作为一名女生,又应该何去何从呢?如果家里毫无背景,脚踏实地地努力奋斗算一条明确的道路;如果家里还算有背景的,甚至堪称实力雄厚,那么就需要认真思考自己的未来规划,才能选定人生的道路。这个群体可能会面临这样的选择困境:毕业之后就回家继承家族企业,心有不甘;独自一人在外打拼,父母不甘。如何才能在父母的殷切期盼和自己的理想之间寻找到平衡点呢?这是一门艺术。

不久前,一位女性企业家通过微信联系我。原来,她的女儿雅琪在海外名校读硕士,即将毕业,她很希望女儿毕业后能够回到宁波工作。但是,雅琪却想留在海外,或者至少也要去一线城市打拼。这是我第一次被委以这样的重任,我能感觉到这位女性企业家虽然有着女强人的雷厉风行和铁腕手段,但是她内心深处非常疼爱女儿,不想采取任何强制的手段逼迫女儿回家。幸运的是,她很明智,知道很多问题要交给专业人士解决,因而找到了我。

经过女企业家的一番介绍,我得知雅琪从小就是不折不扣的学霸,一路绿灯考入英国的一所著名高校,学习市场专业。这位女企业家事业有成,企业规模很大,而且正处于蒸蒸日上的良好发展态势,自然希望女儿能承母业,进入她的企业中接受锻炼,快速成长,为将来接手家族企业做好准备。我不由得对雅琪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和女企业家约好见面时间后,我一直期盼着见面的日子早早到来。

没过多久,就到了约定的日子。上午,女企业家将女儿带来我的办公室,还带来了女儿的全部资料。我不但认真看了资料,还通过询问雅琪得知,她在大学期间学习了哪些课程,以及在大学期间的实习经历。这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女孩,不但是学霸,还貌美如花,性格开朗。我深深地感到,如果雅琪大学毕业后回到宁波,就是浪费了她的才华。相比起宁波,她更应该去北上广等一线城市锻炼,这样才不枉费她这么多年来的寒窗苦读,也才不浪费她这么优秀的学习成绩和突出的实习表现。

当然,不管是母亲,还是我这个咨询师,都不能代替雅琪做出决定。我询问雅琪:“毕业之后,你想去哪里工作?”雅琪毫不迟疑地回答:“我当然想去世界五百强企业工作。”“那么,你有什么具体的规划吗?”我沉吟着问。她思考片刻,才很慎重地回答我:“虽然我想成为一只自由自在飞翔的鸟儿,但是我也知道妈妈对我寄予厚望,所以我也会考虑妈妈的感受。我初步计划去五百强企业锻炼3年,积累工作经验,然后回到宁波发展,帮助妈妈打理家族企业。”我赞许地点点头,用鼓励的目光看着她。她继续说:“我性格外向,而且在学校里主修市场专业,所以我想向市场方向发展。”看着雅琪眼中的光,我说:“选择市场专业,的确很符合你的专业方向,而且通过短暂的交谈,我能够感觉到你的个性爽朗热情。如果你已经明确了市场方向,那么就要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行业或者产品,这样才能在兴趣的激发下坚持长期工作,有所积累,为将来帮助母亲打理家族企业奠定基础。”雅琪听到我对她的规划持有赞同的态度,忍不住露出了笑容。就这样,我的身份有了微妙的转化,原本我是受她母亲的委托说服她一毕业就回到宁波工作,现在我却要说服她母亲支持她的想法,给她3年去五百强企业锻炼自己,快速成长。

经过一番沟通,女企业家对于我头头是道的分析连连点头,最终采纳了我的建议。经过一番商议,我们都认为雅琪最好能够去上海或者杭州发展,一则这两个城市有很多的就业机会,杭州是互联网行业的天堂,上海则聚集了很多的世界五百强企业的中国区总部。熟悉市场的人都知道,能去企业的总部发展是最好的。当然,进入企业的总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雅琪此前就有在五百强企业实习的经历,已经经历过五关斩六将的激烈面试,所以我相信这对于她而言并非难事。当然,作为母亲有一点点的私心,那就是上海和杭州离宁波很近,这样一来她随时都能去看望女儿,再也不用忍受远隔大洋的思女之苦了。

我们的谈话才过去半个月,我就从女企业家那里得知,雅琪得到了两个机会:一个机会是成为一家知名上市银行上海总部的市场管培生,另一个机会是成为一家世界五百强企业中国区总部的市场管培生。这两个机会都很诱人,一时之间,她们不知道应该如何选择,所以又给我打电话。我不假思索地告诉女企业家:“如果有去世界五百强企业工作的机会,就应该毫不犹豫地选择去外资企业。这样的机会是非常难得的,更重要的是上次见面时雅琪明确说她喜欢这样的行业和职位。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银行业的竞争会非常激烈,必须有一定的资金资源和业务拓展能力,才能在银行业中得到持续的发展。”我的意见非常明确,就这样,雅琪最终选择了去五百强企业工作,开明的女企业家也尊重雅琪的决定,而且很支持雅琪。她们母女二人再也不会为了到底去哪里工作而争吵了,因为她们做了约定:3年后,雅琪积累了足够的工作经验,就回到宁波发展。

高考时,面对孩子的专业选择,很少有父母能够完全尊重孩子的意见。大学毕业后,面对孩子的就业选择,更是有很多父母忍不住对孩子指手画脚。雅琪很幸运,她的妈妈很尊重她,也愿意与她沟通和协商。最终,雅琪找到了自己心仪的工作,没有辜负自己此前的努力,不仅拥有了选择的权利,也得到了母亲的认同。在工作的过程中,雅琪表现出了超强的综合素质,对待工作积极主动,深得上司的喜欢。上司很想培养雅琪,因而让她在公司内做跨部门轮岗,这使她获得了普通职员无法获得的学习与成长的机会。才工作一年,就有猎头致电雅琪,希望能为她推荐更好的工作机会。雅琪是一个明智而又理性的女孩,她始终牢记我的话,把心静下来,留在公司里继续脚踏实地地工作。在这里,不得不对职场菜鸟说的是,切勿这山望着那山高,对于每一个人而言,如果不能沉下心来在一家企业工作至少3年,就不可能有所收获,更不可能有所沉淀和成长。

面对人生的各种机遇和挑战,我们固然要努力抓住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以谋求发展,同时也要坚持做自己。要想做到这一点,我们就必须懂得怎样选择。不得不说,学会选择也是一种真正的能力。也有人说,人生正是由一个又一个的选择组成的。最近我跟女企业家也就她女儿雅琪的最新职业发展情况做了沟通,她告诉我,雅琪在经历了3年的世界五百强公司规范化训练之后,个人获得了极大的成长,收入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此时,女企业家早已改变了最初的想法,看到雅琪在那么大的平台上依然能够崭露头角,她非常骄傲,非常自豪,更加支持雅琪的发展。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人能够代替我们走好人生的道路。尤其是在面对人生岔路口的时候,我们固然要听取他人的意见,却更应该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根据自己心的指引去选择人生之路。

淡定平和:改变可以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

这是一个唯物主义的世界,人固然是主观动物,会对外界进行主观的认知和理解,但是并不能改变世界客观存在的本质。很多人发现,在现实的生活中,我们虽然可以努力改变很多事情,对于那些客观存在的一切,却往往无力改变。因此,我们常常容易陷入与自己较劲的困境中,不管多么努力都无法与自己达成和解,也有人就这样穷尽一生与自己别扭着,荒废了一生,也虚度了一生。真正明智的人会知道,对于可以改变的一切,我们要努力改变;对于不能改变的一切,我们却要学会接受。这才是明智者所为。

做人,不管是对待生活还是对待工作,都要有一颗淡定平和的心。很多看似不可能接受的事情,横亘在我们的面前,只是因为我们不愿意接受而已。正如人们常说的,心若改变,世界也随之改变。如果我们能够调整好心态,意识到很多事情都是合理存在的,并不会因为我们的主观意志而发生改变,那么我们就会敞开心扉接纳一切。似乎在一瞬之间,那些我们曾经坚决拒绝接受的事情,似乎就改变了面貌,不再面目可憎,不再惹人生厌。其实不是它们变了,而是我们的心变了。明确了这一点,我们还有必要自己与自己较劲,与人生较劲吗?

在这个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瞬息万变之中,人和人生都是如此。各种各样的事物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看似不相干的事情也可能会彼此联系,彼此影响。所以即使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上,我们也要平静淡然,也要从容以对。每一个成功者都不是靠着急功近利获得成功的,这正应了古人的那句话,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纵观古今中外的成功者,无一不是有大智慧、大境界的人。

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以及通过面试很多候选人,我积累了很多个案,其中很多是关于职场人士遭遇困惑的。面对自身的职业困境,绝大多数职场人士会提及公司的诸多问题,而自视甚高,把自己夸得如同一朵花,总是觉得自己怀才不遇,没有合适的平台发挥能力。在对公司的各种诟病中,他们说起老板或者上司就苦大仇深,满腹委屈和牢骚,仿佛他们所有的不幸福和不如意,都是老板和上司造成的。也有些人宁折不弯,一旦和老板、上司相处不愉快,就马上辞职,跳槽。可是试问:有谁能保证只要换一家公司,你就能遇见自己喜欢的人呢?当然没有人能保证,即使你自己也不能保证。一个人即使再完美,也不可能得到所有人的喜爱;反之,一个人即使再不完美,也不可能没有朋友。所以我们既没有必要盲目地改变自己去迎合他人,也没有必要强求他人必须达到我们的满意,让我们喜欢。做好自己,怀着宽容的心对待他人,我们的职场之路才能走得更平顺。人际关系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是难题,不管走到哪里,我们都必须学会与人打交道,才能有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也才能助力自己的发展。在诸多类型的人际关系中,同事关系又是最为特殊的。同事关系不同于朋友关系可以掏心掏肺,同事之间存在竞争关系,也许会钩心斗角,针锋相对;同事关系又比普通的人际关系更近一步,同事之间常常需要合作,尤其是同一个小团队里的同事,更是要精诚团结。如果同事之间不是平级关系,而是上下级关系,那么就更要慎重处理。总而言之,职场上的各种关系错综复杂,各种情况也都可能会接连发生。我们要心怀坦然,淡定平和,才能处理好各种事情,也才能维系好各种关系。尤其是对于上司或者老板,更是要好好相处,这才有利于我们的职业生涯发展。以下总结了和老板相处的各种不融洽情况,可以作为参考。

第一种情况:得不到老板的赏识和信任。

人在职场,常常为得不到老板的赏识和信任而苦恼,毕竟作为职员权力有限,很多时候需要得到授权,才能放开手脚去做想做的事情。如果不被老板信任,做事情的时候常常会有束手束脚的感觉。尤其是有些职场人士明明非常努力地争取在工作上有最好的表现,但是老板却不认可他们的付出,也不赏识他们,这让他们感到很委屈。不得不说,有这样心态的人都很幼稚,他们也许并不适合职场,而更适合去幼儿园。在幼儿园里,老师必须争取关注到每个孩子的不同。而在职场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也有自己的理想,所以哪怕我们是在为公司工作,实际上也是在实现自身的价值,或者想功成名就,或者想赚取更多的金钱,归根结底,我们是为了自己。对于自己的付出,我们心知肚明就好,报酬只是我们工作的第二收获,经验才是我们工作的第一收获。哪怕有一天我们离开了此前工作的公司,曾经赚到的薪水也都花完了,我们还可以带着宝贵的经验奔赴更美好的未来。只有想清楚这一点,我们才能主动加班,才能积极地去做自己的分外之事,从而让自己得到历练,得到成长。

第二种情况:老板从未授权给我。

职场上不同的岗位有不同的工作内容,也有不同的工作权限。很多对待工作兢兢业业,也有想法的人,都想得到老板的授权,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表现出他们的与众不同,也才能让他们觉得高高在上。如果职位的变迁就意味着权限的改变,那么为何不通过正当途径获得晋升,而非要让老板私下授权呢?这显然是为难老板了。

其实,职场上的权限除了来自职位之外,还来自我们在工作中的表现。如果你已经是公司的基层、中层甚至是高层管理者,那么你无须标榜自己的能力有多么强,也无须一而再再而三地和老板要权限,而是要埋头苦干,争取更上一层楼。这是因为权限还来自权威。让自己成为职场上的权威人士,这会帮助你得到更多人的尊敬和崇拜,使你形成超强的影响力。这样一来,你就拥有了比职位权限更大的权限。对下,你要能为下属赋能,帮助他们取得更好的工作成绩,这不仅仅能体现你的能力,也能体现你的人格魅力。对上,你要不卑不亢,在关键时刻要能够为上司或者老板排忧解难。当你用事实证明了你是可以信赖和托付的,你不但能够得到老板的授权,还能够得到下属的拥戴。

第三种情况:为何老板不听我的话?

在工作过程中,我们有时会与老板观念不一致。我们坚决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因而与老板据理力争,想方设法地要说服他们。也许,我们心里还觉得老板也不过这样呢,从而还可能产生对他们不屑一顾的念头。朋友,你又错了,即使一个老板看似普通和平庸,也一定会有超乎寻常的意志力,也会有我们还没有见识的能力。既然作为下属,我们就一定要尊重老板,而切勿挑战他们的权威。与其一味地指责老板是错的,不如放下成见和偏见,了解他们的思想与行为,了解他们的工作作风,了解他们的工作意图,然后积极主动地开展本职岗位的工作。在完成本职工作且还有剩余时间的情况下,我们还应该主动帮助其他同事,尽量了解更多岗位的工作流程。

没有任何老板喜欢一个“不听话”且与自己针锋相对的员工,作为员工,首先要听从老板的指令,接着才是发挥主观能动性,尽量优质地完成工作。在军营里,人们常说执行命令是军人的天职,在职场上,执行工作安排同样是职员的天职。每个人都是自己的战士,我们要一直以战斗的姿态开展工作。在与老板观念不一致的时候,我们不仅要以换位思考的思维方式尽量理解老板的管理意图,更要以高度的责任心来承担工作职责,真正做到心与身同时坚守在岗位。如今,已经进入了经济快速转型与共享经济的时代,每个人要想在职场上得到良好的发展,就必须高度职业化,树立个人的职业品牌。

心若改变,世界也随之改变。在职场上,我们更是要端正心态,才能应对瞬息万变的职场情势,也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始终坚持不懈,勇往直前。很多人爱看金庸的武侠小说,对于书中的各位大侠都非常钦佩。那些武功达到化境的大侠,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的武功都不花哨,而是大智若愚,大巧若拙。例如《射雕英雄传》中的郭靖,只以一招降龙十八掌就能成为大侠,堪称武功界的传奇。时代也正在对我们出招,招式繁复,速度飞快,令我们眼花缭乱。面对外界,切勿着急,而是要笃定内心、固守内心,这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就以一招制敌,获取胜利。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你做好准备应对职场了吗?

稳中求胜:没规划,请不要轻易变轨

众所周知,当职业生涯发展遭遇“瓶颈”,无法突破的时候,我们是需要转型的。然而,很多人对于转型的理解很狭隘,他们简单地认为转型就是换工作,而且是频繁地换工作。不得不说,这是对转型的误解。如果转型这么容易,为何还有那么多人面对转型犹豫不决、迟疑不定、思前想后呢?这告诉我们,转型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仅牵涉到职业生涯的方方面面,也对我们的人生起到决定性作用。很多人坐过火车或者高铁,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复杂的铁路网络中,每一辆车的发车时间、间隔时间和到达时间,都是要精准控制才能变轨的。其实,在人生之中,关于我们职业之间的转换,道理何尝不是如此呢?

毋庸置疑,转型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正确了解转型,也要把控最佳的时机转型。现代社会,有很多年轻人换工作如同换衣服,三天两头地转型,还以此为骄傲,实际上他们与转型根本沾不上边,因为他们连型都还没有呢,谈何转型啊!曾经有人说,一个人至少要潜心研究一个行业3年,才算初步了解了这个行业。所以对于那些三两天或者三五个月就轻易变换“跑道”的人来说,不要觉得自己很酷。蜻蜓点水的工作方式,使他们虽然从事过很多行业,却对每一个行业都很陌生,了解粗浅。在频繁换工作的过程中,他们的心态越来越浮躁,内心越来越慌张。在面对各种抉择的时候,我们固然要稳准狠地下手,却也要注重稳中求胜,需要持续积累。接下来要讲的,是一个男士在3年里换了8个岗位的工作经历。

有一天,我接到了一个陌生的电话,电话里传来一个年轻而又焦虑的声音,他说:“葛老师,您好,我大学毕业快3年了,换了8个岗位,这8个岗位属于不同的行业。我尝试了这么多,却依然很迷惘,直到现在也不确定自己到底应该从事哪个行业。请您帮帮我吧,万分感谢您!”听到这样的开场白,我觉得很晕,也很蒙圈。大学毕业后最为宝贵的3年,这个年轻人就这样在频繁换工作的过程中度过了,而且还是跨行业换工作,这简直就是在浪费时间。我虽然觉得自己阅人无数,却对电话那头的年轻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为何要这样频繁地换工作呢?他现在为何又不想继续换工作了呢?

很快,我就与年轻人见了面,暂且称他小Q吧。才刚刚见面,我就迫不及待地打量小Q。小伙子看起来落落大方,很精神。经过短暂的交谈,我了解到他有广泛的兴趣,喜欢健身、徒步、阅读,还喜欢旅行。我问他:“你大学里学的是什么专业?”他坦诚地告诉我:“外语专业。”我追问:“那么,你在眼下的这份工作中需要用到外语吗?”他羞愧地低下头,回答我:“大学就是玩过来的。当初,老师苦口婆心地劝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才能找到一份好工作,但是我们全都沉迷于打游戏,三心二意学的那点儿语言知识,现在都已经还给老师了。”我很纳闷地问:“当初,谁让你学习语言专业的?”他有些惊讶地看着我,似乎不明白我为什么会问这个问题,沉思片刻才说:“我自己选的。”我更疑惑了,问他:“既然是你自己选择的专业,为何进入大学之后不好好学习呢?你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他一脸茫然,告诉我:“我也不知道。”我恍然大悟:难怪他毕业3年还在跳槽呢!

对于所有人而言,大学都是一生中最好的学习平台,大学时期都是一生中最好的学习阶段,因为大学里有最好的学习资源和最浓郁的学习氛围。一个人如果在大学里都不想学习,可想而知,他走入职场之后更不会愿意学习。

度过了3年紧张的高中生活,进入大学后,很多学生感觉自己处于失重的状态。大学里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使他们突然之间失去严厉的监管,再加上缺乏自制力,他们在学习上很容易失控,因而就沉迷于各类游戏或课外活动,完全把学习抛之脑后了,这非常可惜。

接下来,我和小Q详细讨论了他的职业现状,还重点讨论了3年换8份工作这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他反复跟我强调,每次换工作都是因为企业、老板、公司氛围,等等。他委屈地诉说了很久,从未提到他自身的任何原因。言谈之间,他给我的感觉就是:哥不开心,就要辞职;哥还年轻,可以折腾。但是,说到最后,他非常失落、非常沮丧地说:“现在,我感到特别尴尬,在人才市场里,除了那些中年人,全都是应届毕业生,仿佛我这样毕业3年的人都凭空消失了。”我忍不住笑起来,说:“哪里会凭空消失呢?他们只是处于稳定的状态,不需要去求职而已。”

我帮助小Q对8份工作逐一做了复盘,又引导小Q认识到,对每一次辞职他自身都是主要原因,而不管是公司还是老板,都是次要原因。例如,他缺乏对行业及岗位的正确认知,不清楚自己到底适合做什么岗位;他潜意识里很怕苦怕累,一旦遇到困难就会退缩;他始终为了找工作而找工作,在工作的过程中缺乏动力。

作为一名本科生,他毕业3年了,依然在最基层的岗位上,拿着4000多元的月薪,从未得到提升。如果他不能改变对于自己的认知,未来仍然无法得到提升,而且还随时都有可能被初入职场的新人所替代。

首先,潜心下来,沉得住气,认知自己。常言道“3年入行,5年懂行”就是告诉我们不管从事什么行业,都至少要用心坚持5年以上,才有可能成为业内的行家。人人都懂得这个道理,但是每当在从职业生涯到事业生涯的发展过程中遭遇困难和诱惑的时候,就有很多人轻易转行。正是因为有他们的存在,所以成功路上并不拥挤。不管什么时候,我们都要牢记一个道理:稳得住,出资;熬不住,出局。命运只会眷顾用心尽责的人,面对同样的机会,我们一定要做好准备。

其次,控制情绪,主宰自己,驾驭职场。除了上述原因之外,小Q作为新人,还不知道如何尽快融入角色。职场上有很多潜规则,每个公司都是如此,而且职场上的人际关系非常复杂,偏偏小Q很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常常会冲动,会情绪失控。针对他这个方面的特点,我建议他深入了解公司文化、公司流程、上司对工作的要求等,从而有效地开展工作。对于所有的职场新人来说,工作中多听、多问、多记录、少说,都是获得认同的不二法宝。职场就是这样现实,不会容忍任何人放纵自己,而必须凭着实力为自己代言。

最后,找准方向,准确定位。船只在大海上航行时,离不开罗盘和指南针的指引,年轻人在职场上打拼,离不开定位和方向。当然,作为一个非本地户籍在宁波读大学,毕业后一直坚持在宁波工作的年轻人,小Q虽然不断变换“跑道”,但却能够坚持下来,这是非常不容易的。对于每个人而言,生存是最大的能力。在生存的基础上,我们要深入挖掘自身的潜能,激发自身的潜力,这样才能更快速地成长。

经过沟通,我了解到小Q倾向于从事市场营销策划类岗位,经过前期沟通和专业测评,再结合他此前的工作经历,我最终给出了建议:从事“互联网+”方面的新媒体营销策划工作,但在能力上需要通过快速学习,掌握新兴的互联网营销策划的手段和操作相应工具的能力,例如H5新媒体的文案、编辑能力等。当然,现在网络上有很多开放式的课程可以用低廉的价格购买,进行学习,这是以他目前的经济状况也可以承受的。最重要的是,他最近的工作经历是在一个互联网新媒体运营平台从事市场营销策划方面的工作,我衷心地希望他这次能够好运,并能坚持不懈。

没有规划就转型,是冲动之举,是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表现。每一个年轻人在职业道路上,都要非常慎重,切勿以年轻为资本,随意挥霍宝贵的青春年华。越努力,越幸运,在努力的前提之下,我们还要把努力的结果贯穿起来,这样才能得到持续积累,产生良好的效果。

每一份职业都值得我们用心对待,有人选自己所爱,有人爱自己所选。现实常常充满无奈,我们如果不够幸运,不能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就应该积极地投入自己现在的工作之中,将其作为事业去发展。珍惜眼下的这份工作吧,如果你觉得自己能力有欠缺,就要努力学习;如果你不喜欢某个同事,就要说服自己喜欢,毕竟即使换一份工作,也未必能够喜欢遇到的所有人。转型固然是突破“瓶颈”寻求发展的好方法,却也要稳中求胜,才能达到预期的结果。很多时候,我们不能改变外界的一切,却可以改变自己,了解这个事实后,那就加油努力吧,这样才能遇见更优秀的自己,成就更精彩的未来!

聚集能量:如何尽快找到你的职场能量

每个人都处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之中,在职场激流的裹挟下,每个人的职业发展都是不确定的。为了顺应时代的潮流,稳步前行的旧法则早已失效,正所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每一个人都必须拼尽全力适应新的职场环境,提升自己的职场能量,才能谋求更好的发展。然而,很多人惊恐地发现,对于聚集职场能量,经常有一种无从下手的焦虑和恐惧,更不知道怎样才能尽快走出职场的困境。

那么,什么是职场能量呢?直白地说,职场能量就是能够助力我们度过职场困境的能量。可想而知,职场能量来自我们的内心。很多人面对职场困境束手无策,甚至选择放弃,任由事情发展。不得不说,这种消极悲观的心态只会损耗能量,而不能帮助我们积聚起更多的能量。要想让自己充满力量,就一定要动起来,要告诉自己办法总比困难多,也要告诉自己笑到最后的人才是笑得最好的人。在寻求改变的过程中,我们的决心要大,行动要果断,要在行动之前进行系统规划,才能拥有超强的自我驱动力,才能真正实现自我的价值。

具体来说,要想顺利找到新的职业航道,达成转型和升级,需要快速行动,采取以下的方法有助于我们获得成功。

第一,进行自我认知,充分挖掘潜力。

人必须深入挖掘自身的职业技能,准确评估自己的市场价值,明确对于成功的定义和态度。目前,市场上有很多专业的个人评价及测评工具,可以进行自我认知和测评。此外,借助专业的职业生涯咨询机构来做第三方的测评,也是自我认知的一个捷径。

心理学家经过研究发现,每个人都是有潜力的,最终能够开发多少潜力,取决于主观的意愿和行动力。有人说,即使是那些伟大的科学家,也只是用了10%的潜能,由此可见,人是一个多么丰富的宝藏啊!所有的企业都喜欢脚踏实地的员工,而不愿意与不能清晰认知自我的人合作。成功的道路千万条,每个人只要用心,总会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第二,探索市场,借势出击。

每个人都有好奇心,有的人好奇心很强,对于自己想要弄清楚的事情,大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势头,这是个优势。我们要对外部世界探出好奇的触角,扬起乐观的天线,感触外部市场快速发展的趋势,通过追踪创新热点及其趋势,明确我们的能力与外部的各种契机之间存在哪些连接点,这样才能借助新兴市场的巨大风口,成功实现自我。比如少儿教育培训行业、区块链技术的市场应用项目,都炙手可热。

敏锐的人总是能找到市场的热点,成功实现自我。在接下来的人工智能时代,未来最有前景的职业,一定是深入情感交流的职业,比如专业的护士、生涯规划咨询师、心理咨询师、企业家和创业者等。

第三,人脉链接,贵人助力。

当你在向内认知和向外探索的同时,你一定要利用好各类资源,特别是多参加一些有意义的社团活动,比如各类演讲会、读书会等高端社群活动,梳理好能帮你产生重大价值的人脉关系网络,并持续维护和建设好人脉关系。关系不是需要的时候才去维护的,而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多多用心维护,这样才能在需要的时候有所助益。

很多成功者是资源整合的高手,拥有良好的人际敏感性。他们朋友遍天下,道路千万条,身边还有很多贵人相助。正因如此,在成功的道路上,他们才能少走很多弯路。也许有人会说自己不认识贵人,没关系,如今结识贵人的渠道很多,除了偶遇之外,还可以有意识地结识贵人,例如向专业的职业生涯咨询师进行咨询。职业生涯咨询师不但有专业知识,也因为工作的原因认识很多企业老总、成功人士等。

现在,我之所以从事职业生涯规划咨询的事业,也要感谢慧眼识珠的老领导,是她让我进入了人力资源管理岗位,让我找到了真正适合自己个性及全心热爱的事业。她是我真正的贵人。

第四,设计方案,规划发展。

在认清自身和外部市场趋势之后,要迅速打开你的想象力,好好规划你的理想蓝图,设计个人生涯发展方案,考虑到各种可能遇到的困难和变故,逐一设计预防措施。我们发现,很多人自身能量不足,是因为持续的学习不够,比如持续进行学历提升。目前,市场上总监以上职位的高管,一般均需要硕士及以上学历。如果你还是一个大专或本科,你认为还有多少的老本可以让你吃呢?

寻找方法,不断让自己适应新的角色及定位,能够最有效地积聚能量。我的一位咨询者多年来一直是传统制造业的培训经理,也曾短期创业,她意识到“互联网+”是非常有发展前景的行业,却不知道如何进入这个行业,就来请教我。我给她建议:结合之前的工作经历,向着“互联网+培训”方向发展。后来,她成功帮助多个互联网的大V打造粉丝群体,通过社群运营达成了转换。在此过程中,她的身价快速增值。

第五,精益求精,止于至善。

此时此刻,我们不妨多问问自己:“5年之后,我在哪里?”明白这个问题,对于我们走好眼下的职业道路大有好处。当你真正想清楚了自己的未来,你就可以迈开自信的步伐,快速向着目标前行。记住,切莫回头,向前看,向远方看,你的未来一定会有无限可能。有时候,人必须走出舒适区,在必要的时候还要逼自己一把,这样在若干年之后才会感谢当时的自己。

能量,是一切事物保持运行的关键,也是人生的动力所在。职场能量,则是我们在职场中大显身手的驱动力。为了积聚更多的职场能量,我们既要从以上五个方面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也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发掘自身的能量,激发自己的兴趣、热情,让自己如同动力十足的马达,始终动力强劲地朝着未来奔去。

质的飞跃:突破和改变个人职业生涯迫在眉睫

西方的民间传统节日——愚人节是4月1日,也称万愚节。对于愚人节的起源,众说纷纭:一种说法认为这一习俗源自印度的“诠俚节”。“诠俚节”规定,每年3月31日,情侣之间可以互相愚弄、欺骗,进行娱乐。另一种说法认为愚人节起源于法国。1564年,法国规定废除以前以每年的4月1日为新年开端的历法,首先采用新改革的纪年法——格里历,也就是阳历,以每年的1月1日为一年的开端。有人乐意接受新事物,对此非常支持;也有人因循守旧,对此表示反对,所以拒绝更新。时至今日,全世界都以1月1日作为一年的开端,这说明新生的事物最终战胜了陈旧的事物,获得了本质上的胜利。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没有谁能够阻止它前进的脚步,更没有谁能够让时光倒流。作为新时代的人,我们都要积极地接纳新事物,也要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中的各种改变,例如职业生涯的改变。很多人之所以一生都在懊恼,不知道自己为何始终活在不如意的生活中,就是因为他们惧怕改变。也有人一生都从事自己不喜欢的工作,每天逼着自己去上班,每天逼着自己把工作做好,这多么痛苦啊!在此过程中,我们的敌人不是外界,也不是他人,而是我们自己。我们只有从心理上有所转变,才能接纳改变、迎接改变,从而热情地拥抱改变。生活需要改变,改变正是生命的本质。

今天,我接待了一位打“飞的”过来咨询的职场精英小F。他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已经超过30岁了。和大多数因默默无闻、对现状不满而来咨询的人相比,小F显然很不同。他经过打拼,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职业发展高度,领导着很多学历、背景都比他更优秀的人。他在工作上的表现出类拔萃,就像冲锋陷阵的将军一样战无不胜。但是他很困惑,因为他不知道自己5年之后如何实现从职业生涯到事业生涯的转化,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定位自己,为自己明确发展方向。所以他的诉求是需要我为他做一个3年的个人生涯发展规划。

从简单的沟通中可以得知,小F是一个很有危机意识的人,他并没有因为当下的一时得意就麻痹自己,更没有活在得意扬扬中丝毫不曾意识到危机的到来。这很好,至少他可以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准备以应对竞争激烈的职场生涯。因为准备得从容而且充分,他甚至在某些特殊的时刻还能实现质的飞跃。他也代表了很多职场上年轻有为的职业人,他的困境也同样是他们的困境。“35岁现象”告诉我们,如果一个人已经35岁了,能力却还是局限在基础岗位上,那么,他的未来是不会有什么发展的。对于而立之年的职场人而言,要想在35岁之后实现职业生涯发展质的飞跃,必须关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提升知识结构。

小F大学毕业后创业3年,得到机会就加入了现在的公司,从最基层的销售业务员做起,直到总部的高管。他非常努力,现在是公司事业部的负责人。但是每当他静下心来思考自己这些年的成长,又感到非常困惑,觉得自己就像一个战士一样只知道冲锋陷阵,却从未停下来认真沉淀,更没有进行系统的学习,特别是学历的提升,始终都处于耽搁的状态,所以使很多下属的学历比他的学历高,这大概也是让他产生危机意识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职位的提升,意味着小F的思维和知识格局要脱离具体的执行层面,要把看待问题的眼光放得更高一些,更远一些;站在行业的高度、老板的高度及经营战略的高度,去想问题,去思考,成为一个具有远见卓识的人。也许,这就是我们要求高层必须具备的“经营思维”吧。

公司的高管,必须向行业里最优秀的人看齐,并以他们为目标,把他们作为修炼成长的榜样,一步一步弥补与优秀之间的差距。这个时候,在职学习、进修、培训等都需要提上日程,只有学会用新的知识充实自己的头脑,才能有底气。如果经济条件允许,还可以进入相关高校进修MBA或EMBA课程,这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这不仅能让我们静心学习,梳理与提升自身知识结构,还可以让我们认识更多优秀的人,拥有丰富的人脉资源,为接下来从职业发展到事业发展转型做好资源准备。

第二,构建个人品牌。

30岁之后,每个人都应该有清晰的个人定位:我该干什么,适合做什么。定位必须清晰而明确,这样才能用接下来的5年去积累,从而有效地避免“35岁现象”在我们的身上上演。能否锻造他人无法超越的核心竞争力?你唯一的依恃,就是专业。

专业定位关键取决于我们做事是否聚焦,也就是用一句话就能告诉别人,我们是做什么的或者我们是怎样的人。我们是一流的职场精英,还是普通的上班族?差别就在这里!给自己一个专业定位,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会为你以后的职业发展增加更多有价值的筹码。

每一个行业的优秀人才,都要能够输出独特的思想,这离不开安静的思索。很多时候,一味地去想并不能帮助我们厘清思路,我们必须梳理自己的职业感知及对于事业的理解,最好能够形成文字。为什么有些人出去讲一次课就要好几万元?为什么有些人能够用自己的力量推动一个行业的发展?原因就是他们的影响力太大了,他们已经成为职场路标。你要想成为优秀的职场人士,也必须向那些最优秀的人看齐,树立在这个行业内的影响力,用你的思想去影响别人。

我建议小F,一定要认真思考,把自己对于事业的感触及经历写下来,并寻找合适的机会去公众场合推广,比如公司的内部培训、行业论坛、协会及专业学会的分享等。这样做的好处:一是能够树立我们在这个行业内的影响力;二是能够助力我们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

这些独特的专业知识结构,也可以应用于实践,因为即使学习同样的知识理论,每个人的感受和心得也是不同的。写文章,就是总结和反思我们在实践中的感悟和心得。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知识结构,才能真正称得上“我们自己的”知识。

第三,用情怀及使命做事。

我曾经推荐一个财务高层小D去一家企业客户应聘。小D不注重外表,但是很有才华。幸运的是,我的企业客户并没有以貌取人,而是聘用了小D。我始终很担心小D不修边幅的形象不能符合企业对仪表的要求,因而在后续又对小D进行了跟踪回访。结果完全出乎我意料之外,小D不管是外表还是精神面貌,都明显发生了质变。我惊讶地询问那家企业的董事长,董事长告诉我,作为企业家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能够度人。其实这并不难,每天只要实现一个细节的改变就可以,最重要的是及时认可对方,在工作上充分授权对方,因为只有信任,才是让具备主观能动性的部下发挥最大潜力的最好管理工具。

我的客户董事长具备企业家的精神,我们的职场高管何尝不需要企业家的精神呢?因为我们在工作中最重要的使命就是培养人才,我们必须意识到:我们的管理,将有可能改变下属的终身命运。那么,我们是否考虑过如何培养人才?如何带着使命感去做事?如何让自己具备企业家的精神?

事业小有成就的小F,仅从表面来看,他在职场上已经达到了一个高度,收入也非常不错,但是必须清楚工作真正的乐趣是什么。我们能否帮助身边的人挣钱,同时再来达己呢?这其实需要一种情怀。

人的一生光阴有限,无法做太多的事情,所以我们只需要聚焦于其中一件事情,并把它做得精彩绝伦就好。前提是,我们要带着使命感,主动付出。让我们勇敢地追随自己的心灵和直觉去行动,只有心灵和直觉才知道我们的真实想法,其他一切都是次要的。跟随心的指引,我们才能去到想去的地方!面对纷繁复杂的生活和工作,我们可以找机会让自己静下来,放下一切事物,倾听内心的声音。

游刃职场:端正心态,避免职场“35岁现象”

仅从表面看来,“35岁现象”指的是个人职业发展处于困境。但是如果从更深层次进行分析,就会知道“35岁现象”与职场生态、社会舆论等外部环境密不可分。现代社会发展越来越迅速,整个世界都处于日新月异的变化之中。每个人要想得到更好的成长与发展,不管而立之年后的自己在职场上处于怎样的职位,都应该未雨绸缪,才能明智地做好各方面的准备,迎接35岁的到来。

从整个人生来看,20岁到40岁属于成年早期,而35岁恰恰位于这个时期的末期。在这个阶段,人们成家立业,不再是单身一人,所以除了要努力工作,肩负起供养家庭的重任,还要养育孩子。显而易见,明明是大有可为的时期,身心却都背负着更沉重的压力,而且精力也会被生活的琐事分散。那么,在这个阶段,如何才能避免“35岁现象”呢?这是每一个职场人士都要用心思考的。在这个阶段,很多职场人士陷入了焦虑之中,这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可以应对的。

时代的发展瞬息万变,在逆水行舟的现状中,我们必须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才能与时俱进。尤其是对于职业焦虑,更是要端正心态,从容应对。2018年,国家提出了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这就意味着,很多人将得益于系统的人才培养机制,让人生有更美好的前景,有更广阔的未来。古人云“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我们也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和变化,更好地生存,争取做出成就。

在咨询生涯中,我接触过很多35岁的职场精英人士,他们有着光鲜靓丽的外表,初看起来事业小有所成,小日子也过得很舒服惬意,对于现状还是非常满意的。他们之中,或许有些人想要更换跑道,却发现自身品牌影响力不足,而且自己对于未来的发展与定位不清晰,导致产生职业危机感,感到非常困惑。而立之年的职场人,要想真正成为职场的品牌人物,必须有清晰的自身职场定位,并且要及早进行规划,保持持续发展。切勿等到35岁的生日已经到来才感到忧虑,而应该在30岁之前,就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非常明确的定位。早早进行职业生涯定位,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能够对我们以后的职业发展起到决定性的影响。而要想做好这一切,必须做好以下四点。

第一,具备处理好人际关系的能力。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传统文化教会我们为人处世的道理,也告诫我们必须先做人后做事。作为一名职场人士,在真正成为职场达人之前,必须学会处理职场人际关系。职场人际关系是非常复杂的,包括处理好与上司和同事的关系。与上司的关系如何,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了我们的升迁。我经常告诉身边的朋友:“如果你与上司的关系不好,基本上也就意味着你在这个公司的职业生涯就此终结。”严苛的领导只要愿意带着你在职业生涯道路上飞驰,更能够帮助你快速成长。为此,很多人特别注重与上司搞好关系,而在无形中轻视或者忽视了与同事的关系。殊不知,与同事的关系好不好,决定了你是否具备“群众基础”,对于你的升迁也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得不到同事的支持,你就很有可能失去本该属于你的机会。要知道,很多机会不仅仅是因为你能力强就能够得到,良好的人际关系也很重要。换一个角度而言,就算你侥幸凭着实力得到了机会,但是因为你缺乏群众基础,所以你很难坐稳位置。由此可见,群众基础不但影响你能否得到机会,也影响你能否坐稳江山。正如古代的一个明君所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就连高高在上的君主都需要具备群众基础,更何况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呢?处理好人际关系,对于我们而言是至关重要的一项能力。

第二,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和顽强不屈的毅力。

每个人都要注重学习的重要性。很多人误以为只要离开了大学校园,人生就不需要再学习和充电了,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的认知。现代社会知识更新的速度很快,一个人从大学毕业并不意味着他不再需要学习,而恰恰意味着他要进入人生中崭新的学习阶段,开始以各种形式坚持终身学习。

一家知名企业的人事总监告诉我,公司里有一个同事毕业于国内知名大学,在办公室工作了整整15年,迄今为止还是一个小小的办事员。我问:“在这15年里,他有没有进行过培训、进修或者任何其他形式的充电?”他说:“没有。”“从来都没有吗?一次都没有吗?”“从来都没有,一次也没有。”显而易见,这是一个非常极端的例子,但是这种自我冰封的现象在职场中却屡见不鲜,这是因为当事人把学习的起点当成了终点,在错误的时间选择了停止学习。

我有一个多年的好朋友,硕士毕业于美国知名大学计算机专业,回国后,她去了一家大型国有控股公司,从事办公室行政工作至今。每次我去她的办公室拜访她,都感慨她办公的环境非常舒适安逸,在羡慕之余,我也忍不住提醒她要坚持学习。她也曾跟我说,她没有发挥自己的专业,所以计划要去学习一些课程,避免安于现状。然而,她只是这么说,却从来没有真正展开行动。最近,我得知她动作频繁,却因为已经超过了35岁,而被一家家前景更好的公司拒之门外。谁知道呢?她也许是被年龄拦住了,也有可能是因为她从未坚持学习,一直在安逸的生活中保守现状,无法走出自己给自己设定的舒适区。

关于学习与成长,我们不妨问问自己:和上一年相比,我的专业能力明显进步了吗?对于本专业,我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吗?在公司,我是否具备独当一面的能力?公司不能缺少我吗?我真正够专业吗?对于任何人而言,学习都是一辈子的事情,如果不能坚持学习,我们的职业发展就会原地踏步。我也曾经跟很多人提出建议:如果想在35岁前成为高层,至少要有硕士学历。很多人深以为然,但真正行动的人却少之又少。

第三,具备职业精神。

2000年,我入职国内某知名文具集团,开始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进入新的公司,走上新的岗位,我的新上司和我做了两个约定:首先,客观评价。作为人力资源管理者,我们不能轻易评价任何人,因为很多领导对来自HR部门的评价都非常敏感,所以我们必须客观谨慎地做出评价。其次,不要有私心。工作中有很多诱惑,不经意间,我们就有可能沦陷,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留下污点。也许我们自以为做得人不知鬼不觉,但是我们的行为总会留下轨迹。古人云“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我们也许能骗过别人,却不能让自己心安。所以,我们必须拒绝形形色色的职场诱惑,坚守本职工作,坚持职业操守,才能让职业道路远大光明。

人是需要有职业精神的。刚刚入职的时候,我对老师的这两个约定不以为然,但时间越久,我越深有感触,越发感觉到这两个约定的重要性。我经常跟候选人说“心正,才能无所畏惧”。其实,中国的传统文化,已经完整地帮我们整理出了职场规则。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在职场上,每个人都要树立自己的品牌。要想在一个行业持续发展,树立自己的职业口碑,建立自身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便至关重要。身在职场,我们能收获的无非是两种东西:一是成长,二是回报。在没有明确的目标之前,把眼前的事情做到极致,把所有你能够在这个职位上得到的东西,统统用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争取得到,这才是职场人该有的积极态度。否则,如果总是以消极的态度对待工作,我们就会两手空空,毫无所获。

第四,要有强大的内心。

每个人的成长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苦难是成长最好的动力,强大的内心可以让一个人在绝望中看到希望,而消极悲观的内心态度只会让我们在希望面前错失良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永远是自然进步的法则,每个人只有适应这个法则,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获得生存之地。纵观古今中外的职场,每一个成功者都是精神能量强大的人,他们的成功之路全都经历了苦难与挫折,只不过和常人不同的是,他们把苦难当成了成长过程中的试金石,坚持为每个职场发展步骤制定明确的职业规划及目标,所以他们才能战胜重重困难,成为最优秀的自己。

在一次线下生涯的沙龙活动中,一位从广东知名家电企业来宁波从事管理咨询的先生说,他在第一家企业工作了10年,在第二家企业工作了5年。在这15年里,他都是负责与生产计划有关的工作,遇到的上司一个比一个苛刻,经常给他布置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他始终保持着学习的心态严格要求自己,不断给自己树立目标。比如对看似简单其实功能强大的Excel应用软件的操作,他的第一个目标是成为部门最优秀的操作者,后来真的成为公司最优秀的操作者,继而成为全镇企业管理人员中最优秀的操作者,直到最后,他成了整个城市中最优秀的操作者。他的成长一步一步脚踏实地,步步攀升,如果没有强大的内心,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也正是凭借这样的工作风格,他树立了良好的职业口碑,机会也纷至沓来。周边很多企业来找他讲课或咨询,也正因如此,他才走上了咨询的道路。良好的聚焦及专业度,让他在宁波的制造业计划管理咨询项目中如鱼得水,发展非常好。

这位Excel大神之所以能够成功,就是因为他非常专注于聚焦。他告诉我,他就是想做制造业计划咨询的第一人;把自己做精、做深、做透,不需要太多高大上的噱头。他定位于帮助客户基层生产计划管理人员做生产计划能力提升的咨询,这个定位非常精确。每个人对于自己该干什么,适合做什么,都应该有一个清晰而明确的定位,这决定了我们能否闪亮自己的生涯舞台,锻造他人无法超越的核心竞争力。我们唯一的依恃,就是专业。给自己一个专业定位,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我们就能为以后的职业发展增加更多有价值的筹码,让“35岁现象”不再发生。

在生命的历程中,一切该来的总会来,所以我们不要再为很多事情而烦忧,也不要单纯因为35岁即将到来就惴惴不安。只要我们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准备,摆正心态,让自己对未来多几分把握,我们就可以从容应对35岁的到来,也可以坦然度过35岁的坎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