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阿含经卷第二
二、游行经(初)[1]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罗阅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是时,摩竭[2] 王阿阇世[3] 欲伐跋祇[4] ,王自念言:彼虽勇健,人众豪强,以我取彼,未足为难[5] 。时,阿阇世王命婆罗门大臣禹舍[6] ,而告之曰:“汝诣耆阇崛山,至世尊所,持我名字,礼世尊足,问讯世尊:‘起居轻利、游步强[7] 耶?’又白世尊:‘跋祇国人自恃勇健,民众豪强,不顺伏我,我欲伐之,不审世尊何所诫敕?’若有教诫,汝善忆念,勿有遗漏,如所闻说。如来所言,终不虚妄。”
大臣禹舍受王教已,即乘宝车诣耆阇崛山,到所止处,下车步进,至世尊所,问讯毕,一面坐,白世尊曰:“摩竭王阿阇世稽首佛足,敬问殷勤:‘起居轻利、游步强耶?’又白世尊:‘跋祇国人自恃勇健,民众豪强,不顺伏我,我欲伐之,不审世尊何所诫敕?’”
尔时[8] ,阿难在世尊后执扇扇佛。佛告阿难:“汝闻跋祇国人数相集会、讲议正事不?”
答曰:“闻之。”
佛告阿难:“若能尔者,长幼和顺,转更增盛,其国久安,无能侵损。阿难!汝闻跋祇国人君臣和顺、上下相敬不?”
答曰:“闻之。”
“阿难!若能尔者,长幼和顺,转更增盛,其国久安,无能侵损。阿难!汝闻跋祇国人奉法晓忌、不违礼度不?”
答曰:“闻之。”
“阿难!若能尔者,长幼和顺,转更增盛,其国久安,无能侵损。阿难!汝闻跋祇国人孝事父母、敬顺师长不?”
答曰:“闻之。”
“阿难!若能尔者,长幼和顺,转更增盛[9] ,其国久安,无能侵损。阿难!汝闻跋祇国人恭于宗庙、致敬鬼神不?”
答曰:“闻之。”
“阿难!若能尔者,长幼和顺,转更增盛,其国久安,无能侵损。阿难!汝闻跋祇国人闺门真正、洁净无秽,至于戏笑、言不及邪[10] 不?”
答曰:“闻之。”
“阿难!若能尔者,长幼和顺,转更增盛,其国久安,无能侵损。阿难!汝闻跋祇国人宗事沙门、敬持戒者、瞻视护养、未尝懈惓不?”
答曰:“闻之。”
“阿难!若能尔者,长幼和顺,转更增盛,其国久安,无能侵损。”
时,大臣禹舍白佛言:“彼国人民,若行一法,犹不可图,况复具七?国事多故,今请辞还归。”
佛言:“可,宜知是时。”
时,禹舍即从座起,绕佛三匝,揖让[11] 而退。
其去未久,佛告阿难:“汝敕罗阅祇[12] 左右诸比丘尽集讲堂。”
对曰:“唯然。”即诣罗阅祇城,集诸比丘,尽会讲堂,白世尊曰:“诸比丘已集,唯圣知时。”
尔时,世尊即从座起,诣法讲堂,就座而坐,告诸比丘:“我当为汝说七不退法[13] ,谛听!谛听!善思念之。”
时,诸比丘白佛言:“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佛告诸比丘:“七不退法者:一曰数相集会、讲论正义,则长幼和顺、法不可坏。二曰上下和同、敬顺无违,则长幼和顺、法不可坏。三曰奉法晓忌、不违制度,则长幼和顺、法不可坏。四曰若有比丘力能护众、多诸知识,宜敬事之,则长幼和顺、法不可坏。五曰念护心意、孝敬为首[14] ,则长幼和顺、法不可坏。六曰净修梵行、不随欲态[15] ,则长幼和顺、法不可坏。七曰先人后己、不贪名利,则长幼和顺、法不可坏。”
佛告比丘:“复有七法,令法增长,无有损耗。一者乐于少事、不好多为,则法增长、无有损耗。二者乐于静默、不好多言。三者少于睡眠、无有昏昧。四者不为群党、言无益事。五者不以无德而自称誉。六者不与恶人而为伴党。七者乐于山林、闲静独处。如是比丘,则法增长、无有损耗。”
佛告比丘:“复有七法,令法增长,无有损耗。何谓为七?一者有信,信于如来、至真[16] 、正觉[17] ……十号[18] 具足。二者知惭,耻于己缺。三者知愧,羞为恶行。四者多闻,其所受持,上中下善,义味深奥,清净无秽,梵行具足。五者精勤苦行,灭恶修善,勤习不舍。六者昔所学习,忆念不忘。七者修习智慧,知生灭法,趣贤圣要,尽诸苦本。如是七法,则法增长,无有损耗。”
佛告比丘:“复有[19] 七法,令法增长,无有损耗。何谓为七?一者敬佛,二者敬法,三者敬僧,四者敬戒,五者敬定,六者敬顺父母,七者敬不放逸。如是七法,则法增长,无有损耗。”
佛告比丘:“复有七法,则法增长,无有损耗。何谓为七法?一者观身不净,二者观食不净,三者不乐世间,四者常念死想,五者起无常想,六者无常苦想,七者苦无我想[20] 。如是七法,则法增长,无有损耗。”
佛告比丘:“复有七法,则法增长,无有损耗。何谓为七?一者修念觉意,闲静无欲,出要[21] 无为;二者修法觉意;三者修精进觉意;四者修喜觉意;五者修猗觉意;六者修定觉意;七者修护觉意[22] 。如是七法,则法增长,无有损耗。”
佛告比丘:“有六不退法[23] ,令法增长,无有损耗。何谓为六?一者身常行慈,不害众生。二者口宣仁慈,不演恶言。三者意念慈心,不怀坏损。四者得净利养,与众共之,平等无二。五者持贤圣戒,无有缺漏,亦无垢秽,必定不动。六者见贤圣道,以尽苦际。如是六法,则法增长,无有损耗。”
佛告比丘:“复有六不退法[24] ,令法增长,无有损耗。一者念佛,二者念法,三者念僧,四者念戒,五者念施,六者念天。修此六念,则法增长,无有损耗。”
尔时,世尊于罗阅祇随宜住已,告阿难言:“汝等皆严[25] ,吾欲诣竹园[26] 。”
对曰:“唯然。”即严衣钵,与诸大众侍从世尊,路由摩竭,次到竹园,往堂上坐,与诸比丘说戒、定、慧。修戒获定,得大果报;修定获智,得大果报;修智心净,得等解脱,尽于三漏——欲漏、有漏、无明漏[27] 。已得解脱,生解脱智[28] :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29] 。
尔时,世尊于竹园随宜住已,告阿难曰:“汝等皆严,当诣巴陵弗城[30] 。”
对曰:“唯然。”即严衣钵,与诸大众侍从世尊,路由摩竭,次到巴陵弗城,巴陵树下坐。
时,诸清信士[31] 闻佛与诸大众远来至此巴陵树下,即共出城,遥见世尊在巴陵树下,容貌端正,诸根寂定,善调第一。譬犹大龙,以水清澄,无有尘垢;三十二相、八十种好[32] ,庄严其身。见已欢喜,渐到佛所,头面礼足[33] ,却坐一面。
尔时,世尊渐为说法,示教利喜,诸清信士闻佛说法,即白佛言:“我欲归依佛、法、圣众,唯愿世尊哀愍,听许为优婆塞[34] !自今已后,不杀、不盗、不淫[35] 、不欺、不饮酒,奉戒不忘。明欲设供,唯愿世尊与诸大众垂愍屈顾!”
尔时,世尊默然许可。诸清信士见佛默然,即从座起,绕佛三匝,作礼而归。寻为如来起大堂舍,平治处所,扫洒烧香,严敷宝座。供设既办,往白世尊:“所设已具,唯圣知时。”
于是,世尊即从座起,着衣持钵,与大众俱诣彼讲堂,澡手洗足,处中而坐。时,诸比丘在左面坐,诸清信士在右面坐。
尔时,世尊告诸清信士曰:“凡人犯戒,有五衰耗。何谓为五?一者求财,所愿不遂。二者设有所得,日当衰耗。三者在所至处,众所不敬。四者丑名恶声,流闻天下。五者身坏命终,当入地狱。”
又告诸清信士:“凡人持戒,有五功德。何谓为五?一者诸有所求,辄得如愿。二者所有财产,增益无损。三者所往之处,众人敬爱。四者好名善誉,周闻天下。五者身坏命终,必生天上。”
时,夜已半,告诸清[36] 信士:“宜各还归。”诸清信士即承佛教,绕佛三匝,礼足而归。
尔时,世尊于后夜明相出时,至闲静处,天眼清彻,见诸大天神各封宅地,中神、下神亦封宅地[37] 。是时,世尊即还讲堂,就座而坐,世尊知而[38] 故问阿难:“谁造此巴陵弗城?”
阿难白佛:“此是禹舍大臣所造,以防御跋祇。”
佛告阿难:“造此城者,正得天意,吾于后夜[39] 明相[40] 出时,至闲静处,以天眼见诸大天神[41] 各封宅地,中、下诸神亦封宅地。阿难!当知诸大天神所封宅地,有人居者,安乐炽盛。中神所封,中人所居;下神所封,下人所居。功德多少,各随所止。阿难!此处贤人所居,商贾所集,国法真实,无有欺罔,此城最胜,诸方所推,不可破坏[42] 。此城久后若欲坏时,必以三事:一者大水,二者大火,三者中人与外人谋,乃坏此城。”
时,巴陵弗诸清信士[43] 通夜供办,时到白佛:“食具已办,唯圣知时。”
时,清信士即便施设,手自斟酌,食讫行水[44] ,别取小敷[45] ,在佛前坐。
尔时,世尊即示之曰:“今汝此处,贤智所居,多持戒者,净修梵行,善神欢喜。即为咒愿:可敬知敬,可事知事,博施兼爱,有慈愍心,诸天所称,常与善俱,不与恶会。”
尔时,世尊为说法已,即从座起,大众围绕,侍送而还。大臣禹舍从佛后行,时作是念:今沙门瞿昙[46] 出此城门,即名此门为瞿昙门[47] 。又观如来所渡河处,即名此处为瞿昙河[48] 。尔时,世尊出巴陵弗城,至于水边,时水岸上人民众多,中有乘船渡者,或有乘筏,或有乘桴而渡河者。尔时,世尊与诸大众,譬如力士屈伸臂顷,忽至彼岸。世尊观此义已,即说颂曰:
“佛为海船师,法桥渡河津,
大乘道之舆[49] ,一切渡天人;
亦为自解结,渡岸得升仙[50] ,
都使诸弟子,缚解得涅槃。”
尔时,世尊从跋祇游行至拘利村[51] ,在一林下告诸比丘:“有四深法:一曰圣戒,二曰圣定,三曰圣慧,四曰圣解脱[52] 。此法微妙,难可解知。我及汝等,不晓了故,久在生死,流转无穷。”尔时,世尊观此义已,即说颂曰:
“戒定慧解上,唯佛能分别;
离苦而化彼,令断生死习。”
尔时,世尊于拘利村随宜住已,告阿难俱诣那陀村[53] 。阿难受教,即着衣持钵,与大众俱,侍从世尊,路由跋祇,到那陀村,止揵椎处[54] 。
尔时,阿难在闲静处,默自思惟:此那陀村十二居士:一名伽伽罗,二名伽陵伽,三名毗伽陀,四名伽利输,五名遮楼,六名婆耶楼,七名婆头楼,八名薮婆头楼,九名陀梨舍㝹,十名薮达利舍㝹,十一名耶输,十二名耶输多楼[55] 。此诸人等,今者命终,为生何处?复有五十人命终,又复有五百人命终,斯生何处?作是念已,从静处起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白佛言:“世尊!我向静处,默自思惟:此那陀村十二居士伽伽罗等命终,复有五十人命终,又有五百人命终,斯生何处?唯愿解说!”
佛告阿难:“伽伽罗等十二人,断五下分结[56] ,命终生天,于彼即般涅槃[57] ,不复还此。五十人命终者,断除三结[58] ,淫、怒、痴薄,得斯陀含[59] ,还来此世,尽于苦本。五百人命终者,断除三结,得须陀洹[60] ,不堕恶趣,必定成道,往来七生,尽于苦际。阿难!夫生有死,自世之常,此何足怪!若一一人死,来问我者,非扰乱耶?”
阿难答曰:“信尔,世尊!实是扰乱。”
佛告阿难:“今当为汝说于法镜[61] ,使圣弟子知所生处。三恶道尽,得须陀洹,不过七生,必尽苦际,亦能为他说如是事。阿难!法镜者,谓圣弟子得不坏信[62] ,欢喜信佛:如来、无所著、等正觉……十号具足。欢喜信法:真正微妙,自恣所说,无有时节,示涅槃道,智者所行。欢喜信僧:善共和同,所行质直,无有谀谄,道果成就,上下和顺,法身[63] 具足,向须陀洹、得须陀洹、向斯陀含、得斯陀含、向阿那含、得阿那含、向阿罗汉、得阿罗汉,四双八辈[64] ,是谓如来贤圣之众,甚可恭敬,世之福田[65] 。信贤圣戒:清净无秽,无有缺漏,明哲所行,获三昧定[66] 。阿难!是为法镜,使圣弟子佑所生处,三恶道尽,得须陀洹,不过七生,必尽苦际,亦能为他说如是事。”
尔时,世尊随宜住已,告阿难俱诣毗舍离[67] 国。即受教行,着衣持钵,与大众俱侍从世尊,路由跋祇,到毗舍离,坐一树下。有一淫女,名菴婆婆梨[68] ,闻佛将诸弟子来至毗舍离,坐一树下,即严驾宝车,欲往诣佛所礼拜供养。未至之间,遥见世尊颜貌端正,诸根特异,相好备足,如星月中。见已欢喜,下车步进,渐至佛所,头面礼足,却坐一面。
尔时,世尊渐为说法,示教利喜。闻佛所说,发欢喜心,即白佛言:“从今日始,归依三尊[69] ,唯愿听许于正法中为优婆夷[70] !尽此形寿[71] ,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又白佛言:“唯愿世尊及诸弟子明受我请,即于今暮止宿我园。”
尔时,世尊默然受之。女见佛默然许可,即从座起,头面礼足,绕佛而归。其去未久,佛告阿难:“当与汝等诣彼园观。”
对曰:“唯然。”佛即从座起,摄持衣钵,与众弟子千二百五十人俱诣彼园。
时,毗舍离诸隶车[72] 辈,闻佛在菴婆婆梨园中止住,即便严驾五色[73] 宝车,或乘青车青马,衣、盖[74] 、幢幡、官属皆青,五色车马,皆亦如是。时,五百隶车服色尽同,欲往诣佛。菴婆婆梨辞佛还家,中路逢诸隶车,时,车行奔疾,与彼宝车共相钩拨[75] ,损折幢盖而不避道。隶车责曰:“汝恃何势,行不避道,冲拨我车,损折幢[76] 盖?”
报曰:“诸贵[77] !我已请佛明日设食,归家供办,是以行速,无容相避。”
诸隶车即语女曰:“且置汝请,当先与我,我当与汝百千两金。”
女寻答曰:“先请已定,不得相与。”
时,诸隶车又语女曰:“我更与汝十六倍百千两金,必使我先。”
女犹不肯:“我请已定,不可尔也。”
时,诸隶车又语女曰:“我今与汝[78] 中分国财,可先与我。”
女又报曰:“设使举国财宝,我犹不取;所以然者,佛住我园,先受我请。此事已了,终不相与。”
诸隶车等各振手叹咤:“今由斯女缺我初福。”即便前进,径诣彼园。
尔时,世尊遥见五百隶车,车马数万,填道而来,告诸比丘:“汝等欲知忉利诸天游戏园观,威仪容饰,与此无异。汝等比丘!当自摄心,具诸威仪。云何比丘自摄其心?于是比丘内身身观,精勤不懈,忆念不忘,舍世贪忧;外身身观,精勤不懈,忆念不忘,舍世贪忧;内外身观[79] ,精勤不懈,舍世贪忧。受……意……法观,亦复如是。云何比丘具诸威仪?于是比丘可行知行,可止知止;左右顾视,屈伸俯仰,摄持衣钵,食饮汤药,不失仪[80] 则;善设方便,除去荫盖,行住坐卧,觉寐[81] 语默,摄心不乱,是谓比丘具诸威仪。”
尔时,五百隶车往至菴婆婆梨园,欲到佛所,下车步进,头面礼足,却坐一面。如来在座,光相独显,蔽诸大众,譬如秋月,又如天地清明,净无尘翳,日在虚空,光明独照。尔时,五百隶车围绕侍坐,佛于众中,光相独明。是时,座[82] 中有一梵志名曰并[83] ,即从座起,偏袒右臂[84] ,右膝着地,叉手[85] 向佛,以偈赞曰:
“摩竭鸯伽[86] 王,为快得善利,
身被宝珠铠,世尊出其土。
威德动三千,名显如雪山[87] ;
如莲花开敷,香气甚微妙。
今睹佛光明,如日之初出;
如月游虚空,无有诸云翳;
世尊亦如是,光照于世间。
观如来智慧,犹暗睹庭燎[88] ,
施众以明眼,决了诸疑惑。”
时,五百隶车闻此偈已,复告并:“汝可重说。”
尔时,并即于佛前再三重说。时,五百隶车闻重说偈已,各脱宝衣,以施并,并即以宝衣奉上如来。佛愍彼故,即为纳受。
尔时,世尊告毗舍离诸隶车曰:“世有五宝甚为难得[89] ,何等为五?一者如来、至真出现于世,甚为难得。二者如来正法能演说者,此人难得。三者如来演法能信解者,此人难得。四者如来演法能成就者,此人难得。五者临[90] 危救厄知反复[91] 者,此人难得。是谓五宝为难得也。”
时,五百隶车闻佛示教利喜已,即白佛言:“唯愿世尊及诸弟子明受我请!”
佛告隶车:“卿已请我,我今便为得供养已,菴婆婆梨女先已请讫。”
时,五百隶车闻菴婆婆梨女已先请佛,各振手而言:“吾欲供养如来,而今此女已夺我先。”即从座起,头面礼佛,绕佛三匝,各自还归。
时,菴婆婆梨女即于其夜种种供办。明日时到,世尊即与千二百五十比丘整衣持钵,前后围绕,诣彼请所,就座而坐。时,菴婆婆梨女即设上馔[92] ,供佛及僧。食讫去钵,并除机案[93] 。时,女手执金瓶,行澡水[94] 毕,前白佛言:“此毗舍[95] 离城所有园观,我园最胜,今以此园贡上如来,哀愍我故,愿垂纳受!”
佛告女曰:“汝可以此园施佛为首及招提僧[96] ,所以然者,如来所有园林、房舍、衣钵六物[97] ,正使诸魔、释、梵、大神力天,无有能堪受此供者。”时,女受教,即以此园施佛为首及招提僧。佛愍彼故,即为受之,而说偈言:
“起塔立精舍[98] ,园果施清凉,
桥船以渡人,旷野施水草,
及以堂阁施,其福日夜增;
戒具清净者,彼必到善方。”
时,菴婆婆梨女取一小床[99] 于佛前坐,佛渐为说法,示教利喜:施论、戒论、生天之论,欲为大患,秽污不净,上漏为碍,出要[100] 为上。尔时,世尊知彼女意柔软和悦,荫盖微薄,易可开化,如诸佛法,即为彼女说苦圣谛,苦集、苦灭、苦出要谛。
时,菴婆婆梨女信心清净,譬如净洁白毡易为受色,即于座上远尘离垢,诸法法眼[101] 生,见法得法,决定正住,不堕恶道,成就无畏,而白佛言:“我今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如是再三,“唯愿如来听我于正法中为优婆夷!自今已后,尽寿不杀、不盗、不邪淫、不欺、不饮酒。”时,彼女从佛受五戒已,舍本所习,秽垢消除,即从座起,礼佛而去。
尔时,世尊于毗舍离随宜住已,告阿难言:“汝等皆严,吾欲诣竹林丛[102] 。”
对曰:“唯然。”即严衣钵,与大众侍从世尊,路由跋祇,至彼竹林。
时,有婆罗门名毗沙陀耶[103] ,闻佛与诸大众诣此竹林,默自思念:此沙门瞿昙,名德流布,闻于四方,十号具足,于诸天、释、梵、魔[104] 、若魔天[105] 、沙门、婆罗门中,自身作证,为他说法,上中下言,皆悉真正,义味深奥,梵行具足。如此真人[106] ,宜往瞻睹。
时,婆罗门出于竹丛,往诣世尊,问讯[107] 讫,一面坐。世尊渐为说法,示教利喜。婆罗门闻已欢喜,即请世尊及诸大众明日舍食。时,佛默然受请。婆罗门知已许可,即从座起,绕佛而归。即于其夜,供设饮食。明日时到,唯圣知时[108] 。
尔时,世尊着衣持钵,大众围绕,往诣彼舍,就座而坐。时,婆罗门设种种甘馔,供佛及僧。食讫去钵,行澡水毕,取一小床于佛前坐。尔时,世尊为婆罗门而作颂曰:
“若以饮食,衣服卧具,
施持戒人,则获大果。
此为真伴,终始相随,
所至到处,如影随形。
是故种善,为后世粮,
福为根基,众生以安。
福为天护,行不危险,
生不遭难,死则上天。”
尔时,世尊为婆罗门说微妙法,示教利喜已,从座而去。于时彼土谷贵饥馑,乞求难得,佛告阿难:“敕此国内现诸比丘尽集讲堂。”
对曰:“唯然。”即承教旨,宣令远近普集讲堂。
是时,国内大众皆集,阿难白佛言:“大众已集,唯圣知时。”
尔时,世尊即从座起,诣于讲堂,就座而坐,告诸比丘:“此土饥馑,乞求难得,汝等宜各分部,随所知识[109] ,诣毗舍离及越祇国[110] ,于彼安居[111] ,可以无乏。吾独与阿难于此安居,所以然者,恐有短乏。”
是时,诸比丘受教即行,佛与阿难独留。于后夏安居中,佛身疾生,举体皆痛[112] 。佛自念言:我今疾生,举身痛甚,而诸弟子悉皆不在,若取涅槃[113] ,则非我宜,今当精勤自力以留寿命。尔时,世尊于静室出,坐清凉处。
阿难见已,速疾往诣,而白佛言:“今观尊颜,疾如有损。”阿难又言:“世尊有疾,我心惶惧,忧结荒迷,不识方面[114] ,气息未绝,犹少醒悟。默思:如来未即灭度,世眼[115] 未灭,大法未损,何故今者不有教令于众弟子乎?”
佛告阿难:“众僧于我有所须耶[116] ?若有自言:‘我持众僧,我摄众僧[117] 。’斯人于众应有教令[118] 。如来不言:‘我持于众,我摄于众。’岂当于众有教令乎?阿难!我所说法,内外已讫,终不自称所见通达[119] 。吾已老矣,年且[120] 八十。譬如故车,方便修治得有所至;吾身亦然,以方便力得少留寿,自力精进,忍此苦痛,不念一切想,入无想定[121] ,时我身安隐,无有恼患。是故,阿难!当自炽燃,炽燃于法,勿他炽燃;当自归依,归依于法,勿他归依[122] 。云何自炽燃,炽燃于法,勿他炽燃;当自归依,归依于法,勿他归依?阿难!比丘观内身,精勤无懈,忆念不忘,除世贪忧;观外身……观内外身,精勤不懈,忆念不忘,除世贪忧。受……意……法观,亦复如是。是谓,阿难!自炽燃,炽燃于法,勿他炽燃;当自归依,归依于法,勿他归依。”
佛告阿难:“吾灭度后,能有修行此法者,则为真我弟子、第一学者[123] 。”
佛告阿难:“俱至遮婆罗塔[124] 。”
对曰:“唯然。”
如来即起,着衣持钵,诣一树下,告阿难:“敷座,吾患背痛,欲于此止。”
对曰:“唯然。”寻即敷座。
如来坐已,阿难敷一小座于佛前坐。佛告阿难:“诸有修四神足[125] ,多修习行,常念不忘,在意所欲,可得不死一劫有余[126] 。阿难!佛四神足已多修习[127] 行,专念不忘,在意所欲,如来可止一劫有余,为世除冥,多所饶益,天人获安。”
尔时,阿难默然不对。如是再三,又亦默然[128] 。是时阿难为魔所蔽,懞懞[129] 不悟,佛三现相而不知请。
佛告阿难:“宜知是时。”
阿难承佛意旨,即从座起,礼佛而去。去佛不远,在一树下静意思惟。
其间未久,时魔波旬[130] 来白佛:“佛意无欲,可般涅槃,今正是时,宜速灭度。”
佛告波旬:“且止!且止!我自知时。如来今者未取涅槃,须我诸比丘集,又能自调,勇捍[131] 无怯,到安隐处,逮得己利;为人导师,演布经教,显于句义;若有异论,能以正法而降伏之;又以神变[132] ,自身作证,如是弟子皆悉未集。又诸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普皆如是,亦复未集。今者要当广于梵行,演布觉意,使诸天人普见神变。”
时,魔波旬复白佛言:“佛昔于郁鞞罗[133] 尼连禅[134] 水边,阿游波尼俱律树[135] 下初成正觉,我时至世尊所,劝请如来可般涅槃:‘今正是时,宜速灭度!’尔时,如来即报我言:‘止!止!波旬!我自知时,如来今者未取涅槃,须我诸弟子集,乃至天人见神变化,乃取灭度。’佛今弟子已集,乃至天人见神变化,今正是时,何不灭度?”
佛言:“止!止!波旬!佛自知时,不久住也,是后三月,于本生处[136] 拘尸那竭[137] 娑罗[138] 园双树[139] 间,当取灭度。”
时,魔即念:佛不虚言,今必灭度。欢喜踊跃,忽然不现。
魔去未久,佛即于遮婆罗塔,定意三昧,舍命住寿[140] 。当此之时,地大震动[141] ,举国人民莫不惊怖,衣毛为竖。佛放大光,彻照无穷,幽冥之处,莫不蒙明,各得相见。尔时,世尊以偈颂曰:
“有无二行中,吾今舍有为;
内专三昧定,如鸟出于卵[142] 。”
尔时,贤者阿难心惊毛竖,疾行诣佛,头面礼足,却住一面,白佛言:“怪哉!世尊!地动乃尔,是何因缘?”
佛告阿难:“凡世地动,有八因缘。何等八?夫地在水上,水止于风,风止于空,空中大风有时自起,则大水扰,大水扰则普地动,是为一也。复次,阿难!有时得道比丘、比丘尼及大神尊天[143] ,观水性多,观地性少,欲自试[144] 力,则普地动,是为二也。复次,阿难!若始菩萨[145] 从兜率天降神母[146] 胎,专念不乱,地为大动,是为三也。复次,阿难!菩萨始出母胎,从右胁生,专念不乱,则普地动,是为四也。复次,阿难!菩萨初成无上正觉[147] ,当于此时,地大震动,是为五也。复次,阿难!佛初成道,转无上法轮[148] ,魔、若魔天、沙门、婆罗门、诸天、世人所不能转,则普地动,是为六也。复次,阿难!佛教[149] 将毕,专念不乱,欲舍性命,则普地动,是为七也。复次,阿难!如来于无余涅槃界[150] 般涅槃时,地大震[151] 动,是为八也。以是八因缘,令地大动。”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无上二足尊,照世大沙门;
阿难请天师[152] ,地动何因缘?
如来演慈音,声如迦毗陵[153] ;
我说汝等听,地动之所由。
地因水而止,水因风而住,
若虚空风起,则地为大动;
比丘比丘尼,欲试神足力,
山海百草木,大地皆震动;
释梵诸尊天,意欲动于地,
山海诸鬼神,大地为震动;
菩萨二足尊,百福相已具,
始入母胎时,地则为大动;
十月处母胎,如龙卧茵蓐[154] ,
初从右胁生,时地则大动;
佛为童子时,消灭使缘缚[155] ,
成道胜无量,地则为大动;
道力降伏魔,则地大为动;
天魔频来请,劝佛般泥洹,
佛为舍性命,地则为大动;
人尊大导师,神仙尽后有[158] ,
难动而取灭,时地则大动。
有此亦有余,时地皆震动[161] 。”
[1] 长阿含经卷第二……游行经(初):高丽藏原作“佛说长阿含经卷第二,后秦弘始年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第一分游行经第二初”等三十二字。
[2] 摩竭:又作摩竭陀、摩揭陀、摩揭,意译为无害、胜善等,为古印度十六大国之一,位于恒河中游南岸地区,都城为王舍城。
[3] 阿阇世:又音译作阿阇多沙兜楼、阿阇多设咄路、阿社多设咄路,意译为未生怨,又称法逆,为古印度摩揭陀国频婆娑罗王之子,其母名韦提希,故亦称阿阇世韦提希子。
[4] 跋祇:又作跋耆、婆祇、拔祇、越祇,古印度十六大国之一,隔恒河在摩揭陀国之北,都城为毗舍离。
[5] 难:高丽藏原作“有”,今依宋、元、明三种藏经改。
[6] 禹舍:又译作雨舍、雨势,为摩揭陀国首相,曾监造华氏城。《增一阿含·七日品·第二经》译作“婆利迦”。
[7] 起居轻利、游步强:《杂阿含经》通常译作“少病少恼、起居轻利、安乐住”,《中阿含经》通常译作“圣体康强、安快无病、起居轻便、气力如常”。
[8] 尔时:此前,《佛般泥洹经》有“佛言:‘是越祇国人民,持七法者,王不能得胜,不持七法者可胜。’佛言:‘我昔尝往到越祇国,国有急疾神舍,我止顿其中。越祇国中诸长老皆来语我言:阿阇世王欲来伐我国,我曹谨敕自守国。’佛言:‘我即告诸长老:莫愁莫恐。若曹持七法,阿阇世王来者,不能胜汝。’‘雨舍问佛:‘七法者何等?’”等文,《佛泥洹经》略同。
[9] 盛:高丽藏原作“上”,今依宋、元、明三种藏经改。本经下一“盛”同。
[10] 闺门真正、洁净无秽,至于戏笑、言不及邪: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二·大般涅槃经》译作“无以暴力捉出、拘禁跋耆宗族之妇女、童女”,《佛般泥洹经》与《佛泥洹经》译作“礼化谨敬、男女有别、长幼相事”。
[11] 揖让:指作礼。
[12] 罗阅祇:即罗阅(城),又译作王舍(城)、罗越(城)、罗阅祇迦罗、罗阅揭梨醯,乃中印度摩揭陀国之都城。
[13] 七不退法:《佛般泥洹经》译作“七戒法”,《佛泥洹经》译作“七教”,法显译《大般涅槃经》译作“七法之行”。本经中此七不退法及下文中各法的具体内容,与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二·大般涅槃经》、《佛般泥洹经》、《佛泥洹经》、法显译《大般涅槃经》均有不同。
[14] 念护心意、孝敬为首: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二·大般涅槃经》译作“善护其念,使得未来之良善同梵行者能来,已来之良善同梵行者能安住”。
[15] 欲态: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二·大般涅槃经》译作“贪欲”。
[16] 至真:又作应真、应、应供、无所著,音译作阿罗汉、阿罗诃,意谓已得一切所应得义,堪作世间无上福田,应为人天恭敬供养。
[17] 正觉:此处又作等正觉、正等觉、正遍知,音译作三藐三佛陀,意谓由自己如实、圆满地觉悟诸法。
[18] 十号:指如来十大名号,参见《杂阿含·五三经》及注释。
[19] 有:高丽藏原作“于”,今依圣藏改。
[20] 一者观身不净,二者观食不净,三者不乐世间,四者常念死想,五者起无常想,六者无常苦想,七者苦无我想: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二·大般涅槃经》译作“修无常想、修无我想、修不净想、修邪念危险想、修舍离想、修心清净想、修涅槃想”,法显译《大般涅槃经》译作“一者观于无常,二者观于无我,三者观于不净,四者观苦,五者不乐世间,六者不著五欲,七者勤修寂灭”。无常苦,又作无常故苦。苦无我,又作苦故无我。
[21] 出要:即出离、离欲。
[22] 念觉意……法觉意……精进觉意……喜觉意……猗觉意……定觉意……护觉意:以上合称为七觉意,又作七觉支、七菩提分、七觉分。法觉意,即择法觉支。猗,又作息、猗息、除、轻安。护,又作舍,指行舍、中舍,即无作为地平等安住。
[23] 六不退法:《佛泥洹经》译作“六重法”;《佛般泥洹经》与法显译《大般涅槃经》均作“七法”,本经下一“六不退法”亦同。
[24] 六不退法:此六不退法即六随念,又作六念。
[25] 严:整饬、准备。
[26] 竹园: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二·大般涅槃经》译作“庵摩罗树园”。
[27] 欲漏、有漏、无明漏:以上为三漏,又称为三有漏。欲漏,又称欲有漏,指无明之外的欲界烦恼。有漏,又称有有漏,指无明之外的色界、无色界烦恼。无明漏,又称无明有漏,指三界的无明烦恼。
[28] 解脱智:又作解脱知见。
[29] 后有:指后续的生死轮回。有,分业有与生有两种,分别指导致轮回的善恶业与由此善恶业所生的轮回果报。
[30] 巴陵弗城:又作波吒厘子、波罗利弗、波罗利弗多罗、波罗利弗妒路、波咤利弗多罗、巴罗利弗、巴连弗城等,意译作华氏城,位于王舍城附近,阿阇世王时期成为摩揭陀国新都城。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二·大般涅槃经》译作“巴吒厘村”。
[31] 清信士:又音译作优婆塞、伊蒲塞,意译为近事男,指受佛教三皈五戒之在家男子。
[32] 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三十二种显著之胜妙相、八十种细微之美好相。相,指显著之胜妙相。好,指隐藏在显著相中的细微美好相。
[33] 头面礼足:跪拜时还以自己的头面去碰触对方的脚,系最恭敬之礼。
[34] 优婆塞:又音译作伊蒲塞,意译为清信士、近事男,指受佛教三皈五戒之在家男子。
[35] 不淫:应作“不邪淫”。
[36] 清:高丽藏原无此字,今依宋、元、明三种藏经补上。
[37] 天眼清彻,见诸大天神各封宅地,中神、下神亦封宅地: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二·大般涅槃经》译作“其时有众多之天神,于巴吒厘村计划数千之宅地”,《般泥洹经》译作“持神心道眼,见上诸天使贤神守护此地”。
[38] 而:高丽藏原作“时”,今依宋、元、明三种藏经改。
[39] 后夜:古印度人将一夜等分为初中后三个时段,分别称为初夜、中夜、后夜。
[40] 明相:指日出之前的光明,依此光明能看清自手掌纹,或看清眼前的路面。
[41] 天神:高丽藏原作“神天”,今依宋、元、明三种藏经改。本经下一“天神”同。
[42] 当知诸大天神所封宅地,有人居者,安乐炽盛……不可破坏: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二·大般涅槃经》译作“属于有力天神之宅地,彼等则劝引有力国王大臣,往其处建筑住居。属于中等天神之宅地,彼等则劝引中等国王大臣,往其处建筑住居。属于下等天神之宅地,彼等则劝引下等国王大臣,往其处建筑住居。阿难!当圣者常往还及商贾聚集时,此巴吒厘子城则成为大都市及物货之集散地”,《般泥洹经》译作“吾见忉利诸神妙天共持此地,其有土地为天神所护,必安且贵。又此地者,近天之中,主此地神,名曰人意。人意所护,其国久而益胜,必多圣贤、仁智豪俊,余国弗及,亦莫能坏”。
[43] 巴陵弗诸清信士: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二·大般涅槃经》译作“摩揭陀大臣须尼陀及禹舍”,《佛般泥洹经》译作“大臣雨舍”。
[44] 行水:指依次添水,以便应供者洗钵、净手。
[45] 小敷:指小座布、座垫。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二·大般涅槃经》译作“低座”。
[46] 瞿昙:又音译作具谭、瞿答摩、乔答摩,意译作地最胜、牛粪种、灭恶,乃释尊之族姓。外道常以此姓称呼释尊。
[47] 瞿昙门:《佛般泥洹经》译作“佛城门”。
[48] 瞿昙河: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二·大般涅槃经》译作“瞿昙渡”,《佛般泥洹经》译作“佛溪”,《般泥洹经》译作“瞿昙津”。河,圣藏作“津”。
[49] 大乘道之舆:意谓宽阔大道上的大车乘,又简称大乘道、大乘,喻指佛一生所弘扬的解脱道。舆,《般泥洹经》译作“典”。
[50] 得升仙: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二·大般涅槃经》译作“为智者”。
[51] 拘利村:《佛般泥洹经》译作“拘邻聚”,《般泥洹经》译作“拘利邑”。拘利,又作拘丽。
[52] 有四深法:一曰圣戒,二曰圣定,三曰圣慧,四曰圣解脱: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二·大般涅槃经》与《般泥洹经》皆作四谛内容。
[53] 那陀村: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二·大般涅槃经》译作“那提迦村”,《佛般泥洹经》译作“喜豫国”,《般泥洹经》译作“喜豫邑”。
[54] 揵椎处: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二·大般涅槃经》译作“繁耆迦精舍”,《佛般泥洹经》译作“揵提树下”,《般泥洹经》译作“揵祇树下”。
[55] 此那陀村十二居士……十二名耶输多楼: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二·大般涅槃经》译作“有名为遮楼比丘死在那提迦……有名为难陀比丘尼死在那提迦……有名为须达哆优婆塞死在那提迦……有名为善生优婆夷死在那提迦……有名为卡具陀优婆塞死在那提迦……有名为迦陵伽优婆塞……有名为尼迦吒优婆塞……有名为迦提沙跋优婆塞……有名为睹达优婆塞……有名为山睹达优婆塞……有名为婆头楼优婆塞……有名为苏婆头楼死在那提迦”,《佛般泥洹经》译作“中有优婆塞,名玄鸟、时仙、初动、式贤、淑贤、快贤、伯宗、兼尊、德举、上净等十人,皆优婆塞,持五戒,今皆死”,《般泥洹经》译作“有清信士:玄黮、时仙、初、或震、叔良、快贤、伯宗、兼笃、德称、净高,十人皆死”。
[56] 五下分结:指欲贪、嗔恚、有身见、戒禁取、疑。下分结,相对于色、无色界等上界诸结而说。
[57] 般涅槃:又作般泥洹,意译作圆寂。般,完全之意。涅槃,一切烦恼断尽的状态。
[58] 三结:指有身见、戒禁取、疑。
[59] 斯陀含:二果圣人,又作一还,指修道位中断三结、薄淫怒痴之圣者,只会于欲界再受生一次。
[60] 须陀洹:初果圣人,又作七还、预流,指修道位中断三结之圣者,最多还会于人天中受生七次。
[61] 法镜:如镜之法,具体指圣弟子于佛不坏信,于法、僧不坏信,圣戒成就。参见《杂阿含·八五四经》。
[62] 不坏信:又作不坏净,意谓此信清净、坚固、不可摧坏。
[63] 法身:《无性释》卷九云:“法性即身,故名法身。或是诸法所依止处,故名法身。”身,又作蕴、聚。
[64] 四双八辈:又作四双八士,声闻之四向与四果是为四双,四双共八种圣人,是为八辈。四向,即本经所说的向须陀洹、向斯陀含、向阿那含、向阿罗汉。四果,即本经所说的得须陀洹、得斯陀含、得阿那含、得阿罗汉。
[65] 福田:喻指培福之处。
[66] 三昧定:又译作三摩提、三摩地、三昧,意译作等持、正定。
[67] 毗舍离:又作毗耶离、吠舍厘,意译为广严,为跋耆国都城,位于中印度,在恒河北岸,为离车族集居地。
[68] 有一淫女,名菴婆婆梨: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二·大般涅槃经》译作“游女庵婆波梨”,《佛般泥洹经》译作“有淫女人,字奈女,有五百淫女弟子”。菴婆婆梨,又作庵婆罗婆利、庵没罗女、菴树女、菴罗女,又作㮈女、柰女,曾以菴罗林供养僧团,此园林又称作菴罗林、菴罗林精舍、菴罗园、㮈氏树园。《佛说柰女耆婆经》中载,奈女为维耶离国(即毗舍离城)梵志苑中柰树之瘤节所生,容貌佳美,曾与萍沙王(即频婆娑罗王)共生一子,名耆婆。
[69] 三尊:即佛、法、僧三宝,盖佛为两足尊、法为离欲尊、僧为众中尊,故名。
[70] 优婆夷:又音译作优婆斯,意译为清信女、近事女,指受佛教三皈五戒之在家女子。
[71] 尽此形寿:又作尽寿、尽寿命、尽形寿,即直到这期生命结束时。
[72] 隶车:又作离车、离车毗,乃一种族名。他们居于毗舍离城,实行共和制,颇为富强,甚至敢于与南方的摩揭陀国对峙。
[73] 五色:《佛般泥洹经》中作青、黄、赤、白、黑等五种颜色。
[74] 盖:又作宝盖,指伞盖,即用来遮光蔽热、象征贵族身份的装饰物。
[75] 钩拨: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二·大般涅槃经》译作“击撞”。
[76] 幢:高丽藏原作“麾”,今依宋、元、明三种藏经改。
[77] 诸贵: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二·大般涅槃经》译作“贵公子等”。
[78] 汝:高丽藏原作“尔”,今依宋、元、明三种藏经改。
[79] 内身身观……外身身观……内外身观:意谓如内身而如实观内身……如外身而如实观外身……如内外身而如实观内外身。
[80] 仪:高丽藏原作“宜”,今依宋、元、明三种藏经改。
[81] 寐:高丽藏原作“寤”,今依宋、元、明三种藏经改。
[82] 座:高丽藏原作“坐”,今依宋、元、明三种藏经改。
[83] 并:《佛般泥洹经》译作“宾自”。
[84] 偏袒右臂:又作偏袒右肩,指穿着袈裟时覆住左肩而露出右肩,主要以此表示恭敬。
[85] 叉手:即合掌,以此表示恭敬。
[86] 摩竭鸯伽:其时,鸯伽国与摩竭陀国在政治上互相联合。鸯伽,又作殃伽、鸯祇、央伽,意为体,为古印度十六大国之一,在摩竭陀国北部,都城为瞻波。
[87] 雪山:又作大雪山、雪山王、大雪山王,指喜马拉雅山。
[88] 庭燎:古代庭中照明的火炬。高丽藏原作“锭镣”,今依宋、元、明三种藏经改。
[89] 世有五宝甚为难得:《佛般泥洹经》作佛之四种“威神”,《般泥洹经》译作“有五难有自然之法”。
[90] 临:高丽藏原作“险”,今依宋、元、明三种藏经改。
[91] 反复:指感恩、回报。
[92] 馔:饮食。
[93] 机案:即几案,指小桌子。
[94] 澡水:洗钵、净手之水。
[95] 舍:高丽藏原作“耶”,今依宋、元、明三种藏经改。
[96] 佛为首及招提僧:应作“佛为首之招提僧”。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二·大般涅槃经》译作“以佛陀为上首之比丘僧”。招提,意为四方。招提僧,即四方僧。
[97] 衣钵六物:指出家僧尼的六种常随物,即僧伽梨(大衣)、郁多罗僧(上衣)、安陀会(中衣)、钵多罗(钵)、尼师坛(坐卧具)、漉水囊(过滤水之具)。
[98] 精舍:指僧众住处,早期为寺院的别称,其意为智德精练者的舍宅。《翻译名义集》卷七云:“非由其舍精妙,良由精练行者所居也。”
[99] 小床: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二·大般涅槃经》译作“低座”。
[100] 出要:出离、离欲。
[101] 法眼:又作法眼净、净法眼,谓如实知见佛法之观慧。
[102] 竹林丛:本经下文又作“竹林”。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二·大般涅槃经》译作“竹林村”,《佛般泥洹经》译作“竹芳聚”,《般泥洹经》译作“竹芳邑”。
[103] 毗沙陀耶:意为与毒。
[104] 魔:又音译作魔罗,意译为杀者、夺命、障碍,又称恶魔,通常指魔王波旬。魔,此字前高丽藏原有一“若”字,今依宋、元、明三种藏经删去。
[105] 若魔天:如魔之天,通常指他化自在天,本经前文又作“大神力天”。
[106] 真人:又作至真、应真、应、应供、无所著,音译作阿罗汉、阿罗诃。
[107] 问讯:即问好,如恭问其身心安适否。
[108] 时:高丽藏原作“之”,今依宋、元、明三种藏经改。
[109] 知识:指亲厚之宿交。《瑜伽师地论》卷八十三云:“宿昔同处、居家乐故,名为知识。”
[110] 诣毗舍离及越祇国: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二·大般涅槃经》译作“往毗舍离近处”,《佛般泥洹经》译作“皆去至沙罗提国”。越祇,又作跋耆、婆祇、拔祇、跋祇,古印度十六大国之一,隔恒河在摩揭陀国之北,都城为毗舍离;此处指毗舍离城外之四周村邑。
[111] 安居:又作雨安居、夏安居、夏坐,指在印度的雨季三个月中,僧团为避免外出践踏草木、伤害生灵,而各自止居一处、专心学修。
[112] 佛身疾生,举体皆痛: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二·大般涅槃经》译作“忽患激痛之痢病,几乎近于绝命”,《佛般泥洹经》译作“身皆大痛,欲般泥洹”。
[113] 涅槃:此处应作“般涅槃”,又作般泥洹,意译作圆寂、灭度。般,完全之意。涅槃,一切烦恼断尽的状态。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二·大般涅槃经》译作“入灭”。
[114] 方面:方位、方向。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二·大般涅槃经》译作“四方”。
[115] 世眼:指为世人眼目之佛。
[116] 众僧于我有所须耶: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二·大般涅槃经》译作“诸比丘众向我眺望何耶”。
[117] 我持众僧,我摄众僧: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二·大般涅槃经》译作“我引导比丘众,或比丘众依怙于我”。
[118] 令:高丽藏原作“命”,今依宋、元、明三种藏经改。
[119] 终不自称所见通达: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二·大般涅槃经》译作“于弟子无隐秘、握拳不教”。
[120] 且:高丽藏原作“粗”,今依宋、元、明三种藏经改。
[121] 无想定:又作无想心定,此处指灭尽定。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二·大般涅槃经》译作“灭受想三昧”,《般泥洹经》译作“不念众想之定”。
[122] 当自炽燃,炽燃于法,勿他炽燃;当自归依,归依于法,勿他归依: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二·大般涅槃经》译作“以自作洲,自作归依,勿归依他人;以法为洲,以法为归依而住,勿归依他人”,《杂阿含·三六经》译作“住于自洲,住于自依;住于法洲,住于法依;不异洲,不异依”。炽燃,意谓明灯、照明;又或译作“洲”,即洲渚,本指水中的陆地,喻指能安身之所。
[123] 则为真我弟子、第一学者: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二·大般涅槃经》译作“彼等于我比丘众中,将在最高境地必定乐于修学”,《佛般泥洹经》译作“皆是佛弟子”,《般泥洹经》译作“皆佛子孙”。
[124] 遮婆罗塔:又作遮婆罗寺。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二·大般涅槃经》译作“遮波罗庙”,《佛般泥洹经》译作“急疾神树下”,《般泥洹经》译作“急疾神地”,法显译《大般涅槃经》译作“遮波罗支提”。遮婆罗,意为转、动。
[125] 四神足:又作四如意足,即欲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心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勤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观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因欲、勤、心、观等四种三摩地是成就如意神通的足处(即近因),故名为四神足。
[126] 可得不死一劫有余: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二·大般涅槃经》译作“如来之寿量可留住一劫或一劫以上”,法显译《大般涅槃经》译作“尚能住寿满于一劫、若减一劫”。一劫有余,《长阿含·二·游行经(中)》又作“一劫、一劫有余”。
[127] 习:高丽藏原无此字,今依宋、元、明三种藏经补上。
[128] 又亦默然:《佛般泥洹经》译作“阿难复言:‘佛何以不般泥洹?时足可般泥洹。’”
[129] 懞懞:高丽藏原作“曚曚”,今依宋、元、明三种藏经改。
[130] 魔波旬:又作天魔波旬。魔,此处指欲界最高天之魔王,名为波旬。波旬,又音译作波卑夜、波卑面、陂旬、弊魔,意译作杀者或恶者。窥基之《大乘法苑义林章》卷六云:“又云波卑夜,此云恶者,天魔别名。波旬,讹也。”
[131] 捍:宋、元、明三种藏经作“悍”。
[132] 神变:神通变化。
[133] 郁鞞罗:又作郁毗罗、优楼频螺,意为木瓜林,村名。位于佛陀伽耶之南、尼连禅河边,为佛陀最初出家修苦行之地。
[134] 尼连禅:又音译作尼连禅那、尼连然、泥连(河),意译作不乐著(河),为恒河支流,位于中印度摩揭陀国伽耶城的东边。为佛成道前舍弃苦行而沐浴之河。
[135] 阿游波尼俱律树:《长阿含·一·大本经》作“钵多树”,参见其注释。
[136] 本生处:又音译作惒跋单,指末罗族之起源地。
[137] 拘尸那竭:又音译作拘尸那揭罗、鸠尸那竭、拘尸那伽罗、拘夷那竭、俱尸那、拘尸那、瞿师罗,意译作上茅(城)、香茅(城)、茅(城),位于中印度,系末罗种族之领土。
[138] 娑罗:树名,意为高远,早期误译为坚固,属龙脑香料之乔木,产于印度等热带地方。
[139] 双树:又作坚固双树、双娑罗树,指两棵娑罗树,其下之树根与其上之枝叶皆交错在一起,故称双树。
[140] 定意三昧,舍命住寿: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二·大般涅槃经》译作“正念正知而舍寿行”,《佛般泥洹经》译作“意欲放弃寿命”,《般泥洹经》译作“定意自思,于三味中,不住性命,弃余寿行”,法显译《大般涅槃经》译作“即便舍寿,而以神力住命三月”。
[141] 地大震动: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二·大般涅槃经》译作“有大地震……及天雷响烈”,法显译《大般涅槃经》译作“大地十八相动,天鼓自鸣。以佛力故,空中唱言:如来不久当般涅槃。诸天人众,忽闻此声,心大悲憹,遍体血现”。
[142] 有无二行中,吾今舍有为;内专三昧定,如鸟出于卵: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二·大般涅槃经》译作“生之量无量,牟尼舍有行,心喜正念住,如断铠已生”,《般泥洹经》译作“无量众德行,有为吾今舍;近远应度者,已度应度者”,法显译《大般涅槃经》译作“一切诸众生,皆随有生死。我今亦生死,而不随于有;一切造作行,我今欲弃舍”。有无二行,指有为与无为。
[143] 大神尊天: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二·大般涅槃经》译作“有大神通、大威神力之天神”,《佛般泥洹经》译作“有天威神大”,《般泥洹经》译作“神妙天”。
[144] 自试:高丽藏原作“知试”,今依宋、元、明三种藏经改。
[145] 菩萨:菩提萨埵之略称,意译作大觉有情、道心众生,即志于求道、求大觉之人,专指将来决定成佛之因地修行者。
[146] 神母:对菩萨生母的尊称。
[147] 无上正觉:又作无上正等正觉、无上正尽觉,音译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特指佛陀之觉悟。
[148] 法轮:以轮喻佛法,故称法轮,通常指四圣谛或八正道。
[149] 佛教:指佛陀在世间的教化。
[150] 无余涅槃界:又作无余涅槃、无余依涅槃界。《大毗婆沙论》卷三十二中说“无余依故者,无二种依:一无烦恼依,二无生身依;复次,一无染污依,二无不染污依。无余依故,诸结永尽,名无余依涅槃界”。
[151] 震:高丽藏原作“振”,今依宋、元、明三种藏经改。
[152] 天师:疑为“大师”之误。经中常尊称佛为大师。
[153] 迦毗陵:鸟名,又音译作迦罗频伽、加罗毗伽、迦陵频伽,意译作美音(鸟)、妙声(鸟),其鸣声清婉、和雅微妙,为一切鸟声所不能及。
[154] 茵蓐:即床褥。
[155] 使缘缚:指结使之因缘、系缚。使,又作结使,烦恼之异名。
[156] 升仙:此处指佛之成道。仙,又作大仙、大仙人,本偈下文又作神仙,内外道对修行成就者的通称,经中也常用来称佛。
[157] 鹿野苑:又作仙人住处鹿野苑,位于波罗㮈国的西北,为释迦牟尼佛成道后初转法轮、度化五比丘之处。《出曜经》卷十四载,此地是诸神与得道五通之学者游止之所,故称之为“仙人住处”;又传说过去有婆罗奈国王至此游猎,网鹿千头,因鹿王哀求而放鹿归山,故此地名“鹿野苑”。
[158] 后有:指后续的生死轮回。
[159] 净眼:意谓具清净之法眼,通常用来尊称佛陀。
[160] 种事:高丽藏原作“事动”,今依宋、元、明三种藏经改。
[161] 动:此字后高丽藏原有“佛说长阿含经卷第二”等九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