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原始反终知死生
——生命的过程与意义
上次课我们讲到“观天察地知幽明”,今天我们接着讲下面的内容,也是一句话,是一句包含内容极为丰富的话。构成一个主题就是:原始反终知死生。
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
“原始反终”,这里的“始终”表示两种情况,始,当然是开始,不过这个开始,是最初的一个状态。《易经》所要讨论的“始”,是一种初始,正所谓的“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就是太极初始阶段,老子说的“道生一,一生二”,是“道生一”的阶段。这是探讨宇宙自然的“始”,那么宇宙自然由最初的无,通过生发,不断变化,直到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个宇宙自然、日月星辰现象就成了“终”。从小的方面来看,这一刻是上一刻的“终”,这一刻又是下一刻的“始”。同样的道理,我们探讨任何问题时,都可以用这种方式来看始终。“始终”的情况解释完了,那么,“原反”两个字呢,是动词,“原”有探源之义,“反”呢有“返回”之义。这句话可以译成:追溯万物的初始,推究也就是反求出万物的终结。由此而了解到生死的根由或者说规律。
当然,这种译文也没问题,但《易经》思想表达的“生生不息”“无往不复”这一个重要的哲学思想却显示不出来了。这句话“原始”与“反终”,分别和下半句的“死”与“生”相对应起来,而不是和“生”与“死”相对应,由此我们知道古人写文章用词之严谨,一个顺序都不能颠倒。这也是我们要解读整句话的关节所在。
我们下面就谈谈“死生”的问题。什么是生死?这个问题宗教、科学、哲学都在探讨,这是一个大问题,是人生探究的一个终极问题,易学也在探讨。孔子写这个问题,他在《论语》中又是如何说的呢?有人问孔夫子什么是死?孔夫子就说“未知生,焉知死?”活人的事情还没有弄清楚,活着的时候应该怎样做人还没有弄懂,哪有时间去研究死人的事情和该为死人做些什么?他强调要先学会做人,学会怎样活得有意义,这是根本,这些都还没弄懂,还去考虑死的问题?下节我们还要谈孔子怎么对待鬼神的问题,是和这个问题联系在一起的。
宗教在解答“生死”问题,佛教“轮回说”与基督教的“原罪论”,其实都是为了教人如何“活着”,是为了教化众生。当然,宗教教义是一个很大学问,我们不在这儿探讨了。
中国文化中对待死生这个问题,就有圣人探讨过,如大禹王,就是神话传说中的“大禹治水”中的大禹,他就说过:“生者寄也,死者归也”。把生死过程看成一次旅行,生就是来世上旅行一下,死就是回家。回家休息好了,还可以再来世上玩一次。这也是“人从哪儿来,又回到哪儿去”的一种哲学思考。
再说易学对这个问题的探讨,并没有教化众生的思想,而是把宇宙自然的规律本质揭示出来。就任一生命个体而言,始生终死,是一个单向不可逆的生命过程,但就天地间诸多不同形式的生命总体而言,生命过程,不仅有始生终死的阳明区间,还有始死终生的阴幽区间。这也是在上一讲中说到的,“知幽明之故”。某些形式生命体的死亡,往往使另一些形式的生命体得以生存和延续;某些形式生命体的生存和延续,往往使另一些形式的生命体濒临死亡,甚至种群灭绝。这样的实例,在天地万物、包括人类社会中,是举不胜举的,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所以,易学中先要弄明白“原始反终”的意义,弄清楚了生命的本体或起源,就会审察生命至终极时,是如何向其对立面即生命的初始态转化的。比如我们看生命体的四季转换,春天是生命体发芽生长的时期,夏天是旺盛的阶段,到了秋天就要结果实,到了冬天,就是旧生命体死亡,新的生命体开始孕育的时间了。接着又是从春天开始。这种反复循环,也有人解释“原始反终”,认为是古人在收获季节之后,在冬天举行的祭祀活动,庆祝一年的终结,新的一年能风调雨顺,这样的活动叫“原始反终”。当然,这种说法也有一些道理。其实就是生命体的死生的转化过程,这种转化既可以是由低级向高级的转变,也是易理所说的“否极泰来”,也可能是由高级向低级的滑落,也可叫“复反于初”。
关于“死生之说”,蒙培元先生在《北大学报》(2010年6月)中有个说法,我很赞同。中国哲学中独特的生命智慧,即天人地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生命整体,它以生命创造为其根本的生存方式和性能,其中诸多不同层次的生命形式,它们相互依存,并在上述的两个生命区间不断地转化。人类既是天地生命创造的产物,又是参与天地生命创造的主体。
好了,今天我们所讲的“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就到这里了。这是一个很大的哲学命题,如果写论文就可能要写一本厚厚的书。在这儿解读先就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