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士全书白话解(上)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人能像我这样存心

先要看清楚这“存心”两字的意思,然后讲到“人能像我”;又必须先知道心是什么东西,然后再讲存与不存。例如教人取宝,务必先要知道存宝的地方。人心、道心的分辨,是儒家思想圣圣相传的真命脉。道的大源出于天,这不过是蒙胧含糊的话,并非孔子颜子道脉的宗旨。但世上儒人有意谤佛,凭空造出“释氏本心”、“儒家本天”的说法。践踏自己的心学渊源,把镇家之宝让给释氏。圣贤的学问,不过是要人求得“放心”二字。但心既放了,谁又求它呢?一放一求,似有两心。若无两心,为什么又说“求”与“放”呢?这个地方应该反复研究,不可草率带过。儒家论心,到“心性永不埋没,具备一切理,应接一切事”的说法时,真是精确极了。但是这个意思本来出自《华严经》、《楞严经》的注解。孔孟以后,周程以前,儒家从来没这样的话。朱熹发掘出来,不能说无功于发展儒家思想。朱熹十八岁时,跟从刘屏山游学。屏山认为他一定是个热心科举的人,但打开他的书箱,里面只有《大慧禅师语录》一套。朱熹常同吕东莱、张南轩拜见各方禅者,与道谦禅师关系最好,常有警醒启发语言发表(谦师去世后,朱熹有祭文,载《宏教集》)。因此《学庸集注》中,所论心性,大致近似于禅意。晚年住小竹轩中,常诵佛经,有《斋居诵经诗》。说朱熹全不知道佛典,那就错了。(鲁公与孔子说得很投机,孔子称赞他讲的道理。鲁公说:“这不是我能讲的话,是我从老师那里听来的。”孔子说:“您已入道了,直心就是道场。”因此尊敬朱子的人,就不应该替朱子隐晦)

朱子:《四书集注·大学章句》“在明明德”注:“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但为气质所拘,人欲所蔽,则有时而昏.然其本体之明,则未尝息者。故学者当因其所发而遂明,以复其初也。”

华严宗提出四法界:事法界、理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世间万法差别之相,各有不同,不能混淆,名事法界;真如平等的理体,为万法所依,名理法界;真如能生万法,故万法即是真如,理体事相,互触互具,无碍通达,理即是事,事即是理,名理事无碍法界;诸法互摄,重重无穷,不相妨碍,一多相即,大小互容,举一全收,具足万应,名事事无碍法界。

《楞严经》说:心能转物,即是如来,心被物转,即是凡夫。

周程:即周敦颐(yí)、程灏(hào)、程颐,是著名的理学家。汉儒治经,侧重训诂制度。宋儒则附会经义而说天人性命之理,故叫理学,也叫道学。自周敦颐、二程至朱熹最后完成了以儒家为主,兼容佛道思想的理学体系。

大慧禅师(1089—1163),(宋)杭州径山佛日禅师,名宗杲(ɡǎo),法嗣佛于果圆悟禅师,高宗绍兴十七年诏使住径山,以二十一年事窜梅州(反秦桧而放逐),二十八年诏使再住径山,孝宗隆兴元年八月十日,寂于径山明月堂,寿七十五,赐谥普觉,塔曰宝光。孝宗居藩邸师事之,及继位赐号大慧禅师。有语卷三十卷,敕入大藏,见《五灯会元》九十九。圆悟尝著《碧岩集》,大慧烧之。《碧岩种电钞》一曰:“此书已成,学者走知解者多矣,大慧为救此弊一炬炳之,所谓云门一棒打杀之高怀也。”

吕东莱(1137—1181),宋金华人,字伯恭,吕好问(宋御史中丞、迁吏部侍郎)孙,人称东莱先生。官至直秘阁著作郎,国史院编修。其学以关、洛为宗。初与朱熹同编近思录,后以争论毛诗不合,遂互相排斥。一生著述很多。宋史有传。

张南轩(1133—1180),宋绵竹人,迁于衡阳。张浚(jùn),宋徽宗进士,名栻(shì),字敬夫,号南轩。青年时从父参赞军务,后官至吏部侍郎、右文殿修撰。曾从胡宏学,与朱熹、吕祖谦为讲学之友,时称“东南三贤”,宣扬“礼者天之理”、“明理居敬”等理学观点。宋史有传。

道谦禅师,南宋建宁人。开始依止佛果禅师,不能入道门,妙喜住径山,谦为侍,命他去长沙送信给张紫岩。谦说:“参禅二十年,还没有入门处,又有这次长途旅行,一生不是荒废了吗?”就想推辞不去。同修宗元叱责他说;“你不能这样做,难道在路上就不能参禅吗?你去,我与你同走一天。”路上谦哭道:“一生参禅,无得力处,现在这样奔波,怎么能够相应?”元说:“你只管把在各处参的、悟的、微妙法喜、一切说得的道理都不要理会,路上我可替的尽替你,只有五事替不得,必须你自己承当。”谦说:“哪五事?”元说:“穿衣、吃饭、拉屎、放尿,驮个死尸路上行。”谦于言下大悟,不禁手舞足蹈。元于是回去了,谦在后半年回。妙喜在山外亭一见就说:“建州子这回自别也!”(参见《新续高僧传》四集卷第十五)

论心

心不在内 愚人都认为心在体内,是误认五脏六腑之心,就是人的本心。不知体内的心是有形状的心,随躯壳的生死而生死。人的本心是没有形状大小的心,不随躯壳的生死而生死。有形的心在体内,无形的心不在体内。如果说同是一物,那尧舜与桀纣的心,善恶相隔天远,为什么同犯心痛病,都是一样诊候,一样治疗?因此服药的心与善恶的心,就完全不同了。

心不在外 有形的不是心,那么能知能见的一定是心了。所知所见的,都在外面,足可证明能知能见的心,也在外面了!闭上眼睛想一想,只能在对面见其形状,不能从眉根眼底面皮里面自见其形。例如身在室外,故能看见室外的墙壁窗户,不能从窗户中看见里面。果然是这样吗,回答是否定的。知苦知痛,也是你的心。别人吃黄连,你不说苦;蚊虫叮咬你的皮肤,你就喊痛。怎么能说心在外面呢?

心不在中间 心既不在内,又不在外,一定是或出或入,在中间了。回答说:不对!如果有出入,就不会在中间,一定在中间,应没有出入。况且你凭什么标准为中间呢?如果在皮内,依然在内;如果在皮外,依然是外。再找中间,那不过是皮肤纹理与皮下肌肉之间的污垢罢了,难道是你的心吗?

心非有在有不在 有人说心有时不存在,这时就会看不见,听不闻,食不知味。如果看之能见,听之能闻,食之能知味,这就是心在的时候了。心真的有时在有时不在吗?回答说:这是六识,不是心。例如看见美女在前面,就生爱慕,这是眼色相对而成识。说着酸梅,口水自生,这是舌味相感而成识。登高下视,两腿发抖,这是身触相迫而成识。如果认为这就是人的本心,则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了。无量劫来生死本,痴人唤作本来人。就是点醒这些糊涂的想法啊!

心含太虚 《楞严经》中佛告阿难:“十方虚空,存到你的心中,就如一片云飘在太空里。”佛与阿难七处论心,七问七答,尽破妄心,然后渐渐显露妙明真心,使阿难恍然大悟,这一段话真是深刻指明了心在何处的问题。

〖按〗“心”字既已含糊,那么“存”字就欠确切。如果一定要说出它,将错就错。姑且以“未曾虐待人民”及“救人之难”等,作为帝君的“存心”。敬仰并效法,就可以了。

六识,即眼、耳、鼻、舌、身、意。

补充:这里所说的本心,即虚灵不昧之体,在佛教叫作第八意识。我们通常所说的意识,即现代心理学所研究的范围,包括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在佛教还有第七识、第八识。佛教唯识学认为第八识是宇宙的本体,具足一切最高智慧,也是无量劫以来无明愚痴的发源地。第八意识的开发就是去掉小我,走入大我,趋向无我,归宿于天人合一的空的境界。在佛教那里,凡夫因为被现象迷惑,第八识就落下了自私的种子,于是生起第七识“我执”,执着个体便是自己,世界上有了“我”,就以“我”为中心,生起第六意识的分别心,把个人从宇宙整体中分离出来,因此就有了爱憎之感,由前五识作出具体反应。故眼对美色则生爱。因为眼见色,耳听声,鼻闻香,舌尝味,身有触,所以,为满足爱憎,就生贪嗔痴,造杀盗淫妄等罪。所造恶业种子,通过信息传递,都存入第八意识,在机缘成熟时便生恶果,反之,若贮存的是善的信息,便生善果。故人的一生好像是演戏,导演正是第八识。转识成智的关键是觉悟人生是梦,去掉小我的妄心,找回大我的真心。前五识(眼耳鼻舌身)不造恶,第六识不分别,第七识不执我,第八识不落种子。身无杀盗淫,口无妄语,心无恶念,身口意都清净,即入甚深禅定而大彻大悟。故第八识的开发就是佛性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