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理国:传说中的武林世家
去云南旅游的小伙伴们,肯定都要在洱海打个卡,这里湖面如镜,倒映着蔚蓝的天空,鸟群在天水之间起舞,放眼望去,一片安宁祥和,风景绝美。
但是在公元751年,洱海却是一片地狱般的景象。
湖水被鲜血染红,岸边全是残肢断臂和破损的刀剑,地上的尸体大多来自唐军。
中国古代最强大的王朝之一——唐朝,与统治西南地区的南诏国之间爆发了大规模战争,双方在洱海附近血战,最终唐军惨败。
大家可能对南诏国这个名字感到很陌生……
古时候的西南地区,开发程度没有中原那么高,有很多原始部落都生活在山沟沟里面,跟外界没啥接触。
中原人民将受汉化影响较小的部落统称为乌蛮。在洱海附近,曾经居住着六大乌蛮部落,即六诏,其中蒙舍诏地处其他五诏之南,又称南诏。
南诏向强大的唐朝频频示好,并在唐朝的帮助下,统一六诏,建立了南诏国,臣服于唐朝。但南诏与唐朝的蜜月期并没有持续太久。
唐朝的官员为了制造立军功的机会,屡屡向南诏国挑衅,最后直接发动战争。但他们低估了所谓的“蛮族”的战斗力,也低估了西南地区自然环境的凶险。
先是6万唐军在南诏遇伏战死,后有7万唐军在南诏被瘟疫拖垮,最终全军覆没。
一是有位姓段的南诏国将领,立下了大功,整个家族飞黄腾达。
二是唐朝惨败的案例给之后的中原王朝提供了经验教训,时刻提醒它们要慎重对待西南地区。
先说段家那位将领,战胜唐军之后,他就成了职业军人,子子孙孙都去做了将领!
后来,南诏因为内乱亡国了,新的政权接替了南诏,段家人依然在军队里干活。国名前前后后换了三次,段家人都雷打不动。
由此看来,段家人真的很“佛系”……
多年之后,到了段思平这儿,突然就饭碗不保了。
原因是“老板”某天不知道抽了啥风,觉得段思平有帝王之相……
这些话翻译成大白话就是“你要造反”,而结果通常是全家死刑且立即执行!
段思平也不,毕竟段家祖祖辈辈在军队混,人脉很广,一呼百应。所以,段思平干脆顺着“老板”的意思,真的带兵造了一把反。
经过艰苦奋斗和血腥搏杀,公元937年,段思平终于干掉了自己的“老板”,掌控了原南诏国的所有地盘,建立了大理。
大理的意思是“大治”,寄寓了国家能够“繁荣稳定、和平昌盛”的希望,大理的国都定在羊苴(jū)咩(miē)城,也就是今天的云南省大理市。
但“大理”这个带有美好寓意的名字,却没给这个国家带来好运。
在过去的上千年时间里,中原文明经历了无数次叛乱和夺权,所以每个新王朝诞生时,都会吸取前朝的教训,让权力尽可能地集中在皇帝手里,很多开国之君都会滥杀功臣,上演“狡兔死,走狗烹”的戏码。
但段思平没有玩套路,他坐上宝座后,很大方地封赏帮他造反的部下——给钱、给权、给地。
于是,这些功臣家族的势力迅速崛起,足以威胁到皇帝。
段思平在大理国有威望,这些人不敢打他的主意,但段思平死后,继位的二代目是一个小年轻,就比较好欺负了。
段思平的弟弟,联合图谋不轨的功臣们,带兵逼迫皇帝退位,然后自己当起了三代目。
按照中原王朝的惯例,废帝的下场通常都不好,做囚犯、当奴隶、去死,只能三选一。
但大理国这位废帝没有这么惨,他摘掉皇冠,剃了个头,就去庙里当和尚了。逼宫的那些大臣也没有把他关起来,就由着他遁入空门。
会出现这种奇景,是因为大理国深受佛教影响!
它西北方向的邻居吐蕃,是藏传佛教的流传地带;西面和南面的国家,都信仰南传佛教;而它东边的中原王朝,又推崇汉传佛教。
佛教的三大流派在旁边凑齐了,你说大理人能不信佛吗?
早在南诏国存在的时期,这里就已经建起了许多寺庙。
到了大理国时期,情况已经变成了上至段氏皇族和文武大臣,下至连字都不识的乌蛮人,人人皆信佛。
由于人人都在家里面用香火供佛,所以大理国也叫“妙香之国”。
信佛的大理国人,总觉得举头三尺有神明,做事要问心无愧。
开国皇帝段思平没有铲除功臣,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他觉得这么干太缺德了,功臣们谋逆之后没赶尽杀绝,允许废帝去当和尚,也是怕自己遭报应。
这种相对比较“温和”的夺权大戏,此后又上演过……
有一位段氏皇帝,都没人赶他走,他觉得当皇帝没意思,不如一心向佛,便主动退位出家了。
大理国诞生后的300多年里,22位段氏皇帝,有11位跑去了庙里。
中原王朝皇帝的塑像造型都是手指天空、腰挎宝剑,一副霸气外露的样子,大理国皇帝的塑像全是僧人模样,一脸和善、双手合十……
讲了大理国的内政,咱们也该说说它和中原王朝的关系了。
公元10世纪,赵家人在中原建立了宋朝并开始一一扫除周围的敌人,不久之后,宋军就打到了大理国的边境。
宋朝大臣分成了两派:一派认为应该趁着士气正旺,顺手把大理国给吞了。
另一派觉得大理国的自然环境险恶,不怎么好打,而且民风、习俗跟中原差别很大,打下来也不一定管得住。
还记得之前说的历史伏笔吗?这时候就发挥作用了!
宋朝皇帝在犹豫间,猛然想起唐军进攻南诏的结局,当场拍板决定不打了,并宣布大理国的地盘不归宋朝所有。
这么一来,宋朝和大理国就避免了成为敌人的状况,也没有爆发战争。
大理国一直想“抱大腿”——和宋朝做点买卖,再学学宋朝的技术。
但宋朝人觉得大理国人都是蛮族,聊不到一块儿去,也不想把技术传到大理,所以宋朝人对大理国人特别冷淡。
直到后来,第十六代皇帝段正严登基,两国关系才转暖。段正严是粉丝最多的大理皇帝,因为他还有一个名字——段和誉。
没错,他就是《天龙八部》主角之一段誉的原型!
在武侠小说里,段家被描述成一个武学世家:
老祖宗段思平开创了六脉神剑等必杀技,这些绝招在段氏皇族中代代相传。作为继承人的少年段誉,却对武功没啥兴趣,甚至离家出走,跑到了宋朝的地盘上,开始了一场大冒险。
但历史上的段和誉正好相反,他自幼就喜欢习武,还主动拜了一个宋朝来的高僧为师!
除了跟着高僧学兵法和奇门异术,也常听老师讲解佛经和中原书籍,所以段和誉年纪轻轻就已经成了文武双全的人才。
段和誉真实的打架水平如何,我们已经无从知晓,但可以肯定的是……
段和誉愿意拿热脸去贴冷屁股,向宋朝称臣,并且进贡了很多土特产,什么麝香、名马、珠宝,反正专挑贵的送。
这样一来,段和誉总算是把宋朝皇帝哄开心了。宋朝答应在边境搞贸易,大理国的商业得到了发展。
段和誉对内采取怀柔政策,还减轻了徭役赋税,想让老百姓的日子过得舒服点。
大理国的传统项目——“夺权”,在他这一代也上演了!
有大臣当众辱骂他,段和誉没杀他;有两个士兵要行刺他,事情败露后当场被抓,段和誉也没杀他俩,这就是所谓的“以德服人”!
段和誉在位39年,是历代大理皇帝中统治时间最长的,也是最受百姓爱戴的。即使他不会六脉神剑,也照样名留青史。
虽然段和誉是一位好皇帝,但毕竟大理国的地盘不大,国力上升空间有限。
在13世纪的亚欧大陆上,蒙古人毫无疑问是最强王者,他们横扫天下,无人能挡。
1254年,段和誉的五世孙在位时,蒙古人进攻大理国,很快扫平了大理军队,把那里纳入了蒙古帝国。
非常有趣的是,段家没有因为亡国而没落。
蒙古人觉得段家人威望高,可以帮自己“镇场子”,所以把他们封为世袭总管,段家人依然是大理的统治者。
直到元朝灭亡,新生的明朝发兵占领西南地区,想把西南收归中央朝廷管理,段家在这场战争过后才彻底失势。
都城羊苴咩也被摧毁,大理国的历史也到此为止了。
但人们很快在羊苴咩的废墟边建起了一座新的城池,继承了“大理”的名字,并且至今还矗立在洱海之畔。
[1]源于日语,意为第二代首领,这里指第二代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