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写作原来是这样:语言、逻辑和结构的全面提升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1章
学术写作为什么这么难

语言会带来问题吗

在美国读书的时候,我是我们那一级心理学博士班里唯一母语非英语的学生,而心理学课程的学习需要进行大量的阅读和写作,更不用说还需要写上百页的硕士和博士论文。当时我心里很着急,感觉自己在写论文方面,天然就与别人有很大的差距。

读了几年博士以后,我发现了一个令人欣慰的事实:学术写作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很难的,母语者也不例外。写论文——改论文——论文被拒,这一系列过程让学生在学术生涯中经历了无数黑暗时刻。然而,正是由于有这样艰辛的过程,每一篇文章的诞生和发表才会让人感受到巨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很多英语初学者会觉得,理解英语都已经这么难了,用英语产出岂不更是“难于上青天”?还有很多人觉得自己掌握的语法、句型、词汇量都不够,认为这些是写作的绊脚石。但在我看来,高中英语的语法已足够应付任何写作。在大学阶段,词汇量会有较大的提升。到了研究生阶段,一个人掌握的词汇量如果支持他理解大部分的学术文献,那么用来写作也足够了。而且写论文应该尽量用简单易懂的词汇(在保证精确性的前提下),本就不要求极大的词汇量。句型也一样,有些人认为用复杂的句型能显示自己的聪明或者博学,但其实应该尽量用简单的、避免歧义的句型。

很多人投稿的时候,会被要求请英语母语者帮助校对,但其实并不是所有的英语母语者都有足够高的写作水平,可以帮忙校对。正如我们写中文论文的水平有高有低,如果不是专业级别的编辑(copy editor),即使是英语母语者,对你文章修改的帮助也有限。所以不要太依赖于别人,寄希望于别人能把你的文章提升到多么高的层次,自己打好基础最重要。一篇文章的谋篇布局,语言的逻辑性、连贯性以及能否吸引读者一直读下去,都是很考验功夫的,如果没有经过长达数年的专业训练,即使是英语母语者,也一样会觉得非常困难。

我常常觉得英文可能是一门比中文更适用于精确描述的语言,比如英文语法里的单复数、时态以及定语从句,都是中文里没有的,这些语法的存在使得精确描述更加容易实现。这部分内容将在第4章“语言的精确性”里具体阐述。

总之,要相信写作的困难来自写作本身,而不在于语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