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触龙的“徐趋”说到古代的趋礼
《战国策·赵策四》里讲了一个“触龙说赵太后”的故事。赵太后的丈夫赵惠文王死后,他儿子赵孝成王继位。但孝成王还年幼,所以赵太后就临时掌管了朝政。西面的秦国趁赵国办丧事的当口进攻赵国,赵太后向东面的齐国求救,齐提出要赵太后小儿子长安君做人质,太后不肯。大臣们都极力劝谏,太后还是不肯。正僵持的时候,来了个老臣叫触龙,说是要见太后。
文章写太后怒气冲冲地等触龙来劝谏,而触龙上殿之后却慢腾腾地走,花了很长时间才走到太后面前,文中用了个“徐趋”来描写触龙上殿后行走缓慢的样子。
从字面上说,“徐”是慢,“趋”是快步走,连起来就是“慢慢地快步走”。一般的古文选和教材也都是这么注解的。
其实在这里,趋不只是快步走的意思,还是古代的一种礼节,是用来表示对长者、对尊者和对贵宾的恭敬的,是古代“以趋示敬”习俗的表现。《礼记·曲礼上》说:“遭先生于道,趋而进,正立拱手。先生与之言则对,不与之言则趋而退。”老师是尊长,即使在路上遇见,也必须快步上前,离开时也必须快步退下。
见尊长以趋示敬,见君王更当如此了。《礼记·玉藻》说:“凡君召以三节,二节以走,一节以趋。”君王召见臣子共用三个符节,用两个就表示情况紧急,要“走”(跑步)着去见君王,用一个则表示不太紧急,但也须趋,不能走得太慢。接到君王召见的命令尚且如此,面见君王当然更不能不趋了。《论语·乡党》记载孔子应鲁君之召去接待外邦宾客和面见鲁君时的行走动作,都是“趋进,翼如也”。快步前行,动作漂亮得像展翅的鸟儿。《史记·萧相国世家》中写萧何因为功劳特别大,享受到刘邦给予的特别待遇:“带剑履上殿,入朝不趋。”“入朝不趋”既然是一种特别的待遇,这就说明其他人入朝是必须“趋”的。后来这种特殊的礼遇逐步演变成权臣夺位的前奏,如汉末的董卓和曹操、魏末的司马师、东晋末的刘裕等,都是“入朝不趋”的。只是这种“不趋”已经变了质,不是一种礼遇,而是一种权势的表现。
触龙的“趋”也是这种面见君王礼节的表示,之所以“徐”,是因为年纪大了行走不便,但更主要的恐怕还是触龙智慧的一种表现,是触龙准备进言的一种艺术手段。因为“徐”,所以慢,就可以用时间来消解太后胸中的怒气,同时还为面见太后时有一个开场的话题,缓和谈话气氛。一举而两得,不是智慧和艺术又是什么呢?
有人认为这里的“徐趋”是和“疾趋”相对应的趋行步伐。疾趋是面见君王时的步伐,徐趋则是宗庙里“与尸行”时的步伐。触龙应该用疾趋面见太后,只是因为腿脚有病才变通用了徐趋。这种说法并不合情理。
《礼记·玉藻》说:“君与尸行接武,大夫继武,士中武,徐趋皆用是。疾趋则欲发而手足毋移。”在宗庙里与尸(代表死者受祭的活人)同行时,三种人的步伐大小是不相同的:国君前后两步的足迹要重叠一半,步子比较小;大夫要前后相接;士则要在两步之间留有一足的间隔,步子比较大。三人步伐的大小虽有不同,步法却都一样,都是徐趋,速度也都相当慢。想来前进的进度也应该一样,大概是国君走了五六步,士才能走一步。而这里所说的疾趋,只是指平时直行快走手脚不乱摆动的步法,并非见君王时应有的礼节。见君王只要“趋”就可以了,不必一定“疾”。把“与尸行”的徐趋用于见君王,情理上会让人难以接受,而且缓缓慢行的步法动作也不合见君王的礼节。所以触龙的“徐趋”应该不是这里所说“与尸行”的徐趋。触龙的“趋”,只是在步法上做出一种面见君王时应有的快步走的样子,只是对太后表示的一种姿态和礼貌,而速度的“徐”正是他用以进言的一种手腕,甚至可以说是他这次进言能够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触龙的“徐趋”和宗庙里与尸行的“徐趋”,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回事,不能混为一谈。
除了见君王和师长要用趋礼外,见长辈也要用趋礼。《论语·季氏》中记载了孔鲤两次“趋而过庭”的故事。孔鲤过庭时见父亲正独立庭中,就用趋礼“趋而过庭”,于是就有了孔子关于“学诗”和“学礼”的两次庭训,后来也就有了表示接受父亲教诲的“趋庭”和表示回答父亲询问的“鲤对”两个事典。王勃《滕王阁序》中“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一句,用的就是这两个典故。
在古代,有时见到不是尊长的人也会用上趋礼。《论语·子罕》有一则记载说:“子见其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孔子见到穿丧服的人、穿礼服戴礼帽的人和盲人,即使年纪轻也都会站起来和他们相见,经过他们身边时也都用趋礼。
在古代也有不用趋礼的地方,这就是《礼记·曲礼上》所谓的三不趋:“帷薄之外不趋,堂上不趋,执玉不趋。”这是因为帷薄外看不见里面的人,堂上地方太小,拿着玉怕摔坏,所以在这三种情况下可以不趋。
作为法定礼仪的趋礼现在已不复存在了,但其遗风在当今的日常生活中还时有所见。多年不见的朋友一旦见面,快步上前握手问候,这应该就是古代趋礼在现代社会的一种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