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医文化研究文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代序(二) 传承和发展中医药事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周和平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伟大创造,也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发展中医药事业,继承和弘扬中医药文化是当代中华民族的战略选择。

一、继承和弘扬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

(一)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

在世界文明的发展史上,有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文明,有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等,唯有中华文明绵延不断,传承至今。中华民族在5000年的历史进程中,不断融合,形成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正因为有了多元一体的文化才形成了多元一统的国家。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最终走向统一,这是中华民族的一个总体的趋势。文化的交融又带来文化的繁荣和发展。第一次的文化交融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带来了秦汉时期的文化繁荣。春秋战国时期设坛讲学蔚为风气。这些文化活动促进了文化的发展,使大家互相借鉴、互相学习。为什么出现了汉族?是因为汉朝在世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汉字”“汉文化”,中药的“汉方”等,这都是当时形成的。之后,经过魏晋南北朝几百年的文化交融,又出现了隋唐的文明。唐朝中国历史上是最兴盛的一个时期之一。宋辽夏金元,又是一次文化的交融。这一时期有许多重大发现。明清时期,中国文化逐步走向成熟。

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中国形成了儒、释、道的文化传统,成为中国文明的核心。儒、释、道的核心,实际上有非常好的合理性,儒家学说调整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人和社会的关系,即修齐治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仁者爱人”。道家学说调整人和自然的关系,即所谓“道法自然”。佛教是在东西汉年间传入中国的,用了上千年的时间,使禅宗完成了中国化的过程。佛教学说给人一种调整自我、战胜自我的文化理念。儒家学说调整人和人的关系,道家学说调整人和自然的关系,佛教学说调整人内心世界的关系,这是和谐文化的基础。

中华文化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特别是汉唐文化、四大发明等都影响了世界。十六、七世纪后中华文化传播到欧洲,利玛窦等传教士将大量中国经典译成拉丁文在欧洲出版,对欧洲文明产生重大影响。康德认为,斯宾诺莎的无神论完全是受老子的影响。莱布尼兹在《中国近事》一书中说:“在实践哲学方面,欧洲人不如中国人”。法国思想家认为中国哲学为无神论、唯物论与自然主义,此三者为法国大革命的哲学基础。法国伏尔泰说:“中国为世界最出色最仁爱之民族”。他还将《赵氏孤儿》译为《中国孤儿》剧本,在法国上演,风靡一时。德国大诗人歌德说,“在中国,一切都比我们这里更明朗、更纯洁,也更合乎道德”, “他们还有一个特点,人和大自然是生活在一起的”。自汉唐以后,中国文化波及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它们以中国为师,形成“儒家文化圈”。

中华民族的文化能够延续下来,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有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今人和古人的对话靠什么?有文字,有文物。中国文明的传承通过两个渠道,一个是通过精英渠道来传承,这种传承是由知识分子完成的,通过文字、典籍,包括易代修史、易代修书,国有史、方有志、家有谱,不断地来传承文化。我们现在看到的《战国策》《史记》《贞观政要》都是后人整理的。清修明史,用了90年时间,到了乾隆时期才完成。另外的一个渠道就是通过民间形式,即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来完成的。它既是国家主流文化的重要来源,同时又是主流文化的重要传承方式。当时读书人少,很多人是靠民族民间文化各种形式传播文化教化道德,不识字的人通过听戏了解文化。王国维对戏剧的定义是“用歌舞讲故事”。戏剧的作用,人们叫“高台教化”,即看一场戏,有的人能记一辈子。艺术的感染力是很强的。

(二)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它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母体中孕育发展起来的。中医药产生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有文献的记载可以追溯到甲骨文。甲骨文记载有商代后宫之事,其中有很多涉及中医治病,表明当时已经有了中医药知识。所谓“医同易”。《周易》乃三圣之学(伏羲、周文王、孔子),具有朴素的辩证思想。中医药的很多理念和《周易》相通,逐步地融入儒释道的文化精神,吸收了自然科学成果,逐步形成。再加上每个时代都有精英人物整理著述,使得中医药文化逐步完备。中医药关于养生的技艺和丸散膏丹的炮制与道家文化有很密切的联系。关于医德的观念,渗透了中国的传统道德理念,明显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比如配药时的君臣佐使等。古人有个说法,“不为良相即为良医”。佛教学说传入中国以后,中医的养生文化大量吸收佛教的理念,比如中医讲的养心治心,就是接受了佛教的理念,从认识和彻悟的角度来探讨如何保持心境的平静。在一些重要的典籍中,如孙思邈的《千金要方》,也吸收了西域的许多理念,包括辨证施治。中医古文,非常简练。古人把药物、脉象、汤头、针灸都编成韵文,朗朗上口,便于记忆。在中医药发展的进程中,也非常注重音乐和舞蹈养生。唐诗宋词中有很多记载。

中医药文化是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方面,对中华民族的繁衍和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人类发展历史上,很多民族都发生过大的传染病疫情,像欧洲一场传染病死几百万人乃至上千万人,这种情况在中国没有发生过。为什么呢?因为中国的中医药非常普及,而且中国人普遍接受中医药养生、防病、治病的理念。我国2003年出现“非典”,中医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一点已被大家认同。中医药也像中国传统文化一样远播于海外,中医的针灸、中药传播到100多个国家,已经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三)百年文化流失对中医药文化的冲击

大家都清楚,100多年来,中国的传统文化不断受到冲击。清朝自乾隆以来闭关锁国,对世界了解甚少,这个时候英国发生了工业革命,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法国在大革命之后也迅速发展起来,俾斯麦统一了德国,迅速走向强盛。而清政府却闭关锁国。1840年英国打上门来的时候,道光皇帝还不知道英国在哪。自此之后,中国不断受到外国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大家有很多反思,认为其中重要的一点是文化落后。“五四”运动将革新上升到了文化层面。但仍有一部分人全面否定中华文化,喊出了“砸烂孔家店”的口号,如同倒洗澡水的时候把婴儿也一块倒掉了。中医在这种背景下也受到冲击。

“废医论”早在1879年就出现了。近代一些著名学者,如章太炎,这些为推动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做出了贡献的人,带头主张废除中医。中华民国刚成立(1912)时,教育部就提出医学院不开中医的课程。1929年,民国政府推出“废中医”令。但实际上并没有废掉,因为中医药有根深蒂固的群众基础。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时期对中医非常重视。那时候根据地缺医少药,弄不到西药,出现伤病员基本是靠中医来治疗。新中国成立之后,主张中西医结合,要中医学习西医。实际上在中西医结合的背景下,中医逐步地走向衰落,对中医人才的培养和对中医的学校教育、经费投入,远远不够,中医药发展出现了很多困难和问题。我认为就目前来讲,中医药仍然是弱势群体。到了21世纪还有人提出要废止中医,说明还有一部分人对中医缺乏正确的认识和正确的理解,应该引起重视。放开眼界看国外,很多国家重视中医,引进中医药的技术。比如韩医,大家看过《大长今》,也可看出中医药在韩国的传承。欧洲一些国家对中医的兴趣越来越高,这种情况应引起我们的重视。振兴中医药事业刻不容缓,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中医药文化是当代中华民族义不容辞的责任。

(四)中医药事业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

一是中央对中医药事业非常重视。“十七大”把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写进报告;目前正在研究起草“关于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不久即将下发。该文件全面规范了中医药的发展。二是中医药承载的中华文化深入人心。中医药的“治未病”思想,也就是预防和养生的观念,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中医讲求以人为本,辨证施治,着力于整体去解决问题,有很强的科学性。三是中医药价廉效高,易于被老百姓所接受。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中,中医药必将发挥重要作用。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继承和弘扬中医药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2006年是媒体热门词汇,在社会上也产生了很大影响。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呢?这是从国际上引进的一个词汇,最早我国把它叫作“民族民间文化”,因为在国际范围内,包括国际公约都叫作“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以我们就借用了这个称谓。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包括各民族的民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文字,各种传统艺术表现形式如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美术,各种民俗礼仪、节庆和民间传统工艺等。像各民族的语言和文字,各种艺术形式,音乐、舞蹈、美术、戏曲等等,包括各种工艺、酿造、雕刻、制瓷、编织等等都应该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畴。另外,各种习俗,比如传统节日婚丧嫁娶,各个民族的节日等等,也包含着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

近几年来,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重视下,我们不断增强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使我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传承和发扬。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努力完成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工作

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是我国21世纪开展的一次大规模的文化资源普查。目前,各地的普查工作正在积极稳步展开,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各地文化部门根据本地实际,研究制定普查工作方案,落实普查资金,运用文字、录音、录像等多种手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家底进行了清查,为今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截至目前,云南、浙江两省已基本完成全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

(二)进一步完善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

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批准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18项;2007年,文化部组织开展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申报和评审工作,现推荐名单已向社会公示。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已建立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据统计共有3842项。在2010年之前,将建立第二批、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第二批国家级名录2007年申报,2008年公布;第三批国家级名录将于2009年申报,2010年公布。完善各级名录的申报评审机制,上一级名录要建立在下一级名录的基础上。目前重点推进市、县两级名录建设。

(三)落实传承人各项保护措施,建立传承机制

2006年以来,文化部组织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申报和评审工作。经组织申报、专家评审、公示、复审等程序,2007年6月,文化部公布了第一批226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包括民间文学、杂技与竞技、传统手工技艺、民间美术、传统医药等五类;2008年2月15日,文化部公布了第二批551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包括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民俗等五类。第一、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计777名。各省区也陆续开展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与命名工作,制定了相关扶持政策,鼓励和支持传承人开展传承活动。2月28日,文化部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颁证仪式”,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颁发了证书。

(四)推进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要求在“十一五”期间,确定10个国家级民族民间文化生态保护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丰富、较为集中的区域,实施整体性保护。2007年6月9日,文化部命名了我国第一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福建省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2008年1月8日,又命名了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目前,一些省份也在积极规划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如湖南省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文化生态保护区、青海省的黄南藏族自治州热贡艺术文化生态保护区等。

(五)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博物馆、民俗博物馆或传习所建设

建立专题博物馆、传习所,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集中保护和展示,既有效地保护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也对青少年和广大群众具有宣传教育作用。目前,北京、河北、云南、贵州等25个省(区、市)共建立专题博物馆283个,民俗博物馆164个,传习所276个。这些国有的、民间的专题博物馆、民俗博物馆和传习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发挥了重要作用。

(六)加大宣传力度,搞好“文化遗产日”活动

充分利用各种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广泛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知识,增强全社会的保护意识。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是我国的“文化遗产日”。“文化遗产日”期间,在全国各地举办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演出、论坛、讲座和咨询服务等宣传展示活动。对在“文化遗产日”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团体和个人,颁发“文化遗产日奖”。举办各种形式的宣传展示活动,吸引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提高全民的保护文化遗产意识。

(七)加强队伍建设,提高队伍素质

建立和完善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机构,配备专职工作人员。积极与人事编制部门沟通,争取增加人员编制,壮大工作队伍。

对现有的工作队伍分级、分类组织培训。一是重点培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人才,二是培训非物质文化遗产各门类的业务骨干。培训要向基层倾斜,特别要加强基层工作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这些人员的技能和素质。

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充分依托高等院校及研究机构,采取委托办学、联合办学等多种形式,在高等院校或研究机构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学科或课程,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培养一批专门人才,提高保护工作水平。

鼓励有关部门、民间社团、企事业单位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发展志愿者队伍。

(八)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入国民教育体系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进教材、进校园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举措,也是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成功经验。积极与教育部门协商,出台相关文件,将民歌、民乐纳入中小学音乐课,将剪纸、年画纳入美术课,将传统技艺纳入手工课,使中小学生认识、了解和喜爱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大学校园,使大学生近距离感受和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发挥高等院校学术和人才优势,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和研究基地。

(九)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

我国是世界上入选“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有昆曲、古琴艺术、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以及与蒙古国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四项)最多的国家,也是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较早的国家,并以高票入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2007年4月,温家宝总理访日,在日本举办了“守望家园——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场晚会”,受到一致好评。4月16日至20日,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成功地举办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展示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受到教科文组织和各国代表的高度赞赏。5月23日至27日,我国承办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特别会议在成都成功举行。我国还加强了与蒙古国的合作,就蒙古族长调民歌保护工作落实了相关保护措施。目前,我们启动了建立申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预备清单制度,对中医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要给予重点关注和优先考虑。

(十)积极推进立法工作

国家十分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立法工作,1997年国务院颁布了《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1998年以来,文化部会同全国人大,积极开展了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立法的调研,起草了法律草案。参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精神,该法更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并已列入全国人大立法工作计划。我们将积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的立法进程,争取早日出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法制保障。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我们非常重视中医药的保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部际联席会议中,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就是成员单位之一。在评审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时候,我们专列了中医药类,第一批就有9项,13个单位进入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第二批又有18项,40多个单位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建议名单。在777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中医药传承人是29位。对这项工作中央领导非常重视,多次做出批示,特别要求我们重视中医药向联合国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目前我们正在积极准备。

中医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传承中华文化,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今后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特别是对于中医药文化保护方面,需要中医药领域的专家在理论和实践上给予支持和指导。也希望在座的各位专家、各位同仁来共同支持我们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

三、几点建议

(一)树立民族文化自觉,使振兴中医药事业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发展中医药事业是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振兴中医药事业,要形成全社会的共识,特别是要形成各级领导的共识。“人必自尊而后人尊之”,如果自己都看不起自己,怎么让别人尊重呢?作为中华儿女都说中医没用,又让别人如何尊重你的中医呢?要加大对中医药文化的宣传,促进全社会的文化认同,加大正面的、深层次的宣传,让大家了解中医,了解中医药深厚的文化内涵。中央电视台专门策划的节目“千年中医”,我觉得就非常好。

普及中医药知识,应该从娃娃抓起。要在中小学教材中,增加中医药文化的内容。要让青少年了解华佗、张仲景、李时珍、孙思邈。他们也是为中华民族做出重大贡献的人,要多建一些中医药方面的博物馆,深层次地宣传中医药文化。

(二)建立新的传承机制

中医药在历史上有很多好的传承方法,当代怎样传承,是一个新的课题。

(1)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应该研究中医药人才培养的特殊规律。首先,在高校招生上,中医药专业的学生应该跨文理科。历史上的名医无一不是有着深厚的文化功底。但按现在的高等学校招生方式,中医药专业招生是按照理科来招的,学生古典文学、人文教育方面的知识储备比较少,而中医药人才恰恰要有较深的传统文化知识底蕴。其次,要加大中国人文学科的教育成份,经典的医学古籍要学,中国的古汉语也要学。医学古籍应该作为中医药专业学生的重点学习内容。

(2)建立师承制度。中国历史上名中医的培养,基本靠师带徒弟的方式,这种师承方式比较符合中医药文化的特点。在人才培养和人事管理中如何借鉴古代的做法和经验,需要我们加以认真研究。

(3)为民间医生的成长提供政策支持。中国民间有很多中医高手并没有上过大学,比如像骨科,有的高手不一定识字,但是他有绝招秘方。民间医生的成长有它的特殊性,也应该为他们的成长提供政策支持。

(三)整理挖掘中医药文化遗产

(1)整理中医药典籍,加大出版数量,让更多人了解中医药文化。在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古籍保护单位中,中医科学院的图书馆名列其中。其中100多种典籍列入了国务院公布的国家珍贵古籍保护名录,要整理出版中医药典籍,让更多的人理解中医理论的博大精深,发挥社会效益。

(2)要加强中医药的资源普查。现在中医药行业有很多变化,随着自然条件的变化,有的药物现在没有了,也有的过去不知道它能够作为药物,但现在已经入药了。还有中医的分布情况,要通过调研,做详细的了解,摸清底数。这是制定规划,促进事业发展的基础。

(3)要加强对中医药文化的研究。要充分挖掘中医药文化遗产资源,在保护的基础上,加以合理利用、传承和发展。

(四)加大投入,使中西医并重,名副其实

从中西医的发展看,总体上是“西强中弱”。很多中医院难以为继,医疗条件、住院设施、检查手段都很差。此外,在从业人员数量上、从学校培养的毕业生的数量上,中医都是偏少的,要让中医和西医真正做到并重和平等,尽早改善中弱西强的局面。要抓住国务院下发文件这个契机,推动中医药事业有一个较大发展。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中,我认为应注意中西医的结合和配置,积极发挥中医药作用。中医药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因而有较强的生命力。在对待中医走向世界的问题上,不要片面强调“接轨”,要强调保持特色。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五)积极开展科研工作

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中,要注重发挥中医药的作用。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利用人类的共同文明成果,不断地吸收先进的科技,这也是中华文化包容性的体现。要借助当代的科研结果,比如检验技术,使中医药事业有一个更快的发展。另外,应该建立当代中医药理论体系,以指导当代中医的继承和发展。

总之,我认为中医药事业面临着很好的发展前景,但是任务还是很艰巨的。保护和弘扬悠久的中医药文化,还需要中医药界同志的不懈努力,特别是全社会的关心支持。只有形成全民族的文化自觉,才能真正迎来中医药事业快速发展的春天!

(作者系原国家文化部副部长、原国家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成员兼办公室副主任、国务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兼秘书长。此文系2008年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发展讲坛上的专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