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偏爱会写作的人:商业写作技巧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4章 写作绕不过的那些坎儿

在写作之路上,我也曾经遇到过许多困惑。

在与许多写作的朋友一起交流时,我发现这些困惑也曾经让他们陷入茫然中。比如:

没有灵感时怎么办?

写作找不到方向时,要不要先模仿名家?

在写作生涯陷入停滞时,可以用一些什么方法来激励自己?

我也曾经被以上几种问题困扰过,在那些黑暗的上下求索的日子里,我甚至问自己要不要转行去从事别的职业。

最终,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思索,我找到了一些属于自己的应对方法。当你在写作中也遇到这样的问题时,希望你可以翻一翻我关于这些问题的思考和心得,也许能够帮助你打开写作思路。

创意:如何找到源源不断的写作创意

经常听到一些初学写作者这样说:“我也很想写作啊,但经常是下笔时,不知道写什么。看有些作者,创意好像自来水一样源源不断,但我的写作创意,经常千呼万唤不出来。”

没有写作创意,就好像是不高明的厨师走进厨房做饭,面对着琳琅满目的食材,不知道如何下手。而高明的厨师是:即使只有一些边角料,也能立刻巧夺天工,通过自己的创意,三下五除二,瞬间变出一盘盘美味大餐来。

前者差的是什么?

就是对原材料的创意。

判断素材,要如猎犬般敏感

写作素材其实在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关键看你有没有掌握创意技巧,能将这些素材很快拼成作品大餐。

我们先来看一个作家李碧华的例子。

李碧华是中国香港的一位高产作家,在写作鼎盛时期,曾经为《明报》《东方日报》等香港数十家媒体撰写专栏。

除了专栏之外,她还要写各种小说。

她在访谈录中说自己是这样寻找写作素材的:每天早上起床后,她做的第一件事是打开各大报纸,快速地浏览,从中发掘对自己有用的写作素材;觉得有用的写作素材,就用剪报的方式剪下来,贴在墙上。

在她写作的时期,还没有互联网。除了看报纸,她的另一个搜集写作素材的渠道就是看电视。而且她喜欢看一些媒体上的社会新闻,里面的家长里短,市井里弄,凡夫走卒等——这些看似被别人一笑而过的素材,在她那里,就像猎物遇上一个“写作猎犬”一般,迅速地被过滤、筛选、挑拣,最后变成对她有用的写作素材。

她的许多专栏的写作创意就是这么来的。

关于写作创意,在传统作家中流行一个词,叫作“采风”。意思是说,没有写作素材时,就出外旅行或采访一阵儿,去当地感受一下风土人情,采访一些故事的主人公等,从中获得写作灵感。

采风,重点是要做个有心人

在这方面,我也曾经看过许多当代作家的访谈。

湖北作家池莉说她也喜欢经常旅行,在自己写作灵感枯竭时,就去陌生的地方旅行一段时间。有时,陌生的风景、陌生的人和事等,都可以刺激她的写作灵感。

黑龙江作家迟子建则经常回到故乡漠河,回到大兴安岭、小兴安岭住一阵儿。那些熟悉的人和事,有时隔一段时间再回去,也能让她找到很多写作创意。

作家严歌苓为了写作小说《老师好美》,深入很多中、小学采访,实地感受校园里老师和学生的生活状态。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看,采风确实有助于一个写作者获得写作创意。

我的故乡在湖北东南部的一个小县城,我经常是三五个月才得空回老家一趟。我回老家后,常常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在县城的大街小巷漫无目的地闲逛,或者坐在人民广场的台阶上,看广场上跳舞的人群。

经常在这样一些时刻,很多写作创意源源不断地来到了我的脑海中。

比如有段时间,我就在采风时构思写作了一部小说《一个县城里的中国》,以县城里不同职业、不同身份的五十个人的生活,来反映一个典型的中国小县城,在当代中国所发生的剧烈变化。

真正的采风,是用心沉浸与感受

英国作家阿兰·德波顿在《旅行的艺术》一书中,也强调了这种旅行要用心来感受的重要性。他说,只有在旅行的过程中,用心去体验当地人的生活,用心去感受人文历史、风土人情,你才会有更多的新发现。

面对同样的写作素材,走马观花的写作者会视若不见,而用心去体验和发现的写作者,则会从这些写作素材中找到创意组合的灵感。

在发掘写作创意方面,电影《我不是药神》的第一编剧韩家女可谓高手。众所周知,大卖的电影《我不是药神》的故事创意,来源于央视的一档法制节目《今日说法》报道的案例。

这个节目播出时,肯定是有许多人同时看到了这期节目。但是,缺乏创意训练和准备的人,大都就是看个热闹,然后嘘唏感叹一下,也就过去了。而韩家女却从中看到了这个故事的价值,她敏锐地判断这是一个好的写作创意——一个本来自己得重病的患者,从寻找地下进口药救自己性命的过程中,慢慢发展到帮助别人代购。

韩家女觉得这个故事值得挖掘。为此,她找到现实生活中故事的主人公程勇,对他进行采访,并取得授权,写成了后来让她声名大噪的《我不是药神》。

这难道不就是有心发掘写作创意的结果吗?

要学会像大厨一样加工素材

通过以上案例,我们发现了找到源源不断的写作创意的两个关键点:

第一,如何判断写作素材的写作价值;

第二,如果素材是有写作价值的,如何进行基本素材的再加工和创作。

如何判断写作素材的写作价值

我们每天会接触成百上千条新闻,听到成百上千个人的故事,无论是网络上的,还是从周围道听途说的,要想判断哪些人和事可以写,你得先问问自己:它们打动你了吗?

首先,相信你的直觉吧。当你一瞬间被某个故事或者某个人所打动,当你一瞬间被某个场景激发出欢乐或者惆怅的情绪,那些打动和激发你的事物,可能同样会让别人产生触动。

日本作家是枝裕和有一次在家乡的火车站,看到一个中年男人携家带口回家的背影时,突然萌发了想写一个关于亲情的故事的欲望。于是,就有了《步履不停》的小说和电影。

那种描述亲情间的隔膜与和解,描述亲情间的“人生路上步履不停,为何总是慢一拍”的淡淡感伤,不是同样让我们在生活中感同身受吗?

记录下打动你的人和事,写下来,相信它同样会打动别人。

当然,只有打动是不够的,你还需要问问这些人和事,它们是否符合以下标准:

第一,有趣。有趣的东西才会吸引人。

第二,有新意。大家都在用“霸道总裁爱上我”的写作套路时,你再写一个“霸道总裁爱上我”的故事时,有没有新意?

第三,有某种人性的深刻。只有挖掘出人性的深刻和真实,才能让人印象深刻。

如果满足了以上一些条件,那么你就拿起笔开始写作吧。不管是把它写成散文、小说、新媒体文章,还是写成诗歌、剧本等,都可以。

如何进行基本素材的再加工和创作

比如,你听到邻居家的一个老人去世了。

这是一个事件,每天都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发生。这个事件之所以会打动你,是因为事件的主人公是你的邻居。如果你只简单地写一个老人的去世,这件事情就没有多少写作价值。

但假如我们在这个老人去世的遗物里,发现了一封信。

原来在多年平静的婚姻生活下面,她曾经有过一次出轨经历。她一直将这段经历埋在心底,从来没有和任何人说起。这段经历如同一道光,照亮了她沉闷的婚姻生活。她一直深爱着那个让她出轨的男人,怀念着她生命中那曾经闪亮的一周。

于是,有人把它写下来了,写成了小说《廊桥遗梦》。这部小说探讨了婚姻道德,以其深沉的力量打动了无数读者,成了畅销书。

这样的构思是不是让你体会到:要想让一个写作素材变得有价值,我们需要移花接木,对素材进行再加工和创作;需要找到新的写作角度,让这个素材具有艺术价值。

可能你还是不明白,那我就说得更形象、更明白一点:在高明的厨师那里,无所谓食材的价值。任何食材都是有价值的,关键在于厨师是想把食材做成小炒还是满汉全席,做成鲁菜还是川菜,做成餐前小点还是宴会中的主菜。如果厨师了解自己的意图和方向,哪怕是一片萝卜,都能把它做成餐前小点,变成美味佳肴。

对于优秀的写作者也是一样。如果写作者胸中有明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然后就可以带着这样一个采购意图,去“生活的菜市场”挑选适合自己的写作原料。

于是,在生活的汪洋大海里,有写作者取之不竭的写作原料。

模仿:写作初期,从模仿到超越

初学写作者,最难的可能是无从下笔。

素材有了,创意也有了,但还是不知道如何写。

这就涉及一个写作初期的问题:从模仿到超越。下面,我们就来讲讲初学写作者,如何实现从模仿到超越。

模仿,是写作者的必然之路

说起模仿,在书法界和美术界是最容易理解的。

比如在画画时,一般美术老师可能会教导你,先找一些大师,比如张大千、齐白石的画作模仿(临摹)。

学习书法时的模仿,则更容易理解了。我们会买一些书法大家的字帖,照其一笔一画地练习。久而久之,先学会形似,再慢慢神似。

形神皆似后,再开始超越。

对于初学写作者来说,模仿同样可以是起步的第一要点。

著名作家王小波去世后,网上曾经有一个崇拜他的作家群,叫作“王小波门下走狗”。中国当代文坛一些中青年作家,很多都受王小波写作风格的影响,并有意无意地模仿过他。

韩寒曾经公开表达过对王小波的喜爱,说他自己的杂文、随笔等写作,深受王小波风格的影响。

作家韩松落说他曾经在狭小阴暗的宿舍里一口气读完了王小波的“时代三部曲”,紧接着便是毫无意外地模仿——他模仿王小波写了很多篇作品,其中有一篇名叫《春雪》。

和韩松落一样,著名悬疑小说作家蔡骏也模仿过王小波的小说《立新衔甲一号与昆仑奴》。

张爱玲曾经说过,自己读《红楼梦》是如何如痴如醉。她后来的许多小说,包括语言风格,都多少受到曹雪芹的影响。她最著名的小说之一《倾城之恋》中的乱世儿女情,让人想起《红楼梦》中的一众儿女。

而后来的作家王安忆,写老上海的感觉,又多少让人感觉有张爱玲文风的影子。

写作《平凡的世界》,并以此获得茅盾文学奖的路遥,在自己的创作手记《早晨从中午开始》中说过,自己的现实主义写作风格,深受当时同样是陕西作家,写作《创业史》的柳青的影响。还受过苏联作家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的影响。

所以,模仿前辈大家,开始自己的写作,被证明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也被许多知名作家实践过。

模仿可以让你少走许多弯路。

对于模仿,就像一句话所说的那样:你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如果前辈已经探索过,证明是可行的道路,为什么你还非要去走弯路呢?

模仿:哪些可以模仿,哪些不能模仿

谈到模仿,关键的问题是,你如何行之有效地模仿,或者如何正确地模仿;还有,如何不让模仿变成抄袭。

模仿,首先要找到哪些作家、哪些作品最能打动自己,而且在打动自己的同时,最能让自己涌起一种冲动:我也想这样写作,这样写作,最能抒发我对人生的理解。

二十多年前,有一次我读史铁生的小说《老屋小记》(史铁生曾经因为这篇小说获得首届鲁迅文学奖)。小说以诗一般的语言,从作者的视角,讲述了几个他认识的小人物的故事,展现了他们的梦想与失落。小说感人至深。

记得读完后,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从小说里那种惆怅的情绪中一直走不出来。当即有一种冲动,让我也很快写完了一篇叫作《珠江河畔》的小说,虚构了几个珠江河边的小人物的故事。

这篇小说发表在1997年的宁波《文学港》月刊上,并且作为封面重点小说进行推荐。诚实地说,从情绪的掌控,语言的风格,小人物的塑造上,我这篇小说都模仿了史铁生的《老屋小记》。

之所以想模仿,是因为那种诗一般的语言,那种欲说还休,惆怅的、忧伤的乡愁一般的写作风格,深深地触动了我。

模仿打动你的作品,打动你的作家,并且找到适合你的表达方式去表达。但是切记,你的这种模仿一定不是抄袭。

你可以模仿那些你喜欢的作家的写作风格;你也可以像他一样,选择某种类型化的题材来重点写作,比如:

●大女主

●悬疑

●家庭亲情

●青春小说

……

但是你不能这样做:

完全模仿对方某个作品的结构;

模仿对方作品的某个桥段;

完全模仿对方某个作品的题材创意;

完全模仿对方某个作品的人物设置;

……

如果你有这样的行为,就不叫模仿,而很容易会被认定为抄袭。就像作家于正最终被法院判决抄袭琼瑶的作品《梅花烙》,电影《少年的你》被网友指出原著小说抄袭了日本作家东野圭吾的作品《犯罪嫌疑人X的献身》的写作创意,而引起舆论风波一样。

超越自我,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写作者

不管如何模仿,优秀的写作者,最终都会经历一个由模仿到超越的过程。

因为一个优秀的写作者,既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但又不止于此。他需要汲取前人的经验和智慧,而最终形成自己的风格;他需要从前人对时代的记录中受到启发,完成对自己所处时代的记录。

我国著名作家莫言的写作,能够看出来深受美国作家福克纳的影响。写出了《喧哗与骚动》《我弥留之际》的福克纳,一辈子都没有走出过自己的故乡小镇,但这并不影响他通过书写故乡小镇上的人物,来记录整个人类的故事。

莫言,最开始也一直在写作山东高密老家的人们的生活,但是他最终形成了自己的风格:黑色幽默,中国本土特色等。最终,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从我国香港作家李碧华的很多作品(比如《青蛇》)中能够看出,她深受张爱玲的影响。但是李碧华在模仿张爱玲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写作风格。她最擅长写情,在她的作品中充满了浪漫、激情、凄艳的色调,这比起张爱玲的空灵、寂寥、冷峻,又自成一体。

作为写作者,就要有一种从模仿到超越的能力。

那么,如何才能超越呢?

你在写作时,首先要找到自己不同于别人的优势和禀赋。一个人的身上,就连通着全人类,但是每个人又都是独一无二的。你一定有自己独特的经历、独特的气质、独特的生长环境等。

你只需要在融会贯通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优势,将自己的特点放大,就能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灵感:写作灵感,是天生还是后天训练

自从写作以来,我被人问得最多的问题是:“为什么我经常没有灵感?”

很多人反映,自己坐到电脑桌前,经常感觉大脑一片空白,神思困乏,不知道该如何下笔。或者,即使憋了半天,好不容易写出来一段话,但自己都觉得面目可憎。

怎么办?

为什么没有能激发灵感的缪斯女神频频光顾?为什么灵感不能像自来水一样,只要我想要,它就随时有?

下面我们就来聊聊,所谓写作灵感,是天生还是后天训练。

灵感之于写作,如同神的光顾

我曾经看过一幅漫画。有一个写作者,为了等待灵感光顾,好让自己写出惊世之作,一会儿跑到草地上晒太阳,一会儿熏香沐浴,进行等候灵感光临的仪式,结果白白折腾——就像古时候旱灾之年的灾民求雨一样,一番折腾下来,连一滴雨也没有见到。

写作,有没有灵感这回事?

灵感肯定是有的,文坛上也有不少关于灵感的逸闻。

英国作家J.K.罗琳曾经回忆自己创作《哈利·波特》的灵感来源时这样说道:“那个周末,我找好房子之后乘火车回伦敦,车上很拥挤。塑造哈利·波特的想法就在这个时候突然出现在我的脑海中。我从6岁开始就一直在写作,但是之前从未因一个想法激动过。但让我极度沮丧的是,当时没带笔,而害羞的我又不好意思向别人借。现在想来那可能是一件好事。因为我只能静静地坐在那儿,任凭想象天马行空。由于火车晚点,我就这么想了4个小时。所有的细节都出现在我脑海里。一个骨瘦如柴、一头黑发、戴着眼镜,并不知道自己是个巫师的男孩儿越来越真实。”

英国作家詹姆斯·巴里说自己写作《彼得·潘》的灵感来源于孩子。巴里喜欢牵着狗漫步在花园中,在那里他经常遇到三个小男孩:乔治、杰克和彼得。正是那三个男孩触发了他的写作灵感。

所以,对于作家写作来说,灵感是一定有的。

那么,所谓写作灵感是什么?

可能是一瞬间的被某处风景、某个人的形象所引发的触动,可能是被某种情绪所打动突然想起了某段生活经历、某个人,也可能是某段文字突然让自己想起了一个故事,等等。然后,所谓写作灵感就来了。它就像一个开关,让自己之前如同被淤泥堵住河道般阻塞的思路突然打通了。

于是所有的写作路径变得清晰了,你可以看见远方的目标了,写作仿佛变得如有神助,从此顺了。

但一个写作者,不能坐等灵感。

因为越了解灵感,你就越会发现,所谓写作灵感,要想让它频频光顾,绝对不是像漫画中所讥讽的那种写作者,躺在草地上呼唤就可以来到的。

要想让灵感光顾,必须满足这样几个条件:

第一,你打下了思考基础。

你为这次写作苦思冥想了很久,你用全身心的准备和全部力量去呼唤这件事情。即所谓吸引力法则——当你思想集中在某一领域的时候,跟这个领域相关的人、事、物就会被它吸引而来。

有些作家在写作时一直在思考某个情节,日思夜想,然后在睡梦中突然得到了一个灵感,醒来后赶紧记下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第二,灵感更容易光顾那些有写作功底的人。

有一个段子说,优秀的演员不能等到有灵感才演戏,优秀的作家也不能靠灵感来写作。而恰恰相反,一个优秀的演员,只要摄影机一打开,导演一声令下,他就能立马进入角色状态,该哭就哭,该笑就笑。

这时候所谓来了灵感,更像一个职业化的程序员操作指令一样,优秀的演员和优秀的作家知道不能靠神灵赐予灵感,而是要靠自己创造灵感。

之所以能做到这样,就是因为优秀的演员在镜头前反复演练了,优秀的作家日复一日地坐到桌前写作了。那脑海里的“一声令下”,就像一个呼唤灵感的仪式。

对于写作者来说,与其相信灵感,不如更相信后天的训练

美国高产作家斯蒂芬·金在自己的创作生涯回忆录《写作这件事》中说过,自己在每天早上的一个定点时间,会准时坐到桌前开始写作,而且每天必须写满一定的字数。因为他觉得这对于一个作家来说,是一个基本的要求。

路遥在《平凡的世界》的创作手记《早晨从中午开始》中也说,一个作家写作就像一个工人每天早起去工厂劳作,像一个农民每天早起去田间劳动一样,除了像个老黄牛一样默默耕种,还能怎样呢?

英国埃克塞特大学以心理学家迈克尔·霍教授为首的科学家们断言:一个人的文学成就,至少一个散文作家的文学成就,几乎百分之百是靠锲而不舍的劳动精神获得的。他们对一些大作家的传记进行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所谓灵感对一些杰出作品的诞生所起的作用微乎其微,那些作品能问世首先靠的是作家实际的熟练技巧。

你会观察到,那些优秀的、成功的作家,不会完全依赖灵感而写作,而是每天坚持做到:

●不管怎样,每天坚持写作一定字数。可能是3000字、5000字,甚至10000字。给自己设定一个写作目标,只要没有完成,哪怕加班也一定要写完。

●每天准时选择一个时间段坐到桌前,开始一天的写作。有些人晚上思维最清晰,有些人一天的早起时段精力最充沛,不论哪个时段,他们都会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独有的创作灵感最容易光顾的时段。

●日复一日不断地进行写作训练。每天坚持,有一天就会发现,自己不会再依赖灵感来写作了。写作就会变得职业化,变得像呼吸空气,像一日三餐一样自然,只要坐到桌前,就能开始写起来。

只有这样,才是一个写作者最好的状态。

激励:写作自我激励小技巧

如果一个写作者的状态陷入低潮时,有什么样的激励方法可以让写作顺利进行下去?那些著名作家创作不下去时,都有些什么样的怪癖或者习惯?

大多数作家的习惯是抽烟,烟雾袅袅中,思绪飘忽,灵感往往就在一种顿悟中降临。有这个习惯的代表性人物是鲁迅,因为过量吸烟,以至于损害了身体。

一位作家朋友说,他创作不下去时就使劲喝水,结果把肚子都喝鼓胀了。

还有个作家朋友的怪癖是抠指甲,写作陷入停滞时,他就抠指甲或者修剪鼻毛等。看似不雅,其实都是凝神静思,休息大脑的好方式。

我非常欣赏钱锺书的夫人杨绛的习惯。她在自己的文章中这样写道:“当我写不下去时,我就去楼下来回散步,或者去看看天上的星星,看看天井里的月亮等。有时,我们也会一起去‘探险’,所谓探险就是去走一些以前没有走过的路,获得新鲜感。”

在我看来,写作者掌握一些激励小技巧,会让你的写作更容易继续进行下去。

作家刘同说过他的一个激励自己写作的小技巧,他还把这个小技巧应用到健身上。那就是:每次写作和健身之前,他先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如果完成这个小目标,就会给自己一个小奖赏——可能是一顿甜品、某个小礼物;也可能是去看一部电影,等等。

我有一个作家朋友,激励自己写作的小技巧是,偶尔写累了,就故意(本来网络上也可以操作)散步到家门口附近的ATM机上,查询一张银行卡里的数字。然后勉励自己说:“这个月又来不少稿费了,要继续加油啊。”或者对自己说:“看这个银行卡里的数字,离成为马云还遥遥无期呢。有什么理由懈怠,继续加油吧。”

导演刁亦男说自己在写作时,会通过音乐来激励自己。他会打开音响,反复听一些经典音乐,让自己的身心沉浸在一种写作情绪中。

还有一个朋友,他的激励小技巧就像日本电视剧《排球女将》中的小鹿纯子那样,每写完一篇文章,他就举起右手并成拳头,对着空中大喊一声:“加油!”这样能让身心突然振奋一下。

这里说到写作中的激励小技巧,就不可避免要提到心理学上的延迟满足。

曾经有一个著名的“棉花糖”实验:心理学家将幼儿园的孩子单独留在一个房间,房间里摆一个盘子,盘子里有棉花糖,并告诉孩子:“我有事要离开一会儿,待会儿如果我回来的时候,棉花糖还在的话,就会再给一块棉花糖作为奖励。但是呢,如果你们实在想吃的话,也可以选择按铃,然后直接吃掉棉花糖。”这个实验最后的结果是,大约只有三分之一的小朋友抵抗住了诱惑,等心理学家回来,得到了两颗糖。大约20年后,心理学家对当年参加实验的孩子进行了后续跟踪调查,发现当年抵抗住诱惑的孩子,都拥有了更高的学历、更健康的体重,SAT成绩也比直接吃掉棉花糖的孩子平均高出210分。

为什么?

因为前者拥有延迟满足的能力。

写作有时是枯燥、乏味的。所以,你会观察到许多写作者为了躲避这种枯燥,一会儿去刷刷微信朋友圈,一会儿去看看电影,或者一会儿又去享用美食等,总之,各种潜意识的逃避。

结果一天的大半时间过去了,还是一个字也没有写出来。

这样的状况周而复始,最后年初承诺的写作目标,到了年末一看,一个也没有实现。然后把目标再改下日期……

所以,为了达到目标,就需要学会延迟满足。

可以有奖赏,但不要在任务没有完成之前,先去享受奖赏。

甚至,要有意识地先苦后甜。这样得到的奖赏和激励,幸福感才更容易爆棚。

谋生:如何平衡为钱写作和为兴趣写作

记得10多年前,我去参加一个打工者文学沙龙。

现场来参加沙龙的许多人都是文学爱好者。当天讲座的是一个我从来没有听说过的女作家,她在台上慷慨陈词,鼓励台下的打工文学爱好者们,要为文学而献身。

她说:“文学是你们的灯塔,是你们的生命,是你们的眼珠子。”

台下的文学青年们一个个听得两眼发亮,如同被传销洗脑一般。

后来有一个30多岁的男子现身说法。他说现在自己工作也辞了,每天窝在北京肖家河的工棚里写诗。他说自己为了文学的庄严,绝对不能去做一些“为稻粱谋”的俗务。

那么生计怎么办呢?

我大概听明白了。他的妻子为了支持他的写诗梦想,白天在一家餐馆打工,晚上去天桥上卖袜子贴补家用;他在老家的父母都70多岁了,像保姆似地替他照看留守在家的儿子,每天还要下田劳动,风来雨去。

那个庄严的、一脸悲壮的文学圣徒讲述自己的经历时,台上讲座的女作家居然为他频频点赞,台下的文学青年们也都为他喝彩。

我当时有点懵了,怎么可以这样?

一个人的写作梦想,怎么可以建立在妻子为自己“化成泥”,白发父母不能赡养的地步?如果一个人的写作梦想自私成这样,那么在我看来,还不如先去找一份工作,养活自己要紧。

由此,我想到许多人都有的写作困惑:

●写作不能养活自己之前,我要不要全力以赴投入写作?

●在写作中的一些阶段,我是为了兴趣而写作,还是要为钱而写作?

在北京这个城市,有大量的写作青年。

我认识许多来到北京寻找写作梦想的人,他们经常问我的第一个问题是:“我应该在这个城市,如何开始我的写作之路?”

我经常对他们说:“不管你是单身还是已婚,都应该先去找一份工作养活自己或者养家,然后用业余时间来写作。直到写作的收入可以让你衣食无忧,能承担起养家的重任时,再来做一个职业写作者。”

先去找一份工作养活自己和家庭

为什么要先去找一份工作养活自己和家庭?因为如果你连基本的生计都不能解决,你的写作底气不会足,你会缺乏安全感,会心慌。当你的心不能安顿和平静时,你的写作可能也无法进行下去。

我有一个写作的朋友,他原以为专职在家写作可以更有效率,结果却发现,自己每天都在担心“今天万一写不出东西,没有收入怎么办”,这种焦虑的心境反倒让他经常一个字也写不出来。

而且,在写作初期,我特别不赞同一个写作者过早地脱离社会生活,把自己关在房间里。

生活是写作最好的源泉。如果你没有丰富的社会生活,没有丰富的与人打交道的经验和体会,你怎么会对人生、对社会的观察更深刻?

当然,最重要的是,我们不能将自己的写作梦想,建立在牺牲家人的生活质量上,自私地让家人为自己的写作梦想买单。

我一直觉得,先养活自己,这是任何一个写作者最起码的责任。

然后,还要能照顾家人。

因此,这也涉及第二个问题了:当写作能力无法足够支撑自己随心所欲时,在一个人的写作生涯中,要不要阶段性地为钱而写作?

可以先为钱而写作,但君子要写之有道

我认识许多闯荡北京的作家,在为生存所迫的一些阶段,都做过许多为钱而写作的事情。比如20世纪90年代,有一套丛书,据说就是在书商的邀约下,四五个作家共用一个笔名,专门写通俗小说,有点像民国时期张恨水等人的鸳鸯蝴蝶派。

我的老乡古清生闯荡北京时,也是先为生计考虑。他曾经和宋强等人,应书商邀请,合作了一本畅销书。这本书在20世纪90年代大卖。但因为没有预估到后来畅销的程度,几个作家只拿到几千元的一次性稿费,倒是书商赚了个盆满钵满。

号称中国第一自由撰稿人的汪继芳,刚开始闯荡北京时,也是先选择专门给高稿费的期刊(诸如《知音》《家庭》《华西都市报》等)写稿,并且后来还带动了20世纪90年代一大批自由撰稿人的诞生。

所以,在我看来,作为一个写作者,如果你在成名之前需要先解决生存问题时,完全可以先为钱而写作。

但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为钱写作,不能做触犯法律和有违道德的事情。

为钱而写作,没有什么矮人一等的。就像如今的许多网络作家那样,尽管许多主流的文学作家不承认网络小说的写作是写作,经常斥之品味低下、程式化等。但不得不承认,许多网络作家年收入上千万,赚得盆满钵满,让有些“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所谓纯文学作家们羡慕不已。你不能否认一个写作者先保障基本的生存,再去谈理想,这比起那些将写作理想建立在牺牲亲人的基础上的写作行为,更来得合乎情理。

孤独感:写作的孤独感如何克服

相信许多写作者都有这样的体会:

一个寂静的下午,你枯坐在屋里,屋里只有闹钟嘀嗒嘀嗒的声音;你望向窗外,有鸟儿在展翅飞翔;你再站在窗户旁,望向楼下的街道,一派车水马龙的样子。但此时,唯有你独坐在安静的屋里,好像被全世界抛弃了一样。

此时,一种巨大的孤独感会不可阻挡地袭来。你会想,为什么我要选择这样一条孤寂的道路?你也可能会想,要不要离开这安静得让人发疯的屋子,出外去寻觅大好春光?

但理智告诉你,你必须克服这种孤独感。如果“今天不是写作天,明天也不是写作天”,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你很可能将一事无成。

作家,首先就要学会能够“坐”得住。但是,当这种孤独感袭来时,有时你可能都无心写作。写作因此陷入停滞。

这也涉及一个写作者最关心的问题——写作的孤独感如何克服?

写作时感到孤独是正常心理

路遥的创作手记《早晨从中午开始》,描述了他在写作《平凡的世界》时,住在延安市一个县城的招待所里。在写作间隙,他也经常会涌起巨大的孤独感。

每当孤独感袭来时,他有时会停下来沉思;有时会去招待所后面的山上,用他的话说是做一些“张牙舞爪”的自创健身操,恢复一下写作的体力;有时他会去读托尔斯泰的日记,从这位伟大作家的自述中,寻找心灵的力量。

电影《白日焰火》的导演刁亦男描述,有一段时间,他在家写作剧本时,有时会反复地听一些自己喜欢的音乐,让自己进入音乐情绪中。这样一方面可以更容易找到写作的感觉,另一方面让音乐来帮助自己缓解那种孤独感。

人是非常奇怪的:有时置身于人群的热闹中时,会特别想一个人待着;但有时长时间一个人待在屋里写作,又会特别渴望那份和朋友交流的热闹。

所以,你会发现,北京的许多咖啡馆总是顾客盈门。一些写作者,宁愿带着电脑去咖啡馆,在喧嚣的人群中写作,也不愿意一个人独自待在家里。因为咖啡馆有人气,不会让写作者感到那么孤独。我的一个经营咖啡馆的朋友说,这是因为咖啡馆迎合了现代都市人“孤独经济”需要人陪伴的需求。

当写作的孤独感涌来,有时会让一个人陷入心烦意乱,让正常的写作无法推进。写作时感到孤独是正常心理。

接纳自己的孤独情绪

我不止一次接到写作者这样的咨询:

为什么我只要坐到桌前就想逃离,忍受不了那份孤独?

为什么孤独感袭来时,我就喜欢让自己心烦意乱,然后会找各种其他事情来占据思绪(比如玩手机,看一些乱七八糟的信息,或者胡思乱想等),来缓解孤独感?

这样一天下来,经常一千字也写不完。如果再这样下去,我岂不是要喝西北风?

这样的感觉,我当然也经常有。当孤独感袭来时,我发现自己能做的就是,要很快认识到它是一种情绪。我会试着观察这种情绪,并且自我安慰:有什么样的职业,不需要有相应的承受和付出?

交警,倒是天天在户外,但不是还得每天风吹日晒,忍受各种汽车尾气吗?

官员,看似有权有势,不也是需要平衡各种人际关系,承受各种施政重压吗?

商人,看似有钱有气派,但他背后承受的经营企业的风险和压力,外人大概很难去体会。

所以,人生没有好走的路,每一条都需要勇气和默默努力。克服孤独感,就是一个写作者要具备的基本素质。

孤独是一种情绪。如果这种情绪来了,我们可以给自己设定一个固定时长,比如让自己沉浸在这种情绪中5分钟,这时候你可以去听听音乐,翻一翻别人的著作等,通过这样一些方式来缓解孤独感。

另外,如果你是实在忍受不了孤独感的写作者,可以选择去一个自己喜欢的咖啡馆写作,这也是一种有效的方式之一。

我以前采访过中国网络作家富豪榜上的作家柳下挥。他住在海口,说自己每天的写作习惯是吃过早饭,就去自己熟悉的固定的咖啡馆写作。因为他经常去,咖啡馆老板都认识他,会有固定的卡座安排给他。咖啡馆外的风景不错,这样他可以在写作累了的时候,看一眼窗外的风景。

我们都知道法国塞纳河畔有许多知名的咖啡馆。萨特、波伏娃、加缪等许多著名作家,都有在咖啡馆写作的习惯。置身于一大群陌生人的轻言细语中,既能感受到人气,同时也没有熟人社交的繁文缛节。我想,这也是他们减缓写作孤独感的一种方式吧。

学会抵抗孤独情绪的干扰,快速进入写作状态

孤独感来临时,有时对于写作是一种干扰。特别是当纷乱的情绪涌上来时,瞬间会让人有一种集中不了注意力,写作无法推进下去的尴尬状态。

有写作者告诉我,每当这种情绪上来时,自己特别容易走神,将注意力再拉回到写作状态中,会变成一件特别困难的事情。

怎么办?

其实,写作时注意力转移,是非常自然的事情。关键是,如何重新进入写作状态。

我的经验是:当情绪被杂念干扰时,要学会养成快速进入写作状态的习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新闻记者写作的习惯?

一个抢发热点新闻的记者,在采访结束后,是没有条件来让他慢慢写作的。有时,席地而坐,或者在新闻发布厅现场,他们就得迅速发稿。这时候,不管人声多么嘈杂,不管受干扰让自己分心的事情有多少,也必须要养成随时随地,快速进入写作状态的习惯。

此时,正确的做法是:可以先试一下“盲写”。

如果心念太杂,找不到感觉,写作状态不好,就不要先要求自己一下子写得有多么好。先想的应该是:管它好不好,我先一鼓作气将它写出来。不要回头看,也不要管错别字,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有时,写作感觉和写作思路的通畅,可能就在这样写作时不知不觉地发生。

除了“盲写”,还要锻炼自己快速集中注意力,抵抗干扰的能力。

我曾经采访过《小别离》和《小欢喜》的作者鲁引弓。他说自己以前是报社记者,因为做过多年媒体记者,所以锻炼了快速抗干扰的写作能力。

如何做到像记者快速写新闻稿件一样进入写作状态?你可以试一下这些方法:

●写作时给自己戴一副隔音耳机。这样能屏蔽杂音的干扰。

●给自己某种写作的仪式感。当然,这样的仪式感绝对不是指写作之时,要熏香沐浴,而是指你可以通过心理暗示提醒自己:我现在要开始写作了。所以,我要关闭手机,我要抛除杂念,聚精会神等。

●重启写作时,可以做一些简单的热身运动。我的习惯是,在进入写作状态时,会放一段音乐,跟着音乐跳10分钟点左右的健身操。这样在身体发热,头脑清晰,能量旺盛时,很自然就能进入写作状态了。

所以,不用担心孤独感涌上来时,会打扰你的写作思绪。学会观察情绪,然后再学会快速重启写作的小技巧。让孤独感就像写作时天上飘过的一片云——它来了,就让它来;然后你要做的就是,对它说“好走不送”。

睡眠:写作者如何睡一个好觉

睡眠是人生的大事。睡不好,会如何烦扰一个人的生活,或许怎么说都不为过。

许多作家都患有失眠和神经衰弱症。因为失眠,让一个写作者最终陷入抑郁而选择轻生,这样的例子并不鲜见。

所以,睡觉,对于有些人来说,如同婴儿般困了就睡,饿了就吃,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但对于有些人来说,非要经历一番痛苦,最后才能达到放松而自然的境界。

我采访过严歌苓,她说有一段时间自己失眠也是非常严重。许知远也曾说过,自己以前经常被严重的失眠所困扰。事实上,许多作家、艺术家都有失眠的烦恼。对于今天身处激烈社会竞争中的现代人来说,失眠更是家常便饭。

2019年,北京朝阳医院睡眠呼吸中心发布的《2018中国睡眠质量调查报告》显示,有83.81%的被调查者经常受到睡眠问题困扰,其中入睡困难占25.83%,浅睡眠者有26.49%,有25.54%的被调查者被观察到有呼吸短暂停止的现象。我国睡眠问题正在逐年上升,着实令人担忧。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自己也因为用脑过度,被睡眠问题所困扰。最明显的就是有神经衰弱症状。每晚倒是能很快睡着,但是睡眠质量很差,经常做梦,梦醒后感觉头昏脑涨,然后感觉一天的工作效率极低。

久病成医,这也让我非常关注睡眠问题。研究了很长时间的睡眠,我发现睡眠里面存在各种各样的理论和方法,有些甚至自相矛盾。所以,听信任何一个理论,可能只会让自己更纠结。

比如,一种理论说,成年人每天至少要保证七八个小时的睡眠。但我发现,这样的理论也并不科学。因为有很多人并没有这样做,健康似乎也并没有受到影响。首先,网上盛传的全世界五百强大公司的CEO们的睡眠法,比如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库克每天凌晨4点就起床,小米集团的雷军也是凌晨5点即起床工作。显然,那些高效率的CEO们,每天好像都没有睡够七八个小时。

如果这些还都是道听途说的话,那么我的一个采访过张艺谋导演的朋友告诉我,张艺谋说自己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经常是凌晨三四点左右睡觉,上午八九点起来接着工作。

所以,好像“每天必须七八个小时睡眠”的理论也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

还有一种理论是,每个人必须早睡早起,不能熬夜。但我的观察是,这理论也得换一个角度诠释。

比如,我认识的作家里,熬夜写作的大有人在,而且有的人保持这个习惯都几十年了,但一点儿也没有看出对健康有什么影响。

所以,我想不能熬夜的定律应该换成这样一种说法:不是不能熬夜,而是要寻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生物钟。比如,一直习惯晚上工作,白天睡觉的人,只要长期坚持,他的生物钟就已经适应了这种节律。最不健康的大概就是“一段时间早睡早起,一段时间熬夜”这样不规律的生活。

另外,写作者还有一个困惑是:如何提高睡眠质量和如何睡得更少,以便腾出精力做更多的事情。在这方面,我阅读过大量的关于睡眠的书籍和资料,结合自身的观察,我的感受是:

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同时又不影响健康,是可以做到的

著名的两个时辰(四小时)睡眠法,是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的睡眠理论。他认为,一个人真正需要的睡眠时间其实也就四个小时,而且一定要睡“子午觉”:子时(23点~1点)和午时(11点~13点)。至于睡眠时的其他时间,人们大都是在做梦,表面在睡,实则只是头脑昏沉。

日本有一个研究睡眠的专家写过一本书,叫作《高效人士四小时熟睡法》。在这本书里,他强调如果遵循科学的睡眠方法,一个人每天只要睡四小时,就完全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睡眠效果。他的方法除了有和南怀瑾先生的“一定要睡子午觉”的理论相似之处外,还给出了很多睡眠调理建议。比如:不困不睡;白天要将自己的精力用完,这样夜晚才能进入深度睡眠;以及睡觉时如何放松,等等。建议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找这本书来看一看。

要想保持高质量的睡眠,一定要找到适合自己的睡眠周期

我有一段时间,晚上十一点左右睡觉,凌晨四点左右就醒了。虽然,这时候我已经头脑清醒了,但是出于睡眠一定要睡够六七个小时的心理暗示,我又接着半梦半醒地继续睡,结果反倒发现在起床后,神思倦怠,头脑昏沉。

后来,我一觉自然睡醒后,无论凌晨几点都不再恋床,而起床干活。很奇怪,反倒一天都有饱满的精神,写作效率奇高。

所以,我想每个人一定要找到自己的睡眠周期。这个睡眠周期重要的是自然而然,不纠结,不思虑。

禅宗里经典的修行理论之一就是:饿了就吃,困了就睡。这是一个人活着最自然、最好的状态。小时候,大多数人可以做到这点,但是成年后,人们思想变得复杂,压力变得巨大,而且手机等现代电子产品又对一个人的睡眠会产生叠加的负面影响,所以睡不好觉的人越来越多。

对于一个写作者来说,要想睡好,就要恢复这种婴儿般的心态——不纠结,不思虑。上了床,就把脑子清空,让当天的思想和情绪都达到一种“已经死去”的状态。这样,才能有高质量的一夜安眠;第二天起床后,也才能精力旺盛地投入到新一天的写作中。

自律:写作者为什么要像村上春树一样自律?

我有一个写作的女性朋友,半年未见。我最近见到她时,突然发现她变得更年轻、更漂亮了,脸色红润,身材苗条,举手投足之间,有一种清新、自信的气质。

我问她有什么保养秘诀。她说,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的秘诀,就是最近这半年的生活过得比较自律罢了。

比如,每天早睡早起,晚上十一点上床睡觉,早上五点半起床去跑步,这样可以让自己有饱满的情绪和能量开始一天的写作。

比如,坚持每周三次去健身房,游泳、做瑜伽、跳拉丁舞。

比如,坚持每周读一本好书,坚持在家做饭等。

朋友说,这些都是特别简单的事情,但往往越简单的事情越难以去坚持。

她说自己之前也有过一段特别不自律的日子。那时,晚上睡觉前,刷完了朋友圈,刷知乎;刷完了知乎,逛淘宝;逛完了淘宝,接着又有好看的剧要追一下……然后呢,睡觉的时候,基本都是凌晨两三点了。结果一段时间下来,有了黑眼圈,长了眼角纹;晚上精神,白天憔悴,整个人看上去老了不少。

还有一段时间,她兴致来了,就去健身房办了卡,热情高涨地去锻炼了几次,但很快便将健身卡束之高阁;然后照旧大吃大喝,下班回到家里就窝在沙发上看电视。时间一长,用她自嘲的话说就是“也变成一个油腻的中年女性了”。

都知道自律的人才能拥有更好的人生,但为什么我们大多数人却难以做到?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可以说是写作界的自律模范。他在《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一书中说,“打算作为小说家度过今后漫长的人生,就必须找到一个既能维持体力,又可将体重保持得恰到好处的方法”。

村上春树29岁开始写小说,33岁才开始坚持跑步。因为他知道成为小说家,是他的宿命,为了完成这个宿命,需要健康的体魄。于是他选择了跑步,一跑就是近40年。

在他看来,一个小说家最重要的资质是才华,此外,是集中力和耐力——此二者可以弥补才华的不足,也可以通过训练不断提高。而写作就像跑步一样,前期的爆发不足为奇,唯有坚持到最后的人,才能看到终点。

但今天的社会,能提供即时满足的诱惑真的太多了:似乎玩抖音和快手,比读一本需要深度思考的书,瞬时快感来得更强烈;似乎搞一夜情,比需要长时间相互了解培养的爱情,短时快感更强烈;似乎吃薯条、喝可乐,比吃自己精心在家做的一顿晚餐,短时快感来得也更强烈……

随着社会科技越来越进步,仿佛可以提供这种即时满足的事物也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做一个长期自律的人,似乎确实不是那么容易。

而且,坚持自律可能短时间看不到效果。坚持早睡的初期,似乎失去了夜生活的精彩;坚持去真爱一个人,似乎失去了一片情爱花园中赏遍百花的精彩;坚持不吃垃圾食品,似乎失去了即时的口腹刺激。

所以,许多人坚持不下来。

自律,一旦坚持下来,你会发现,生命会以更丰盛的礼物回馈你

我那位坚持了半年自律生活的女性作家朋友,之前在过了一段不自律的信马由缰的油腻中年女性生活后,不但她的健康亮起了红灯,而且她的婚姻亮起了红灯。现在,她不仅重新容光焕发,也重新赢回了丈夫对她的爱。

我曾经看过一期《感动中国》的节目,里面访谈了一位卓越的老科学家。那位老科学家说自己年轻的时候,经常生病。后来他想,自己如果要报效国家,要搞热爱的科研,没有好身体是不行的。从此,他发誓坚持天天早起跑步,并几乎是风雨无阻地严格坚持了50年。现在,这种自律回馈了他。他作为一个70多岁的人出现在大家眼前时,依旧还是红光满面。

那既然知道了自律的人才能最终拥有幸福的生活,那么,如何才能坚持自律的生活呢?我自己的三个自律小秘诀是:

●坚持写日记。每天观察和改进因为当天没有自律给自己的情绪和感受带来的负面体验。比如,睡觉前看手机影响睡眠,那么下次一定要在睡觉前,将手机请出卧室;给手机设置闹钟,每天早晨睡到六点钟起床,养成规律生活的习惯。(开始时需要用到闹钟,后来养成生物钟的规律后,到点就会自然醒了)。

●坚持写计划。每年写,每月写,每天也要写。我都是在睡觉前写工作计划,而且写完后把他们贴在最醒目的地方,用来督促自己。

●和那些更自律的人交朋友。比如健身,找一个特别热爱健身的朋友做健身搭档,让他监督自己。

那些一直坚持自律的人,才能最终拥有更长远的幸福——这一点,已经被证明。你需要做的,就是坚持自律下去。

时间管理:学会记录时间,让写作变得更高效

很多人常常抱怨:时间都去哪儿了?

作家朋友A说,有时感觉一天飞快,早上起来刷个朋友圈,发个呆,看个报纸啥的,一个上午就过去了;或者,感觉一天天好像忙忙碌碌,但是一周下来,也不知道都忙了些什么,并不是特别有收获。

我们开玩笑说他“微德”(回复微信的速度)极好,别人给他发一个微信消息,总能在一两分钟内收到他的回复。即使很多时候并不是特别紧急的事情,比如类似一些“最近好吗”“在干什么”的平常问询,他好像都形成了一种条件反射,只要微信来消息的声音一响,就立马拿起手机看一看。

结果呢?一上午过去,发现自己一件事情也没有专注地做完,时间就在这种碎片化的东聊西扯中浪费掉了。

作家朋友B说,一年都快过去一半了,突然发现自己年初定的计划,80%还是纸面上的决心。这半年,都不知道忙了些什么。

我问他:“你一天的时间是如何度过的?”

他说,看看微信朋友圈,然后打开电脑刚准备写作,一会儿某个网站弹出一条新闻,就忍不住点开看一下。某部影视剧上线了,发来了一个视频弹窗推荐,感觉影视剧很好看,他心里就想,索性不如先看看吧,看完再干工作也不迟。结果,影视剧倒是看完了,但身体也觉得有些疲乏了,又心想,工作也不是那么着急,还是拖到明天再干吧。

一天又一天,就这么度过了。

我们很多人都有这种感觉。小时候,觉得时日漫长,一天天得好长啊,着急自己什么时候才能长大。那时,多么希望时间能流逝得快一些。

后来,真的长大了,却发现时间流逝得太快了。一晃之间,一年又一年。

可是,你有没有发现,比起古时候,今天这个时代的各种科技创新其实极大地方便了我们,解放了我们的时间。比如,你不用去河边洗衣了,出差坐上飞机瞬间就能到达另一个城市了。我们的富裕时间更多了,为什么却感觉时间越来越不够用了呢?

古人有时间“悠然见南山”,有仰望星空、秋夜赏月的诗意与闲情,我们却为什么越来越好像缺乏雅致了呢?

我的微信朋友圈有很多我采访过的名人,我发现有一个规律:越是那些名流,他们发朋友圈的概率越低,而且回微信的速度也极慢。反倒,那些似乎隔一会儿就刷朋友圈的,不是做微商销售的,就是大多闲得无聊的需要刷存在感的。

有个著名作家告诉我,他几乎两三个小时才看一次微信,然后集中回复一下并不紧急的消息。他说:“如果有人有紧急的事找我,一定是知道给我打电话的。而实际上,哪里有那么多事情是特别紧急的,需要马上回复的呢?”

所以,不被微信打扰,他可以专注地工作和写作。一天下来,别人觉得好像没有什么收获,他却硕果累累。因为他学会了管理自己的时间,没让自己的时间,被微信等这些现代科技工具,被一些不必要的打扰偷走。

记录时间,形成对时间的敏感

要想不让自己的时间被偷走,或许你可以试试记录时间,看看你一天的时间都是如何度过的。

如果一个人在一生中,养成不断记录时间的习惯,就会发现能对时间的流逝形成一种敏感。然后,就不会浪费时间,就会珍惜韶华。

有一本书叫作《奇特的一生》,讲述了苏联昆虫学家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维奇·柳比歇夫的故事。

柳比歇夫是个奇人,“他生前发表了七十余部学术著作,其中有分散分析、生物分类学、昆虫学方面的经典著作,这些著作在国外广为翻译出版。各种各样的论文和专著,他一共写了五百多印张。五百印张,等于一万二千五百张打字稿。即使以专业作家而论,这也是个庞大的数字。”

另外,他还有探讨地蚤的分类、科学史、农业、遗传学、植物保护、哲学、昆虫学、动物学、进化论、无神论的著作。此外,他还写回忆录……

而且,他还讲课,是大学教研室主任兼研究所一个室的负责人等。

柳比歇夫的一生能够做如此之多的事情,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奇特的一生》记录了柳比歇夫的一个记录时间的习惯,他的典型一天的时间记录是这样的:

地点:乌里扬诺夫斯克。

时间:一九六四年四月七日。

分类昆虫学(画两张无名袋蛾的图)——三小时十五分。

鉴定袋蛾——二十分。

附加工作:给斯拉瓦写信——二小时四十五分。

社会工作:植物保护小组开会——二小时二十五分。

休息:给伊戈尔写信——十分。

《乌里扬诺夫斯克真理报》——十分。

据说,柳比歇夫这样记录时间的好处是,遇到这一天时间管理结果不好的时候,更容易找到缘由,自己的时间到底在哪里被偷走了。

另外,这样记录时间还有个好处,它会使你对时间的感觉越来越精确。也许每个现代人都会感觉“时间越来越快”,而这样的感觉会使我们产生很多不必要的焦虑。焦虑本身没有任何帮助,只能带来负面影响。

而像柳比歇夫这样的一种基于过程的“事件—时间”日志记录,可以调整我们对时间的感觉,在估算任何工作量的时候,都更容易确定“真正现实可行的目标”。

统筹时间,抵抗垃圾信息的干扰

有一位时间管理专家说,我们之所以常常感觉一天下来毫无收获,感觉时间越来越快并且心生焦虑,是因为身处现代社会的我们表面忙碌,其实缺乏对垃圾信息的过滤。

比如,各种社交媒体、软件、网站等都在抢夺我们的注意力,而我们的注意力资源又是有限的。而很多时候,那些信息都是无聊的垃圾信息,看与不看,其实一点也不影响我们的生活。

但是,在争夺稀缺的注意力的竞赛过程中,那些信息会以耸人听闻的标题,各种华丽的、巧立名目的包装形式推送过来,吸引我们去阅读。

然而阅读过后,正如我一位每天都会看大量新媒体文章的朋友感叹说,几年下来,看了几万篇新媒体文章,但让他回想一下,其实都不太记得自己看过什么了。

某个千万粉丝级的网红大号曾经说:“什么是新媒体文章?就是要爽感,根本不求走心(能让读者记在心里)。只是一时的情绪挑逗,能瞬间吸引一下读者的眼球就行。”

在这个快餐化的时代里,太多信息就是这样根本不走心地跑到我们面前,抢夺了我们有限的时间和注意力。而最终,你会发现,一天看似忙忙碌碌,其实时间和注意力都浪费在这些垃圾信息上了。

另外,不想自己的时间被偷走,除了减少垃圾信息的干扰,保持对垃圾信息的敏感和过滤外,还要学会随时随地利用时间。

我的一位作家朋友,她对时间的管理近乎苛刻,比如她会利用做家务的时间来听英语。

另外有个写作的朋友,在看电视、听新闻的时候,从来不坐着,会同时做点简单的健身动作,常年坚持下来让身体得到了不少锻炼。

还有个朋友,每天晚上一边出去健步走的时候,一边听各种培训课程。几年下来,考取了好几个培训课的证书。

你看,时间管理其实都是一些简单的小事。但是一天天坚持下来,时常保持一种习惯,日积月累,就会出现很不错的效果。

最重要的还是要保持对时间的敏感,养成一种良好的管理时间的习惯。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每天学会做细致的时间记录,每天反省自己对于时间分配的利与弊,年深月久,自然会形成一种对时间的敏感,就会自觉地、科学合理地掌控自己的时间了。

这样,你的写作才能比别人更高效,你热情制订的写作计划,也才能有更多时间去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