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情寻根·大连民俗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二月二“龙抬头”

农历二月二是一个重要的传统民俗节日,称为“二月二龙抬头”,也是中国诸多传统民俗节庆中唯一直接以龙文化为主题的节日。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它作为一种文化符号,经过数千年的发展积淀,已经深深地镌刻在中华儿女的心中,融汇在全球华人的血液里。故二月二民俗节作为龙文化的载体,充满了丰富而神秘的文化内涵。

起源

为什么将二月二称作“龙抬头”,这与中国数千年的农耕社会中人民的生存状态有着最直接的关系。在农耕时代,最大的事情莫过于种田打粮以解决温饱,农业的丰歉不仅关系到芸芸众生的生存,更关系到社会的安定与国家的兴衰。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农历二月初,气温便开始回升,日照时数增加,气候已适宜农事活动,故有“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的农谚,这里所说的“龙”只是一种喻指。“雨水”过后,随着天气回暖,蛇、蛙、蚯蚓等冬眠动物从蛰伏状态开始复苏。蛇在民俗中一直被当作“小龙”,“龙抬头”实指蛇类动物结束冬眠恢复生机,作为一种物候现象,正好与农时播种季节同处一个时段,预示着一年一度的春播就要开始了。因此,二月二龙抬头实际上是春播之前的一个备耕节日。

龙是由中华传统文化中多种祥瑞动物躯体的一部分组合起来的复合体。人们之所以将龙奉为神明,对龙的本领笃信有加,也是与农耕文化有着直接的关系。传说的龙是一种神异的动物,有角、有脚、能走、能飞、能游,能兴云布雨。《说文解字》(十一)中对龙的注解是:“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长能短,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龙如此之神异,人们怎能不敬若神明呢!龙的本领再大,被老百姓最看重的还是能“兴云布雨”。就总体而言,我国的绝大部分地区春雨较少,尤在北方地区旱期较长,大连地区就是十春九旱,故有“春雨贵如油”之说。龙既然是风雨的主宰,在二月二抬头登天之际,人们对它寄予厚望,祈求风调雨顺,将此日定为“龙日”,就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民谚“二月二龙抬头,大囤满,小囤流”,正是对这种心态的诠释。至于二月二为何不是二月一或二月三,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崇尚双数(两个一、两个二、两个三等)有关,如一月一、二月二、三月三等。在秦汉以前,人们俗信这些特殊的日子是天地交感、天人相通的时间,往往选择这样的日子进行祈福、祭祀或纪念活动。

现代女子舞龙队

关于“二月二龙抬头”一说,最早见于明代人刘侗等所撰《帝京景物略》中“二月二龙抬头,蒸元旦祭馀饼……”的记载。可见,至少从明代起,二月二作为民俗节日就已流行全国。大连地区明代的居民绝大部分是明初进入辽东的屯田军后裔。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明将马云、叶旺率10万大军收复辽东,之后又有15万大军进入辽东,战后官兵及其眷属全部留居辽东,不准返回原籍。这批官军的原籍多在山东青州和莱州,自然把中原的民俗传统带入辽东。实际上农历二月初,大连地区仍处在天寒地冻的冬季,蛰伏状态的“龙”是无法抬头的,但是作为一种文化传承,这个民俗节日还是被保留并传承下来。

打灰囤与剃龙头

二月二“打灰囤”,是昔时大连地区农家的重大活动。此日晨,鸡鸭尚未放出圈时,主人便用灶与炕的草木灰在庭院中打成一个个大小不等的圆圈,中间画“十”字道,圈的一侧画两横两竖的“月”字形,象征粮仓与梯子,称为“打灰囤”。“粮囤”正中再撒五谷杂粮,待日出之后,将鸡鸭放出啄食,表示今年粮囤充盈,五谷丰登。旧时,当熹微中炊烟袅袅升起的时候,家家户户的男主人便忙乎起来,顷刻之间,庭院中便出现了一个个灰囤,成为乡村一道风景。旅顺西部满族居民居住比较集中的大潘家村一带还有一个特殊的风俗,二月二这天早晨,母亲带着孩子在院子里或院门口地上用草木灰画上不同的圆圈,圈中画十字,待到太阳升起,母亲把孩子的肚兜解开,让孩子趴在十字中间,母亲则站在圈旁祷告:“印脾十字中,龙盘圈里形;带走腹中病,肚子永不疼。”不会念叨这段原话的就直说:“龙王爷、蛇仙,求你们保佑我的孩子不得大肚子食水病,请龙王爷、蛇仙顺着用灰画的圆圈行走,多走几遍就把孩子的食积消除了。”满族居民的“印脾”之举,即要求母亲从小教导孩子饮食有节,不乱吃生冷食物,以免腹中食积肚子疼。这可能与满族先人在北方寒冷地区居住的生活条件及牧猎饮食习惯有关。大连地区打灰囤之俗其实源于中原地区的二月二“炊灰引龙”的传统。二月二这天清早,乡民用炊灰在庭院中勾画成一条龙形,龙头冲正门,再从龙头位置画一道灰线至家中,灰线围绕正屋的水缸转一圈,称为“引钱龙”。其寓意有二:一是请龙回来兴云布雨,祈求丰收;二是因龙是鳞虫之首,龙入家门则百虫驱散,一年中不再受蝎子蜈蚣的侵害。至今,大连仍有二月二孩童戴“龙凤尾”的习俗。即用五彩布剪成铜钱大小的圆形布饰,用长约寸许的作物顶部秫秸与圆布饰间隔串连起来,长约尺许,上部用红布剪成三角形饰龙头,下部用彩布剪成条形饰龙尾,称为“龙凤尾”,悬挂在孩童胸前,一般是戴两条,一大一小,大者称“大苍龙”,小的称“蛇”。俗信二月二饰龙凤尾,一年中不会遭毒虫叮咬。此日,孩童们尽情玩耍,龙凤尾随风舞动,五彩缤纷,别有情趣。

二月二“打灰囤”(古代)

二月二“剃龙头”之俗也是一道风景。是日早晨,家长们早早地就把孩子们叫醒,不准睡懒觉,意为不要压困在龙头上,以免一年中精神不振。这一天要理发,称为“剃龙头”,意为像蛰龙升天一样,精神焕发,重生新发,鸿运当头,福星高照。民谚云:“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大连城乡居民习惯在腊月底理发迎新年,正月里一般不理发,二月二龙抬头之日便纷纷理发,这也是理发行业生意最红火的时日。人们俗信正月里剃头不吉利,“妨舅舅”,虽然纯属无稽之谈,但日久成俗,形成一种文化现象,多数人还是自觉不自觉地按俗行事,这也无可厚非。

旧时大连城乡还有二月二晨起用灯照房梁,妇女不动针线、不洗衣服的习俗。晨起后用灯或蜡烛将房梁的明处暗处照一遍,特别是犄角旮旯逐一晃照,称作“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这一天妇女不动针线,怕伤及龙眼;禁洗衣服,怕伤及龙皮。这些风俗实际上把龙当成一般的动物对待,与龙的上天入海变幻无常的高强本领颇有矛盾之处,但体现出的是中国劳动人们淳朴善良的人文关怀精神。

二月二的饮食习俗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也是独具特色并皆与龙有关。据《燕京岁时记》记载:“是日食饼者谓之龙鳞饼,食面者谓之龙须面。”大连城乡二月二吃煎饼十分普遍。其实,煎饼即大号春饼,制作时呈圆形,形似龙鳞。大连城乡居民祖先多来自山东半岛,虽有常年吃煎饼的习俗,但因大连地区以玉米为主食,小麦种植面积极少,吃煎饼之俗渐而被苞米面大饼子所替代,只是在二月二这样的民俗节日中保留着“老家”的饮食习惯。这就充分证明了民俗文化不仅与社会环境的制约有关,也与自然条件休戚相关,是一种动态的文化现象。大连地区的煎饼与中原地区有很大区别,首先在用料上是以细玉米面为主,加少许小麦粉(因麦粉极缺),搅和成糊状,在平底锅上摊煎而成。一些贫困人家因无麦粉,便用一种叫作“脂花”的植物,将其根茎晒干后碾碎,取出其中的淀粉兑入细玉米面中,玉米面的筋力便会大增,摊出的煎饼不会破碎,入口滑腻有咬劲。脂花学名尚不清楚,是一种当年生草本植物,成熟后高约0.8米,根茎呈紫色,富含淀粉。昔时农家多是在田间地头或房前屋后栽植数十株脂花,秋后晾干挂在干燥处,留作二月二摊煎饼用。笔者小时候,母亲就是用脂花粉兑玉米面烙煎饼,笔者至今仍回味不尽。

现代打灰囤(街上)

打灰囤(院庭内)

煎饼菜馅用萝卜丝、肉丁和碎粉丝制成。昔时农家杀年猪后,猪头一分为二,元宵节吃一半,另一半则留在二月二做煎饼馅用。煎饼的直径约30厘米,馅炒熟后凉透,再将馅摊铺在薄饼皮上,折叠后再摊铺一层馅,形成三层面皮夹两层馅的形制。夹馅煎饼折叠后,呈长方形,再重新放入平底锅中加油慢火煎烙,内鲜外脆的煎饼就制成了。大连二月二吃煎饼之俗盛行城乡,至今不衰,是一道特色鲜明的美味佳肴。二月二的其他节日食品也都与龙文化有关。除春饼称“龙鳞”、面条称“龙须”,水饺称“龙耳”,馄饨称“龙眼”,白米饭称“龙子”。有少数农家还有二月二敬土地神的习俗,即在是日于自家耕地上摆供品,焚香点烛,磕头请愿,祈求丰年。这些都是农耕时代人们祈求风调雨顺的文化心理的延续。

对于学童,二月二清晨,家长们必督促其进书房看书,称为“占鳌头”,预示学业有成,科举金榜题名。《帝京岁时纪胜》中所说“士民又于是日栉薙,盖取龙抬头之意云”,意思是二月二即使不理发也要沐浴洗头,以便能以饱满的精神迎接春天的到来。

二月二丰富的民俗活动都是龙文化的集中体现,随着社会的演进和科技的进步,诸多民俗节日活动只是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形态保留在我们的生活中,这些文化传统的表征集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中华民族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的民族文化,这对于建立和谐社会,彰显中华儿女的传统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都有着积极的意义,我们没有理由把“封建迷信”“愚昧无知”的贬词加于其上,而是要以各类民俗节日为载体,传承和发扬这些有益的民俗文化的张力,彰显民族文化特色,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全世界范围内发挥越来越大的影响,这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是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