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味”最早飘自群英楼
想一想有些可惜,“群英楼”这个曾在大连红火了上百年的品牌酒楼,如今人们只能偶尔在某些水饺、月饼的包装上看到这曾给大连餐饮带来无比辉煌的三个字,后一代人很少知道,它曾经是大连当年的四大餐饮名楼之一。
天津街东头连着的修竹街最南端,一幢小二楼。如今它已残垣涂壁,茅室蓬户,斑驳陆离。站在小楼前,我依稀看见那个曾经骄傲的大连餐饮小楼,在100年前,它门庭若市,车水马龙,商人官员外国使者来回穿梭。眼下站在这里,你会发出疑问,这就是给大连餐饮历史留下重大价值的那个群英楼吗?
鲜贝原鲍
“原汁原味,鲜嫩鲜咸,这就是大连菜的味道特点。”董长作大师说,“记住这八个字,就知道了大连菜的主要特点。而且,还要记住山东福山人王杰臣和群英楼。”
王杰臣何许人也?
2008年,大连名厨牟传仁老先生还在他儿子开的牟传仁老菜馆坐镇主理老菜时,我是第一次从他的嘴里听到了王杰臣这个名字。后来又查阅了一些零星的、有限的资料,大致对王杰臣有了些模糊的认识。虽然如此,我还是知道了王杰臣和大连菜重要的历史渊源。
19世纪末,成批北上大连的胶东移民前仆后继,就像改革开放初期大批人到深圳闯天下一样,不少山东福山大厨为生活来到大连。尽管战火硝烟四起,坐镇大连旅顺口的北洋水师却重振旗鼓日趋繁盛,客观上给大连经济带来了“昙花一现”的盛景一刻。
一次准备充分的冒险,往往就抓住了一个人生辉煌的重要机会。对北上大连的胶东帮来说,这既是一次有准备的冒险,也是一次天赐良机。
1892年,福山人王杰臣就在这样的背景下渡海来到大连,凭借一手鲁菜好厨艺,在修竹街开了间名为“春字号”的小饭馆。这个小馆子,就是眼前这个小二楼的雏形。
王杰臣是鲁菜高手,主要绝活是爆、扒、蒸、烧、炸。他的出现,让大连餐饮头一次热闹起来。当时他的名菜能让很多商贾官宦倒背如流。有人后来把他的主要十大菜品编成了《十菜歌》:
“鸡锤海参”撩拨你上床,
“红烧海参”好看男女相,
“红鲤戏珠”妹要当新娘,
“鲜贝原鲍”害你身痒痒,
“橘子大虾”媳妇把你抢,
“盐爆双龙”胜过海龙王,
“一鱼三味”你成吹牛王,
“糖醋黄花鱼”甜蜜喜洋洋,
“虾仁蛋白汤”就像迷魂汤,
“海味全家福”亲情更滚烫。
这些鲁菜菜肴,大都体现清鲜肥嫩、原汁原味的特点,让当时在大连的中国人和外国人喜欢极了,加上菜肴歌谣的喜庆吉利色彩,春字号火得一塌糊涂。
十年后,即1902年,小小的春字号扩建为后来的群英楼。
“当时不扩建不行啊,就连不少外国人都总是上这里来。”后来成为群英楼名厨的牟传仁老先生在我采访他的时候对我说,“日本人侵占大连后,这个馆子简直就成他们的食堂了。别看是外国人,对咱山东福山的菜味照样喜欢得不得了,尤其对咱的大连海鲜更是喜欢。我都怀疑,现在日本人做的海鲜料理,有不少可能就是侵略咱大连后设计的。咱们大连海鲜好,营养和口感最棒,是亚洲不少国家公认的,要不他们怎么敢那么生猛地吃?”
我们可以把牟老的话当成他的一家之言,改革开放后日本人一个劲儿地从大连进口海胆鲍鱼海参赤贝可是真真切切的现实。
糖醋黄花鱼
“要想吃好饭,围着福山转。群英楼饭店,天下美味传。”
大连人对群英楼美食当年就是这么赞美的。群英楼餐饮基本都是出自山东福山厨师的手,大连饮食文化的底子便是无数福山厨子从那时打造起来的。尽管处于日本的殖民统治下,群英楼和内地的经济一起还是客观上迎来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黄金时期。
王杰臣为了满足大连餐饮业当时的需要,还开设了亚东楼。后来不少大连鲁菜师傅的手艺,都是他在这里一手调教出来的。
历经了抗日战争的炮火飞扬,公私合营的萧条沉浮,三年困难时期的饥寒交迫,“文革”混乱的经济衰落,20世纪70年代末期,在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之后,随着百姓生活逐渐向富裕转变,中国老百姓封闭已久的食欲味蕾被调动起来,中国黄海边这个小小的群英楼和大连的餐饮业也迎来了重新崛起。
后来王杰臣去世,群英楼也在新中国成立后变成了国营资本。有一段时间合并为修竹饭店,后来又改了回来。改成国营后,群英楼当时响当当的大厨牟传仁当了总经理。这个迄今为止大连唯一一直存活的中华老字号餐饮企业,因为一个看似偶然的原因——一对老夫妇的出现,突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20世纪80年代末期,一对日本老夫妇慕名几次专程来群英楼吃牟传仁研发的海鲜鱼肉馅水饺,并产生了进口群英楼水饺到日本的念头。在这对老夫妇的多次鼓动下,反复犹豫了一阵的牟传仁,带着群英楼员工,开始试着加工出口海鲜鱼肉馅的速冻水饺——而此时此刻,许多国人尚不知速冻食品为何物。
当然,他们成功了,他们让群英楼在催生新的动力时占据了复活的先机。群英楼即使在之后的城市大规模拆迁改造中元气大伤,也难抹去这段具有历史意义的餐饮记忆。
春字号与最早的群英楼旧址
眼前修竹街上的老群英楼,已将沿街门面租给了几家小饭店小商铺,难辨的招牌,残耸的烟囱,贩夫走卒的脚步,海鲜小贩的吆喝,让这老群英楼有了几分明日黄花的凄凉色调。在经历20世纪90年代末天津街地区大规模拆迁改造后,大多老牌饭店停业搬家,无意中“与国际接轨”的群英楼却抓住了速冻食品这根救命稻草挺了过来。而天津街至今仍未完全恢复元气,不少老大连人对此始终难以释怀。
20世纪90年代末,大连饮食的多元化走向使得群英楼这类胶东老菜馆逐渐失去了统治地位,老一辈的厨子也淡出历史舞台,虽然在港湾街附近修建了新群英楼饭店,其影响力却早已不如从前。世界的发展变化是阻挡不了的,但在正常的历史前行中,那些优良的东西是应该在保留的基础上向前发展的,在这样的前行发展中不断注入新的时代内涵,就像杭州名店楼外楼、福建名菜佛跳墙、山西小吃刀削面,无论店怎么变,菜怎么改,小吃如何调理,主要的特征和味道是不会改变的,美食的历史文化特色是不能消失的。我相信,总有一天群英楼会重现辉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