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世界摄影史上最著名的裁剪
这幅作品后期裁剪大胆而又严谨。画面以黑、白、灰三种影调构成,黑色琴盖与人物在面积上构成较为悬殊的对比关系,而灰色的墙壁恰好起到了平衡画面的作用。照片中巨大的琴盖犹如一个巨大的乐符占据了画面的一大半空间。钢琴盖与支柱所形成的大三角形,与作曲家托腮沉思所形成的小三角形互相呼应,使人与钢琴构成了和谐统一的整体,又有着微妙的旋律感,犹如乐曲中的主旋律在不同的乐器上、以强弱不同的音色所进行的变奏。这种反传统的极端构图处理既现代又抽象,而且充满张力,让人回味无穷。
鲁迅先生说:“文章写好后,至少看三遍,然后把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坚决删去。”
在摄影后期的调整与制作中,对作品进行再裁剪,这是大部分摄影人常干的事情。拍摄照片是我们利用取景框对现实事物进行裁剪,以寻找与自己心灵对应的影像。而进入后期对照片再进行裁剪,是我们面对即成影像的一种重新思考,可称为“二次构图”。能在拍摄时一次完成一个严谨的构图固然很好,这也是考验摄影师优秀与否的基本标准。传说布列松就从来不在后期进行裁剪。虽然如此,但我们还是经常受到画框、拍摄条件和思维等层面的制约,而不得不裁剪画面以重新构图。世界上许多摄影大师也都是这么干的,更何况我们呢?我们可以从美国摄影大师纽曼的一次创作过程中深刻感受到这一点。当然,这也是一种学习构图的绝好方法,是对既定照片构图的重新认识,是对视觉语言表达的重新思考。
对影像进行重新裁剪的第一步是读图,这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对于画面的裁剪,一般不外乎三种情况:一是在拍摄时由于种种客观原因的制约,最终的成片必须经过裁剪才能达到表达目的;二是在拍摄前期由于思考不周密,而在后期经过重新思考后对画面进行微调;三是权当构图练习,在大量的废片中,重新去挖掘其有用的元素,然后通过重新裁剪调整,使其形成一个完整的视觉结构。这种方法对于学习构图是非常有效的,当然有时也会给你带来额外的惊喜,你一不小心就会从“垃圾堆”里淘出“宝”来。
在《作曲家史特拉文斯基》这幅作品的创作过程中,摄影师在总的构思不变的前提下,不断通过对人物位置和动态的变换来调整人与钢琴的关系。摄影师采用大画幅相机一共拍摄了26张,这里选出8张原底片的小样供参考。经过认真细致的筛选,作者最后选择其中一张并以局部裁剪的形式完成了最终的创作——这就是我们都很熟悉的阿诺德·纽曼的成名作。这幅作品也是世界摄影史中人像摄影领域无法逾越的经典名作。
《作曲家史特拉文斯基》,阿诺德·纽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