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内容提要
(一)随机试验、样本空间与随机事件
1. 随机试验:具有以下3个特点的试验称为随机试验,记为E.
(1)试验可在相同的条件下重复进行;
(2)每次试验的结果具有多种可能性,但试验之前可确知试验的所有可能结果;
(3)每次试验前不能确定哪一个结果会出现.
2. 样本空间:随机试验E的所有可能结果组成的集合称为E的样本空间,记为Ω;试验的每一个可能结果,即Ω中的元素,称为样本点,记为ω.
3. 随机事件: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的事件称为随机事件,简称事件;也可表述为事件就是样本空间的子集.必然事件记为Ω,不可能事件记为φ.
(二)事件的关系
1. 包含:A⊂B,读作“事件B包含A”或“A包含于B”,表示每当A发生时,必导致B发生.
2. 相等:A=B,读作“事件A等于B”或“A与B等价”,表示A与B或都发生,或都不发生.
3. 相容:若AB≠φ,则称事件“A和B相容”;若AB=φ,则称“事件A与B不相容”;
4. 对立事件:称事件A和B互为对立事件,即满足A+B=Ω且AB=φ,即
(三)事件的运算
1. 和事件(并):A∪B或A+B,表示事件“A与B至少有一个发生”,称作事件A与B的和或并;一般地,

表示事件“A1,A2,…,An,…至少有一个发生”.
2. 积事件(交):AB或A∩B,表示事件“A与B都发生”,称作A与B的交或积;一般地,

表示事件“A1,A2,…,An,…都发生”.
3. 差事件:A-B,表示事件“A发生但是B不发生”,称作A与B的差,或A减B.
4. 对立事件:称事件A和互为对立事件,若
即
表示A不发生.
5. 文氏图:事件的关系和运算可以用所谓文氏图形象地表示出来(见图1-1,图中的矩形表示必然事件Ω).

图1-1 文氏图
(四)事件的运算法则
对于任意事件A,B,C,A1,A2,…,An,…,有
1. 交换律 A+B=B+A,AB=BA.
2. 结合律 A+B+C=A+(B+C)=(A+B)+C;
ABC=A(BC)=(AB)C.
3. 分配律 A(B+C)=AB+AC;
A(A1+A2+…+An+…)=AA1+AA2+…+AAn+….
4. 对偶律
(五)排列组合
1. 加法原理
完成一件事有n类方法,只要选择任何一类中的一种方法,这件事就可以完成.若第一类方法有m1种,第二类方法有m2种,……,第n类方法有mn种,并且这m1+m2+…+mn种方法里,任何两种方法都不相同,则完成这件事就有m1+m2+…+mn种方法.
2. 乘法原理
若完成一件事有n个步骤,第一步有m1种方法,第二步有m2种方法,……,第n步有mn种方法,并且完成这件事必须经过每一步,则完成这件事共有m1m2…mn种方法.
3. 允许重复排列
从n个不同元素中,有放回地逐一取出m个元素进行排列(简称为可重复排列),共有nm种不同的排列.
4. 不允许重复排列
从n个不同元素中,无放回地取出m个(m≤n)元素进行排列(简称为选排列),共有

种不同的排列.选排列的种数用(或
)表示,即

特别地,当m=n时的排列(简称为全排列)共有
n·(n-1)(n-2)·…·3·2·1=n!
种.全排列的种数用An(或)表示,即
并规定0!=1.
5. 一般组合
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组合(不考虑其先后顺序,简称为一般组合)共有

种.一般组合的组合种数用(或
)表示,即

并且规定不难看出
6. 不同类元素的组合
从不同的k类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从第1类n1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1个,从第2类n2个不同的元素中取出m2个,……,从第k类nk个不同的元素中取出mk个,并且ni≥mi>0(i=1,2,…,k)(简称为不同类元素的组合),共有

种不同取法.
(六)概率的概念
1. 频率
若事件A在n次重复试验中出现nA次,则比值称为事件A在n次重复试验中出现的频率,记为fn(A),即
2. 统计概率
若频率具有稳定性,即随n的增大越靠近某个常数p,称p为事件A的概率.在实际问题中,当n很大时,取
称之为(统计)概率.
3. 概率的公理化定义
设E是随机试验,Ω是它的样本空间,对于E的每一个事件A,赋予一个实数P(A),如果满足
(1)非负性:0≤P(A)≤1;
(2)规范性:P(Ω)=1;
(3)可列可加性:设A1,A2,…是可列个互不相容事件,有则称P(A)为事件A的概率.
4. 古典概率
若试验的基本结果数为有限个,且每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相等,则(试验所对应的概率模型为古典概型)事件A发生的概率为

5. 几何概率
若试验基本结果数无限,随机点落在某区域G的概率与区域G的度量(长度、面积、体积等)成正比,而与其位置及形状无关,则(试验所对应的概率模型为几何概型)“在区域Ω中随机地取一点落在区域G中”这一事件A发生的概率为

其中μ(G)为区域(或区间)G的度量(如长度、面积、体积等).
(七)概率的基本性质
1. 规范性:0≤P(A)≤1(特别地P(Ω)=1,P(φ)=0).
2. 有限可加性:对于任意有限个两两不相容事件A1,A2,…,An,即AiAj=φ(i≠j;i,j=1,2,…,n),有
P(A1+A2+…+An)=P(A1)+P(A2)+…+P(An).
3. 单调不减性:若事件B⊃A,则P(B)≥P(A),且P(B-A)=P(B)-P(A).
4. 互逆性:
5. 加法公式:对任意两事件A,B,有P(A+B)=P(A)+P(B)-P(AB).此性质可推广到任意n个事件A1,A2,…,An的情形.
6. 可分性:对任意两事件A,B,有且
P(A+B)≤P(A)+P(B).
(八)条件概率与乘法公式
1. 条件概率:设A,B是两个事件,即A,B∈Ω,且P(A)>0,则

称为在事件A发生的条件下,事件B发生的条件概率.
2. 乘法公式:设A,B∈Ω 且P(A) > 0,P(B) > 0,则
P(AB)=P(A)P(B|A)=P(B)P(A|B).
称为事件A,B的概率乘法公式.
(九)全概率公式与贝叶斯(Bayes)公式
1. 完备事件组
设A1,A2,…,An,…为Ω中的一组事件,若
A1+A2+…+An+…=Ω,AiAj=φ(i≠j,i,j=1,2,…).
换句话说,如果有限个或可数个事件A1,A2,…,An,…两两不相容,并且“所有事件的和”是必然事件,则称它们构成一个完备事件组.
2. 全概率公式
设A1,A2,…,An是Ω的一个完备事件组,且P(Ai)>0,i=1,2,…,n,则对任何事件B,有

称之为全概率公式.
3. 贝叶斯(Bayes)公式
设A1,A2,…,An是Ω的一个完备事件组,且P(Ai)>0,i=1,2,…,n,则对任何事件B,有

称之为贝叶斯公式或逆概率公式.
(十)事件的独立性和独立试验
1. 事件的独立性
若P(AB)=P(A)P(B),则称事件A和B独立;若事件A1,A2,…,An之中任意m(2≤m≤n)个事件的交的概率都等于各事件概率的乘积,则称事件A1,A2,…,An相互独立.
2. 事件的独立性的性质
若事件A1,A2,…,An相互独立,则其中
(1)任意m(2≤m≤n)个事件也相互独立;
(2)任意一个事件,与其余任意m(2≤m≤n)个事件运算仍相互独立;
(3)将任意m(2≤m≤n)个事件换成其对立事件后,所得n个事件仍相互独立.
3. 独立试验
如果分别与各试验E1,E2,…,En相联系的任意n个事件之间相互独立,则称试验E1,E2,…,En为相互独立的.
(1)独立重复试验:独立表示“与各试验相联系的事件之间相互独立”,“重复”表示“每个事件在各次试验中出现的概率不变”.
(2)伯努利试验:只计“成功”和“失败”两种对立结果的试验,称作伯努利试验.将一伯努利试验独立地重复做n次,称作n次(n重)伯努利试验,亦简称伯努利试验.伯努利试验的特点是:①只有两种对立的结果;②各次试验相互独立;③各次试验成功的概率相同.设每次试验中事件A发生的概率为p,则n重贝努里试验中事件A发生k次的概率为:

(十一)事件概率的计算
(1)直接计算:古典概型和几何概型的概率可直接计算.
(2)用频率估计概率:当n充分大时,用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事件A出现的频率,估计在每次试验中事件A的概率.
(3)概率的推算:利用概率的性质、基本公式和事件的独立性,由简单事件的概率推算较复杂事件的概率.
(4)利用概率分布:利用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计算与随机变量相联系的事件的概率(见“第二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