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节 第二积温带主推品种
一、高产、高蛋白、多抗大豆品种——黑农 84
【审定编号】黑审豆2017005。
【审定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
【适应地区】适于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第三积温带上限地区种植。
【特征特性】株高95cm,紫花尖叶,灰色茸毛,亚有限结荚习性。籽粒圆形,种皮黄色,种脐黄色,有光泽,百粒重23g。蛋白质含量42.58%,脂肪含量19.84%,中抗灰斑病,高抗病毒病、耐胞囊线虫病。生育日数119d,活动积温2400℃。属高蛋白、多抗、高产品种。
【产量表现】2014~2015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135.2kg/hm2,较对照品种绥农28增产12.2%;2016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890.8kg/hm2,较对照品种绥农28增产13%,试验最高产量3846kg/hm2(穆棱2015)。2017年绥化太平川镇示范区4hm2,专家实地测产平均亩产280kg;2017年哈尔滨兽医研究所高产田8亩,实收亩产量293kg。2018年友谊农场示范面积600亩,在免施底肥免中耕生产条件下,专家实收测产平均亩产250.2kg,有亩产300kg的潜力。

黑农84

黑农84
【栽培要点】适应区五月上旬播种,选择平整中上等肥力无重茬地块种植,采用“垄三”或大垄密植栽培模式,每公顷保苗22万~25万株,每公顷施底肥磷酸二铵150kg,钾肥40kg。
黑农84集高蛋白、高产、多抗于一体,是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潜力最大的品种。
二、高蛋白、高产品种——黑农 48


【审定编号】黑审豆2004002,吉审豆2011021。
【审定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
【适应地区】适于黑龙江省第二、第三积温带种植。
【特征特性】株高90cm,紫花尖叶,灰色茸毛,亚有限结荚习性,籽粒圆形,种皮黄色,种脐黄色,有光泽,百粒重23g,蛋白质含量44.71%,脂肪含量19.05%,生育日数118d,活动积温2350℃。中抗大豆病毒病和灰斑病。属高蛋白、高产、抗病品种。
【增产效果】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620.5kg/hm2,比标准品种绥农14平均增产7.4%,生产试验产量2600.0kg/hm2,比标准品种绥农14增产12.04%。2008年在呼兰小面积示范,亩产突破了265kg。2017年在绥化太平镇团结村14hm2生产田实测亩产258kg,2018年在友谊农场示范面积900亩,平均亩产210kg。
【栽培要点】适应区五月上旬播种,选择平整中上等肥力无重茬地块种植,采用“垄三”或大垄密植栽培模式,每公顷保苗22万~24万株,每公顷施底肥磷酸二铵150kg,钾肥40kg。
黑农48高蛋白、高产,适合加工豆浆、豆腐、组织蛋白等高品质的食品及营养品。是目前供给侧改革,种植结构调整应用最多、最好的品种。
三、高产、高油品种——黑农 87
【审定编号】黑审豆2017014。
【审定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
【适应地区】适于黑龙江省第二、第三积温带种植。
【特征特性】株高90cm,紫花尖叶,灰色茸毛,亚有限结荚习性。籽粒圆形,种皮黄色,种脐黄色,有光泽,百粒重22g。蛋白质含量37.02%,脂肪含量23.19%。中抗灰斑病,中病毒病。生育日数115d,活动积温2350℃。属高油、高产品种。
【产量表现】2014~2015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054.7kg/hm2,较对照品种合丰50增产6.2%;2016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942.0kg/hm2,较对照品种合丰50增产10.5%,2017年富锦示范区面积15hm2,实收亩产248kg,2017年黑龙江省农科院民主园区5亩高产田,实收亩产273kg。2018年在友谊农场示范面积300亩,在免施底肥免中耕生产条件下,专家实收测产平均亩产246.7kg,有亩产300kg的潜力。


【栽培要点】适应区五月上旬播种,选择平整中上等肥力无重茬地块种植,采用“垄三”或大垄密植栽培模式,每公顷保苗22万~25万株,公顷施底肥磷酸二铵150kg,钾肥40kg。
黑农87脂肪含量超过进口大豆脂肪含量2个百分点,可做非转基因优质大豆油加工的专用品种,企业每加工1t黑农87大豆可比加工普通大豆净增利润80~100元。
四、高油、高产品种——中龙 606
【审定编号】黑审豆2018011。


【审定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
【适应地区】适于黑龙江省第第二积温带、第三积温带上限地区种植。
【特征特性】株高90cm,白花圆叶,灰色茸毛,亚有限结荚习性,籽粒圆形,种皮黄色,种脐黄色,有光泽,百粒重22g。蛋白质含量37.60%,脂肪含量22.70%。中抗灰斑病、中抗病毒病,抗旱耐瘠薄,耐轻盐碱,生育日数119d,活动积温2450℃。属高产、高油品种。
【产量表现】2015~2016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877.9kg/hm2,较对照品种合丰55增产8.9%;2017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851.7kg/hm2,较对照品种合丰55增产9.0%。试验最高产量3794.0kg/hm2(2016年穆棱)。2018年鸡西示范面积12hm2,平均亩产243kg。
【栽培要点】适应区五月上旬播种,选择平整中上等肥力无重茬地块种植,采用“垄三”栽培模式,每公顷保苗22万~24万株,每公顷施底肥磷酸二铵150kg,钾肥40kg。
中龙606脂肪含量超过进口大豆脂肪含量1.5个百分点,可做非转基因优质大豆油加工的专用品种。
五、高产、优质品种——黑农 85
【审定编号】黑审豆2017009。
【审定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
【适应地区】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第三积温带上限地区种植。
【特征特性】株高90cm,紫花,尖叶,灰色茸毛,亚有限结荚习性,秆强抗倒伏。籽粒圆形,种皮黄色,种脐黄色,有光泽,百粒重22g。蛋白质含量39.50%,脂肪含量20.90%。抗灰斑病,高抗病毒病。生育日数118d,活动积温2400℃。属高产、抗病品种。
【产量表现】2014~2015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940.2kg/hm2,较对照品种合丰55增产10.0%;2016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836.0kg/hm2,较对照品种合丰55增产11.1%;2017年绥化北林区示范15hm2实收亩产242kg;2017年黑龙江省农科院民主园区示范田8亩实收亩产267kg。有亩产300kg的潜力。
【栽培要点】适应区五月上旬播种,选择平整中上等肥力无重茬地块种植,采用“垄三”栽培模式,每公顷保苗22万~24万株,每公顷施底肥磷酸二铵150kg,钾肥40kg。


六、高油、高产品种——黑农 68
【审定编号】黑审豆2011009。
【审定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
【适应地区】黑龙江省第二、第三积温带地区种植。
【特征特性】株高80cm,白花,圆叶,灰毛,亚有限结荚习性。籽粒圆形,种皮黄色,脐黄色,微光,百粒重22g。蛋白质含量37.2%,脂肪含量23.0%;中抗大豆灰斑病、病毒病和根腐病,抗旱耐瘠薄、耐轻盐碱。生育日数115d,活动积温2350℃。属高产、高油型品种。
【增产效果】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360.7kg/hm2,较对照品种合丰50增产11.3%;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118.5kg/hm2,较对照品种合丰50增产11.1%。试验最高产量3413.5kg/hm2(依兰),生产应用最高产量4215kg/hm2,2014年在桦南示范面积30hm2,平均亩产247kg,有亩产300kg潜力。
【栽培要点】该品种在适应区五月上旬播种,选择平整中等肥力无重茬地块种植,采用穴播或条播栽培模式行距60cm~70cm,每公顷保苗株数20万~22万株。每公顷施磷酸二铵150kg,钾肥40kg。


七、高油、高产大豆品种——黑农 64


【审定编号】黑审豆201007。
【审定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
【适应地区】黑龙江省第二、第三积温带地区种植。
【特征特性】株高90cm,圆叶、白花、灰毛,亚有限结荚习性,籽粒椭圆形,种皮黄色,脐黄色,微光,百粒重20g。蛋白质含量38.11%,脂肪含量22.79%。生育日数118d,活动积温2400℃。中抗大豆病毒病和灰斑病,抗旱耐瘠薄、耐轻盐碱。属高蛋油、高产、抗病品种。
【产量表现】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538.0kg/hm2,比标准品种绥农14平均增产14.6%,2008年生产试验产量2801.1kg/hm2,比标准品种绥农28增产12.6%,试验最高产量3501.9kg/hm2(鸡西),在852农场大面积示范平均产量达到4290.0kg/hm2,有亩产300kg潜力。
【栽培要点】适应区五月上旬播种,选择平整中上等肥力无重茬地块种植,采用“垄三”栽培模式,每公顷保苗22万~24万株,每公顷施底肥磷酸二铵150kg,钾肥40kg。
八、高产、优质大豆品种——黑农 66
【审定编号】黑审豆2011005。
【审定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
【适应地区】黑龙江省第二、第三积温带地区种植。
【特征特性】株高90cm,白花,尖叶,灰毛,亚有限结荚习性。籽粒椭圆形,种皮黄色,脐黄色,有光泽,百粒重22g,蛋白质含量39.29%,脂肪含量21.78%。中抗大豆灰斑病、病毒病。生育日数120d,活动积温2400℃。属高产、优质型品种。
【产量表现】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657.8kg/hm2,较对照黑农44增产10.1%,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774.6kg/hm2,较对照增产15.0%,试验最高产量3432.4kg/hm2,有亩产300kg的潜力。


【栽培要点】适应区五月上旬播种,选择平整中上等肥力无重茬地块种植,采用“垄三”栽培模式,每公顷保苗22万~24万株,每公顷施底肥磷酸二铵150kg,钾肥40kg。
九、高产抗病大豆新品种——绥农 26
【审定编号】黑审豆2008013,吉审豆2011023。
【审定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
【适宜区域】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种植。
【特征特性】该品种为无限结荚习性。株高100cm左右,有分枝,紫花,长叶,灰色茸毛,荚微弯镰形,成熟时呈褐色。籽粒圆形,种皮黄色,种脐浅黄色,无光泽,百粒重22g左右。蛋白质含量38.80%,脂肪含量21.59%。中抗灰斑病。生育日数120d左右,活动积温2400℃左右。秆强抗倒伏,喜肥水。
【产量表现】2005~2006年省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683.4kg/hm2,较对照品种合丰25增产13.5%;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718.5kg/hm2,较对照品种合丰25增产9.7%。2008年在绥化市北林区东富乡太阳升村65亩专家测出284.8kg的亩产量。
【栽培要点】适宜播期五月上旬,垄作每公顷保苗22万株左右。每公顷施磷酸二铵种肥150kg,尿素40kg,钾肥60kg。及时铲趟,遇旱灌水,防治病虫害,完熟收获。


十、高产抗病大豆新品种——绥农 42
【审定编号】黑审豆2016005。
【审定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
【适宜区域】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种植。
【特征特性】该品种为无限结荚习性。株高90cm左右,有分枝,紫花,尖叶,灰色茸毛,荚弯镰形,成熟时呈褐色。籽粒圆形,种皮黄色,种脐黄色,无光泽,百粒重21g左右。蛋白质含量40.68%,脂肪含量20.00%。中抗灰斑病,田间表现抗叶部病害,注意防治根部病害。生育日数118d左右,活动积温2400℃左右。秆强抗倒,节多,二三粒荚多,不炸荚,适应性好。
【产量表现】2013~2014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742.4kgkg/hm2,较对照品种合丰55增产8.6%;2015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078.5kg/hm2,较对照品种合丰55增产11.0%。2016年在绥化市北林区宝山镇新胜村农户汤立春种植5亩地专家测出亩产265.0kg。
【栽培要点】在适应区五月上旬播种,选择中等以上肥力地块种植,采用垄作栽培模式,公顷保苗22万~26万株。一般栽培条件下每公顷施种肥磷酸二铵135kg,尿素20kg,钾肥45kg。播种后一周内采用除草剂封闭灭草,生育期间及时铲趟、防治病虫害,八月上旬拔大草1次,及时收获。


十一、双高大豆新品种——绥农 29
【审定编号】黑审豆2009008。
【审定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
【适宜区域】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种植。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蛋脂双高品种。株高100㎝左右,有分枝,幼苗生长势强,白花,长叶,灰毛,无限结荚习性,节多。籽粒圆形,种皮黄色,脐淡黄色,百粒重21g左右。蛋白质含量41.92%,脂肪含量21.28%。生育日数120d左右,需活动积温2400℃左右。秆强抗倒,抗灰斑病,适应性强。
【产量表现】2006~2007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653.7kg/hm2,比对照品种合丰25增产12.4%。2008年大豆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734.7kg/hm2,比对照品种合丰45增产10.3%。2010年北林区绥胜镇旭升村刘贵文种植45亩,经省专家测产创出亩产268kg;2018年在双鸭山市友谊农场五分场1530亩示范地上,经省专家随机采点实收测产,平均亩产258.9kg。
【栽培要点】适宜播期五月上旬,垄作每公顷保苗24万株左右。每公顷施磷酸二铵种肥135kg左右,尿素45kg,钾肥60kg。及时铲趟,遇旱灌水,防治病虫害,完熟收获。


十二、高产高油大豆新品种——绥农 36
【审定编号】黑审豆2014009。
【审定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
【适宜区域】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种植。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高油型品种,生育日数118d,活动积温2400℃左右。圆叶,白花,亚有限结荚习性。株高86.2cm,单株有效荚数46.7个,百粒重18.0g。籽粒圆形,黄皮,黄脐。脂肪含量22.82%,蛋白含量36.61%。
【产量表现】2010~2011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983.8kg/hm2,较对照品种合丰45、绥农26增产7.6%。2012~2013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231.2kg/hm2,较对照品种绥农26增产9.5%。2015~2016两年北方春大豆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967.0kg/hm2,比中早A平均值(CK)平均增产2.9%,按对照增产点比率83%。
2016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803.5kg/hm2,比对照合交02-69增产6.1%,增产点比率88%。
【栽培要点】在适应区五月上旬播种,选择中等以上肥水条件地块种植,采用垄作栽培模式,每公顷保苗24万株左右。采用精量点播机垄底侧深施肥方法,一般栽培条件下每公顷施种肥磷酸二铵135kg,尿素20kg,钾肥45kg。播种后1周内采用除草剂封闭灭草,生育期间及时铲趟、防治病虫害,八月上旬拔大草一次,及时收获。
十三、高产高油大豆新品种——绥农 28
【审定编号】黑审豆2006002,吉审豆2011024。
【审定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
【适宜区域】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种植。
【特征特性】该品种为高油品种。株高100cm左右,略有分枝,主茎结荚型,节短荚密三粒荚多,顶荚丰富。幼苗拱土能力强,根系发达,秆强抗倒,中抗灰斑,耐霜霉病,适应性强。紫花、长叶、灰毛、亚有限结荚习性。籽粒圆形、种皮黄色、脐无色,百粒重21g左右,脂肪含量22.20%,蛋白质含量38.13%,其脂肪含量比绥农14提高近2个百分点。生育日数120d左右,需大于等于10℃活动积温2450℃左右。
【产量表现】2003年全省第四生态区2点预备试验,比对照品种绥农14增产11.3%;第六生态区4点预备试验,比对照品种合丰25增产10.7%。两区6点预备试验比对照品种平均增产10.9%。2004年全省第四生态区5点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362.16kg/hm2,比对照品种绥农14增产6.4%。
【栽培要点】适宜播期五月上旬,垄作适宜密度25万株/hm2左右,平播适宜密度30万株/hm2左右,每公顷施磷酸二铵种肥135kg左右,尿素45kg,钾肥60kg。及时铲趟,遇旱灌水,防治病虫害,完熟收获。


十四、高产抗病大豆新品种——绥农 35
【审定编号】黑审豆2012015。
【审定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
【适宜区域】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种植。
【特征特性】该品种为无限结荚习性。株高90cm左右,有分枝,白花,长叶,灰色茸毛,荚微弯镰形,成熟时呈褐色。籽粒圆形,种皮黄色,种脐浅黄色,无光泽,百粒重22g左右。蛋白质含量39.42%,脂肪含量21.77%。中抗灰斑病。生育日数120d左右,需≥10℃活动积温2450℃左右。茎秆抗倒伏,上下结荚均匀,二三粒荚多,不炸荚。
【产量表现】2009~2010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064.8kg/hm2,较对照品种合丰45增产7.1%;2011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430.2kg/hm2,较对照品种绥农26增产10.7%。2015年在绥化市庆安县大罗镇东风村大罗镇屯张永全60亩示范田专家测出亩产281.9kg。
【栽培要点】在适应区五月上旬播种,选择中等以上肥水条件地块种植,采用垄作栽培模式,每公顷保苗24万株。采用精量点播机垄底侧深施肥方法,每公顷施种肥为磷酸二铵135kg、尿素45kg、钾肥60kg。及时铲趟,遇旱灌水,防治虫害,完熟收获。


十五、早熟高产高油大豆新品种——绥农 37
【审定编号】黑审豆2014012。
【审定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
【适宜区域】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种植。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高油型品种,生育日数115d左右,需≥10℃活动积温2250℃左右。属无限结荚习性。株高80cm左右,有分枝,白花,长叶,灰色茸毛,荚弯镰形,成熟时呈褐色。籽粒圆球形,种皮白黄色,种脐白黄色,有光泽,百粒重19g左右。蛋白质含量38.87%,脂肪含量21.53%。中抗灰斑病,秆强抗倒,不炸荚,通风透光性好。
【产量表现】2011~201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355.3kg/hm2,较对照品种丰收25增产6.2%;2013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318.3kg/hm2,较对照品种丰收25增产10.3%。
【栽培要点】在适应区五月上旬播种,选择中等以上肥水条件地块种植,采用垄作栽培模式,每公顷保苗25万株左右。采用精量点播机垄底侧深施肥方法,一般栽培条件下每公顷施种肥磷酸二铵135kg,尿素20kg,钾肥45kg。播种后1周内采用除草剂封闭灭草,生育期间及时铲趟、防治病虫害,八月上旬拔大草1次,及时收获。


十六、早熟高产高油大豆新品种——绥农 38
【审定编号】黑审豆2014014。
【审定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
【适宜区域】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种植。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高油型品种。生育日数115d左右,活动积温2300℃左右。该品种无限结荚习性。株高80cm左右,有分枝,白花,长叶,灰色茸毛,荚弯镰形,成熟时呈褐色。籽粒圆形,种皮黄色,种脐黄色,有光泽,百粒重20g左右。蛋白质含量37.80%,脂肪含量21.13%。中抗灰斑病。秆强抗倒,不炸荚,通风透光性好。抗灰斑病、霜霉病、细菌性斑点病。
【产量表现】2011~201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769.3kg/hm2,较对照品种合丰51增产9.2%;2013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806.8kg/hm2,较对照品种合丰51增产13.3%。
【栽培要点】在适应区五月上旬播种,选择中等以上肥水条件地块种植,采用垄作栽培模式,每公顷保苗24万株左右。采用精量点播机垄底侧深施肥方法,一般栽培条件下每公顷施种肥磷酸二铵135kg,尿素20kg,钾肥45kg。播种后1周内采用除草剂封闭灭草,生育期间及时铲趟、防治病虫害,八月上旬拔大草1次,及时收获。


十七、高产高油大豆新品种——绥中作 40
【审定编号】黑审豆2015007。
【审定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中国农业科学院。
【适宜区域】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种植。
【特征特性】该品种为高油品种。生育日数118d左右,活动积温2400℃左右。属亚有限结荚习性。株高90cm左右,无分枝,紫花,尖叶,灰色茸毛,荚弯镰形,成熟时呈褐色。籽粒圆形,种皮黄色,种脐黄色,无光泽,百粒重19g左右。蛋白质含量38.48%,脂肪含量21.88%。中抗灰斑病。秆强抗倒,主茎结荚型,荚密,二三粒荚多,不炸荚,适应性好。
【产量表现】2012~2013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789.3kg/hm2,较对照品种合丰50增产8.6%;2014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331.1kg/hm2,较对照品种合丰50增产11.7%。
【栽培要点】在适应区五月上旬播种,选择中等以上肥水条件地块种植,采用垄作栽培模式,每公顷保苗25万株左右。采用精量点播机垄底侧深施肥方法,一般栽培条件下每公顷施种肥磷酸二铵135kg,尿素20kg,钾肥45kg。播种后1周内采用除草剂封闭灭草,生育期间及时铲趟、防治病虫害,八月上旬拔大草1次,及时收获。


十八、高产抗病大豆新品种——绥农 41
【审定编号】黑审豆2015008。
【审定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
【适宜区域】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种植。
【特征特性】生育日数118d左右,需活动积温2400℃左右。属亚有限结荚习性,株高90cm左右,无分枝,紫花,尖叶,灰色茸毛,荚弯镰形,成熟时呈褐色。籽粒圆形,种皮黄色,种脐黄色,无光泽,百粒重20g左右。蛋白质含量40.50%,脂肪含量20.60%。中抗灰斑病。秆强抗倒,主茎结荚型,荚密,二三粒荚多,不炸荚,适应性好。
【产量表现】2011~201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627.4kg/hm2,较对照品种合丰50增产11.6%。2013~2014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118.4kg/hm2,较对照品种合丰50增产11.2%。
【栽培要点】在适应区五月上旬播种,选择中等以上肥水条件地块种植,采用垄作栽培模式,每公顷保苗25万株左右。采用精量点播机垄底侧深施肥方法,一般栽培条件下每公顷施种肥磷酸二铵135kg,尿素20kg,钾肥45kg。播种后1周内采用除草剂封闭灭草,生育期间及时铲趟、防治病虫害,八月上旬拔大草1次,及时收获。


十九、高产抗病大豆新品种——绥农 43
【审定编号】黑审豆2017010。
【审定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
【适宜区域】该品种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种植。
【特征特性】生育日数118d左右,活动积温2400℃左右。该品种无限结荚习性。株高100cm左右,有分枝,紫花,尖叶,灰色茸毛,荚微弯镰形,成熟时呈褐色。籽粒圆形,种皮黄色,种脐黄色,无光泽,百粒重19g左右。蛋白质含量40.75%,脂肪含量19.60%。中抗灰斑病。抗叶部病害,注意防治根部病害。
【产量表现】2014~2015两年省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180.2kg/hm2,较对照品种绥农28增产13.3%;2016年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776.3kg/hm2,较对照品种合丰55增产10.6%。
【栽培要点】在适应区五月上旬播种,选择中等及以上肥力地块种植,采用垄作栽培模式,每公顷保苗22万~26万株。一般栽培条件下每公顷施种肥磷酸二铵130kg,尿素20kg,钾肥60kg。播种后1周内采用除草剂封闭灭草,生育期间及时铲趟、防治病虫害,八月上旬拔大草1次,及时收获。


二十、高产大粒高蛋白质品种——绥农 52
【审定编号】黑审豆2017028。
【审定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
【适宜区域】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种植。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普通大粒品种,生育日数120d左右,活动积温2450℃左右。该品种无限结荚习性。株高90cm左右,有分枝,紫花,尖叶,灰色茸毛,荚微弯镰形,成熟时呈黄褐色。籽粒圆形,种皮黄色,种脐黄色,无光泽,百粒重29g左右。蛋白质含量42.09%,脂肪含量19.72%。中抗灰斑病,抗叶部病害,注意防治根部病害。秆强抗倒伏。缺失脂肪氧化酶Lox-2。
【产量表现】2014~2015两年自布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309.9kg/hm2,较对照品种绥农27增产12.0%;2016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282.9kg/hm2,较对照品种绥农27增产10.7%。
【栽培要点】在适应区五月上旬播种,选择中等及以上肥力地块种植,采用垄作栽培模式,公顷保苗20万~24万株。一般栽培条件下每公顷施种肥磷酸二铵130kg,尿素20kg,钾肥60kg。播种后1周内采用除草剂封闭灭草,生育期间及时铲趟、防治病虫害,八月上旬拔大草1次,及时收获。


二十一、低豆腥味大豆新品种——绥无腥豆 3 号
【审定编号】黑审豆2018047。
【审定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
【适宜区域】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种植。
【特征特性】低豆腥味品种,成熟生育日数115d左右,活动积温2300℃左右。该品种亚有限结荚习性。株高85cm左右,无分枝,紫花,尖叶,灰色茸毛,荚弯镰形,成熟时呈褐色。籽粒圆形,种皮黄色,种脐黄色,无光泽,百粒重19g左右。蛋白质含量37.37%,脂肪含量21.81%。中抗灰斑。缺失脂肪氧化酶Lox-2。
【产量表现】2010~2011年鉴定试验平均产量3699.3kg/hm2,比对照品种丰收25增产7.4%。2015~2016年自布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722.6kg/hm2,平均较对照品种绥无腥豆2号增产12.0%;2017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755.3kg/hm2,较对照品种绥无腥豆2号增产10.8%。
【栽培要点】在适应区五月上旬播种,选择中等及以上肥力地块种植,采用“垄三”栽培模式,每公顷保苗25万株。一般栽培条件下每公顷施种肥磷酸二铵130kg,尿素20kg,钾肥60kg。生育期间及时铲趟、防治病虫害,拔大草1次或采用除草剂除草,及时收获。


二十二、突破性高油高产大豆新品种——东生 79
【审定编号】黑审定2018013。
【审定单位】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黑龙江省农科院牡丹江分院。
【适宜区域】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
【特征特性】生育日数118d左右,活动积温2350℃左右。该品种为亚有限结荚习性。株高95cm左右,有分枝,白花,尖叶,灰色茸毛,荚弯镰形,成熟时呈褐色。籽粒圆形,种皮黄色,种脐黄色,有光泽,百粒重19.0g左右。蛋白质含量36.33%,脂肪含量24.16%,是黑龙江省近60年来所有审定品种中含油量最高的品种。中抗灰斑病。
【产量表现】2015~2016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996.6kg/hm2,较对照品种合丰50增产8.0%;2017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868.1kg/hm2,较对照品种合丰50增产9.5%。
【栽培要点】择中等肥力的地块种植,适合“垄三”栽培模式,尽量种植正茬或迎茬,避免重茬;整地要求土壤进行秋翻或早春适时顶浆打垄,达到良好种植状态。五月上中旬播种,每公顷播种量为50kg~55kg,每公顷保苗30万株左右,每公顷施种肥磷酸二铵180kg、尿素20kg~30kg、钾肥50kg~70kg,在生育期间根据大豆生长情况适当追肥,提高大豆商品质量,生育期间要求三铲三趟,或采用化学除草,在8月8~15日大豆食心虫成虫高峰期喷施乐斯本防治大豆食心虫1~2次。适时收获。


二十三、高产大豆——牡豆 12
【审定编号】黑审豆2018010。
【审定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
【适宜区域】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
【特征特性】生育日数120d左右,活动积温2450℃左右。该品种亚有限结荚习性。株高90cm左右,有分枝,紫花,尖叶,灰色茸毛,荚弯镰形,成熟时呈褐色。籽粒圆形,种皮黄色,种脐黄色,有光泽,百粒重21.0g左右。蛋白质含量40.75%,脂肪含量20.87%。中抗灰斑病。
【产量表现】2015~2016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904.4kg/hm2,较对照品种合丰55增产9.7%;2017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866.8kg/hm2,较对照品种合丰55增产9.1%。
【栽培要点】选择中等肥力的地块种植,适合“垄三”栽培模式,尽量种植正茬或迎茬,避免重茬;整地要求土壤进行秋翻或早春适时顶浆打垄,达到良好种植状态。五月上中旬播种,每公顷播种量为50kg~55kg,每公顷保苗30万株左右,每公顷施种磷酸二铵180kg、尿素20kg~30kg、钾肥50kg~70kg,在生育期间根据大豆生长情况适当追肥,提高大豆商品质量,生育期间要求三铲三趟,或采用化学除草,在8月8~15日大豆食心虫成虫高峰期喷施乐斯本防治大豆食心虫1~2次。适时收获。


二十四、高油高产耐贫瘠大豆——牡试 2 号
【审定编号】黑审豆2018009。
【审定单位】南京农业大学、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
【适宜区域】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
【特征特性】高油品种。生育日数120d左右,活动积温2450℃左右。该品种无限结荚习性。株高106cm左右,有分枝,白花,尖叶,灰色茸毛,荚弯镰形,成熟时呈褐色。籽粒圆形,种皮黄色,种脐黄色,有光泽,百粒重21.5g左右。蛋白质含量38.17%,脂肪含量21.83%。中抗灰斑病。
【产量表现】2015~2016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936.9kg/hm2,较对照品种合丰55增产11.1%;2017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904.5kg/hm2,较对照品种合丰55增产10.9%。
【栽培要点】选择中等肥力的地块种植,适合“垄三”栽培模式,尽量种植正茬或迎茬,避免重茬;整地要求土壤进行秋翻或早春适时顶浆打垄,达到良好种植状态。五月上中旬播种,每公顷播种量为50kg~55kg,每公顷保苗30万株左右,每公顷施种磷酸二铵180kg、尿素20kg~30kg、钾肥50kg~70kg,在生育期间根据大豆生长情况适当追肥,提高大豆商品质量,生育期间要求三铲三趟,或采用化学除草,在8月8~15日大豆食心虫成虫高峰期喷施乐斯本防治大豆食心虫1~2次。适时收获。


二十五、高油高产大豆——东生 78
【审定编号】黑审豆2017012。
【审定单位】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
【适宜区域】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
【特征特性】高油大豆品种。生育日数117d左右,活动积温2340℃左右。该品种为亚有限结荚习性。株高91cm左右,无分枝,紫花,尖叶,灰色茸毛,荚弯镰形,成熟时呈褐色。籽粒圆形,种皮黄色,种脐黄色,有光泽,百粒重20.6g左右。蛋白质含量40.25%,脂肪含量21.22%。中抗灰斑病。
【产量表现】2013~2014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124.2kg/hm2,较对照品种绥农28增产9.9%;2015~2016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820.4kg/hm2,较对照品种绥农28增产9.6%。
【栽培要点】选择中等肥力的地块种植,适合“垄三”栽培模式,尽量种植正茬或迎茬,避免重茬;整地要求土壤进行秋翻或早春适时顶浆打垄,达到良好种植状态。五月上中旬播种,每公顷播种量为50kg/hm2~55kg/hm2,每公顷保苗30万株左右,每公顷施种磷酸二铵180kg、尿素20kg~30kg、钾肥50kg~70kg,在生育期间根据大豆生长情况适当追肥,提高大豆商品质量,生育期间要求三铲三趟,或采用化学除草,在8月8~15日大豆食心虫成虫高峰期喷施乐斯本防治大豆食心虫1~2次。适时收获。


二十六、高产高油大豆——牡豆 9 号
【审定编号】黑审豆2015006。
【审定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
【适宜区域】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
【特征特性】生育日数116d左右,活动积温2330℃。亚有限结荚习性。株高81cm左右,有分枝,紫花,尖叶,灰色茸毛,荚弯镰形,成熟时呈褐色。籽料圆形,种皮黄色,种脐黄色,有光泽,百粒重20.1g左右。蛋白质含量40.70%,脂肪含量21.23%,属高产高油品种。中抗灰斑病。
【产量表现】2012~2013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799.2kg/hm2,较对照品种绥农28增产8.6%;2014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871.3kg/hm2,较对照品种绥农28增产8.2%。
【栽培要点】选择中等肥力的地块种植,适合“垄三”栽培模式,尽量种植正茬或迎茬,避免重茬;整地要求土壤进行秋翻或早春适时顶浆打垄,达到良好种植状态。五月上中旬播种,每公顷播种量为50kg~55kg,每公顷保苗25万株左右,每公顷施种磷酸二铵180kg、尿素20kg~30kg、钾肥50kg~70kg,在生育期间根据大豆生长情况适当追肥,提高大豆商品质量,生育期间要求三铲三趟,或采用化学除草,在8月8~15日大豆食心虫成虫高峰期喷施乐斯本防治大豆食心虫1~2次。适时收获。


二十七、高油高产大豆——牡豆 10
【审定编号】黑审豆2016004。
【审定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
【适宜区域】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
【特征特性】生育日数116d左右,活动积温2325℃。亚有限结荚习性,株高90cm左右,有分枝,紫花,尖叶,灰色茸毛,荚弯镰形,成熟时呈褐色。籽料圆形,种皮黄色,种脐黄色,有光泽,百粒重20.8g左右。蛋白质含量40.24%,脂肪含量21.35%。中抗灰斑病。
【产量表现】2013~2014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125.0kg/hm2,较品种绥农28增产9.9%;2015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918.1kg/hm2,较对照品种绥农28增产12.9%。
【栽培要点】选择中等肥力的地块种植,适合“垄三”栽培模式,尽量种植正茬或迎茬,避免重茬;整地要求土壤进行秋翻或早春适时顶浆打垄,达到良好种植状态。五月上中旬播种,每公顷播种量为50kg/hm2~55kg/hm2,每公顷保苗30万株左右,每公顷施种磷酸二铵180kg、尿素20kg~30kg、钾肥50kg~70kg,在生育期间根据大豆生长情况适当追肥,提高大豆商品质量,生育期间要求三铲三趟,或采用化学除草,在8月8~15日大豆食心虫成虫高峰期喷施乐斯本防治大豆食心虫1~2次。适时收获。


二十八、高油高产大豆——东生 77
【审定编号】黑审豆2015012。
【审定单位】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
【适宜区域】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
【特征特性】高油品种。生育日数119d左右,活动积温2400℃左右。该品种为亚有限结荚习性。株高90cm左右,有分枝,紫花,尖叶,灰色茸毛,荚弯镰形,成熟时呈褐色。籽粒圆形,种皮黄色,种脐黄色,有光泽,百粒重20.7g左右。蛋白质含量40.36%;脂肪含量21.45%。中抗灰斑病。
【产量表现】2012~2013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226.3kg/hm2,较对照品种绥农26增产7.3%;2014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407.1kg/hm2,较对照品种绥农26增产6.9%。
【栽培要点】选择中等肥力的地块种植,适合“垄三”栽培模式,尽量种植正茬或迎茬,避免重茬;整地要求土壤进行秋翻或早春适时顶浆打垄,达到良好种植状态。五月上中旬播种,每公顷播种量为50kg~55kg,每公顷保苗30万株左右,每公顷施种磷酸二铵180kg、尿素20kg~30kg、钾肥50kg~70kg,在生育期间根据大豆生长情况适当追肥,提高大豆商品质量,生育期间要求三铲三趟,或采用化学除草,在8月8~15日大豆食心虫成虫高峰期喷施乐斯本防治大豆食心虫1~2次。适时收获。


二十九、高油高产耐贫瘠大豆——牡试 1 号
【审定编号】黑审豆2015003。
【审定单位】南京农业大学、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
【适宜区域】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
【特征特性】生育日数118d左右,活动积温2350℃左右。该品种为亚有限结荚习性。株高82cm左右,有分枝,白花,圆叶,灰色茸毛,荚弯镰形,成熟时呈褐色。籽粒圆形,种皮黄色,种脐黄色,无光泽,百粒重20.2g左右。蛋白质含量37.79%,脂肪含量22.62%。中抗灰斑病。高油品种。
【产量效果】2012~2013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736.8kg/hm2,较对照品种绥农28增产6.0%;2014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010.9kg/hm2,较对照品种绥农28增产13.8%。
【栽培要点】选择中等肥力的地块种植,适合“垄三”栽培模式,尽量种植正茬或迎茬,避免重茬;整地要求土壤进行秋翻或早春适时顶浆打垄,达到良好种植状态。五月上中旬播种,每公顷播种量为50kg~55kg,每公顷保苗30万株左右,每公顷施种肥磷酸二铵180kg、尿素20kg~30kg、钾肥50kg~70kg,在生育期间根据大豆生长情况适当追肥,提高大豆商品质量,生育期间要求三铲三趟,或采用化学除草,在8月8~15日大豆食心虫成虫高峰期喷施乐斯本防治大豆食心虫1~2次。适时收获。


三十、高产、优质食用、抗病、半矮秆大豆新品种——合农 76
【审定编号】黑审豆2015021。
【审定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
【适应地区】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种植。
【特征特性】该品种亚有限结荚习性。株高72.7cm左右,有分枝,紫花,尖叶,灰色茸毛,荚弯镰形,成熟时呈褐色。籽粒圆形,种皮黄色,种脐浅黄色,有光泽,百粒重19.3g左右。蛋白质含量41.98%,平均脂肪含量20.43%。抗灰斑病。生育日数为115d左右,活动积温2350℃左右。
【增产效果】2012~2013年区域试验公顷产量3046.5kg/hm2,较对照品种合丰50增产15.2%;2014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311.9kg/hm2,较对照品种合丰50增产16.1%。2017年在852农场3分场7队750亩高产创建区经专家实地测产亩产达262.34kg,2018年在852农场第8管理区第7作业站210亩高产创建区,实现平均亩产288.22kg。有亩产300kg的产量潜力。
【栽培要点】在适应区五月上中旬播种,选择上中等肥力地块种植,采用垄作和窄行密植两种栽培模式,每公顷保苗35万~40万株。在一般栽培条件下,公顷施磷酸二铵150kg~200kg,尿素30kg~50kg,钾肥50kg~70kg。田间采用化学药剂除草或人工除草,中耕2~3次,拔大草1~2次;生育期间追施叶面肥1~2次,同时防治大豆食心虫;成熟后要及时收获。建议播前最好要对种子进行包衣处理。


三十一、高产、高油、抗病、广适应性大豆新品种——合农 72
【审定编号】黑审豆2018021。
【审定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
【适应地区】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种植。
【特征特性】该品种亚有限结荚习性。株高96cm左右,无分枝,紫花,尖叶,灰色茸毛,荚弯镰形,成熟时呈褐色。籽料圆形,种皮黄色,种脐黄色,有光泽,百粒重18.2g左右。蛋白质含量36.38%,脂肪含量23.42%。中抗灰斑病。生育日数为115d左右,活动积温2300℃左右。
【增产效果】2015~2016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099.1kg/hm2,较对照品种合丰51增产9.2%;2017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125.9kg/hm2,较对照品种合丰51增产13.0%。
【栽培要点】在适应区五月上中旬播种,选择中等肥力地块种植,采用“垄三”栽培模式,每公顷保苗30万株。一般栽培条件下,每公顷施磷酸二铵100kg~150kg,尿素25kg~30kg,钾肥70kg~75kg。生育期间及时铲趟、防治病虫害,拔大草1~2次或采用除草剂除草,及时收获。建议播种前对种子进行包衣处理。


三十二、高产、高油、抗病、广适应性大豆新品种——合农 77
【审定编号】黑审豆2018024。
【审定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
【适应地区】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种植。
【特征特性】该品种亚有限结荚习性。株高95cm左右,有分枝,紫花,尖叶,灰色茸毛,荚弯镰形,成熟时呈褐色。籽粒圆形,种皮黄色,种脐黄色,有光泽,百粒重19.2g左右。蛋白质含量35.24%,脂肪含量24.13%。接种鉴定中抗灰斑病。生育日数为115d左右,活动积温2300℃左右,
【增产效果】2015~2016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120.6kg/hm2,较对照品种合丰51增产9.8%;2017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006.3kg/hm2,较对照品种合丰51增产8.8%。
【栽培要点】在适应区五月上中旬播种,选择中等肥力地块种植,采用垄作栽培模式,每公顷保苗28万~30万株。一般栽培条件下,每公顷施种肥磷酸二铵150kg,尿素25kg,钾肥75kg。生育期间及时铲趟、防治病虫害,拔大草1~2次或采用除草剂除草,及时收获。建议播种前对种子进行包衣处理。


三十三、高产、优质、抗病、广适应性大豆新品种——合农 85


【审定编号】黑审豆2017006,国审豆20180009。
【审定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
【适应地区】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及吉林、内蒙古、新疆的部分地区种植。
【特征特性】该品种亚有限结荚习性。株高84cm左右,无分枝,紫花,尖叶,灰色茸毛,荚弯镰形,成熟时呈褐色。籽料圆形,种皮黄色,种脐黄色,有光泽,百粒重21.5g左右。蛋白质含量38.40%,脂肪含量22.60%,中抗灰斑病。生育日数为118d左右,活动积温2400℃左右。
【增产效果】2014~2015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020.8kg/hm2,较对照品种合丰55增产12.6%;2016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864.6kg/hm2,较对照品种合丰55增产12.0%。2017年在852农场3分场7队800亩高产创建区,实现平均亩产272.86kg。有亩产300kg的产量潜力。
【栽培要点】在适应区五月上旬播种,选择中等肥力地块种植,采用垄作栽培模式,播前要对种子进行包衣处理,每公顷保苗25万~30万株。一般栽培条件下,每公顷施种肥磷酸二铵100kg~150kg,尿素25kg~30kg,钾肥70kg~75kg。生育期间及时铲趟、防治病虫害,拔大草2~3次或采用除草剂除草,及时收获。
三十四、高产、高油、多抗、广适应性大豆新品种——合农 75
【审定编号】黑审豆2015004,国审豆20170005。
【审定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
【适应地区】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及吉林、内蒙古、新疆的部分地区种植。
【特征特性】该品种亚有限结荚习性。株高86cm左右,有分枝,紫花,尖叶,灰色茸毛,荚弯镰形,成熟时呈褐色。籽料圆形,种皮黄色,种脐浅黄色,有光泽,百粒重19.5g左右。蛋白质含量36.43%,平均脂肪含量22.92%。中抗灰斑病及菌核病、抗疫霉根腐病、抗花叶病毒病。生育日数为118d左右,活动积温2400℃左右。

【增产效果】2012~2013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923.2kg/hm2,较对照品种绥农28增产14.0%;2014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000.5kg/hm2,较对照品种绥农28增产12.8%。2017年在852农场7分场1队500亩高产创建区,实现平均亩产291.7kg。有亩产300kg的产量潜力。

【栽培要点】在适应区五月上中旬播种,选择上中等肥力地块种植,采用垄作栽培模式,每公顷保苗25万~30万株。在一般栽培条件下,每公顷施种肥磷酸二铵150kg,尿素30kg,钾肥70kg。田间采用化学药剂除草或人工除草,中耕2~3次,拔大草1~2次;生育期间追施叶面肥1~2次,同时防治大豆食心虫;成熟后要及时收获。建议播前最好要对种子进行包衣处理。
三十五、高产稳产、优质、多抗大豆新品种——合丰 55


【审定编号】黑审豆2014015。
【审定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
【适应地区】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种植。
【特征特性】该品种为无限结荚习性。株高90cm~95cm,有分枝,紫花,尖叶,灰色茸毛,荚熟弯镰形,成熟时呈褐色。籽粒圆形,种皮黄色,种脐黄色,有光泽,百粒重22g~25g。蛋白质含量39.35%,脂肪含量22.61%。中抗灰斑病、抗疫霉病、抗花叶病毒病。生育日数为117d,活动积温2365.8℃左右。
【增产效果】2005~2006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531.6kg/hm2,较对照品种合丰35、47增产12.6%;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568.4kg/hm2,较对照品种合丰47增产18.2%。创造了小面积(伊宁县天山公社包尔其村3小队30亩)亩产320kg,852农场万亩示范区亩产283.94kg的高产典型。具有亩产300kg以上的增产潜力。
【栽培要点】在适应区五月上中旬播种,选择中上等肥力的地块种植,采用“垄三”栽培模式,每公顷保苗25万株左右。在一般栽培条件下,每公顷施有机肥(有机质含量8%以上)3万kg以上,结合秋整地一次性施入;每公顷施种肥磷酸二铵150kg、尿素20kg、钾肥30kg。生育期间要求三铲三趟,拔大草2次,追施叶面肥和防治食心虫1~2次或采用化学药剂除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