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生命的根源
《黄帝内经》中说:“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气血才是生命的根本,其他的东西都是围绕着气血而运行的。气血是生命的根本,生者和逝者最大的区别就是气血,气血不足的人几乎都不会长寿,可见气血对人体健康的重要程度。如果把人体比作生长的植物,气就是阳光,血就是雨露,二者共同作用于人体,使其茁壮成长。一旦气血不足,将导致人体功能全面性溃败。
气的概念
气是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极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气运行不息,推动和调控着人体内的新陈代谢,维系着人体的生命进程。气的运动停止,则意味着生命的终止。
中医学中的气概念,可能源于古人对人体生命现象的观察。古人通过对人体自身某些显而易见且至关重要的生命现象,如呼吸时气的出入、活动时随汗而出的蒸蒸热气等的观察,产生了对气的朴素而直观的认识,加之在气功锻炼中体悟到的气在体内的流动,于是在朴素认识逐渐积累的基础上进行推测、联想、抽象和纯化,逐渐形成了人体之气是人体中的能流动的细微物质的概念;随着认识的深入,对人体之气的来源、功能、运动规律和形式以及与脏腑的关系有了较系统的认识,建立了中医学的气学理论。
中医学气概念的形成,自然受到古代哲学元气学说的渗透和影响。古代哲学的气是运动不息的细微物质的概念,气升降聚散运动推动和调控宇宙万物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思想,对中医学的气是运行不息的精微物质概念的形成,气升降出入运动推动和调控着人体生命活动等理论的构建,都具有重要的方法学意义。但中医学的气是客观存在于人体中的具体的气,是在体内不断升降出入运动的精微物质,既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又对生命活动起着推动和调控作用。中医学的气理论有其固有的研究对象和范围,而古代哲学的元气学说是一种古代的宇宙观和方法论,因此中医学的气概念与古代哲学的气概念是有严格区别的。
精与气的概念在中医学中是有严格区别的。精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灵枢·经脉》说:“人始生,先成精。”气是由精化生的极细微物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精化为气。”精为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气是推动和调控脏腑生理活动的动力。因此,《内经》中多次提到精与气的转化关系,其对精与气的区分较先秦哲学中的概念更为明确。
血的概念
血是循行于脉中而富有营养的红色液态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素问·调经论》强调说:“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
脉是血液运行的管道,血液在脉中循行于全身,所以又将脉称为“血府”。脉起着约束血液运行的作用,血液循脉运行周身,内至脏腑,外达肢节,周而复始。如因某种原因,血液在脉中运行迟缓涩滞,停积不行则成
瘀血。若因外伤等原因,血液不在脉中运行而逸出脉外,则形成出血,称为“离经之血”。离经之血若不能及时排出或消散,则变为瘀血。离经之血及瘀血均失去了血液的正常生理功能。
血循脉而流于全身,发挥营养和滋润作用,为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提供营养物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保证。人体任何部位缺少血液的供养,都能影响其正常生理活动,造成生理功能的紊乱以及组织结构的损伤,严重的缺血还能危及生命。
气和血的关系
气与血是人体内的两大类基本物质,在人体生命活动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如《景岳全书·血证》说:“人有阴阳,即为血气。阳主气,故气全则神旺;阴主血,故血盛则形强。人生所赖,唯斯而已。”气与血都由人身之精所化,而相对言之,则气属阳,血属阴,具有互根互用的关系。气有推动、激发、固摄等作用,血有营养、滋润等作用。故《难经·二十二难》说:“气主呴之,血主濡之。”气是血液生成和运行的动力,血是气的化生基础和载体,因而有“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的说法。
1.气为血之帅
气为血之帅,包含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三个方面。
气能生血,是指血液的化生离不开气作为动力。血液的化生以营气、津液和肾精作为物质基础,在这些物质本身的生成以及转化为血液的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相应脏腑之气的推动和激发作用,这是血液生成的动力。气能生血还包含了营气在血液生成中的作用,营气与津液入脉化血,使血量充足。因此,气的充盛则化生血液的功能增强,血液充足;气的虚亏则化生血液的功能减弱,易导致血虚的病变。临床上治疗血虚的病变,常常以补气药配合补血药使用,取得较好疗效,即是源于气能生血的理论。
气能行血,是指血液的运行离不开气的推动作用。血液的运行有赖于心气、肺气的推动及肝气的疏泄调畅。《血证论·阴阳水火气血论》说:“运血者,即是气。”因此,气充盛,气机调畅,气行则血行,血液的正常运行得以保证。反之,气的亏少则无力推动血行,或气机郁滞不通则不能推动血行,都能够产生血瘀的病变。再者,气的运行发生逆乱,升降出入失常,也会影响血液的正常运行,出现血液妄行的病变,如气逆者血随气升,气陷者血随气下等。所以临床上在治疗血液运行失常时,常常配合补气、行气、降气、升提的药物,即是气能行血理论的实际应用。
气能摄血,是指血液能正常循行于脉中离不开气的固摄作用。气能摄血主要体现在脾气统血的生理功能之中。脾气充足,发挥统摄作用,使血行脉中而不致逸出脉外,从而保证了血液的正常运行及其濡养功能的发挥。如若脾气虚弱,失去统摄,往往导致各种出血病变,临床上称为“气不摄血”或“脾不统血”。因而治疗这些出血病变时,必须用健脾补气方法,益气以摄血。临床中发生大出血的危重证候时,用大剂补气药物以摄血,也是这一理论的应用。
2.血为气之母
血为气之母,包含血能养气和血能载气两个方面。
血能养气,是指气的充盛及其功能发挥离不开血液的濡养。在人体各个部位中,血不断地为气的生成和功能活动提供营养,故血足则气旺。人体脏腑、肢节、九窍等任何部位,一旦失去血的供养,即可出现气虚衰少或气的功能丧失的病变。血虚的病人往往兼有气虚的表现,其道理即在于此。
血能载气,是指气存于血中,依附于血而不致散失,赖血之运载而运行全身。《血证论·吐血》说:“血为气之守。”《张氏医通·诸血门》说:“气不得血,则散而无统。”说明气依附于血而得以存在体内,并以血为载体而运行全身。因此,血液虚少的病人,就会出现气虚病变。而大失血的病人,气亦随之发生大量的丧失,往往导致气的涣散不收,漂浮无根的气脱病变,称为“气随血脱”。
血能养气与血能载气,体现了血对于气的基础作用,故概括地称之为“血为气之母”。总之,血属阴,气属阳。气血阴阳之间协调平衡,生命活动才能得以正常进行。反之,“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素问·调经论》)。因此,调整气血之间的关系,使其恢复协调平衡的状态是治疗疾病的常用法则之一。
气血失和,百病乃生
中医认为,气和血是人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气血不足往往会导致脏腑功能的减退,抵抗力下降,引起早衰。气血不足的临床表现非常广泛,气虚和血虚可单独出现,也可合并出现。
气虚则人体阳气的温煦及推动作用不足,表现为畏寒肢冷、疲倦无力、心悸气短、发育迟缓等。血虚则器官缺乏濡养,可见面色萎黄无华、皮肤干燥、毛发枯萎、指甲干裂、视物昏花、手足麻木、失眠多梦、健忘心悸、精神
恍惚等。
如果一个人先天体质虚弱,或因为后天劳累过度,或病后调养不当,或失血过多等,均可导致气血两虚,引发各类疾病。此时,会出现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眼花、食欲差、精神不振、多汗且活动后加重,甚至心慌气短等表现。
现代人气血不调的主要原因有三:
1.食疾
由于现代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体质也由昔日的营养不良虚弱性体质为主,转变为能量代谢不畅瘀滞性体质为主。很多人每天都离不开鸡、鸭、鱼、肉、蛋、奶等不易消化的高脂肪、高蛋白等酸性食物,久而久之加重了胃肠的分解吸收负担和肝的消化、解毒功能和肾的排泄功能,使五脏六腑的元气下降,吃出了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等现代文明病。
2.气疾
当今社会,人们的工作压力、生活压力、竞争的压力像山一样压得人们喘不过气来,每天超负荷地工作,不停地思虑。中医认为,久思伤脾,脾主运化,脾统血,脾伤则会影响血的生成,因此,就会造成气血亏虚。久怒伤肝,肝主疏泄、肝主藏血、肝主排毒,由于人们情志失衡,很容易造成肝郁气滞,影响体内排毒,就会造成气血的瘀滞。
3.寒疾
现在有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总喜欢海鲜、冷饮、凉啤酒、空调、电风扇,为了美甚至在冬天也喜欢穿单薄的衣服,由于寒凉内伤脾胃肾,外伤筋骨肉,导致现在得风湿症、关节炎、月经不调、肾炎等的人越来越多,主要症状是体力不支、浑身无力。因为气不足,血难行,造成气血瘀滞,女性患子宫肌瘤的人也在增多,都是寒凝血瘀、寒凝气滞等原因所致。
因此,要想百病不生就必须调理好气血,气血瘀时要通,气血虚时要补。掌握好这
“通补”的原则,就是掌握了健康的真谛。气血是人的后天之本,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乃至皮肤毛发,都依赖于气血的滋养,没有气血就没有生命。只要气血充足、通畅,我们就能百病不生。
气血不足应该及时食补
气血不足即中医学中的气虚和血虚,气血不足会导致脏腑功能减退,引起早衰。气虚即脏腑功能衰退、抗病能力差,表现为畏寒肢冷、自汗、头晕耳鸣、精神萎靡、疲倦无力、心悸气短、发育迟缓。血虚可见面色无华萎黄、皮肤干燥、毛发枯萎、指甲干裂、视物昏花、手足麻木、失眠多梦、健忘心悸、精神恍惚。
气血不足属气血同病。气血亏虚则会形体失养,以神疲乏力、气短懒言、面色淡白或萎黄、头晕目眩、唇甲色淡、心悸失眠、舌淡脉弱等为常见证候。
气虚者适合食用的食物有牛肉、羊肉、枸杞、鸡肉、猪肉、糯米、大豆、白扁豆、大枣、鲫鱼、鲤鱼、黄鳝、虾、蘑菇等,忌食、少食的食物有荞麦、柚子、柑、金橘、金橘饼、橙子、荸荠、生萝卜、地骷髅、芥菜、薤白、君达菜、砂仁、菊花、茶叶、佛手、柑、槟榔、大蒜、苤蓝、萝卜缨、芫荽(香菜)、芜菁(大头菜)、胡椒、荜拨、紫苏叶、薄荷、荷叶,忌烟酒。
血虚者适合食用的食物有乌骨鸡、黑芝麻、胡桃肉、龙眼肉、鸡肉、猪血、猪肝、红糖、赤豆等,忌食或少食的食物有海藻、草豆蔻、荷叶、白酒、薄荷、菊花、槟榔、生萝卜、荸荠、大蒜等。
让气血畅通的秘密在于打通经络
《黄帝内经》说:“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经络对于人体来说,有平衡阴阳、营养全身的能力,所以经络学在中医里拥有至高的地位。
有人称,经络在人体中就像互联网。经脉深藏在人体内,把持着各个脏腑的家政大权;络脉是经脉上的细小分支,彼此通连直达体表,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俨然像个庞大的互联网。穴位是网上的一个个站点,气血是通行在各站的机车,永远高挂“免停”牌,一旦停了,只能由医生来兼任网管了。
经络具体有以下作用:
①联系全身。经络可以把人的内脏、四肢、五官、皮肤、肉、筋和骨等所有部分都联系起来。每一条通路通畅,身体才能保持平衡与统一,维持正常的活动。
②运行气血。气血也要通过经络输送到身体各处,滋润全身上下内外。这是经络的第二个作用。每个人的生命都要依赖气血维持,经络就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只有通过经络系统把气血等营养输送到全身,人才能有正常的生理心理活动。
③人体屏障。外部疾病侵犯人体往往是从表面开始,再慢慢向里发展,也就是先从皮肤开始。经络可以运行气血到表面的皮肤,好像砖瓦一样垒成坚固的城墙,每当外敌入侵时,经络便会发挥其抵御外邪、保卫机体的屏障作用。
④反映人体内在情况。疾病也有从内生的,“病从口入”就是因为吃了不干净的东西,使身体内的气血不正常,从而产生疾病。这种内生病首先表现为内脏的气血不正常,再通过经络反映在相应的穴位上。所以经络穴位还可以反映人内在的毛病,中医管这叫“以表知里”。
⑤调气血。人的肝脏只有1/3在工作,心脏只有1/7在工作……如果它们出现问题,我们首先要做的是激发、调动身体的潜能。按照中医理论,内脏跟经络是相通的,内脏出现问题,可以通过刺激经络和体表的穴位调气血。这也是针灸、按摩、气功等方法可以治疗内科病的原因。我们都知道,嘴不但能吃饭,还能吃进细菌,成为疾病感染的途
径。经络也一样,它可以运行气血,行使上面说的那些功能,但是人体一旦有病了,它也是疾病从外向里“走”的路。但只要我们知道了它们的循行规律,就可以利用这一点来预防疾病的发展。这就好比敌人来偷袭,我们知道了他的行军路线,就可以提前做好防护准备。
经络不通的表现:
①疼痛、发冷。经络不通的首要感觉就是疼痛。俗话说:痛则不通,通则不痛。经络不通的第一个感觉就是疼痛,疼痛说明经络不通,继而导致气血不通,产生“冷”的感觉。除了头凉之外,身体其他某些部位发凉,比如最常见的手脚发凉,常常是经络不通的信号。因为人的体温是由气血输送来决定的,气血旺盛,体温才会正常。哪个地方发冷,哪个地方可能经络不通,气血难以到达。
②热。经络不通引起的热主要表现为身体某些部位低热、干燥,或者局部异常出汗。这是体内经络不通,热气不能通过正常渠道散发出去引起的。除了外邪引起的红、肿、热、痛与发热所在的经络不通有关,一般低热可能来自相连的经络。
③麻和木。经络不通进一步的发展就是麻或木。比如我们坐得太久,下肢气血不通,就会疼痛;接着,经络被堵死,气血彻底不通,双腿就会麻木,只有改变坐姿,气血通畅才能恢复知觉。
④肿和胀。经络不通可以是有形的,这就是肿,常由血瘀引起;经络不通也可以是无形的,这就是胀,由气滞引起。
因此,想要气血畅通,就要打通经络。
健康小测试:8个细节自测气血是否充足、畅通
人如果气血不足,冬季就很容易手脚冰凉,以下8个细节可以看出你的气血足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