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在哪里,世界就在哪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渔翁王利保

漳溪河两岸,一边是粉墙黛瓦的古村落,一边是郁郁葱葱的青山。从春夏至秋冬,从朝霞到日暮,从烟雨转薄雾,风光各不同。渔翁王利保应该早已将这里的风景铭刻在记忆的长廊里,一片绿油油的草坪,一条长长的板凳桥,一汪缓缓的河流。

平时与人打交道,我们都习惯性先从仪容外表去认识对方,接着通过言行举止去了解对方,然后透过眼睛去洞察对方的心灵。认识渔翁王利保,是在今年的深秋,飘着毛毛细雨的清晨,我为了配合摄影师拍摄一个视频,特意披了一件红色的古装外衣,像侠客一样出现在婺源漳村的板凳桥畔,为了乘上渔翁那一叶小舟。

当王利保出现在我眼前时,他给我的第一印象,绝不仅是一个普通的渔翁,他略显消瘦的脸颊上与下巴处蓄着一把长胡子,眼睛透露着笃定和坚毅,以及对岁月的感想,神态像极了一位艺术家。他不属于打鱼为生,他更像一位智者或隐士,在看似平凡的日子里,用自己的生活方式活出自己想要的状态。

这天拍摄之前,其中一位叫紫阳人家的摄影师担心说,怕渔翁抢我的镜头,因为这天我是主角,要提醒渔翁的动作弧度不要太大,当时我还没有完全理解,以为是他划船左右摇摆弧度大,怕担心我站不稳。后来才知道,渔翁善于表演,他也经常做别人的模特,他学什么像什么,模仿能力相当高,用烟杆抽烟,用葫芦喝酒,这是他的生活,亦是他的艺术。在我拍摄结束后,他甚至很专业化地指导我拿剑高低度的比例,以及拿葫芦喝酒的正确姿势。当我好奇问他是不是学过这些,怎么会如此娴熟且有模有样,他摇摇头说没有。于是,我对眼前这位渔翁更加敬佩起来,他是一个对自己有要求,又有思想的渔翁。

蜜蜂太向往光明,总是对着光亮的玻璃窗拼命地挣脱,它找不到出口,也不懂得思考,方向如果是错的,再怎么努力都是徒劳无功,最后却耗尽所以力气使自己困死在玻璃窗前。而王利保和蜜蜂截然不同,不同的不仅是动物与人的区别,而是思维和远见。王利保清醒的明白,出口就在眼前,通过岸上的路可以去县城,可以去省城,甚至可以去首都,去更远的远方施展他的艺术天赋,可是他并没有这样做,也不愿意这么做。

南怀瑾说过“人生的最高境界: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在我看来,渔翁王利保不管有没有走出过诗酒田园,他的心已归诗酒田园,他头戴斗笠,身披蓑衣,撑一根竹篙渡着他的一叶小舟,跟随自己的心在生活。虽然他朝九晚五守在同一个小地方,但他在这个不大的地方活出了自我和存在的价值。

我是后来才得知,王利保在2002年骑别人摩托车摔伤了腰椎,对方本来要赔偿医药费,王利保看对方家里穷困,生活艰苦,就不要对方的赔偿,他自己在医院治疗一下就走了,后来就不幸瘫痪,并且瘫痪了9年。病情康复后,当地的领导和周边的人希望他再次回到漳溪河,一是为了扶贫,帮助王利保因瘫痪多年治疗使生活拮据;二来可以伴着他的小舟给家乡出一份力,因为太多摄影者喜欢他的渔翁身份和尽善尽美的水上表演,他也被众多摄影师称为“水上超人”。

王利保说,这个世界上好人还是多,现在大家都在帮助他,所以他的开销不大。别人千里迢迢慕名而来不容易,碰到的便免费让别人乘舟或免费当模特让别人拍摄。游客东西落下的捡回家分文不取,落水的捡到也分文不要。王利保还说,能帮则帮,帮不了的时候就没办法帮了!

王利保也算是一个有自己性格和主见的渔翁,虽是渡船,但他不随波逐流,遇到投缘的人他自愿做模特,且不收费。遇到不投缘的人,想给钱让他表演,他却拒绝。当然,人与人之间,投不投缘,主要看态度和交流方式。我希望大家在他已劳累的时候,不要再苦苦让他渡船表演,因为他毕竟腰椎受过伤,长时间撑船身体会受影响,再加上长期待在水面上湿气重,若哪一天,他不想再划船表演的时候,请不要怪他。

在认识渔翁王利保之前,很多人问过我板凳桥在何处?我答:板凳桥在婺源思口镇漳村。如果今后还有人问我板凳桥好玩吗?我想我会详细回答:“婺源板凳桥是中国最长的板凳桥,桥下还有一副自然画,画中有轻舟和渔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