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依然在
生活在东汉末年的文学家孔融曾发出感叹:“古圣作犀兕革铠,今盆领铁铠,绝圣甚远。”说古时候都以犀牛皮制作盔甲,而今都是铁铠,与古代相差太大了。孔融虽是借甲感叹,怀古伤今,却从侧面留给了后人一个信息——汉代的甲胄与前代相差巨大。实际上,汉代甲胄的形制依旧是札甲,其最大的差异是,材料由皮变铁。在冶铁技术大力发展的时代,铁制甲胄生产迅速,至汉武帝时期已在军队中普遍装备。
汉代史籍中,“玄甲”一词出现频率很高,如《史记》记载,霍去病去世后,汉武帝为悼念他,“发属国玄甲军,陈自长安至茂陵”。这个玄甲究竟是什么种类的甲?主要有两种推测:其一,玄乃玄铁之意,玄甲即铁制的甲;其二,玄是指颜色,玄甲顾名思义为黑甲,并非特指甲胄的材料。笔者更倾向于第二种说法,这可以从考古发现来推测:1942年,朝鲜汉乐浪郡遗址的汉墓出土了表面涂有黑漆的皮甲残片;1953年在长沙出土的一领皮甲残片底子涂有黑漆,甲面绘有红、白、黄三色花纹。这些皮甲共同点是都涂上了黑漆,汉墓出土的铁制铠甲,多数也涂有黑漆。漆黑的甲片用红色绳索编缀,是汉代甲胄的主要形式。
西汉铁甲(复制品),保定市满城区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现藏于河北博物院。此甲共有甲片2859片,重16.85千克,甲片由纯铁热锻制成
尽管“玄甲”不能武断地认为是铁甲,但汉代人记载中同样频频出现的“铁铠”一词所指的就是不折不扣的铁制甲胄了。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的考古发现中,汉代的铁甲先后7次被发掘出土,分别为:1957年,洛阳西郊3032号西汉晚墓出土残铁铠一领,但这领铁铠锈蚀严重,仅有329块甲片遗存;1960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郊的二十家子汉城遗址的清理工作中发现一领较为完整的铁铠;1968年,河北中山靖王刘胜墓中出土铁铠一领,甲片多达2244片;1975—1977年,中科院考古研究院在勘察和发掘西汉长安城武库遗址时,又发现了一批汉代铁制甲胄;1979年,山东临淄的西汉齐王墓5号随葬坑又出土了两套铁铠和一顶铁胄;1983年,广州西汉南越王墓出土了一领保存得较完整的铁铠;1991年,西安市郊发现一座被盗的西汉早期墓,也出土了一领完整的铁制甲胄。此外,1994年,江苏徐州狮子山顶的西汉楚王墓被发现,墓中出土了约8465片铁制甲片。后经中科院专家修复,成功复原了四种铠甲和一种胄。这些甲胄的出土,使后人得以一睹汉代铁甲的风采。
山东临淄的西汉齐王墓5号随葬坑出土的金银饰铠甲(复制品),甲片多达2244片。甲片小型化是汉代甲胄的一大特征
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的筒袖铁甲复制品,由鱼鳞甲片编缀而成,但并非鱼鳞甲
齐王墓出土的西汉鱼鳞札甲复制品,图中可以看出该札甲的编缀细节
从形制上来看,这些铁甲皆为札甲,但结构上又存在异同。中山靖王刘胜的甲为方领口,前胸对开襟,穿上后以细线作为扣连。齐王墓中出土的两领铁甲虽也为方口领,但开襟不在前胸而在右肩和侧腋下,以三组丝带系接,其中较为华丽的一领还贴有金银饰片。
从刘胜甲与两套齐王甲基本可以确定,汉代铁甲较为完整的一种是由身甲、钎(披膊)、锻铔(盆领)组成,甲身下有一段垂缘。不过,南越王墓中的铁甲无钎和身甲垂缘,与汉俑较为常见的挂身甲非常相似。汉代甲胄的革新除了材质由皮变铁外,甲片小型化也是一大特征。从战国到西汉,身甲长度一般以80厘米为限,穿着时通常只及臀腹部位。但战国时期出土的皮札甲形制大多比较简单,如曾侯乙墓出土的皮甲,仅有181片甲片。出土较为完整的几领汉甲中,刘胜墓的铁甲甲片多达2859片;山东齐王墓的金银饰铁铠甲,甲片有2244片;西安城郊汉墓发现的铁甲胄,甲片也有2857片。
甲片小型化对甲胄有两种重要作用,首先是能够有效减少单甲片的受力面积,提升甲胄的抗打击力;其次是这样的甲上身后会更加柔软灵活,使军士在战场上更灵活。实际上,从战国到两汉,甲片小型化都是趋势。战国初期的曾侯乙墓甲仅181片,到了秦代,兵马俑中甲片较为多的鱼鳞甲已有800余片,而汉代王侯墓中出土的铁甲,动辄两三千片。甲片的编缀方式则与东周时期的皮札甲一脉相承。
专门研究中国甲胄的学者白荣金、钟少异两位老师在其著作中对古代甲胄甲片小型化做了这样的总结:“中国甲胄甲片的小型化,始于皮甲,铁甲继承了皮甲的成果,并将之推向极致。”
东汉时期画像砖上的东汉甲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