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凯恩斯的就业理论
凯恩斯经济学的主要目的是研究失业的原因和提出解决失业问题的对策。失业对应就业,所以他在代表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把就业放在首位。凯恩斯的就业理论也被认为是凯恩斯经济学中最具特色的部分。
一、充分就业
西方经济学中的“充分就业”概念,并不仅仅指劳动力的完全就业,还意味着资源的充分利用。在某一货币工资水平下,当所有愿意工作的人都实现就业的时候,劳动力资源就得到了充分利用,也意味着达到了充分就业状态。
在凯恩斯之前,基于19世纪法国经济学家萨伊(J. B. Say)提出的“萨伊定律”,新古典经济学认为充分就业是“交换经济”的常态,市场机制能够自动实现充分就业均衡,从而否定了普遍性失业的可能性。对于经济大萧条时期普遍存在的失业现象,传统经济学给出的解释是“摩擦性失业”和“自愿性失业”,它们都不是“真正的失业”。①“摩擦性失业”指由于劳动力市场出现暂时或偶然的供需失衡而产生的失业。这种失业的具体原因是生产的季节性变化、劳动者的迁徙或职业变换、产业结构调整等。它被认为是劳动力市场的正常波动,而不是由劳动力需求不足造成的真正失业。②“自愿性失业”指有工作能力的工人不愿意接受现行的工资水平和工作条件而产生的失业。这种失业被认为是工人自愿选择的结果,因而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失业。
凯恩斯虽然接受了传统经济学的这两种失业概念,但认为它们不足以完全解释经济大萧条时期的严重失业现象。凯恩斯提出了第三种失业概念,即“非自愿失业”。所谓“非自愿失业”,就是指工人愿意接受现行的工资水平和工作条件,但仍然找不到工作。凯恩斯认为,只要消灭了“非自愿失业”,即使存在着“摩擦性失业”和“自愿性失业”,也可以视为实现了“充分就业”。换言之,只有“非自愿失业”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失业,充分就业状态就是没有“非自愿失业”的状态。
二、有效需求原理
“有效需求”原理是凯恩斯经济学的核心内容,其基本思路是,社会就业水平取决于社会总需求,非充分就业状态意味着社会上的有效需求不足,有效需求不足主要是受三大心理规律的影响。
(一)有效需求
按照凯恩斯的观点,“有效需求”概念指总需求价格和总供给价格达到均衡时的社会总需求水平。这个概念具有三层含义:①它是市场上有支付能力或购买力的需求,表现为各种支出,包括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②它是社会总需求,不是单个消费者或厂商的需求,由此展开的经济分析是宏观的总量分析;③它是总需求价格和总供给价格相等时的社会需求总量。所谓总需求价格,就是投资者预期购买各种社会商品所愿意支付的价格。所谓总供给价格,就是投资者对现有就业水平下所生产的全部商品预定索取的价格,即最低的预期收益。换言之,有效需求必须是使投资者有利可图的需求。
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凯恩斯是通过总供给函数(总供给曲线)和总需求函数(总需求曲线)的交点来说明有效需求的。他认为,某一特定的总供给都是相对于某一特定的总就业量而言的;随着总就业量的变化,总供给价格也会变化。因此,总供给价格和总就业量之间是一种函数关系,即总供给函数。如以Z代表总供给价格,以N代表总就业量,则总供给函数为:Z=φ(N)。同样,总需求价格和总就业量之间也是一种函数关系,如以D表示总需求价格,以N表示总就业量,则总需求函数为:D=f(N)。
凯恩斯认为总供给价格和总需求价格并不是在任何时候都是相等的,所以,“今设当N取某特定值时预期收益大于总供给价格,即D大于Z,则雇主们是有利可图,必欲加雇工人,必要时不惜抬高价格,竞价生产要素直至N之值,使Z与D相等而后止。故总就业量决定于总需求函数与总供给函数相交之点,盖在此点,雇主们之预期利润达到最大量。D在总供给函数与总需求函数相交点之值,称为有效需求”。如图1-1所示:
图1-1
图1-1中,DD为总供给曲线,ZZ为总需求曲线,DD与ZZ相交于E点,相对的就业差为N,交点E表示有效需求。在此点上,雇主们预期利润达到最大量。
凯恩斯认为,在短期内,资本家愿意供给的产量不会有大的变动,故总供给可视为常量,从而就业量实际上取决于总需求;而总需求包括对消费品的需求和对生产资料的需求,即有效需求是由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构成的。
(二)三大心理规律
根据萧条时期的社会心态和预期因素,凯恩斯提出了三大心理规律,以此解释有效需求不足和经济萧条。这三大心理规律分别是:
1.边际消费倾向递减
凯恩斯认为:“无论从先验的人性来看,还是从经验中的具体事实来看,有一个基本心理规律,我们可以确信不疑。一般而论,当收入增加时,人们将增加其消费,但消费的增加,不如其收入增加之甚。”换言之,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表明,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增加,但在增加的收入中,用来消费的部分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小,用来储蓄的部分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社会习惯、收入分配、税收制度等因素的影响,萧条时期的边际消费倾向呈现出逐渐递减的趋势,导致了消费不足。
根据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凯恩斯得出结论:①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需求相对来说越来越不足,从而消费部门的生产和就业都会受到阻碍;②随着收入的增加,在收入和消费之间就会出现一个越来越大的缺口,这时如果不相应地增加投资量来填补这个缺口,有效需求总量就会降低,从而使得企业家不得不缩减生产,解雇工人,使社会产生“非自愿失业”。因此,越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就越需要扩大新投资来填补这个缺口,否则将导致失业率越来越高。
2.资本边际效率递减
投资需求是有效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投资需求的高低取决于资本边际效率与利息率之间的相对关系。资本边际效率是新增投资所能带来的预期利润率,它代表着投资的预期收益;利息率则代表着投资的预期成本。凯恩斯认为,资本边际效率受到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方面是投资者心理因素的影响。投资者的心理因素与预期判断密切相关,不同社会经济环境中的心理预期具有一定差异性。在经济繁荣时期,人们的判断较为乐观,预期的资本边际效率较高;在经济衰退时期,人们的判断较为悲观,预期的资本边际效率较低。在利息率不变的情况下,社会投资需求的高低取决于资本边际效率的高低,它实质上是心理问题,意味着投资者对经济形势的信心。而凯恩斯认为,由于资本家现实中出现悲观情绪,对未来的预期投资前途缺乏信心,他们预期的资本边际效率常常偏低且不稳定。另一方面,根据凯恩斯的理论观点,从长期看资本边际效率呈现递减趋势,随着投资的增加,资本品供给价格会提高,从而使其成本提高。而相应的生产量的资本品数量增加会使其价格下降。这就导致预期的资本边际效率逐渐降低。
由于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的作用,整个社会的投资需求不足,进而有效需求也将不足,使经济体系逐渐陷入衰退。如果希望增加投资需求,就必须积极创造一种能够使投资者保持乐观情绪和信心的社会经济环境。这在萧条时期是相当困难的。
3.心理上的流动偏好
凯恩斯认为,人们在心理上更喜欢持有流动性较强的财富,从而倾向于以现金形式来保存自己的收入和财富,这种行为偏好被称为“流动偏好”。所谓“流动性”,是指一种资产在不损害原有价值的条件下,转换为现金的难易程度。资产在转换过程中需要付出一定代价,资产的流动性越低,这种代价就越大,转换为现金的难度就越大。显然,现金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
根据凯恩斯的分析,人们在心理上存在着流动偏好,主要基于三种动机:①交易动机。为应付业务需要和日常生活开支,人们手中需要保持一定数量的现金。②谨慎动机。人们出于防止生老病死等意外情况的需要,认为应当持有一部分现金。③投机动机。人们出于投机获利的考虑,需要持有一定数量的现金应对投机行情变动。
凯恩斯进一步指出,交易动机和谨慎动机产生的货币需求,将随着国民收入的增长而增加,投机动机则取决于人们对利率变化的敏感程度。一般情况下,利率上升将削弱投机动机,利率下降将增强投机动机。当利率下降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流动偏好将使得人们只愿意持有现金,从而出现“流动性陷阱”。从有效需求的角度来看,心理上的流动偏好规律使得利率水平必须保持一定高度,而资本边际效率是不断递减的。这就必然会影响投资者投资信心,导致投资需求的不足。
(三)有效需求原理
正是由于三大心理规律的作用,凯恩斯认为,萧条时期的消费需求不足和投资需求不足,直接导致了社会总需求不足,这是经济萧条的主要原因。也正是在三大心理规律的基础上,凯恩斯提出了“有效需求理论”,分析了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和后果。“有效需求原理”表明,就业水平的高低意味着均衡国民收入的高低,它取决于整个社会有效需求的大小。有效需求包括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它们受到三大心理规律的支配。由于萧条时期三大心理规律的影响,人们的收入往往不能全部转化为有效需求,结果造成社会有效需求不足,进而导致整个社会出现周期性的经济衰退。凯恩斯运用有效需求原理,对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给出了较为合理的解释,从而构建了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框架。
三、乘数理论
乘数概念是凯恩斯的学生卡恩(R. F. Kahn)最早在《国内投资与就业的关系》一文中提出来的。卡恩认为,就业量的变化是投资量净变化的函数,当净投资增加时,总就业量是初始就业量的一个倍数,初始就业增量对总就业增量之间的比例系数,被称为“就业乘数”。
凯恩斯接受了卡恩的乘数概念,并且明确提出了投资乘数概念,用以表示投资增量与收入增量之间的关系。凯恩斯写道:“在特定情况下,我们可以在所得与投资之间,确定一个一定的比例,称之为乘数。”根据凯恩斯的投资乘数概念,当总投资增加时,收入增量将是投资增量的一个倍数。投资乘数建立在消费倾向基础上,投资乘数的大小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的大小,边际消费倾向越大,则投资乘数也越大。
乘数具有双重效应,当投资增加时,它会带来成倍的收入增量;当投资减少时,它会引起收入的成倍减少。凯恩斯认为,利用乘数原理,投资减少引起产出和就业成倍减少,从而导致经济体系陷入萧条。摆脱这种困境的办法是利用政府支出弥补私人部门的需求不足,在乘数效应的作用下,如果能够扩大政府支出和增加公共工程,或者刺激私人部门投资,甚至增加非生产性支出,就会提高社会总需求,从而逐渐实现“充分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