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经济周期的概念与类型
2.1.1 经济周期的概念界定
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在19世纪40年代就已经开始了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关注。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指出:“正如天体一经投入它们的轨道就会无限地围绕着轨道旋转一样,社会生产一经投入这个膨胀和收缩的交替,也会由于机制的必然性不断重复这一运动。”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序言》里写道:“每经十年,生产的进程就被商业总危机强迫地停止住,在危机以后,经过长期的萧条,跟着有一个短暂的繁荣时期,这个繁荣时期每一次都因疯狂的生产过剩而结束,最后就是新的破产。”他认为,工业发展过程中“个别的小危机”将“汇合起来,逐渐形成一连串的定期重演的危机”,这一危机的周期阶段可以归纳为危机、萧条、繁荣、新的危机,并且危机每十年爆发一次。此外,马克思在其创作的第一部政治经济学著作《哲学的贫困》中明确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周期阶段,指出工业生产是“接连地经过繁荣、生产过剩、停滞、危机诸阶段而形成的一种反复循环的周期”。后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把经济周期的概念简化为危机、萧条、复苏以及繁荣四个阶段。此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关于经济周期概念的认识在深化过程中也逐渐得到精炼。目前西方经济学理论界对于经济周期概念界定大致可简化为两种:一种是把产出与就业的短期波动称为经济周期,另一种则将经济周期归结为围绕实际GDP趋势波动的经济现象。总而言之,我们认为,尽管关于经济周期概念的界定尚不统一,但各方观点着实大同小异,并不会对本书的研究产生影响。因此,本书姑且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周期的概念系统化定义为: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循环出现的一种包括繁荣、衰退、低潮、复苏四个阶段的波动现象。
2.1.2 经济周期的类型划分
关于经济周期的类型,虽然在经济周期的概念及理论中并没有对其进行详细的描述,但是人们通过对所处的不同历史时期的经济周期现象的观察,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对经济周期进行了形式上的划分。
(1)按周期长度划分
经济周期长度是指从一个波峰(波谷)到下一个波峰(波谷)的时间跨度。经济周期的长度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环境和制度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的。扎尔诺维兹(Zarnowitz, 1985)曾指出:“经济周期不具有唯一的周期长度,它仅表明对周期存在着的重要规律性的一种认识。”因此,此处及下文中所提及的“周期长度”主要是指一般意义上的时间概念,按照这种时间长度来划分,通常有四种类型的经济周期。
①康德拉季耶夫(Kondratieff)周期。1925年俄国经济学家尼古拉·康德拉季耶夫通过对140多年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的36种价格、价值额以及产品生产量指标的时间序列进行研究,发现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存在着长达50年的长周期。另外,在承认资本主义经济存在长波的前提下,当代西方长波学派对于导致经济长期波动的原因做出了多种解释。赵涛(1988)在《经济长波论》中将当代西方长波学派划分为三大流派:现代长波技术论流派、经济机制内部调节长波论流派以及非经济原因长波论流派,并指出:“长波学派的理论五花八门,各循其道,并不受西方正统经济学理论的指导,其原因在于西方正统经济学对指导长波研究无能为力”。此外,由于康德拉季耶夫所考察的周期时间跨度较长,因此又叫长周期。
②库兹涅茨(Kuznets)周期。1930年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提出了著名的库兹涅茨周期理论,这一理论主要是在对当时美国和欧洲部分国家的主要产品的产量和价格波动进行研究时发现的。库兹涅茨在其著作《生产和价格的长期运动》中明确表示,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存在着一种“长波”或“长期消长”的经济周期,且该周期的时间跨度一般为15~20年。此外,考虑到库兹涅茨周期的主要影响机制在于建筑业增加值的周期性波动,因此有时也叫作“建筑周期”。
③朱格拉(Juglar)周期。1862年法国经济学家朱格拉通过对部分资本主义国家的银行数据进行研究发现,设备工器具的投资情况存在着一定的周期性波动,而且这种波动与经济增速波动、物价波动等宏观经济指标的波动之间存在着很大程度的耦合关系,故此提出了著名的朱格拉周期理论。也就是说,在朱格拉周期理论中投资因素是影响经济周期波动的主要因素和关键因素,因此后来经过西方众多经济学家的研究,认为朱格拉周期属于为期9~10年的投资周期。另外,由于在时间跨度上属于中等长度的周期,故也称为中周期。
④基钦(Kitchin)周期。这种周期最初是由美国的经济学家基钦和克鲁姆在1923年通过对英国和美国的银行清算和批发物价进行考察时所发现的,长度大约为40个月(2~4年)。基钦周期的理论内核在于存货的波动,即认为企业存货的周期性增加与减少形成了经济周期性波动的主要根源,而且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存货数量的变动比较频繁,大约2~4年的时间就可以完成一次“循环”,所以基钦周期通常既被称为存货周期,也被称为短周期。
(2)按经济危机类型划分
经济危机类型的划分主要是建立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对经济危机中间性、补充性和局部性区分的基础上的。然而,尽管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于不同类型的危机特点给予了一定的论述,但是并没有为各种危机类型的划分提供一个具体的标准。下面我们根据A. H.別尔丘克(1987)在《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一书中将经济危机分为周期性危机、中间性危机、结构性危机这一顺序进行逐一描述。
①周期性危机。周期性危机又被称为普遍性危机或生产过剩的总的危机,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周期性的生产过剩商业危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矛盾运动的产物,它越来越危及到资产阶级社会的存在。同时指出“这种危机是由于工人人口中这个或那个部分在他们原来的就业方式上成为过剩所引起的”。尽管资产阶级试图采取一些克服办法,比如:“一方面不得不消灭大量生产力,另一方面夺取新的市场,更加彻底地利用旧的市场。”但是,“这不过是资产阶级准备更全面更猛烈的危机的办法,不过是使防止危机的手段越来越少的办法。”尽管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于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理论描述相对分散,但是我们仍能看出这一危机是整个经济从高涨阶段到萧条阶段的转折(或者是从高涨到谷底的持续下降)过程。
②中间性危机。A. A.马努基扬曾在《战后周期和危机的特点》中写道:“中间性危机能够席卷整个国家的经济,但其规模要比周期性危机小一些,它们往往带有局部性。”同时,他还指出:“中间性危机的特点在于,它不是世界工业周期中定期出现的现象,不是一个周期的结束和另一个周期的开端。”另外,A. A.马努基扬还将中间性危机、补充性危机以及局部性危机进行了详细的区分,他认为,补充性危机可能在周期性危机之后不久发生,它们能够“做完”周期性危机没来得及做的事,而它们不如周期性危机深刻,并将局部性生产过剩危机等同于部门生产过剩危机。在此基础上,別尔丘克又从危机的影响范围、震荡幅度、具体地位以及地区局限性四个方面对周期性危机和中间性危机进行了系统的区分。
③结构性危机。別尔丘克指出“结构性危机是指某一重要部门或囊括某一经济领域的许多同类部门的持续性的危机”。他认为:“在资本主义所固有的经济危机中,结构性危机占有显著的地位。如果周期性危机囊括全部经济,结构性危机则包括它的一部分。但是,它们之间的区别不仅在于包括范围的大小;它们产生的原因可能各不相同,它们展开的性质及其发展过程本身也各有差异。”
(3)按周期的影响因素划分
关于经济周期影响因素的研究一直以来备受国内外学术界青睐,在研究国际经济周期时,诺宾(Norrbin)和施拉格豪夫(Schlagenhauf)(1996)等将多国经济波动的具体原因分为共同冲击、特定国家冲击、特定产业冲击以及特定冲击四个类型。在此划分基础上,我国经济学家宋玉华等(2007)又将世界经济周期的生成原因概括为外部冲击和内部冲击两类,并且强调:“所谓外部和内部,是对世界经济体系而言的。”另外,在对经济长波的研究过程中,美国经济学家罗森堡(Rosenborg)与弗里希塔克(Frichettak)将西方长波学派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长波技术论,另一类是长波内部调节机制论。基于此类划分方法,赵涛(1987)则将当代西方的长波学派归纳为三种:现代长波技术论流派、经济机制内部调节长波论流派以及非经济原因长波论流派。基于此,我们按照影响因素的差异将周期的类型划分为创新周期、经济机制内部调节周期与非经济因素周期三种类型。
①创新周期。创新周期理论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在20世纪30年代研究经济的长期波动时提出的,他认为技术创新是影响经济长期波动的最主要因素。之后,在熊彼特长波技术论的基础上,美国经济学家格·门施(G. Mensch)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长波变形模式论,通过进一步的论证得出了经济的长期波动并不是连续的波形而是断续的“S”型的结论。随后,荷兰经济学家冯·丹因(Von danine)提出了创新寿命周期长波论,他把基础技术创新看作经济波动的主要动因,认为基础技术创新的介绍、扩散、成熟、衰落阶段分别与经济周期波动的复苏、繁荣、衰退、危机阶段相对应,繁荣和衰退形成上升阶段,危机和复苏形成下降阶段。英国经济学家克·弗里曼(Freeman)在《失业和技术创新》中提出了劳工就业长波理论,指出长波与技术创新、劳工就业具有很大的关系。从长远的角度看,政府的科学技术政策可以起到促成创新、扩大就业的效果。
②经济机制内部调节周期。最早从经济机制内部调节的角度来研究经济周期的经济学家是马克思和恩格斯。马克思主义经济周期理论是根据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部矛盾运动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提出的,主要论述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必然性、周期性以及周期的阶段性。马克思对经济危机和周期的分析主要集中于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过程中各种矛盾的现实综合和强制平衡,是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内在本质层面上加以深化的。自马克思和恩格斯之后对经济机制内部调节因素影响经济周期的论断层出不穷,俄国经济学家康德拉季耶夫(1925)在提出长波周期理论的同时,指出经济长波正是由于经济生活中的固定资本产品更新换代所引起的,而且反对长波周期是由于偶然的外在因素诱发的。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Rostow)提出了相对价格理论,认为相对价格是影响经济长期波动的主要杠杆。另外,1975年以福雷斯特为代表的美国经济动态系统模型研究者们从经济运行的微观层次出发对美国经济的周期波动进行了考察,他们极力认为行为决策是由微观经济层面做出的,无数行为决策错综复杂的相互作用决定了宏观经济层次动态的盲目和失控性质。除此之外,1983年日本经济学家筱原三代平还提出了影响经济波动的四个动力理论,即“合力论”。总之,主张由经济机制内部调节因素引致经济周期性波动的理论研究者还有很多,比如货币决定论、自然资源供求失衡论、投资决定论、消费不足论、调节失灵论、经济发展不平衡论等,在此不再赘述。
③非经济因素周期。非经济因素主要是指除经济因素以外的,包括自然、政治以及人们的心理等因素。自然因素引起经济周期的主要理论是“以太阳运动为中心的气候变化”论。英国经济学家杰文斯(Jevons)在19世纪用“太阳黑子”11年左右的循环周期运动来解释经济周期,这一理论认为气候的变化对于经济活动的周期性变化影响较大。政治周期主要是针对资本主义国家领导人换届对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影响而言的,因而费雷(Frey)和诺德豪斯(Nordhaus)将大选和经济政策重点变化而引起的经济周期称为“政治周期”。心理因素引起的周期主要包括“两代人心理变化周期”“信心周期”等,这一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庇古(Pigou)。“两代人心理变化周期”又称“隔代重返的心理变化周期”,主要是指人们在价值观、期望、偏好和行为等方面存在的隔代变化周期。“信心周期”则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兰格里什(Languish)提出的,他认为在工程技术人员中存在一种“信心周期”。
(4)按经济总量下降情况划分
每一次经济的周期循环波动都要经过上升与下降阶段,按照周期处于衰退阶段时经济总量所出现的绝对下降或相对下降可以将周期类型分为古典型经济周期与增长型经济周期。
①古典型经济周期。所谓古典型经济周期是指在经济周期的衰退阶段,国民经济产出总量的绝对下降,即出现负增长的情况。
②增长型经济周期。与古典型周期相对应的增长型经济周期则是指经济的增长率不会下降到负值的周期,在经济周期的衰退阶段,如果国民经济产出总量并不绝对下降,而是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减缓,则称之为增长型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