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省际贸易与区域经济增长研究:基于三种机制的理论与实证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1 区域贸易基础理论

2.1.1 贸易与区域优势理论

区域优势,顾名思义就是“一个区域只要具备某种有利于生产发展的条件,这种区位因素就会形成一种优势,产生一种引力,有可能把某些企业吸引过来,从而促成地区经济发展”周起业,刘再兴,祝诚,等.区域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226.。区域优势理论由斯密从国际贸易角度加以概括,解释了基本的地区分工和优势原理。随后,冯·杜能的农业圈层理论和阿尔弗雷得·韦伯的工业区位论构成古典区位理论,从成本角度研究产业配置的区位优势。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以后,以艾萨德、俄林、波斯纳、弗农为代表的宏观区域决策理论,在分析区域优势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其对区域总体的均衡影响,理论的核心在于追求区域经济均衡增长赫寿义,安虎森.区域经济学[M]. 2版.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信息技术革命以来,区域优势理论借Krugman的规模经济理论、Porter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以及Porter和Asher等人的群落理论的东风,得到长足的进步。这一时期的基本观点是:区域本身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地理空间,各因素之间相互作用(包括正向和负向的作用),在动态的此消彼长的过程中,区域经济增长可以达到动态的均衡。在此之后,新经济地理学中的区域经济规模效应和区域产业链条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也有了长足发展。

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分类,区域比较优势的理论研究大体上可划分为三个学派:生产要素优势学派、产业优势学派、制度优势学派。

2.1.1.1 生产要素优势学派

(1)绝对优势

绝对成本学说由斯密(1817)SMITH A. 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M]. Рипол Классик, 1817.提出,认为在完全市场竞争的自由社会,每个区域的经济,都在生产某些类别的商品中占有绝对有利的地位,有其他区域不可能达到的有利生产条件。假如各个区域都生产自己绝对有利的商品或者服务,那么整个经济中的综合生产成本就是最小的,各个区域都可以参与到贸易中来,出售自己的优势产品,然后彼此进行贸易交流,这种有效的资源配置方法可以使社会的各种资本效用最大化,从而大大提高区域产业的专业化程度,让区域的生产率不断攀升,与此同时,也会增加区域居民的收入。

斯密认为成本的优势造就产品优势,而成本优势来自各国的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优势,也来源于产业基础的奠定和专业化分工的发展。因此,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强调按区域已经获得的生产要素优势来进行工业生产和分工。但是,该学说是一种静态的分析理论,没有将生产要素优势的变动纳入讨论,也没有考虑区域贸易的利润传送和预期收入分配。此外,没有绝对优势的地区以什么样的形式参加区域间的贸易,怎样从贸易流量的扩大中获得相应的利益,该理论并没有提及。

(2)相对优势

李嘉图(1891)RICARDO D. Principles of political economy and taxation[M]. London: G. Bell and Sons Inc., 1891.提出,只要参与贸易有两个区域,其产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就有高低或产品类别的生产成本就会有差异,即使两个区域之间并没有绝对优势存在,也能够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和服务。区域的具体分工生产按照“两优取更优,两劣取次劣”的原则进行,并通过贸易来互通有无,相互交流,使双方从贸易福利中获得利益。其中,劳动力成本高低和熟练程度对生产力的进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区域的相对优势体现为相对低的劳动力成本和相对高的劳动生产率。但该学说有其固有的缺陷:首先,产业发展和制造产品的成本并非只有自然条件和劳动力成本,还有科学技术、交通运输和信息化程度,而自然资源和劳动力并不是引起区际贸易交流的最主要的因素,也不是区域经济增长的根本因素;其次,市场的偏好和需求量规模变动、工业中的失业和劳动力赋闲情况没有被纳入对比较优势的讨论。

瑞典经济学家Heckscher和OhlinHECKSCHER E F, OHLIN B G. Heckscher-Ohlin trade theory[M]. Gambridge: The MIT Press,1991.认为,各个区域的生产要素优势、资源禀赋各有千秋,产业的产品价格比重由使用要素的价格比重来衡量,各区域会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按比例配置后的优势价格产品进行专业化生产,并向其他区域出口,使其他区域可以通过贸易得到成本价格更低的产品,反之亦成立,从而使整体经济获得比较利益。该理论虽然以要素的分布为基础展开论证,但并没有厘清要素生产率在产品成本的作用路径,对于生产要素互为替代品的研究也亟待深入。

显而易见,以上的比较优势理论都是从产业的生产成本角度出发的,考虑的产品成本主要来自劳动力成本、资源要素和资本投入等初级生产要素,成本的高低由区域内要素的数量与价格决定,因此产业部门的生产优势来自外部的因素。后来的经济贸易和产业布局的实证研究往往从区域产品的生产和交易过程来分析,产品成本涵盖范围更广,初级要素只是其中一个方面。特别是在共享经济时代,交通通信技术日新月异,科学技术和知识等软实力要素对产业布局的影响更深,对商品和服务的价值影响更大,不仅可降低企业的投入,还可以增加产品品类,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增强区域经济优势,缩小区域间的贸易成本。

(3)竞争优势

Porter(1980)PORTER M E. Competitive strategy: techniques for analyzing industries and competitors[J]. 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1980(2): 86-87.提出的钻石模型开始重视产业结构优质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他明确指出竞争优势才是国家或区域优势的重头戏,区域的竞争力代表产业的生产效率,认为区域贸易和经济优势有四大主要决定性因素——生产性资源、市场条件、产业相关配套、产业结构和市场竞争,还有行政体制和机会把握两个辅助因素。区域经济增长的差距是巨大的,甚至是倍数级的;区域经济的增长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涵盖经济制度、技术水平、人才资源、社会发展和公共服务等各个层面,不应该只关注单一产业种类的发展水平。区域现有的产业品类和生产部门结构的合理性,决定了区域经济增长的优势。

经济学家Scott等(2003)SCOTT S V, WAGNER E L. Networks, negotiations, and new tim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into an academic administration[J]. Information and organization,2003,13(4):285-313.的数量分析研究表明,在同一区域的生产部门集群内,产业之间的关系是竞争与合作并存,正是这种复杂交错的联系,逐渐交织形成区域专业化分工的生产协作网络,而这个专业化网络的内生优势决定了其强大的生命力。区域的分工能提高行业生产力、促进生产关系创新。Pekka(2004)PEKKA P. Work integration social enterprises in Finland[R]. Working papers series,2004.认为应充分发挥区域内在优势、加强区域之间企业的交流和知识人才共享、破除贸易交流的壁垒、增强区域经济的协同,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区域集群能产生明显的竞争优势,形成一种集群竞争力,而正是这种集群竞争力提高了区域优势和区域的国际竞争力。但该理论没有就科技产生的技术进步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做出相关的合理解释。

2.1.1.2 产业优势学派

产业优势学派的代表论点有Posner(1961)提出的技术缺口理论POSNER M V.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technical change[J]. Oxford economic papers,1961,13(3):323-341., Vernon(1966)研究国际贸易和投资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VERNON R.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product cycle[J].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66, 80(2):190-207.以及日本Akamatsu(1935)提出的雁形形态理论AKAMATSU K. Trade of woolen products in Japan[J]. Studies of commerce and economy, 1935,13(1):129-212.,这些研究的相似之处在于都认为贸易产生和发展壮大的根本原因是区域间的技术发展呈现参差不齐的水平。

1980年以来,Wernerfelt(1984)WERNERFELT B. A resource-based view of the firm[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84, 5(2):171-180.提出,Penrose(1995)PENROSE E T. The theory of the growth of the firm[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等人补充和发展,构建了自成一体的企业资源理论:一个企业所建立的市场优势,是基于企业所能够获得的所有资源的配置和利用的结果。这些资源涵盖了所有的硬件资源、软件资源。对所有资源的开发利用,特别是对非同质性资源的合理利用,会成为企业发挥潜在竞争优势的不竭动力。然而部分资源的存在仅仅是为了生存,不能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一定的竞争优势,那些能够为企业创造持续性经济租金的资源才能增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实力,成为贸易的优势方。

印度经济学家Prahalad和Hamel(1990)PRAHALAD C K, HAMEL G. 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M]//Strategische unternehmungsplanung—strategische unternehmungsführung. Berlin: Springer, 2006:275-292.提出了企业核心优势理论,认为企业资源的配置情况好坏和企业竞争优势能否发挥,关键在于企业中领导者的能力和劳动力的技能熟练程度,即企业家技能和工人技能的高低。因此,相比决定企业竞争优势的大小是企业内部资源的整合,该理论还提出了企业资源和企业家、工人技能的有机结合的重要性,企业培育和增强市场竞争优势的重中之重是这种有机结合和企业综合能力的充分发挥。总的来说,区域的劳动力熟练程度、受教育水平是该理论认为的决定区域贸易优势的主要因素。

以上的这两种理论,相似之处在于,认同了企业内在的整合和配置资源的优势,表明了企业优势主要来源于企业自发的先天资源及后期的调控能力,企业家和工人的知识存量以及学习消化能力决定了企业的方向和资源利用情况。毫无疑问,这应该划分至内生的优势理论的范畴。

综合上述理论,产业优势流派通过深入研究企业的行为模式和投入产出函数,厘清了企业内部资源之间的综合作用效果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得出区域的产业优势在于企业能够合理地综合利用自身的一切资源,促进区域形成生产部门的竞争,加速科学技术更新升级。首先,其研究范围从生产要素流派的天然资源禀赋、劳动力数量、资金投入等基础生产要素逐渐扩展到管理者才能、劳动力熟练程度、科技投入和知识积累等更现代化和更具技术性的投入要素。其次,从专注于静态生产的区域生产力效率和由外生的自然禀赋构成的初始优势,发展到了内生的动态优势——区域内部的人为决策的专业化水平不同以及管理者素质不同,进而形成了区域产业生产率的高低。最后,从区域投入资源未转化的内在优势,拓展到企业内部综合的软实力资源和各种资源的配置能力转化优势,以及企业管理者的才能。

在发挥区域优势和促进区际贸易的过程中,产业优势理论给出了几个有益的启示:第一,区域若有排他性的自然资源,可以在经济初始发展阶段为区域的内在优势注入动力,为区域经济发展产生持续租金。但是这个优势在产业结构中并不持久,一旦社会发展、贸易偏好和市场需求发生改变,基于优势资源的产品可能会变为淘汰产能;或者科技进步产生功能齐全和性价比更高的替代品,导致区域生产率落后,贸易竞争力下降,经济增长放缓。第二,劳动力数量优势在短期的工业化进程中能够形成区域优势,但随着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廉价的劳动力不能构成长期的企业内在优势,需要提高劳动力的技能和忠诚度,进一步积淀成为区域的固有优势。第三,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知识技术的供给比较稀缺,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产业是区域生产优势的不竭动力,技能培训和整体人力资源素质提高需要区域大量的前期投入,才能逐渐形成科学技术和知识经济的高地。更甚者,高级技术和人才必须不断更新换代,保证其领先和专业化,否则区域竞争优势将会逐渐消失,贸易的优势会越来越小。

2.1.1.3 制度优势学派

制度学派认为区域的优势在于制度的安排,而制度的安排决定了区域贸易的优势。生产部门的经营管理都由管理者来把握,而健全的制度可以为经济参与者营造高效率的沟通氛围。健全的制度来源于企业组织结构形式的科学性,植根于区域的规模经济,有利于缩减区域的交易成本,激励区域内的科学技术进步,促进产业结构更新换代和自我升级。因此区域经济优势和区域贸易流量优势从本质上来分析就是制度优势。

Coase(1960)RONALD COASE. The problem of social cost[J].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1960(3): 144.提出的代理人之间谈判是一种处理企业资源外部性问题的一般形式,认为在交易费用为零且产权界定清晰的情况下,代理人之间应该有能力进行谈判,在此基础上,企业可以进行有效率的生产,得出社会的最优的产量。但是,这种通过谈判来解决外部性的方式并不具有科学的完整性,因为Coase对于怎么谈判并没有给出一个可操作的详细的机制。

把解决产权制度的问题与建立一个可交易的市场联系起来,建立一个竞争性市场,将之视为一个特殊的机构,这个机构可以帮助代理人进行谈判,以协商的方式讨论并生产社会最有效率的产出(Kenneth, 1970)ARROW KENNETH. The organization of economic activity: issues pertinent to the choice of market versus nonmarket allocations[J]. Analysis and evalution of public expenditures, 1969, 1: 5973.。如果可以达到这个社会最优产出,那么区域经济就会增长,对社会参与者来说就实现了整体的福利最大化。1980年以来,以North(1981)NORTH D C. Structure and change in economic history[M]. New York: w.w. Norton&Company, 1981.为代表的制度变迁学派进一步扩大企业的制度安排范围,认为规范人类行为的规则涉及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

总体来说,上述这些理论都是从企业生产角度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区域贸易的分工进行分析的。其主要不足之处有:仅仅认为区域的优势由企业的产业优势决定,理论的高度不够、范围狭窄,没有谈及区域的综合性资源优势。忽略了整体经济系统的有机联系,把区域的社会制度、经济贸易和自然资源的关系割裂开来,没有把这些子系统融入大区域发展的综合动态系统进行研究考量。另外,对共享经济和互联网经济时代的很多问题,该理论缺乏一定的说服力,且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相关研究较少,使得其对可持续经济的发展借鉴意义有限。

2.1.2 贸易与区域分工理论

省际贸易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而不断发展,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社会分工和区域分工的加深而不断扩大。社会分工的主要表现形式有水平分工、垂直分工和混合分工。因此,省际贸易是区域分工不断深化和发展的产物,是区域在经济上彼此依赖日益加深的表现。

2.1.2.1 西方区域分工理论的发展

区域分工,是具有生产性关系的部门在优势理论的前提下,社会劳动分工和社会再生产布局在空间地理上的分布。工业革命前的劳动分工,可以提高社会生产效率和满足消费多样性的偏好的需要。工业革命以后,大机器生产带来的专业化的分工和贸易交换保证了在大区域范围内更高的生产效率和更合理的资源配置,专业化分工生产提高了劳动力的熟练程度,极大提高了社会总体的生产能力。自然禀赋资源的区域差异导致了生产部门商品价格的相对差异,形成了专业化分工的源泉,是区际贸易流量扩大的动力,而社会化的大生产则能够为区域经济增长提供不竭的动力。区域分工的地理分布规律由这两者相互作用,不断明晰。Marshall(1920)MARSHALL A, MARSHALL M P. The economics of industry[M]. London: Macmillan Company,1920.为产业区做出了明确定义:专业化产业聚集区域。他认为当地自然和社会积淀创造了经济的外部性,产业区的形成依靠创造优势和固有优势之上的结构。该理论把区域优势研究范畴扩展到整体经济中包含的经济、历史、资源等方面。韦伯从企业区位选择角度阐明了Marshall没有解释的情况,即为何相同的区域对不同产业聚集,以及这些不同产生的原因——影响产业分工的关键因素在于区域对要素的吸引力,涵盖了区域交通成本、人力成本和资源成本。

以Krugman等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派和以Young、杨小凯为代表的新兴古典经济学流派,无一不赞同区域内生比较优势形成了不同区域的产业部门专业化分工,区域间的相互贸易一定会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这就说明了,区域经济在事前的生产部门和产品会有差异性的选择,从而造成了区域贸易流量的流向、区域生产力提高和知识科技的差距。

2.1.2.2 马克思劳动地域分工理论

马克思劳动地域分工理论以劳动为基础,其构造离不开社会和产业的内部分工丁任重,李标.马克思的劳动地域分工理论与中国的区域经济格局变迁[J].当代经济研究,2012(11): 27-28.。“一方面,协作可以扩大劳动的空间范围,因此,某些劳动过程由于劳动对象空间上的联系就需要协作……另一方面,协作可以与生产规模相比相对地在空间上缩小生产领域。在劳动的作用范围扩大的同时劳动空间范围的这种缩小,会节约非生产费用。”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81.这类现象伴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与生产关系的扩大而凸显,这样一来,往往整个城市和整个地区都专门从事某种行业。这就是劳动分工形成的区域分工理论。

“把特殊生产部门固定在一个国家的特殊地区的地域分工,由于利用各种特点的工场手工业生产的出现,获得了新的推动力。在工场手工业时期,世界市场的扩大和殖民制度(二者属于工场手工业时期的一般存在条件),为社会内部的分工提供了丰富的材料。”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409-411.综上所述,区域分工是由自然差异、社会生产力进步、区域利益博弈、宏观经济划分等因素复杂综合而成,列宁总结了区域分工的特征:“各地区专门生产某种产品,有时是某一类产品,甚至是产品的某一部分,它与一般的部门分工有着直接的联系。”列宁.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M].曹葆华,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389-390.

2.1.3 新贸易理论

从贸易的成因来讲,之前的贸易理论无法解释随着科学技术和交通通信的发展,区际的自然资源、人才和资金要素等基础性的生产要素由于规模经济报酬递增的存在,产生的相对价格差。即使两区域之间生产要素组合和禀赋资源价格相同,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也能导致两区域间出现产业内贸易(krugman, 1979)KRUGMAN P. Increasing returns,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and international trade[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1979, 9(4): 469-479.。两区域的商品相对价格必须考虑技术进步和经济布局的结构因素(Dixit等,1977)Dixit, A., Stiglitz J.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and optimum product diversity[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77, 67(2): 297-308., D-S模型就考虑了市场大小、厂商规模、布局和迁徙的灵活度等因素。在区际交流活动日趋频繁、生产要素的流动性不断攀升、贸易繁荣、区域经济增长加快的过程中,触发的贸易内生性增长问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而产业内贸易的存在使得以前的贸易理论在研究中难以构成足够的解释力。

首先,不完全竞争的市场交错布局,多种因素导致规模收益递增,同时存在异质商品和商品价格差异,因此,区域间的贸易形式不可预估,可能是偶然因素或者随机事件决定了贸易的细节,比较优势不再是贸易形式的决定性因素。

其次,产业内贸易量不仅受到区域间的生产要素分布情况的影响,区域间的经济相对规模也与其息息相关。区域间的生产要素组合越相近,区域间的相对规模越相似,则产业内贸易量越大。

再者,虽然生产要素流动的模式相对稳定,但是内部规模经济发挥作用,导致生产要素进出口的断点可能被垄断租金主导。这就表明生产要素的净流入区域也可能存在于两区域平衡贸易的情况下:如果区域贸易市场有流入门槛,这些部门将至少存在短期垄断利润;如果向区域外出口,就可以从区域外获得垄断利润,当两区域获得的垄断利润数额不等时,垄断利润数额大的区域就可以利用从区域外获得的垄断利润购买其他区域的商品,甚至成为要素净流入区域。

最后,基于克鲁格曼新贸易理论的假设,区域开展贸易之后,经济只能达到次优的状态。政府在区域政策方面可以有广阔的作为,因为完全市场自由竞争的最优状态不能实现,市场调控机制不足。新贸易理论中最具研究性的区域政策是:通过政府的积极干预,例如税收、补贴等将寡头垄断收益从区域外厂商转移到区域内厂商,从而改善区域内的福利状态。

所以,新贸易理论补充了贸易理论中对产业内部贸易的研究,也补充了对规模报酬递增和不完全市场竞争假设的研究。对于贸易的理论发展和贸易增长的历史现实解释有着积极的推动和完善作用。

2.1.4 新兴贸易理论

新兴贸易理论在D-S模型的基础上,内生化了国际分工,并运用现代的数学工具,进行超边际的动态分析,通过对生产资源要素配置和社会资源专业化(组织结构)的研究,描述分工布局的空间规律(杨小凯,2001)杨小凯,张永生.新贸易理论、比较利益理论及其经验研究的新成果:文献综述[J].经济学,2001, 1(1): 19-44.。在这里,企业是内生的而个人是外生的。专业化分工描述的是经济发展中的互补原理,专业化分工产生的交易成本是阻碍社会福利改善的重要因素。

古典贸易理论中省际贸易与国际贸易具有差别化的理论基础:假设规模报酬不变,国际贸易的比较优势是外生的;而省际贸易因为市场供给方和需求方的分类,是不考虑要素的比较优势的。这无法解释在控制外生比较优势的情形下,一个未参与国际贸易的区域加入国际贸易的动机和参与国际贸易的形式。新贸易理论中对这个问题用规模经济来解释,在这种假设前提下,加入国际贸易促进了规模经济。但是D-S框架把商品种类、贸易量和全要素生产率等内生化,无法给出省际贸易的分工解释。新兴贸易理论只是基于古典贸易理论的创新分析框架,用专业化替代规模经济,不再考虑市场供给方和需求方的割裂,将现代经济理论和交易费用重新构造并得出一般均衡的方法。贸易效率越高,贸易成本越低,贸易的分工就会扩展,贸易市场可以有效地调控经济中的生产和消费。分工动态化基于专业化的演进和交易成本的提高,这一观点成为统一省际贸易和国际贸易的理论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