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济、社会与财政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人们通过市场进行各种商品和服务的交易,从而满足多样化的需求。工人、农民、教师、工商业者等凭借劳动和合法经营取得货币收入,并以此购买自己所需要的商品或服务,如食品、衣物、住房以及交通工具等;工商企业则通过市场购进原材料以及雇佣劳动力以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获得货币收入并投入再生产。这些通过市场调节供给与需求并用来满足企业、居民家庭需要的商品是私人产品。
然而,人们的需要是多样化的,市场不可能提供人们所需要的所有商品,市场不可能满足人们的一切需要,因此,市场不能提供但又是人们所需要的商品和服务,必须由政府来提供。事实上,政府承担了诸多满足社会公共消费需要的功能。
就个人的成长而言,他每前进一步,都与政府的扶助有着密切关系。当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首先,为其接生的医院多数是由政府出资兴办的,也就是说,政府为新生儿顺利降生这个世界提供了最基本的保障;其次,未成年人需要接受一系列的教育,如幼儿教育、小学、中学乃至大学教育,政府都提供了大量的财政资金并制定了具体的教育规范,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公民基本的受教育权利;最后,青年学生接受一定教育以后,由于种种原因不能顺利就业,以及参加工作以后,一旦暂时失业,政府都会千方百计促进其就业并为失业者提供基本的生活补助。即使你不具备足够的体力和精力继续工作,也可以依靠政府参与提供的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障安度晚年。
现实生活中,政府和财政无处不在,正所谓,政府为人们提供了“从摇篮到坟墓”的全程服务。
政府除了为民众提供基本的民生性服务以外,还承担着市场难以承担的诸多社会职能,包括行政、国防、治安、基础研究、公共卫生和公共设施等。一个社会之民众之所以能够安居乐业,主要原因在于政府提供了强大的国防和国家统治工具,抵御了外敌入侵,对内则对邪恶势力予以镇压,保障了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和正常的经济社会秩序。国防服务、行政服务是基本的公共服务,市场不会也不可能提供。基础科学研究也具有相同的性质。众所周知,基础科学的研究成果不能直接付诸应用,却是应用技术和应用工程的基础。经济社会生活中的许多应用技术,如制冷、超导、信息发送与接收等都依赖于基础物理研究。基础科研失败的风险很大,而且不能被授予专利,个别企业不能也不愿意花巨资做这些成本与收益不对称的事,这些产品也只能由政府去提供。
政府除肩负着诸多的社会职能以外,还承担着重要的经济职能。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配置资源是有效的,但也存在失效的领域,如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是市场无法克服的,这就需要政府运用财政政策对其进行干预,其中,投资手段必不可少。例如,我国长期规划中已经完工或正在实施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西气东输工程,以及对铁路、公路网和大型的农业水利工程、灌溉系统建设及农村电网改造等,都是在政府资金主导下采取多渠道筹资的方式兴建。多年来的经济建设实践表明,在我国市场经济发育还需进一步完善和资本市场不够发达的情况下,政府资源配置方式是必要的并具有重要的意义。
政府开展这么多的事业同样需要资源,而政府作为公共权力和公共服务机构,本身没有太多的收入来源,必须从市场筹集收入。居民个人一方面有权享受政府提供的各种产品和劳务,同时也必须为其享受的服务而付费,成为纳税义务人。通常情况下,政府是根据其提供的公共服务的多少及花费的数量来确定收入范围的,从政府自身来讲,它符合收支平衡原则。毫无疑问,政府收入规模的大小直接影响企业、居民的生产与生活,适度的收入不仅满足政府为社会提供足够、满意的服务,还有利于企业、居民家庭从事健康的生产与生活活动,夯实政府财源。征税是政府获取收入的主要方式,征多少税、征何种税以及如何征税是政府必须慎重考虑的,其中,效率与公平的权衡是政府必须面对的。
我国政府是代表人民为市场提供服务的,因此,政府的收支并非是任意的,财政收支必须通过预算来安排,且政府预算的编制与执行要经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审核和批准。当然,如果政府收不抵支,也可以通过借债方式予以弥补,其中,国债是一种较为稳健和安全的弥补财政赤字模式。事实上,国债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财政政策工具。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政府运用国债政策筹集了大量的经济建设资金,强化了基础设施的建设,发展了公共事业。值得一提的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当时的外需产生了强烈冲击,1998年中央政府及时推出积极财政政策,运用国债政策筹资,增大政府财政投入,扩大内需,取得了良好的政策效果。
诚然,经济、社会和财政之间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我们平时所经历的乃至所感受到的种种财政现象,正是现实生活中的财政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