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可以批评,但不要伤害
第一节 孩子行为“另类”,怎么办?
现如今,人们经常感叹或议论“现在的孩子跟以前不一样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现在的孩子接触社会、接触新事物也更早、更广泛,这使不少孩子容易突发奇想,有意无意地做一些“出格”的事。不少家长为此非常苦恼,觉得孩子太调皮、无理取闹,有的家长会严厉地斥责孩子。但是孩子的“出格”仅仅是因为他们在无理取闹吗?
社会在进步,孩子的生活环境和家庭条件也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父母那一辈人没有吃过的东西,或是没有玩过的玩具,到孩子们这一辈都有所体验。因为他们面对的世界更为精彩和丰富,于是激发了更多的探索欲望,希望凭借自己寻找与众不同的体验,于是就无意识地做出一些另类举动。例如有些孩子一拿到玩具就喜欢将它们拆成很多个小零件,有的用力把自己家的门把手拽下来,有的用彩色笔在干净的墙壁上画上无数朵五颜六色的花,等等。
家庭原因是导致孩子的“另类”行为的又一方面。当代社会,大多数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他们除了受到父母的关心与疼爱,还被家中爷爷、奶奶、姥爷、姥姥宠爱,几乎是一个孩子集六位家长的宠爱于一身。他们的要求总是能得到满足,他们感到愤怒或是委屈的时候,总是能及时得到安慰,因此便表现出天下唯我独尊的姿态,觉得自己的一切行为都是应该的,在行事的时候更加肆无忌惮,希望吸引更多人的关注。例如有些孩子独处的时候很听话,一来了客人就变得淘气,为所欲为;有些孩子在吃饭的时候专门把饭菜搅和得一团糟等。
凡凡是个淘气的孩子,他每天不是把小乌龟扔进洗菜盆,就是往水桶里撒尿,妈妈经常为他收拾残局,简直头疼不已。
一天,凡凡像往常一样悄悄地对妈妈说:“妈妈,我帮你干活了。”妈妈问:“干什么了?”凡凡说:“我帮你擦了地板。”妈妈很高兴地说:“真乖,用什么擦的?”凡凡得意扬扬地举起一个东西说:“就是它。”妈妈脸上立即流露出既惊奇又气愤的表情,原来凡凡用马桶刷刷的地板。妈妈直呼:“天呐!”凡凡觉得有意思极了,一个人哈哈大笑。
还有一次,凡凡用颜料画画,一不小心将颜料瓶碰倒,他担心受到妈妈的责备,赶快收拾,可是越收拾,桌子就越花,到后来桌子变成五颜六色的了,就连他的小手也被染成彩色的了。凡凡见状,感到既新鲜又好玩,一下来了兴致。他把没有流尽的颜料使劲往桌子上倒,然后兴奋地搞起了“个人创作”,没一会儿,地板上、墙壁上、床单上,凡是能够得着的地方,都留下了他的艺术作品。大功告成之后,凡凡用手往上衣、裤子和脸蛋上一蹭,整个人都成了彩色的了。他自己去照镜子,忍不住哈哈笑。
孩子做事出乎意料,可能令父母无所适从。但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能有如此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孩子年龄小,思想不成熟,难免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但如果父母将这种行为完全看作是破坏性的,并加以干涉和批评,很可能会抹杀孩子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其实,从某种角度来看,另类行为对孩子也是有一定积极作用的。孩子处于生长发育时期,神经系统活动过多,常常处于兴奋状态,造成思想出格,这说明他们思维活跃,想法不会受传统思想的束缚。他们力求自主创新,独出心裁,因而也不会让负面情绪滞留心里,而是很好地调节情绪,以饱满的热情示人。
孩子有独特的想法,实际上是心理进入了突破阶段。因为他们想突破想改变,就不会听话顺从或缺乏主见,而是勇于竞争、敢于拼搏,即使遭遇风险也无所谓,这有助于他们形成独立的创造性和开拓进取的精神。
对于孩子的另类行为,父母要正确区分并认真对待。只有正确对待孩子与众不同的行为,他们才可能成为与众不同的人。当然,如果孩子的另类行为过于严重,为个人成长带来了负面影响,父母应该积极引导并帮助孩子正确对待。
父母要清楚地了解,孩子表现出另类行为,并非真的无理取闹,也并非变成了坏孩子,而是一种尝试性的反映。基于这种情况,父母在解决问题的时候,首先应该在双方之间搭建平等沟通的桥梁,主动倾听孩子此种举动的动机,并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帮助他们分析利弊,然后与他们一同分享自己总结的经验教训。
人与人之间最需要的就是沟通,父母和孩子更是如此。沟通是走进孩子内心最好的方式。父母听听孩子怎么说,弄清孩子的想法,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提高引导和教育的效果。有“另类”行为的孩子并非真的另类,只有敢于接受“另类”的孩子的挑战,才是一名合格的父母,只有积极正确引导“另类”的孩子,才能助他们活出自己的精彩。
第二节 不要在外人面前揭孩子“伤疤”
人与人沟通需要相互尊重,最忌讳的就是“哪壶不开提哪壶”。而父母和孩子沟通的时候,却常忘记这一点,经常用大人的权威和身份向外人数落孩子的缺点和不足,这会让孩子感到手足无措,甚至产生自卑心理。
雨欣以前是个活泼伶俐的孩子,可是最近她越来越不喜欢说话了,还总是拒绝出去和小朋友一起玩耍,原因在于她的妈妈经常在外人面前揭她的短,让她感觉一出门就会受到别人的嘲笑。
一天,雨欣的好朋友白雪和妈妈到雨欣家做客,雨欣牵着白雪的手就去自己房间摆积木。这时客厅里留下雨欣妈妈和白雪妈妈在聊天。她们两人各自聊着自己的孩子,这时,雨欣和白雪从小屋跑了出来,两人手里一人拿着一个玩具苹果,并跑到自己妈妈身边炫耀:“妈妈你看,我先拿到大苹果的。”雨欣妈妈笑了笑说道:“别臭美了。”转身就向白雪妈妈说:“这孩子干什么都是咋咋呼呼的,让人搞不明白。几个星期前,她在幼儿园不是尿了裤子,就是在中午睡觉的时候尿了床,我总是要给她送去换洗的衣服。”雨欣虽然年龄不大,但显然听懂了妈妈这是在对外人说自己的缺点,显得不太高兴,但妈妈依然在说:“她尿了裤子还能忍着,也不告诉老师,等老师发现的时候,她的屁股冰凉冰凉的,老师问她有尿为什么不跟老师说,她还说老师正在上课她不敢打扰,真是胆小。”此时,雨欣愈发不好意思,头深深地低了下去,转身走进了小屋。
接着,白雪跟她说什么,她都心不在焉,也高兴不起来了。白雪感觉出雨欣的异样,询问她发生了什么事,雨欣没有说话,站在那里一动不动,一个劲儿地揉手里的那团纸巾,她应该是不希望妈妈那样说她。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尊和自信。他们除了需要从父母那里得到关心和保护外,还需要得到尊重和理解。但是,父母总是以孩子心智不成熟、分辨是非能力低为由,到处宣扬孩子的不足,认为自己这样做不但不会对孩子造成伤害,还会大大提高孩子的关注力,有助于他们积极面对并改正自己的缺点。但是即便父母对外大肆宣扬孩子的缺点出于无心,也会给孩子造成不良影响。
英国教育家洛克曾说:“父母不宣扬子女的过错,则子女对自己的名誉就愈看重,他们觉得自己是有名誉的人,因而更会小心地去维持别人对自己的好评;若是你当众宣布他们的过失,使其无地自容,他们便会失望,而制裁他们的工具也就没有了,他们愈觉得自己的名誉已经受了打击,则他们设法维持别人的好评的心思也就愈加淡薄。”父母故意当众讲孩子的过失,相当于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孩子本来有积极向上的表现,但因为自尊心被伤害,认为父母不爱他们,不理解他们,对父母心生抱怨,从而影响亲子关系。
宇豪喜爱交际,待人友好热情,但他有个缺点就是经常把家里的东西丢得到处都是,弄脏什么地方也不喜欢整理,为此妈妈经常和他生气,几次劝说和教育后,宇豪的这个毛病才稍稍有所纠正。
一天,宇豪趁父母都外出有事,请一帮同学到家中做客,他们买了一大堆零食,边吃边聊,因为聊得兴奋,吃完零食的包装纸随地扔,弄得家里乱七八糟。正在此时,妈妈突然开门回来了,面对一大堆孩子和杂乱无章的屋子,顿时怒气冲天,走到宇豪面前就大声斥责道:“你这不讲卫生的坏毛病怎么就屡教不改呢?看来我打你打得还不够,今天就让你再领教一次。”宇豪的脸顿时涨得通红,一句话没说。其他同学感觉到气氛明显不对,全都离开了。
此后,宇豪就好像变了一个人,放学回来后就喜欢独处,不跟妈妈交流。在学校里他也总觉得受到同学的嘲笑,抬不起头来,有意与同学保持距离,变得孤僻起来。同学邀请他一起玩,他总是拒绝,也不愿主动参加班级活动了。妈妈为此还找宇豪谈心,但宇豪什么都不愿跟妈妈交流,弄得妈妈十分为难。
父母是孩子最亲近最信任的人,如果父母总是揭孩子的“伤疤”,孩子幼小的心灵会遭受打击,认为没有什么人是值得信任的,从此为保护自己,他们会拒绝与他人坦诚相见。
其实,大人爱面子,孩子更爱面子。因此父母不要当众揭孩子的伤疤。孩子因为心理年龄特点,任何所作所为都是有原因的。如果父母不了解事情真相,就当众说出孩子的不足,不但不能激励孩子改正错误,反而会形成僵局,使问题变得复杂化,导致矛盾难以调和。
孩子有缺点,父母不要急于宣扬,可以在没有外人的时候进行善意的教育。无论何时,父母都要多给孩子一些耐心,多倾听孩子的心声,理解和包容孩子,这样才能保护孩子不受伤害,让他们自由快乐地成长。
第三节 “别人家的孩子”真的那么好?
大多数家长都会犯的一个常见错误就是,喜欢赞扬别人家的孩子,贬低自己的孩子,例如“某某家的孩子长得又高又胖,咱家孩子又矮又瘦”,或是“你家孩子学习不错,分数考得高,我家孩子不行”等。固然,不夸赞自己的孩子而赞扬他人的孩子本没有错,这会给人留下谦虚的印象。但是父母用自己家的孩子和别人家孩子作比较,继而贬低自己的孩子,则显得不够明智。
每位家长都有一颗望子成龙的心,都希望孩子的未来是光明美好的。但是由于人的性格、性别的不同,想法和行为能力也千差万别,即便做同样的事情,也不一定能获得相同的结果。如果父母一味地以别人家的孩子为参照物,与自己的孩子作比较,相当于用别人家孩子的长处比自己家孩子的短处,便会无限放大自家孩子的不足和缺点,让孩子失去信心。
文青和梅林从小一起长大,一起上幼儿园,现在同在一个小学一个班级读书。两个孩子在班上都有突出表现,都很受老师的喜爱和同学的欢迎,但是她们的长处和优点不一样。文青擅长学习,数学、语文等各科成绩名列前茅。而梅林虽然学习成绩在班上排名中上等,但在文体方面特别优秀,经常代表班级参加学校的各项艺术和体育比赛,拿到很多奖项。
文青和梅林各自的妈妈,都为自己的孩子感到骄傲,便有意无意地拿两个孩子作起了比较。在三年级后半学期的期末考试中,文青又获得了全班第二名的好成绩,而梅林却考了全班第十名。其实这对于梅林来说已经算是不小的进步了,可是妈妈却感到很不满意,她对梅林说:“你看看文青,每次考试不是第一就是第二,你就不能超过她吗?”从此以后妈妈给梅林报了各种辅导班,督促她学习,看她稍微有放松,就给她脸色看,还经常把“你一定要超过文青”这句话挂在嘴边,弄得梅林十分苦恼。
为了在学习上超过文青,满足妈妈的愿望,梅林不断努力学习。她每天下课后上完辅导课,晚上回来还要做很多试卷,经常很晚才睡觉,可是考试成绩仍然不理想,不但不能满足妈妈的愿望,反而与文青差得更远了。梅林心里烦躁不堪,此后经常自暴自弃,不愿认真学习。
所谓“爱之深,责之切”,父母责备孩子的本意都是源于爱,但世界上没有两个人是一样的。人各自有各自的长处,父母如果以别人家孩子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的孩子,很难在教育上获得成效。孩子虽然在外在条件或是内在能力上有一定差距,但都是有自尊心的。父母一边作比较,一边责备孩子,无疑会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孩子长时间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将如何成为人格健全的人呢?
其实,家长的攀比除了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伤害孩子的自尊之外,自己在攀比的过程中也会失去心理平衡。经常用别人家孩子的长处比自己家孩子的短处,比来比去也只能得到不满意的结果,心中更加焦躁不安,于是不断向自己的孩子施压,导致亲子关系恶化。
印度思想大师奥修说:“玫瑰就是玫瑰,莲花就是莲花,只要去看,不要比较。”孩子生来就有差别,每位父母都应该抱着一颗平常心去看待自己的孩子,从内心深处拒绝对比孩子。不要给孩子施加压力,多给他们一些鼓励,孩子自会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
田晓菲小时候是天津出了名的才子,她十岁出版个人诗集,十四岁就考上全国学子梦寐以求的高等学府北京大学,很多记者到她家采访,希望她妈妈能将成功的教育经验分享给大家,但她妈妈只说了一条,并且也是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我从来不拿她和别人家的孩子作比较。”
晓菲四岁的时候还不会写字,她看到哥哥新拿回来的作文本十分兴奋,拿起笔在上边涂涂抹抹,整整四页都被她涂得乱七八糟。妈妈回来后,她还特意拿起本子凑到妈妈面前说:“妈妈你看,这是我写的作文。”妈妈看到干干净净的作文本被画得不成样子,有点心疼,但是她转念又想,这正说明晓菲对写字开始感兴趣了,于是问道:“这真是你写的吗?”晓菲高兴地点点头。妈妈不但没有责备晓菲把本子弄得乱七八糟,反而表扬了她,还给她买了一个新的作文本让她多多练习写字。如果当时晓菲妈妈责备晓菲,并说“你写得这么糟糕,你看看邻居家的××像你这么大的时候都会写字了,还会弹琴画画”这种攀比的话,晓菲刚刚萌发的学习兴趣很可能被浇灭。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没有与其他孩子相比较的必要。让孩子学习别人的优点虽然重要,但是父母也要因材施教。当看到别人的孩子比自己的孩子强,父母先不要急着让孩子追赶,先找找自己孩子身上的优点。或许你会发现自己孩子身上的优点更难能可贵。
孩子与孩子之间都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也是孩子个性的体现。父母无须过于苛刻,而应该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孩子,尊重孩子的个性。盲目跟风让孩子效仿别人的长处,相当于束缚了他们个性发展的脚步,这样做是不可取的。
孩子自有孩子的未来,父母只需相信孩子,解放孩子,并在必要的时候引导孩子就可以了。你的孩子就是你的孩子,无须与他人比较。只要他们昨天比前天进步,今天比昨天进步,父母就应该站在一旁为他们鼓掌。只要他努力过奋斗过,不管是好是坏,总会奏出自己生命中最美妙的乐章。
第四节 不要用话语攻击孩子
如果问什么对孩子的伤害最大,很多人的答案很可能是身体伤害。身体伤害固然是不可取的,因为它会给孩子的身体带来难以承受的疼痛,甚至会影响其心理健康,但肢体伤害毕竟表现在外部,是肉眼看得见的,处于父母可控制范围之内。而语言伤害对孩子造成的伤害,远比肢体伤害要严重,因为它会给孩子的心灵留下难以磨灭的创伤,而这种创伤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中国少年儿童平安行动曾进行了一项调查,询问学生们认为最急迫需要解决的校园伤害是什么。结果表明:81.45%的小学生认为语言伤害是校园里最亟须解决的问题。也就是说,语言伤害所带来的痛苦让孩子们难以承受。
尽管校园里存在语言伤害,但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父母用话语攻击孩子也是很普遍的现象。无论在什么地方,一些用语言伤害孩子的事情总在上演。五岁的小姑娘不小心将米饭弄到地上,妈妈怒气冲天地说:“你这孩子怎么什么都不会,连饭都不会吃,简直愚笨至极!”七岁的小孩因为贪玩没有及时完成妈妈交代的任务,妈妈指着孩子骂道:“爸妈上班给你挣钱多不容易,你一点儿也不争气,怎么对得起我们的养育?”十岁的孩子考试得了98分,把试卷拿到爸爸面前等待表扬,等来的却是无情的责备:“考98分算什么,还有考100分的呢,你可别得意,下次要不考全班第一,小心我的拳头。”……
当父母和孩子交流的时候,无论是提意见还是给出答案,你所说的每一句话都会给孩子带来影响。积极的语言会让孩子变得自信开朗、积极向上,但最可怕的是那些攻击性的语言,句句伤害孩子的内心,会让他们感到委屈自卑、失去自信、焦虑不安、胆小懦弱,严重者甚至会出现多种行为障碍。
于希上幼儿园的时候还是个开朗健谈的孩子,可是现在她却变得性格内向了,总爱一个人待在家里不与人交往。她的性格为何会发生如此大的转变?就是因为在家中遭受了语言攻击。
于希5岁的时候遭遇了父母离异,从此母亲对她要求便十分严格,希望她接受最好的教育,为自己争一口气。母亲为于希报了各种辅导班、特长班,并且规定她门门功课必须在95分以上,低一分也要接受最严厉的惩罚。此后于希每天在学校和上辅导班的路上奔波,纵然十分辛苦,但她认为更为辛苦的是听母亲的数落。一次,她数学得了94分,妈妈对她说:“你脑子进水了?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真是不争气,罚你跪在地板上把错题抄写一百遍。”还有一次,她英语考了85分,虽然这个分数与妈妈的要求相差甚远,却是全班最好的英语成绩。可是妈妈不管这些,她对着于希劈头盖脸就责备了一通:“你说说你,我供你吃供你穿,你居然用85分来回报我,这么没出息,还不如把你扔给你爸呢。真是猪脑子!”于希解释说:“英语题太难了。”可是妈妈根本不听,喋喋不休地对她进行语言伤害,于希最终难以忍受,流着眼泪跑回房间。她再也不想跟妈妈说话了。
父母在气急败坏的时候往往会随口说出很多带有攻击性的语言,尽管他们的本意是为了激励孩子,殊不知却对孩子造成了很大的伤害。父母望子成龙本没有错,但语言攻击会深深刺痛孩子的心灵。孩子视父母为世界上最亲近的人,父母的语言攻击让他们一时间感受到了亲人的冷漠无情,他们找不到安全感,为了抵挡攻击带来的伤害,便会疏远和躲避父母。
很多父母对孩子施展语言攻击,是因为他们认为这样做可以管住孩子,让他们不再犯错。但实际上,家长这些伤害性语言只能对孩子的行为起到一时的约束作用,之后孩子还可能再犯类似的错误。就好像父母希望孩子考取高分,便用攻击性语言刺激孩子,虽然孩子一时间发愤图强,努力学习,但可能依然无法取得好成绩一样。孩子们在语言攻击的作用下,各方面技能没有增加,反而恐惧心理增加了。
因此,父母要高度重视攻击性语言带来的危害,调整好心态,尽量改变自己的说话方式。尽管父母在很多情况下恨铁不成钢,但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也要尽量保持理智,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当发现孩子某些地方做得不够好,要用温和的语气引导他们。即使批评孩子,也要讲究说话的艺术,不能不计后果,张口就来。尽量去掉那些指责、呵斥的话语,用积极性的语言代替,例如“慢慢来,没关系”或是“妈妈对你有信心”等。父母用平常心看待孩子,孩子也会从心底感受到父母的爱。
第五节 打骂并不能真正树立威信
当孩子不听话或做错事时,许多家长采取的解决方法是非打即骂,因为在他们看来,打骂有助于父母在孩子面前树立威信。而孩子有问题,如果父母温和面对,就会显得父母很懦弱。其实,父母在孩子面前树立威信本没有错,但打骂却并非树立威信的最好方式。
一般来说,父母的威信指的是在平等交往的基础上,孩子对父母产生的一种尊重和依赖的情感,从而与父母建立起一种积极、亲密的亲子关系。对于孩子而言,威信是父母的一种影响力,它会号召和引导孩子向好的方向前进。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认为不打不骂就无法在孩子面前立威,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
如果父母在孩子面前经常发脾气,打骂孩子,会令孩子处于恐慌之中。虽然孩子在父母的高压政策下,听从了父母的指令,但却由于内心的恐惧难以平息,从而疏远父母。父母打骂孩子,无非想让孩子不管任何事情都不能擅自做主,而是听从父母的差遣与安排,以便建立威信。也就是说不管孩子的想法是对是错,只要父母认为它是不可取的,就会不断责备、抱怨、斥责自己的孩子,甚至是大打出手。由于父母没有给孩子解释和说明自己问题的机会,导致双方交流沟通减少,孩子不知道父母的真实想法,父母也不清楚孩子的喜好和需求,这样亲子之间就产生明显隔阂。
一天早上,六岁的爱伦在一边玩耍,爸爸坐在旁边的沙发上聚精会神地看报纸。不一会儿,爱伦轻轻走到餐桌旁,趁爸爸不注意,将一个小球塞进桌上放着的一个玻璃杯,接着双手握着杯子上下使劲摇晃。听到小球与玻璃壁碰撞的声音,爱伦高兴极了。
爸爸看到了这一幕,对爱伦说:“别玩玻璃杯,会把它打碎的,你可没少打碎东西。”爱伦说:“不会的爸爸,我就玩一下。”刚说完这句话,玻璃杯被爱伦掉在地上,摔得支离破碎。爸爸很生气,大声呵斥道:“说了不让你玩,你就是不听,看看现在好了,玻璃杯又被打碎了。你怎么那么笨啊?咱们家里的东西都快被你破坏得差不多了。”爱伦忍不住顶嘴道:“可是那天,你不也把一个盘子打碎了吗?”听了爱伦的话,爸爸更加愤怒,大声责备道:“你居然还敢说我,真是不像话。我可是你爸爸。”爱伦继续说:“是你先说我的。”爸爸怒气冲天,最后大吼一声:“给我马上到一边站着去,再说话我就打你。”爱伦对爸爸有些畏惧,小声嘀咕道:“就会打人。”谁想到,这句话彻底激怒爸爸。爸爸异常愤怒,脸都涨红了,他一把揪过儿子,照着屁股就拍了几巴掌。这一下,爱伦慌了,大声哭起来。爸爸问他:“还敢不敢再还嘴?”听到他认错之后,爸爸才停止了动作。
之后,爱伦什么都没做,一直独自哭泣,他不愿跟爸爸说话。到了中午爸爸叫他吃饭,他也一句话不说,也不看爸爸一眼,随便吃了两口就放下碗筷,到了下午依然如此。父子两人本应该尽情享受欢乐的亲子时光,结果因为父亲的打骂,美好的一天在沉默中结束。
尽管在这件事情中,爱伦得到了不能再玩玻璃杯的教训,但也使父子两人的关系受到影响。如果爸爸用另一种方式代替打骂,在孩子面前就会失去威信吗?当然不是。爸爸可以温和地拿走玻璃杯,给孩子找一个更合适的玩具。或是当孩子把玻璃杯打碎,爸爸先不要批评责备,而是设身处地地替孩子着想,这样不但可以避免消极影响的产生,而且孩子也会为自己做错的事心生歉意,反而对父母更加信任和尊重。
父母应该在孩子面前树立威信,以便将来能更好地教育和引导孩子。但是树立威信不是打骂,用好的品质影响孩子才是树立威信的最好方式。
第一,父母要能以身作则。古人有云:“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意思是说,用自己的行动去教导别人,别人更容易接受,而用自己的言论去教化别人,反而会招惹是非。今天,这句话仍然适用于孩子的教育问题。父母如果经常用语言责备教训孩子,更容易引发矛盾和冲突,如果用行动去影响孩子,孩子则会效仿父母的行为,做得更好。例如父母品行端正,做事严谨认真,孩子就会从中得到自信,努力向上。
第二,父母要诚实守信。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个人不仅在社会和工作中要诚实守信,对待自己的孩子也要诚实守信。诚实守信就是对孩子要诚实,不欺瞒不哄骗,说出去的话就要做到,不能出尔反尔。如果父母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孩子一定会对父母产生信任。
第三,父母要勇于承担责任。人难免会犯错,小孩如此,大人也一样。犯了错不要紧,要敢于承认并勇于担当。父母要想在孩子面前树立威信,犯了错误就不应该为了面子而不敢承认。只有敢于承认错误,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和义务,才能在孩子心里树立起高大的形象。
第四,父母要与时俱进。虽然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从父母那里获得指引和教导,这样才能丰富知识,开拓眼界。但是反过来,父母也需要不断从外界获取知识,丰富经验,做到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教导孩子。如果说孩子是祖国未来的花朵,那么父母就是给花朵提供营养的土壤,只有土壤不断补充营养,才能源源不断地输送给花朵,才能保证花朵茁壮成长。如果父母不加强学习,不多从外界吸收育儿经验,总是用老一套的方式方法教育孩子,则会影响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
总而言之,有智慧的父母不会以打骂的方式来树立威信,而会运用恰当的教育方式影响和感染孩子。当父母和孩子之间形成了尊重和信任的关系,父母的威信自然而然就树立起来了。
第六节 一味说教会带来隔阂
说教一词在古代最早作说经教授之用,也就是为人们讲解宗教理论。到了现代,说教不仅仅限于传播宗教理论,而成为说服教育别人的一种方式,特别是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最喜欢对孩子进行说教。
提到说教,人的第一反应是说话者会生搬硬套一大堆大道理,用来说服和教训别人。就好比父母看到孩子犯错总会讲一大堆理论,让孩子明白他们的做法是不对的。当然,简单的说教对孩子有一定好处,因为它能及时传递一些观念和信息,对孩子起到警醒和引导作用。但如果父母一味说教,不理解孩子的情感,则会导致父母与孩子之间出现隔阂,亲子关系也会变得疏远。
三岁半的彤彤已经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刚去幼儿园的第一个月,由于对新环境比较好奇,有很强的探索欲望,所以每天早上都是高高兴兴地去,晚上高高兴兴地回,在幼儿园也不哭闹,吃饭洗手都能独立完成,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可是到了第二个月,新鲜劲一退,彤彤就不想去幼儿园了。每天早晨到了七点,她就赖在床上不肯起,妈妈要催她好长时间,她才不情愿地睁眼,第一句话就问妈妈:“今天去幼儿园吗?”妈妈说去,她就会大声哭,边哭边说:“我不去幼儿园!我就不去幼儿园!”妈妈眼看上班要迟到了,不由分说就给彤彤穿衣服。可是彤彤一点也不配合,妈妈刚把她的胳膊放进袖子里,她就使劲挣脱了出来,再次倒在床上大声哭喊不去幼儿园。
妈妈几次劝说无效,十分生气,便开始喋喋不休地说教:“真是太不懂事了,说不去就不去,怎么能由着自己性子来呢?你不喜欢上幼儿园,妈妈和爸爸还不愿意去上班呢,但是不想去不也得去吗?大家要都由着自己的性子,不想去就待在家里睡觉,哪里能挣来钱?哪还能给你买好吃的东西和好玩的玩具呢?你快点穿衣服,听到了没有!”彤彤仍然在哭,就是不配合,妈妈又接着说道:“你看那些芭比娃娃都是妈妈挣钱给你买的,就是因为妈妈从小好好上幼儿园,又认真读小学、中学、大学,学会了知识后今天才能挣到钱。所以上幼儿园是很重要的,不能半途而废,这样才能买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快点去幼儿园!”彤彤哭着大声说:“我什么都不要,我不买芭比娃娃,就是不要去!”任凭妈妈怎么说教,彤彤依然不肯妥协。妈妈真是恼火了,她一把将彤彤从床上拽起来,强行给她穿上衣服,边穿还边数落彤彤的不是,接着直接把她拉出家门,送到了幼儿园。
到了晚上,妈妈去幼儿园接彤彤,彤彤也没有说话。回到家里她也不和父母玩,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往日的活泼淘气消失不见了。
经常有父母会说:“我跟孩子讲道理,说得口干舌燥,结果孩子还是想干什么干什么,就是不服管教。难道一定要冲他们大吼大叫,他们才会害怕?”大吼大叫当然不是父母教育孩子的明智之举,但一味对孩子说教也是行不通的。当父母说教个不停,会浪费大量时间。虽然他们认为这些付出是值得的,但是孩子长时间在说教中度过,会觉得昏昏沉沉,疲惫不堪。他们更希望将这些时间用来玩耍,而不是听父母这些令他们厌烦的话,因此会与父母发生争执,或是与他们疏远。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喜欢不停地说教,往往认为说教能责令其改正错误。但孩子并不喜欢这种教育方式。这是因为父母枯燥的说教超出了孩子的承受能力和认知水平。孩子本身年龄还小,对很多道理不能理解得那么透彻,甚至根本无法理解。如果此时父母上纲上线地教育,不仅会让孩子感到无聊乏味,孩子的逆反心理还会被激发出来,更加坚定自己的行为。
要想让孩子接受说教,父母就要换一种方式与孩子交流。说教无非是通过说教育孩子,因此要在说上多下功夫。父母与孩子说话时,道理一定要充分,说出来的话要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和孩子的真实情况,不可为达目的故意夸大或隐瞒。给孩子讲的道理,切忌多次重复,因为说得过多孩子会不耐烦。在讲道理的时候,仅有理论还不行,还要有生动的事例来证明理论,否则枯燥无味,大人都不喜欢听,更何况孩子。孩子年龄小,要想说服他们就应该抓住他们的年龄特点,说话尽量生动形象,内容新鲜奇特,让孩子们有听下去的兴趣,这样,说教才能发挥其作用。
第七节 与孩子沟通时,腔调语气要恰当
每一位父母在与孩子沟通时,都不想使用不友善的语气,但当孩子做了一件事,令父母怒气冲天的时候,父母说话的语气和腔调会在不知不觉间发生改变。父母越是愤怒,越是不能控制自己的语气和语言,什么难听就说什么,此时父母心里想的不是这种粗暴的话语是否会伤害孩子幼小的心灵,而认为自己一定要说个痛快,给孩子留下惨痛的教训,这样孩子才能记忆深刻。
然而事实证明,父母口中的粗暴语言,例如“你给我滚,我没你这样的孩子”“你简直跟猪一样笨”“真是让人讨厌”“再这样就把你扔在外边”“我真是倒了大霉,生出你这么个孩子”等,对孩子是一种极大的伤害。当孩子接收到这些不好的信息之后,脑海里会浮现出种种可怕的画面,例如感觉自己愚昧无知、愚蠢至极、一无是处。因此自信严重缺失,感觉自己无力改变现实,只得垂头丧气地接受。孩子一方面希望得到进步,另一方面自我感觉不够好,这种矛盾心理一直在内心徘徊,时间一长就会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
馨馨上幼儿园大班的时候还不会算简单的加减法,每次妈妈问她二加三等于几的时候,她要把所有手指头都放在一起数,翻来覆去好几遍都数不对。
开始的时候,妈妈还耐心地教给她数数方法,馨馨当时也记住了,妈妈很高兴。可是过了两天,妈妈出了同样的加法题让馨馨算,馨馨早把妈妈教的忘在脑后了。她伸出十个指头笨拙地数了起来,数来数去结果还是不对。妈妈很生气,火山终于爆发了:“你都五岁多了,就这么两个简单的数也不会算吗?真是太笨了!上次我已经教过你怎么算了,这刚过去两天你又忘了,你是猪脑子啊。真不知道我怎么生了你这么个孩子。”馨馨听了妈妈的话,痛哭流涕。妈妈还不解气,又阴着一张脸接着训斥:“你还好意思哭?咱们小区里的文文、浩浩、晴晴比你还小呢,都会算算术,就你不会,你可真不给我长脸!”妈妈就这样愤怒地指责,馨馨边哭边说:“妈妈,我不笨,你别这么说我!”这下妈妈停止了指责,她不是意识到自己的语气过于粗暴严重,而是认为说多了也没用,于是瞪了馨馨一眼,生气地走开了。
此后,馨馨每次算算术,就想到妈妈愤怒的指责,继而紧张得不得了,更算不出来。即便幼儿园老师教他们算术时,她也表现得一点兴趣也没有,每次老师提问馨馨,她基本上都低头不语,老师还专门向馨馨妈妈反映了这件事。
其实,对于父母来说,他们在自己的童年时代,也会承受来自家长的粗暴无礼,也会感到无从适应。他们深知这样粗鲁地对待孩子影响恶劣,但是又不由自主。粗鲁愤怒的指责虽然暂时起到了一定的震慑作用,但它会导致孩子的不良情绪长期堆积。孩子总有一天会忍无可忍,将全部情绪爆发出来,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这就好像人体会患上感冒一样,病毒进入体内后会有一段时间的潜伏期,等到它一旦爆发,就会使我们鼻塞头疼、昏昏欲睡,对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影响。因此,父母在和孩子说话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把握语气,尽量做到平心静气、语气和缓。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与孩子交谈,如果能让孩子从中感受到积极、正面的力量,便容易使孩子分辨自己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积极乐观地面对自己。如果总是用粗鲁蛮横的语气与孩子说话,孩子的个性容易消极。这也就印证了“种豆得豆,种瓜得瓜”那句话,结果的好坏取决于培养方式。
当父母与孩子进行日常交流时,不要挖苦和讽刺孩子,抛弃“你真笨”“真胆小”“什么都干不好”这些带贬损意味的语句,也不要使用夸张的语句,例如“把你扔了”“我不要你了”“打死你算了”等。而是应该用温和的语气,进行循循善诱的指导,多说深入孩子内心、让孩子容易接受的话,才能促进亲子之间的关系。
在说话的时候,父母要站在与孩子平等的地位,尊重孩子的人格,然后通过商量与探讨的方式展开话题。给孩子分析问题的时候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接受或是拒绝孩子做什么的时候,都要说明原因,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样,就能令孩子信服。
第八节 批评孩子,最忌讳唠叨不休
很多父母,特别是做母亲的,批评孩子的时候喜欢唠叨个不停。因为他们认为说的次数多,是在帮助孩子强化记忆,孩子印象深刻,执行起来才更容易。其实,批评孩子的时候唠唠叨叨,效果并不理想。
人们常说,说话要言简意赅、突出主题,说出的话才有说服力。而唠叨就是说话的时候冗长、琐碎,一句话或是同一件事情反复说个不停。在批评孩子的时候,如果同一句话重复多遍,或一件事情说个没完没了,成年人听了都会感觉心烦意乱,难以接受,更别说是孩子。
昔比小的时候特别喜欢学习,成绩在班里也是名列前茅,后来却越来越不喜欢学习,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她的妈妈批评她的时候总是唠叨个不停,弄得她完全没有心情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一天,昔比放学回家,打开作业本准备做作业,突然被桌子上的一本课外读物吸引住了。那本书包装很精美,书名也很特别,昔比本来就很喜欢文学类读物,想对里边的内容一探究竟。于是她放下笔,打开课外书欣赏了起来。看了几页之后,昔比想起作业还没做呢,感到有些内疚,但书里的故事实在太有意思,她舍不得放下,所以决定再看一节。
这时妈妈进来了,看到昔比在读和作业无关的书籍,十分生气,大声地对昔比说:“看这些乱七八糟的书干什么,怎么还不做作业?”昔比说:“知道了,妈妈,我看完这一节就做。”妈妈说:“看完一节?那得耽误多长时间呢,先去写作业。”昔比央求道:“妈妈,还有十分钟就看完了,就十分钟。”妈妈不耐烦地说:“十分钟?这可是你说的。”说完妈妈转身离开房间。没过多长时间,妈妈又进来了,再次生气地对昔比说:“怎么还看呢?不是说看完就写吗?”昔比看了看闹钟说:“妈妈,不是说好十分钟吗?这才过了四分钟。”妈妈没好气地说:“你抓紧时间吧,现在不快点写,晚上又得睡那么晚。”昔比这时感到很心烦,没有说话,继续看着课外书。
妈妈此时开始不停地抱怨:“别人家的孩子一进屋先写作业,可你呢,进门先看无关紧要的书,等到快睡觉了,才开始写作业,这样怎么能把学习搞好?”昔比听到妈妈的唠叨,连课外书也看不进去了,她说:“妈妈我不是说了吗,只看完这一节就写作业,您就别唠叨了。”妈妈说:“哎呀,你不写作业还有理了,我这样不停地说,还不是为你好?要是你能听点话,我至于这么累吗?”昔比感到越来越烦躁,把书合上,扔到一边生气地说:“行行,我不看了还不行吗?”于是开始写作业。但是想起刚才妈妈说的话,她就生气,越是气愤,越写不进去作业,就这样磨磨蹭蹭,直到十点才做完。
昔比进家没有立即写作业而是看课外读物,本来就感到内疚,妈妈第一次进房间的时候,如果出于善意的提醒,昔比的内疚感会促使她尽快放下不相关的书籍,积极地抓紧时间去写作业。但是妈妈用唠叨的方式教育昔比,结果孩子本身的内疚自责因为妈妈的唠叨而消失不见,留下的只是心烦意乱,试问孩子带着这样的情绪去做事,怎么能够做得好呢?
父母批评孩子时喜欢唠叨个不停,多半是带着恨铁不成钢的心态,他们希望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改变孩子,其初衷是好的。但是做任何事情都要讲究方式方法,即便是一个急脾气的人,想尽快纠正孩子的错误,也不能絮絮叨叨说个不停。父母说得越多,孩子的逆反心理就越严重,不但会使教育效果下降,还会使孩子畏惧与父母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很多父母在看待孩子的问题时,往往将孩子的天性归结于他们的错误,其实那是不对的。就好像三岁的孩子看到电门就想触摸只是出于好奇,他们并不知道那东西多么危险,如果说他们是故意犯错则不那么恰当。对于这种情况,父母需要做的是告诉他们这种做法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如果只是喋喋不休地批评教训,则丝毫不起作用。唠叨会让家长失去倾听的能力,如果孩子想解释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家长则认为孩子是狡辩,然后再次批评,这只会让双方关系愈来愈疏远。
父母唠叨一次两次,可能对孩子造成的伤害不会太大,如果孩子长期承受父母的唠叨,父母着急焦虑的情绪就会给孩子造成巨大影响,孩子感受到巨大的心理压力,会变得不自信,负面情绪也会越来越多,影响到孩子的人格和性格发展。
其实,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即使他有些事情做得不够好,想法不够周全,但他有能力去处理好自己的事情。批评教育的话说多了,反而会让孩子反感。如果相信孩子的能力,给予孩子多一些包容和体谅,站在平等的高度与孩子进行交流,孩子一定会做得更好。
阳阳的妈妈以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也喜欢唠叨,弄得阳阳不胜其烦。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听了亲子教育专家的一场讲座,之后便意识到,唠唠叨叨不但教育不好孩子,反而会令情况恶化,于是决心改变自己。
往常,阳阳放学回到家,妈妈让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写作业,如果阳阳提出自己的建议或是想法,就会换来妈妈的一顿唠叨。阳阳实在拗不过妈妈,就会说:“行了,求你别说了,我去写还不行?”但写完作业之后,阳阳却不愿和妈妈说话了。
但今天,妈妈决定换一种方式来拉近母女之间的距离。阳阳放学后,妈妈依然提醒她说:“你写完作业我们再吃饭。”这句话只说了一遍之后就再也没有重复。阳阳到屋里写作业,到了快七点的时候出来了,她一看,满桌子的饭菜一动都没动,就问妈妈:“你们怎么还没开始吃呢?”妈妈认真地说道:“你一回家我不是说了,你做完作业,我们再吃饭。”阳阳显得很高兴,说道:“妈妈,你什么时候说的,我怎么没听见?”妈妈笑着说:“是不是我不唠叨,你耳朵不好使了?”阳阳被妈妈逗笑了,母女二人你一句我一句说得不亦乐乎,晚饭吃得特别开心。
古人云:“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父母认为他人的唠叨容易让自己心烦,就不要让同样的烦恼发生在孩子身上。只有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才能找到适合的教育方式。与其批评时唠唠叨叨,自己说着累,孩子听着累,不如多给孩子一些成长的空间。孩子有了独立意识和自信心,一定能做得更好。
第九节 严厉批评,语气也要委婉
美国精神病学家威廉·哥德法勃曾经说:“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要把孩子当成与自己平等的人,给他们以无限的关爱。”但是,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很难做到平等地对待孩子。当孩子犯了错误,父母总是以居高临下的口吻,盛气凌人的态度,以及粗暴的语言,去批评和教育孩子,不但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也会影响教育效果。
一天,妈妈打开电脑坐下来准备工作,突然想起什么事情离开了一下。航航因为好奇,跑到电脑前一阵鼓捣,也不知道他按错了哪个键,电脑突然死机了。妈妈返回来时,发现电脑不动了,担心文件丢失,立即火冒三丈,对着航航就是一阵数落:“电脑是你随便动的吗?这东西的重要性你知不知道?怎么这么不听话,一天不闯祸你就难受是不是?”航航没想到妈妈会这么生气,紧张得不敢动,只是瞪着一双大眼睛,惊恐地看着妈妈。爸爸看到航航无助的样子,赶快走过来对他说:“你把妈妈电脑弄坏了,心里是不是也不好受?”航航点点头,没有说话。爸爸接着说:“爸爸知道你是因为好奇才去玩电脑的,不过这东西对于妈妈很重要,没有它妈妈就不能工作了,所以你不能随便动它,知道吗?”航航点点头。爸爸为了缓解航航紧张的情绪,又说道:“不过没关系,幸好爸爸有办法,一会儿爸爸把它修理一下就可以用了,但你要知道,爸爸和妈妈永远爱你。”航航听了爸爸的话,心情放松了不少。
孩子犯了错误,父母批评本没有错,但是在批评的时候特别要注意自己的语气。说话过激或是过于粗暴,很容易伤害孩子幼小的心灵,让他们难以承受。由于孩子畏惧父母的权威,虽然一时变得老实听话,但长此以往,孩子会在心里默默怨恨父母,甚至与他们越来越疏远。
很多父母认为:既然孩子是我生的,我就有权说他们,至于什么口气,什么态度,全由我个人决定。还有父母认为:看到孩子犯错,我一时气愤,哪里顾得上自己说话孩子能不能接受。当然,人在生气的时候,由于语言受到情绪左右,很难考虑他人的感受,但是,如果父母能换位思考,想想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受到他人措辞强硬的批评和指责时,也一定难以承受,也会想着与对方抗衡吧。既然如此,父母应该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在批评指责孩子时,多一些委婉,少一些粗暴,用心斟酌措辞,孩子会更容易接受。
说话委婉,不是不指出孩子的错误,让孩子自己去领悟,而是要用一种孩子更能接受的方式。孩子乐于接受的第一个方式就是先肯定再否定,也就是说当孩子犯了错误,父母不要急着直接指出其错误,而是先说出孩子值得夸赞的一方面,再对他错误的一面进行批评教育。说话时语气尽量平和,态度不要强硬,这样更能说服孩子。
一天,倩倩想画画,她看到桌子上有一本看过的儿童杂志,就在上边画了起来。好好的一本书,一会儿就被她画得乱七八糟。其实,倩倩刚开始学画画的时候,经常在家里乱涂乱画,地板上、墙壁上、门框上都留下她不成形的“作品”,为此,父母没少批评她。可是很快这些话就被她抛到脑后。这次,妈妈决定换一种说话方式来纠正她的错误,她对倩倩说:“倩倩,看到你画画有了很大进步,妈妈非常开心。在这一点上我要表扬你。”听到妈妈的话,倩倩显得很得意。接着妈妈又说:“可是,你还有一点做得不好,要是能改正过来,就更棒了。”倩倩着急地问:“是哪里不好呢?”妈妈认真地说道:“你不该在儿童读物上画画,因为你把画画在上边,等下次想看书的时候不就看不了了吗?你应该在纸上画画,这样既显得画干净整洁,也方便妈妈拿出去给别人看啊,这样大家就都会知道你画得有多好。”倩倩听妈妈这么一说,十分高兴,眼睛里闪烁着光芒,她问妈妈:“真的吗?”妈妈说:“当然。”此后,每当倩倩要画画,都会找爸爸妈妈要纸,再也不在书上乱涂乱画了,她很希望大家都夸奖她画的画好。
批评是一味苦药,但父母用对方式也可以为孩子带来“甜头”。孩子思维简单,想法单纯,苛刻的指责往往不容易被他们接受。而说话时把尖锐的措辞说得婉转而含蓄些,就会起到春风化雨的作用。
第十节 要给孩子留面子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都希望得到父母的关心和爱护。但是比起关心、爱护,他们更期望得到的是父母的尊重。尊重不是在孩子有需要的时候,给予他们物质满足或是精神上的愉悦,而是在众人面前给他们保留颜面。
有些父母,尽管声称自己尊重孩子,却在批评孩子的时候,毫不顾忌场合。不管是在人多的超市、商场,还是当家里有客人的时候,只要孩子犯了错,父母那些责备和呵斥的话语张嘴就来,这就好像将孩子的痛处暴露在众人面前,孩子怎会不觉得难过呢?
前面我们提到过英国教育家洛克的话:“父母不宣扬子女的过错,则子女对自己的名誉就愈看重,他们觉得自己是有名誉的人,因而更会小心地去维持别人对自己的好评。”孩子犯了错,如果父母选择私下里批评教训,而不是当众宣扬,不但保存了孩子的颜面,也维护了自己的名誉。如果父母在批评时不懂给孩子留面子,孩子的自尊和心理防线将会崩溃。周末,妈妈带一一到亲戚家串门。由于一一第一次来这位亲戚家,对她家中的各种摆设都感到特别好奇,一会儿悄悄给没有插电的饮水机放水,一会儿又拿出糖果盒找自己喜欢吃的糖。妈妈看到依依这么调皮捣蛋,觉得自己颜面尽失,当众对一一大声喊道:“一一,你乱动别人的家的东西也就算了,还这么好吃,看你长大之后会是什么样子!”一一没有意识到妈妈不高兴了,于是说道:“长大我也吃糖,我就喜欢糖。”这时,亲戚家的一个老人走了过来,妈妈就好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开始向她倾诉起来:“唉,你说我这人,哪都挺顺心,怎么就摊上一一这么个孩子。这孩子不听话,跟他爸爸好像一个模子刻出来似的,好吃懒做得不得了,每天让我操碎了心。”这位老人说道:“孩子好吃是正常的。我觉得你儿子挺不错的,他不是没有优点,刚才进门的时候彬彬有礼,看见我就打招呼。”妈妈说:“这孩子想起一出是一出。”一旁的一一听到妈妈这么批评自己,目光有些黯淡地坐在一旁,不像刚才那么活泼了。那位老人又说:“你不能这么说,孩子做什么肯定有他们自己的想法。你看你儿子聪明活泼,要是耐心引导,以后一定会成为你的得力小帮手。”妈妈突然意识到自己不该在众人面前批评孩子,不但丢了孩子的面子,也相当于丢了自己的面子,于是赞同地点点头。但之后,一一一直到离开这位亲戚家,都好像心事重重的样子,他明显在妈妈的当众批评中受到了伤害。
每个孩子都有自尊,都希望在他人面前保存颜面。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更意识到面子的重要性,如果父母当众批评孩子,孩子会感到内心受到伤害,很可能产生敌对心理。人无完人,每个孩子都有劣势,都会犯错,但是父母在外人面前要尽量关注孩子好的一面,对于他们好的行为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于他们的缺点,不要在外人面前张扬,而是应该先保持沉默,而后再寻合适的时间场合纠正他们不好的行为,这样孩子会更容易接受一些。
小元学习成绩一般,长相并不出众,也没有什么过人的才艺,可是每当有客人到家里来询问起孩子的情况时,妈妈说的总是表扬的话而不是批评的话。一次,妈妈公司的同事到家里来,说起孩子的情况,妈妈便说道:“我的孩子很懂事,每当我下班回来打开门,就能看到她为我准备好的拖鞋。当我换好拖鞋,紧接着她就问我渴不渴,然后把水递到我手里,每一天我都感觉很欣慰。虽然她成绩不好,但我看得出她很用功,我相信总有一天她会进步。”一旁的女儿听到妈妈在外人面前这么肯定自己,觉得很开心,没等妈妈吩咐,她看到客人的水杯空了,就为他递茶续水,还时不时让客人品尝水果,连客人也不停夸奖小元懂事,善解人意。其实,小元不是没有缺点,只是妈妈尽量在外人面前维护她的面子,有什么问题,她们会私下里解决。每当妈妈向小元提出要求,让她改进的时候,她都能痛快答应,并且改正得也很及时,可见妈妈采取的教育方式让小元更容易接受。
父母可以在众人面前肯定孩子,但却不能在众人面前批评孩子。因为批评也是一门艺术,如果用词不当或是语气不好,很容易打击孩子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反而私下里与孩子探讨问题,并提供改进方法,才更有利于孩子接受。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得到他人的赏识和认可,而不希望受到批评和指责,孩子也是如此。孩子的自我意识很强烈,他们希望父母在批评他们的时候考虑到他们的自尊,不要伤害他们的面子。
孩子有错应该受到批评,但批评的时候要讲究人格平等,也要重视时间和场合。批评的时候要简明扼要,抓住精髓给予严肃指导。只要制止了孩子的错误行为,激发了孩子好的行为,批评的目的就达到了,给孩子留点面子又有什么不可以呢?
第十一节 与其批评,不如建议
尽管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被批评,但如果批评得不正确或是不合时宜,很容易将孩子推向反抗和叛逆的一面。有时候放弃批评,用给予建议来代替,很可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批评在词典中的解释是指出对方的缺点,或是对对方的缺点和错误提出意见,例如批评对方的蛮不讲理、不讲卫生,但却并非指责、抱怨。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误解了批评的含义,认为既然要批评孩子,就要直指他们的痛处,让他们印象深刻,以便深刻铭记并改正错误。这样做也许会帮助父母树立权威,但却伤害了孩子的自尊。
建议则是指针对一个人或是一件事情的客观存在,提出自己的意见,这种方式具备一定改良的条件,使个人或是事情向着积极良好的方向完善和发展。建议通常带有肯定的意味,如果先肯定孩子,再对孩子提出改正意见,孩子会更容易接受,并自觉遵守规矩,越做越好。
四岁的小杰趁妈妈不注意从厨房地上拿出一捆绿叶菜。他先揪下上边套着的皮筋将菜散开,然后把它们分成几份,分别装到他的四辆大小不同的玩具运输车里,如果放不进去,他就用手揪下多余的菜叶或是将它们揉成一团使劲往车上塞,弄得蔬菜乱七八糟。爸爸看到这一幕,上前一把夺过玩具车,把里边的蔬菜用力倒了出来,将它们归在一起,然后大声批评小杰不懂事,不应该乱动蔬菜,说得小杰不停地抹眼泪,眼睛都红了。尽管当时爸爸的吼叫式批评奏效了,小杰老实了一会儿,可是当一切风平浪静之后,小杰似乎又恢复了之前的样子。他趁爸爸妈妈不注意,又跑到厨房把地上的蔬菜放到卡车里,这次不是绿叶菜,而是换成了西红柿、土豆一类的圆形蔬菜。正当爸爸气愤不已,想伸手揍小杰一顿的时候,妈妈说话了:“你这样大声斥责他有什么用,要给他一些建议才行。”妈妈转身用温和的语气认真地对小杰说道:“小杰,妈妈知道你想像卡车司机叔叔一样运输货物,可这些菜是妈妈用来给小杰做好吃的东西的,如果摔坏了就不好吃了。小杰愿意吃不好吃的饭菜吗?”小杰若有所思地说了声:“不愿意。”接着妈妈说:“不如这样,妈妈给你个建议,你把墙角堆着的那些积木和拼图块运到玩具筐里,妈妈拿蔬菜到厨房做饭,咱们比比谁做得又快又好,好不好?”小杰很高兴,一口答应了妈妈的要求,接着就认真地运送起积木来,他可不想输给妈妈。
父母经常以为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孩子就应该顺从,甚至他们都没说自己到底有什么想法,就大声斥责孩子。他们这样做,只是站在父母的高度上威胁孩子,并没有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孩子需要尊重和肯定,而批评是对孩子的指责和否定,只有采取建议的方式处理孩子的问题,多给予孩子肯定,再以理服人,进行循循善诱的引导,才能引起孩子情感上的共鸣。
小区里的妈妈们没事时就喜欢聚在一起说些家长里短,当然,她们最常谈论的话题就是自家的孩子。有一位妈妈说自己家的孩子真是不让人省心,每天总是做各种不着边际的事情,为此没少挨批评,有时候一天要批评孩子好几回,孩子才能暂时规矩一会儿,她感慨自己的孩子太难管教。她举例说:“一天,她让我给她买个MP3,说是用来听英语。我一听很高兴,以为她知道主动学习了。谁成想,她不是用来听英语,而是用来听歌的。”周围妈妈问:“你是怎么发现的?”这位妈妈继续说:“有一次她睡着了,我看她耳塞还挂在耳朵上,就替她摘了下来,这才听到里边放着的是歌曲。她居然骗我,你们说生气不生气?”其中一位妈妈说道:“嗯,你女儿确实不该这样做,不过,你不要总是批评她,最好试着给她些建议。”这位妈妈立即气愤地说:“批评她都不听,建议能管用吗?”另一位妈妈解释道:“孩子有错误,很多妈妈选择批评,是希望他们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但是你们试想一下,这样做结果是向好的方向发展吗?当然没有。大家一味批评,相当于否定了孩子的一切,包括优点,孩子怎么会甘心顺从。如果站在理解和尊重的角度上,给他们一些建议,让他们感受到尊重,效果则会不同。”这位妈妈听从了建议,回家照着这个方法去做。她没有用愤怒的语气大声指责孩子,而是心平气和地给予意见,这次孩子很快就照着妈妈说的话去做了,也愿意改正自己的错误,两人的心情都很愉快。
父母给予孩子建议而不是批评,孩子没有受到指责,也没有被否定,从心理上会得到满足,感觉自己占据了主动地位,因此更容易朝好的方向改进。当孩子犯了错误,父母最好用建议代替批评,对孩子多一些温和,少一些怒吼和咆哮,这样,孩子才能认清自己,增强自信,取得更快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