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鸟飞往过冬的地方
从空中欣赏秋天的景色
在距离地面30千米的高空,是最适合眺望我们这片美丽国土的地方。虽然没有翅膀,但我们可以借助热气球飞到天上去。如果天气晴朗,就能避免白云的干扰,看到更远处的风景。虽然我们无法一眼望到边疆的土地,但视野的辽阔、祖国的伟大还是很让人感到震撼。
高空俯瞰,让人印象深刻的,除了巍峨的高山、广袤的原野、茂密的森林,还有那些正在穿越这些壮观景象的鸟儿。与天地相比,鸟儿无疑是弱小的,但它们却勇敢地挥动着翅膀,完成一次又一次长途甚至环球的迁徙。
除了麻雀、山雀、啄木鸟、鸽子等少数不畏冷的小鸟留在了家乡,大猫头鹰、鹞鹰(yào yīng)虽然不怕冷,但因为缺少食物也不得不离开。候鸟从夏末就开始准备搬家了,今天雨燕走了,明天野鸭离开了,后天大雁也上路了……这场工程巨大的迁徙一直会持续到河水上冻。
每天,长长的迁徙队伍会从草原、丛林、高山、大海的上空飞过。从高高的空中望下去,就像给大地裹上了一条长围巾,还是一条正在移动的围巾。
鸟儿往哪儿飞
秋天,鸟儿迁徙大多是为了从寒冷的地方飞到温暖的地方过冬。虽然多数都是从北向南——毕竟南方更暖和一些,但不是所有鸟儿都会一头扎向南国,有些鸟儿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不同选择。
比如,有些鸟儿会从西向东飞,有些鸟儿则从东往西飞。更夸张的是,还有些鸟儿,竟然朝更北的方向飞去了,难道它们长着特殊的防寒羽毛吗?
关于这些奇怪的现象,我们的专业记者会通过无线电广播给我们一一解读。
从西往东飞行的鸟儿
在从西往东飞的鸟群中,有一种鸟儿格外显眼,那就是漂亮的金丝雀①。这是一种红色的朱雀,鲜艳的颜色、妩媚的身姿、婉转的叫声都特别吸引人注意。
金丝雀的迁徙从8月底开始,它们白天休息,夜晚飞行,即使这样小心翼翼,还是不能完全躲开猛禽的袭击。随时都可能有一只鹞鹰或老鹰冲进鸟阵,捉走其中倒霉的队员。
沿着波罗的海的海边、列宁格勒州和诺夫哥罗德①,金丝雀们一路向东,飞飞停停。有时候快速地通过某个区域,有时候则停留在树梢上愉快地唱歌,有时候还会降落到草地上,捕捉一些来不及躲避的小虫子充饥。
它们向着太阳升起的方向前进。飞过了宽广的伏尔加河,飞过了乌拉尔的高大山岭,飞到了西伯利亚西部的巴拉巴草原②。到了这里,金丝雀要格外警惕了。因为草原上到处都是高大的白桦树,雀鹰③、燕隼④、灰背隼⑤等猛禽可能就藏在树上,随时会飞出来搞一场血腥的屠杀。
到了西伯利亚,金丝雀距离目的地更近了,只要飞过连绵的阿尔泰山脉,飞过干燥的蒙古沙漠,就能抵达炎热的印度。即便旅途再艰难,它们也会抵达这个越冬圣地。
“Φ-197357”号铝环的旅程
在澳大利亚彼尔特动物园的博物馆里,陈列着一只北极燕鸥⑥的标本,和它放在一起的金属环上,刻着“Φ-197357”的印记。
这个印记是1955年7月5日刻上去的。当时,在北极圈外白海①边的坎达拉克沙②禁猎区,一位俄罗斯科学家把这只铝环戴在了北极燕鸥雏鸟的脚上。当月月底,刚刚学会飞翔的雏鸟就和大部队一起旅行去了。
这支队伍首先要经过白海海域,继而向西南飞,再向西沿着科拉半岛③北岸前进,然后还要转向朝南飞,经过挪威、英国、葡萄牙,沿着非洲海岸抵达好望角④。当然,这还不是它们的目的地,它们得绕过好望角到南极去。
大概过了10个多月,谁都没有想到,这只北极燕鸥竟然出现在了大洋洲西岸附近。一位澳大利亚科学家发现并捉住了它,并且通过它脚上的金属环联系到了俄罗斯这边的研究者。
从出发地到被捕的地方,仅直线距离就是24000千米,更不要提它在途中绕了多少弯子。这么看来,鸟儿真是世界上最有毅力的生命之一。
从东往西飞行的鸟儿
奥涅加湖⑤上空,大片大片的云朵正向西移动。可是,明明一点风也没有,连挂在枝头的树叶都纹丝不动,云为什么会飘走呢?
仔细一看,原来是遮天蔽日的野鸭群和鸥群。秋天来了,叶子落了,它们该搬家了。针尾鸭群和蓝鸥群已经在空中排好队列,向着西方行进。它们从奥涅加湖启程,要经过列宁格勒(今圣彼得堡)、芬兰湾、拉脱维亚、波罗的海、北海,再沿北海海岸抵达不列颠岛。等到这漫长的旅程终于告一段落,野鸭和鸥鸟会停下来,在那里度过整个冬天。
这一路向西的旅途中,最让野鸭和鸥鸟感到困扰的是如影随形的敌人——游隼。从出发地开始,游隼就尾随鸟群,它们始终和鸟群保持着一定距离,一起行动、一起休息,简直就像这支队伍的编外人员。大多数时间,游隼会跟在鸟群后面飞翔,或蹲在树木、岩石上看野鸭、鸥群和阳光起舞,与海浪嬉戏。
从东往西飞行的鸟儿
不过,一旦游隼肚子饿了,它们就会凶相毕露。游隼掠过灰蒙蒙、冷冰冰的海水,沐浴着昏黄冷漠的落日霞光,像一支支射向鸟群的利箭。一时间,大海上空到处都是惊慌失措的身影,痛苦与绝望的嘶鸣声和海水的呜咽、海风的咆哮混在一起,尽显凄凉。最后,那些动作慢的鸟儿成了游隼的晚餐。
面对这些可怕且难缠的敌人,野鸭和鸥鸟毫无办法。这些恶魔会一直跟着候鸟飞到不列颠岛,之后,它们或者留下过冬,或者尾随其他鸟群转而朝南飞,经过法国、意大利,飞过地中海,去往炎热而神秘的非洲。
往北,往北,飞向长夜漫漫的地区
冬天,为了抵御寒冷,人们都会穿上厚厚的鸭绒大衣。那些又轻又暖的鸭绒其实是多毛绵鸭的绒毛。有了这天然的御寒外套,难怪多毛绵鸭对寒冷毫无畏惧,和其他迁徙的鸟儿背道而驰,一直朝着北方飞呢。
多毛绵鸭生活在白海的坎达拉克沙禁猎区。白海是北冰洋的边缘海,当温度渐渐降低,这里会被厚厚的冰层覆盖。缺少食物的多毛绵鸭会飞到相距不远的奥涅斯湾,那里的苔原上长着艾蒿(ài hāo)①,岩石和水藻里还藏着美味的海螺。多毛绵鸭有时候还会飞到北冰洋,甚至会一直朝北飞往极夜地区。反正它们穿着世界上最暖和的鸭绒大衣,一点也不怕刺骨的寒气。
只要有足够的食物,多毛绵鸭对温度一点也不挑剔。更何况,在辽阔的北冰洋上,还有格陵兰海豹、白鲸这些大家伙陪它们玩耍,还有神秘的极光,连续几个月不消失的月亮、星星,都是多毛绵鸭的玩具。
最初,禁猎区的人们并不了解多毛绵鸭的生活习性。他们对这种鸟儿到底会去哪里过冬,迁徙路线是怎样的,以及能否返回禁猎区的巢穴等问题毫不知情。后来,研究者给它们戴上了刻着标记的金属脚环,才渐渐地解开了这些谜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