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不合时宜
明太祖朱元璋登基之后,为酬报上天,准备祭天,并令大臣起草祝词。
起草的大臣在文中以“予、我”等词作为皇帝的代称,没用“朕”字。朱元璋见后大怒,以为是轻视他,暗示他配不上朕字,便准备将起草大臣统统杀掉。
这时,文臣中有个叫桂彦良的出列,顺着朱元璋的话意指责起草的人:
“你们所拟的祝词,不合时宜,太拘泥于古典。商朝的成汤在祭天的祝词里自称‘予小子履’,意思是‘我是你的小儿子,名字叫履’;周朝的武王在祭天祝词中又用过‘我将我飨’,意思是‘我用酒浆与食物祭祀,请受祭者享用’。事到如今,你们这些儒生竟然还套用商汤时的陈旧词语,把‘予’‘我’搬进祝文中,以致烦劳皇上谴责,实是罪有应得。”
朱元璋听了桂彦良的一番话,才明白自己少学寡闻,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于是打消了加罪起草人的念头。
趣味解读
商周时期,“予”“我”多作帝王的自称,这在《尚书》中用得较多;后来转为一般人的自称。“朕”在秦朝以前,是表通称的第一人称代词,如屈原《离骚》中“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其中“朕”便是屈原自指;从秦始皇开始,“朕”被用作帝王的专称,后世相沿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