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五铢钱——两汉用得最多最久的货币
1.2.1 西汉五铢钱
鉴于币制混乱和铸币失控后引起的吴楚叛乱等严重后果,汉武帝在统治期间先后进行了六次币制改革,最终确定了五铢钱的地位。才使汉初以来一直未能解决的货币问题得到了比较彻底地解决。
1.汉武帝的币制改革
汉武帝即位后,为了中央政府在经济管理和政治统治上的需要,便十分重视解决币制问题,先后进行了六次币制改革,基本解决了汉初以来一直未能解决的币制问题,一方面稳定了金融,另一方面将汉高祖下放地方的铸币权重新统一于中央。
第一次改革:铸三铢钱。汉武帝于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春二月行三铢钱”。《汉书·武帝纪》师古注曰:“新坏四铢钱造此钱也,重如其文。见食货志。”这次改革使铜铸币的名义价值与法定重量恢复一致。这一措施,第一次改变了“半两”这一相沿下来的货币单位名称。
第二次改革:铸武帝半两。汉武帝于建元五年(公元前136年)春“罢三铢钱,行半两钱”。史载:“有司一言曰:‘今半两钱,法重四两’。”与文帝四铢钱不同的是武帝半两铸有外廓,故称之为“武帝半两”。
第三次改革:再铸三铢,始造皮币。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又下令重新铸造三铢钱,并造白鹿皮币和白金三品。此次改革是汉武帝历次币制改革中动作较大的一次。《史记·平准书》载,“是时禁苑有白鹿而少府多银锡。自孝文更造四铢钱,至是岁四十余年,从建元以来,用少,县官往往即多铜山而铸钱,民亦闲盗铸钱,不可胜数。钱益多而轻,物益少而贵。有司言曰:‘古者皮币,诸侯以聘享。金有三等,黄金为上,白金为中,赤金为下。今半两钱法重四铢,而奸或盗摩钱裏取镕,钱益轻薄而物贵,则远方用币烦费不省。’乃以白鹿皮方尺,缘以藻缋,为皮币,值四十万。王侯宗室朝觐聘享,必以皮币荐璧,然后得行。”汉武帝还“令县官销半两钱,更铸三铢钱,文如其重”。这是继第一次改革后,再次试图以三铢代替半两的举措。
第四次改革:废三铢改五铢。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汉武帝决定废三铢钱,改铸五铢钱,同时明令废止半两钱,“罢半两钱,行五铢钱。”“有司言三铢钱轻,易奸诈,乃更请诸郡国铸五铢钱,周廓其下,令不可磨取镕焉。”当时的盗铸铜钱者往往通过磨取得到铜屑,再将铜屑镕铸为钱。“周廓其下”的五铢钱因为有廓为保护,难以被磨取铜屑,故能够有效防止盗铸。
第五次改革:新铸赤仄五铢,废白金。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公卿请令京师铸钟官赤侧,一当五,赋官用非赤侧不得行。”因《汉书·食货志》将“赤侧”作“赤仄”,故也称赤仄五铢。新铸的“赤仄五铢”质量上乘,一枚等同于郡国五铢五枚之值。“白金稍贱,民不宝用,县官以令禁之,无益。岁余,白金终废不行。”故在此之前铸行的白金三品由此罢废。
第六次改革:解决私铸问题。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汉武帝将铸币权从各郡国收归中央政府,使中央政府对五铢进行统一铸造和发行。“於是悉禁郡国无铸钱,专令上林三官铸。钱既多,而令天下非三官钱不得行,诸郡国所前铸钱皆废销之,输其铜三官。而民之铸钱益少,计其费不能相当,唯真工大奸乃盗为之。”三官五铢的边廓工整且重量准确、钱文秀丽,是质量上乘的铜钱,其盗铸成本较高。三官五铢的发行一举解决了困扰西汉金融多年的私铸、盗铸问题,汉武帝的币制改革至此取得了较大成功。
经过多次改革后确定的五铢钱,轻重适中,较为适合中国古代经济发展情况以及价格水平对货币单位的要求,因此在汉武帝以后的西汉、东汉乃至蜀、魏、晋、南齐、梁、陈、北魏、隋等朝代均有铸造,历时长达739年,成为中国历史上铸造数量最多、流通时间最长的货币。仅在西汉,五铢钱的发行量“自孝武元狩五年三官初铸五铢钱,至平帝元始中,成钱二百八十亿万馀云。”
2.三铢钱与白金币、皮币
公元前140年,汉武帝为了恢复铜铸币名义价值与法定重量的相一致,采取了铸行三铢钱的措施,钱“重如其文”。但是三铢钱与四铢重的半两钱等价使用,再次导致盗铸盛行,因此到了建元五年春“废三铢钱,行用半两钱”。到了公元前119年即元狩四年,汉武帝重新铸造三铢钱并造皮币和白金(银)币,同时颁布了盗铸金钱者死罪令。
新铸行的“白金”币,实际上是银和锡的合金。该钱币的币面分三等:圆形的龙币值三千钱,方形的马币值五百钱,椭圆形的龟币值三百钱。但是白金币在铸造的过程中,并没有严格的规定银锡比例,而且官方确定的价值又高,在流通中势必贬值。再加上银价高、锡价低,于是私铸之风再起。直接导致了白金币使用了一两年的时间就夭折了。不过,白金币是中国最早的银币,也是第一次在币面上出现了图案。在此以前,我国钱币上只铸文字,不用图画,与希腊体系的钱币不同。这一变化充分说明汉武帝时期中国已同古罗马、印度等国有着较为密切的往来,“白金铸图”很可能是受到外国货币的影响。
同时铸行的“皮币”,因其原材料而得名。制作皮币的原料是皇家上林苑中所养白鹿的皮,长宽各一尺,上面有彩色的绘图。小小一块画了图的鹿皮,竟然作钱四十万,在当时是无论如何行不通的。不过,正因为它的币材与币面的价值相差悬殊,因而被认为是中国纸币的最早尝试。
白金、皮币的弊病,汉武帝很快就发现了。于是在发行白金和皮币以后的几个月,开始铸造“五铢钱”。
3.西汉五铢钱
公元前118年,汉武帝元狩五年“废三铢钱,改铸五铢钱”,并对五铢钱的形制进行了规定。从此,五铢钱的历史开启了。当时的五铢钱铸造相当精美,铜色浑厚匀称,文字端庄俊秀,并且采用了战国时刀币、环钱边缘凸起的轮廓,借以保护币上的文字不致磨损,同时增加牢度。这一边缘凸起轮廓的钱币铸造法从此就固定了下来。
(1)元狩五铢。
汉武帝元狩五年,诏令各郡国铸行五铢钱,称为郡国五铢(图3-1-9),又叫元狩五铢。钱文为“五铢”,小篆书,光背,正面有轮无廓,背面则轮廓俱备。钱直径2.5厘米左右,重3.5~4克。“五”字交笔斜直或有弯曲;“铢”字的“朱”头呈方折形,“金”字头较小,仿佛如一箭镞。少数钱上有一横画。但各地技术水平不同,铜矿的成分有差别,官吏了解命令的程度与奉行的态度很难一致,所以铸出的钱差别很大,有的与旧汉半两一样,背平无轮廓,有的穿孔大,肉薄,也有肉厚的。一般地说,都具有偷工减料不够五铢重的现象,而且越铸越轻,越晚越粗劣,有重蹈半两、三铢钱覆辙的现象。
图3-1-9 郡国五铢
(2)赤仄五铢。
汉武帝改铸五铢钱,本意是为了树立信誉、稳定金融、使私铸者无利可图,自行放弃犯法的勾当,以彻底解决私铸问题。但是各郡国官吏却旧习难改,依旧上下联手,继续私铸货币中饱私囊。
为扭转“郡国多奸铸钱,钱多轻”的被动局面,汉武帝采纳了公卿们的建议,于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收回了各郡国的铸币权,由中央政府统一铸造,统一货币发行,从而防止了另一次恶币的泛滥。当时“公卿请令京师铸钟官赤侧,一当五,赋官用非赤侧不得行”。如淳曰:“以赤铜为其廓也。今钱见有赤侧者,不知作法云何。”索隐曰:“锺官掌铸赤侧之钱。韦昭云‘侧,边也’,故晋灼云‘以赤铜为廓。今钱见有赤侧者。’钟官赤侧,一称赤侧五铢。”因《汉书·食货志》将“赤侧”作“赤仄”,故也称赤仄五铢。汉书音义曰:“俗所谓紫绀钱也。”新铸的“赤仄五铢”质量上乘,一枚等同于郡国五铢五枚之值。
同年,因“白金稍贱,民不宝用,县官以令禁之,无益。岁余,白金终废不行”。故在此之前铸行的白金三品由此罢废。
赤仄五铢正面有轮无廓,背面轮廓兼备。外径约2.6厘米,内穿直径约0.95厘米,厚度达0.2厘米以上,重约4克。外廓线高而细,明显高于钱文,整体比较整齐,没有错位的现象。钱文笔画较细,书体随意但工整,字有高有低,“五铢”两字中“铢”的“金”字头矢镞形较大,右侧“朱”头方折,上下长短相差不多,如图3-1-10所示。
图3-1-10 赤仄五铢
由于赤仄五铢的比价是郡国五铢的五倍,在流通过程中产生诸多不便,而且由于盗铸获利更多,吸引了私铸与盗铸者自铸赤仄五铢。赤仄五铢铸行两年后,因为“赤侧钱贱,民巧法用之,不便,又废”。
(3)上林三官五铢。
汉武帝于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将铸币权从各郡国收归中央政府,使中央政府对五铢进行统一铸造和发行。“於是悉禁郡国无铸钱,专令上林三官铸。钱既多,而令天下非三官钱不得行,诸郡国所前铸钱皆废销之,输其铜三官。而民之铸钱益少,计其费不能相当,唯真工大奸乃盗为之。”说明汉武帝收回铸币权以后,由中央政府统一铸造了上林三官五铢。这里的三官指钟官、辨铜、均输(技巧),三官署统指政府铸钱的专门机构。钱币铸造业务由三官署统一办理,其机构在长安上林苑办公,故名。
新铸行的五铢钱制作精美,边廓工整,重量准确,钱文秀丽,为钱中楷模。这时的铸钱已经采用了铜质母范的方法,即先用泥土制成非常精美的凹模祖范,再据此铸出凸模铜母范,用它即可以造出无数的凹模泥范。这样铸出的铜钱大小和式样完全一致。对于钱的边缘,原来是用手工来锉平的。到了这一时期,已经改为叠串在一起用车刀车平,在技术上有了明显的进步。
上林三官五铢的钱文严谨规矩,“五铢”二字修长秀丽,风格较为一致,“五”字交笔缓曲,上下与两横笔交接处略向内收,“铢”字“金”头有三角形、箭镞形两种,四点方形较短;“朱”字头方折,下垂笔基本为圆折,头和尾与“金”字旁平齐,笔画粗细一致。且铸工精细,面背平整,内外廓宽窄均匀,规矩整齐。由于此钱采用钱范制作,故钱型规范:直径2.5~2.55厘米,穿直径约0.97厘米,廓厚0.15~0.2厘米,宽0.1~0.14厘米,较郡国五铢的廓略宽,且深峻平整,连接钱肉的一面垂直。钱背有内外廓,个别内廓四角微凸,如图3-1-11所示。
图3-1-11 上林三官五铢
三官钱形制及“朱”字头方折的特点,系由三铢钱继承而来,进而成为此后西汉时期五铢钱的基本特征。
从重量上看,上林三官五铢以3.5~4克者为多,少数的超过4克。从币材来看,三官五铢颜色为红色,故有“赤仄钱”之称。含铜量在70%以上,含铅量约20%,比郡国五铢略低,但配比合理,物理性能好。而且,三官五铢的记号有穿上横和下半星两种。
新钱铸成后,政府用以收兑郡国钱,一枚兑劣钱5枚。到了元鼎四年(公元前117年),劣钱已经大部分收回,后明令禁止郡国钱永不许流通。
(4)小五铢。
小五铢约于西汉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始铸,俗称“鸡目钱”“鹅眼钱”,由其形小而得名。在出土的西汉钱币中,有汉代文献记载的小型五铢钱,这种钱及钱范出自西汉时期的墓葬或遗址中,其中,汉宣帝杜陵一号陪葬坑中所出土的是有确切纪年的一例。
小五铢(图3-1-12)面文“五铢”,铸造精美,面有周廓,无好廓,背侧肉好,周廓俱备,文字清晰。钱直径在1.15~1.2厘米之间,重约0.62~0.65克。钱文书体亦与武帝、昭帝、宣帝三代各有区别。“五”字交股有的较直,有的略弯,也有的弯曲甚大,形制上有的穿上横画如三官钱式,也有如五铢最常见的面内无廓的一种。这说明小五铢并非一朝所铸,也同普通五铢一样,分别铸造于武帝以后的西汉各个时期。就出土情况,尤其是从汉宣帝陪葬坑的出土情况看,小五铢是成串地乱置在十件大陶俑之间,说明这是冥钱而非行用钱。
图3-1-12 小五铢
(5)剪轮五铢。
西汉后期成帝、哀帝之时,社会矛盾尖锐,灾荒相继,币制也随之混乱,剪轮五铢就在此时开始出现。可见,剪轮五铢是币制混乱时代的产物。
剪轮五铢钱(图3-1-13)又称“磨廓五铢”“剪廓五铢”。武帝初铸五铢时“周廓其质”,以防止奸民从钱背面磨铜取熔。可是西汉后期竟出现另一种磨边的剪轮五铢,是一种用普通五铢钱经磨加工而减重的钱币。实际上这种五铢叫磨边五铢最为贴切。
图3-1-13 剪轮五铢
(6)金质五铢。
1980年陕西咸阳出土的西汉金五铢,如图3-1-14所示,钱直径2.6厘米,厚0.2厘米,重9克,含金量达95%。面背均有廓,正面外廓较背部稍宽,面穿方正,上有横画。“五铢”二字小篆阳文字迹工整,铸工精湛,“五”字交叉处弯曲,上下两横较长,“铢”字的“朱”字头方折,“金”字头呈三角形,制作精美,色泽金黄。汉代金质五铢是迄今发现的我国最早的仿铜钱金币,也系方孔圆钱中最早的黄金铸币。最初的金质五铢为汉武帝所铸,后历经汉昭帝、汉宣帝时期,均有铸造金质五铢钱,不过在材质、形制和钱文等方面更趋完善精美。
图3-1-14 西汉金五铢
图3-1-15的这枚西汉“五铢”金币,直径2.5厘米,重8.4克;面文“五铢”二字,分列穿右和穿左,其笔画纤细颀长;“五”字交笔弯曲,上下两横偏长,与交笔相连处呈直角;“铢”字中的“金”字,头呈等腰三角形,“朱”字头则作方折,两侧对称;钱背无文;钱面、钱背外廓坚挺匀称;钱面穿上有廓,为一横,穿下和左、右无廓,钱背方穿四周均有廓。
图3-1-15 西汉金五铢
关于西汉金币是否用于流通,目前也有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汉武帝为了鼓励远征军官兵的士气,以保证讨伐北部匈奴战争的胜利,特下令动用国库黄金,铸造了一批金质“五铢”钱,用来奖赏有功人员或因战争致残的战士。因此,西汉“五铢”金币是为皇帝的赏赐钱而出现的,人们很难获得。在当时能够获得“五铢”金币赏赐,则被看作是至高无尚的荣耀。所以金质五铢均被获奖人员贴身珍藏或死后陪葬,极少用于流通。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当时铸行这种形制较为进步、规范化特征明显的金五铢钱,是因为西汉时期已经在大量使用黄金作为货币,而且这些黄金货币的流通区域也较为广泛。因此,被封建统治集团内部作为赏赐、馈赠等是很平常的事。
(7)其他西汉五铢。
五铢发行31年后,汉武帝崩殂。在此期间,铸成的钱数量很多,钱的范式也有变化。比如文字的大小、书法结构都有出入,至于出现的穿上半月、穿下半星、穿上下横、星月文、四决文等可能是不同铸造厂家或者是产地,甚至可能是不同炉别的标志。
西汉昭帝年间(公元前86年—公元前74年)的昭帝五铢,大小和武帝时三官五铢相同,但重量要比三官五铢轻,一般又比宣帝五铢略重。从书法上看,钱文“五”字变化较大,一般字形瘦长,“五”字两边交笔已变弯曲,两股末端有明显的收敛,上下横有的较长而接于外廓;“铢”字“朱”字头方折,“金”字旁呈三角形,明显低于“朱”字。面文外廓较高窄,但比郡国五铢及三官五铢略低,有穿上一横或穿下半星记号。铜色深红,铸造技术比三官钱略显粗糙。
继昭帝之后,汉宣帝时期可以认为是西汉的黄金时期。宣帝五铢是汉宣帝在位期间铸行的。该钱铜质、形制、书体、铸造均已达到尽善尽美的程度。钱文笔画挺拔,给人以清秀超逸之感。“五”字交笔弯曲,上下横画超出交笔末端外,“铢”字的“金”头多呈等腰三角形而低于“朱”字。此外还有一个特征,就是该钱的外廓由外向内作坡状倾斜。钱直径有2.5和2.6厘米两种,最常见的廓厚1.5厘米,穿宽10厘米,重3.5克左右,面廓约厚1.5~2厘米。在两汉五铢中这种钱的面廓最宽。其形制整齐,肉面光洁,钱内外廓略高于钱肉,薄厚一致。宣帝铸钱以工整敦厚著称,在西汉钱中地位极高。
汉宣帝时期国际贸易发达,达到西汉巅峰。因此需年年铸钱,很快发行出去,又很快回流到国库中来。至宣帝末年,府库中存钱已达80多亿。
据史书的记载可知,汉代在发行了五铢钱以后,钱币使用得更加广泛,流通的渠道也更多了。钱可以买到官职,也可以赎罪。汉以前,作为政府一大开支的官吏薪俸,都是以谷和粟等实物来支付的;到了西汉,名义上虽然叫若干石,但在实际发付时,有的发一半谷粟、一半铜钱,有的则完全发钱。东汉时的官俸,连名义上都改为一半钱、一半谷粟了。钱币的用处这么大,人们对于它的追求也就更加强烈。在汉代钱范上,常有“日入千金”“日入千万”“大利千万”等字样。“金钱万能”的理念好像从那一时期起就开始成为不少人的生活信条。
五铢钱作为唯一的钱币,自公元前116年(汉武帝元鼎元年)起即独步于汉帝国的疆域。直到120多年后,王莽称“假皇帝”,代行皇帝职权,才发行了三种新钱:大泉、栔刀和金错刀。
1.2.2 东汉五铢钱
公元25年,光武帝刘秀重振汉王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是年为延武元年。东汉王朝刚刚建立,经济基础薄弱,社会动荡。半两钱、西汉五铢钱、王莽的货泉和大泉五十等,杂混在民间流通。直到延武十六年(公元40年)才重铸五铢钱。自此以后,东汉各帝均铸五铢钱。不过,从光武帝到明帝、章帝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五铢钱没有显著变化,古钱学家将东汉前期铸行的五铢钱称为“延帝五铢”。随着时间的推移,政治、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东汉后期特别是东汉末年,通货膨胀严重,人民生活贫困,统治阶级为了挽救经济危机,在灵帝中平三年(公元186年)改铸“四出文”五铢钱。更有甚者,在献帝时,董卓铸无文小钱,致使原本混乱的币制越发不可收拾。
1.延帝五铢
《后汉书·光武帝纪》曰:“初王莽乱后,货币杂用布、帛、金、粟。”延武十六年始行五铢钱。东汉初恢复的五铢钱亦称“延武五铢”,是延武年间采纳马援之议而铸行的。
建武以后各朝五铢钱比西汉各朝五铢钱轻薄,钱直径多在2.5厘米,重3.4~3.4克,厚约0.1厘米,一般为3克,外廓较窄。“五铢”二字宽肥圆柔,笔画较粗且浅,面文“五”字中间交笔弯曲,上下两横不出来,“铢”字“金”字头呈三角形,比西汉五铢金字旁大,“金”字四点较长;“朱”字头圆折,中间直笔,两端较细;制作精致,文字书体规范。铜质为浅红色,还有各种记号,如星、横画、竖画等。“星”有一星与多星之别,或半圆点,或三角点等。依其位置而言,则有穿上星、穿下星、穿上下各一星,也有穿上横、穿下星。多星者多横排成列。一般来说,这些带记号的东汉五铢要比不带记号的轻薄,铸造工艺也比较粗糙,字口浅平,铜质为黄色。其中有许多可能是东汉中后期铸造的。
建武年间铸造的五铢,有纪年铜模盒传世可以为证。从此时起,东汉五铢的“朱”旁,上横圆折,已经成为明显特征。东汉五铢的断代,除“建武五铢”有传世的铜模盒以断定外,明帝以后,则难以区分具体年代。幸好通过洛阳烧沟汉墓出土五铢钱的分期,可以认定穿上或穿下有一“平”字的五铢(称为“平当五铢”)也应该属于这个时期所铸。但它的时期较晚,下限可能已经进入三国。“东汉五铢”是五铢钱中遗留较多的一种。
2.四出五铢
“四出五铢”又称“四出文钱”。所谓“四出”,是指钱幕从方孔的四角向外引出一道阳文直线到达外部,这可能是为了防止锉磨钱背盗铜用的防范技术。东汉灵帝中平三年(公元186年)铸的“四出五铢”比一般“东汉五铢”铸造得要好,钱的重量也要重一些。它的直径为2.5厘米,穿径约0.8厘米,廓厚0.15厘米,重3.6~4克。然而,汉灵帝性极贪婪,“帝本侯家,宿贫,每叹桓帝不能作家居,故聚为私藏。”“四出五铢”铸行后,人们咒骂说“京师将破,天子下堂,四散而去”。
3.东汉的磨边五铢等减重钱
(1)磨边五铢,亦称“磨边钱”。
磨边钱即磨去外廓、边缘之钱。东汉中晚期常见,东汉末年更多。磨边的方法,据说多数是用一根木质或金属的方棍穿进钱的穿孔,每次约百枚或更多一点,然后两端固定,在磨上打磨钱币的轮廓。通过加工,磨边钱要比一般的五铢钱的钱直径小0.15~0.2厘米。钱重减轻1克左右,就是说五铢钱经过这次加工,本身的重量减轻三分之一左右。但是一般情况下不会影响到钱的面文,并且钱币的边缘都比较光滑。磨边的目的在于取铜,用来作为铸造新钱的原料。为此五铢钱大幅度地减重贬值。
(2)剪凿五铢,或称剪凿钱。
剪凿钱是剪边钱或环钱的总称。其法是将一枚钱凿成内外两枚。剪凿钱西汉时期已出现,到东汉桓帝、灵帝时期(公元147-公元184年)更加增多,以至达到泛滥的地步。
(3)剪边五铢。
剪边五铢就是被剪凿了外围或冲凿了外廓的钱。钱文“五铢”二字仅剩一半,故又称“对文五铢”。对文五铢的钱直径大小不一,经过测定,钱直径一般不足2厘米,重多在1.5克左右,对文五铢的边缘都有被冲截的痕迹。剪边五铢钱据认为还有另一种加工方法,即用剪刀一枚一枚地剪去钱的轮廓。一般情况下,剪边钱要比磨边钱所去的轮廓更多一些,大多要把钱币的面文减去一些,形成钱币文字不完整的现象。从钱币的边缘看,剪边钱又不像磨边钱那样光滑工整,钱的直径大小也有较大的差异。钱直径多数为2.05~2.2厘米之间,钱的重量多数减重五分之二或更多一点。
(4)环五铢。
环五钱就是被剪去或冲凿去内圈的钱,钱仅剩边缘,呈环状,钱文“五铢”二字有的只剩一半。
东汉晚期的剪凿五铢曾大量发现。其中剪轮五铢比较多,环五铢较少。无论磨边五铢、剪边五铢还是环五铢,都不是法定货币。它们的出现主要是由于经济的混乱,币值不稳,物价昂贵,唯利是图者剪凿五铢钱,一个钱当两个钱用,牟取私利。这是当时政治局势动荡、经济萧条与货币流通状况恶化的必然结果。
东汉五铢从文字上看,“五”字交笔处略圆曲,“铢”字的金字头呈三角形,“朱”字头呈圆折形,比西汉五铢钱略显圆折。这里所述的东汉五铢钱是其中特点较为鲜明的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