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禅让的美丽神话
三皇五帝的大戏即将谢幕,尾声却异常浪漫,表演者是三位男士,大名尧、舜、禹。
大禹治水,妇孺皆知。而前两位堪称是被历代史官倾溢赞美之词最多的人物了,因为是几千年前的事,年代遥远,史官们就可以有较多的遐想空间,尽力塑造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君王,而最根本的原因,还是这两位的禅让行为,将自己的江山让与了他人,从而获得了大公无私的美名。可事实是否如此呢?
可先从尧的身世谈起。尧可算是真正的贵族血统,因为他爷爷的爷爷是黄帝。但凡炎黄子孙,相信都应知道黄帝的大名。黄帝,姬轩辕,有熊部落的首领,这位老哥出生于约4400年前,长大后能力超人,先降服了神农部落的炎帝,又擒获并杀死了九黎部落的蚩尤,建立了黄帝王朝,并被奉为华夏老祖。
而尧就是黄帝的嫡系重孙,只是尧不知何时改了姓,大名伊放勋,(《帝王世纪》载:尧初生时,其母在三河之南,寄居于伊长儒之家,故从母居为姓也)荣登黄帝王朝的第六任君王宝座。
尧的前任不是他老爸,而是同父异母的老哥姬挚,尧与姬挚可不是和平接班的,而是充满血腥的宫廷政变的结果——姬挚是被诸侯(地方酋长)们联合赶下了台,此后姬挚的下落,史无记载,《史记》也只以“帝挚立,不善,而弟放勋继立,是为帝尧”数言带过,不过根据“成王败寇”的传统推断,估计姬挚的下场不会很好,最大的可能应该是被砍头,相信被流放是其最美好的结局了。
至于新上台的尧帝人品如何,且看司马迁在《史记》中引述孔子的评价:其仁如天,其智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高而不骄,贵而不舒。简单译意便是:尧啊!他的仁爱像天,他的智慧如神,走近他就能感受到太阳般的温暖,远望他如云霞般灿烂,他富有而不骄,高贵而不傲慢。禅位与舜的尧在儒家系统的史书中真正地成了淡泊名利的圣人。
史称尧因长子丹朱不肖,又看中了舜的美德和能力,便将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与舜为妻,又命九个儿子和舜一同工作,以便观察舜的为人,后来尧见舜应付各方,都很有方法,便叫舜帮着掌管政事,舜帮尧治理多年国事,尧觉得舜确实很好,便决心把王位禅让给舜。《史记》以一言带过:卒授舜以天下。《帝王世纪》一书中也提道:尧取散宜氏女,曰女皇,生丹朱,又有庶子九人,皆不肖,授以天下命舜。可是历史真相是否如此?
答案可从《竹书纪年》略窥一斑。
应该说舜的崛起,其实在于其炒作的成功,诸如历山开垦荒地时爱护动物、雷泽钓鱼时和气谦让、黄河之滨做陶器时专心耐心等平凡小事,经过技术炒作,竟都成了其伟大人格的载体,于是舜在数年之内迅速蹿红,以致尧以儿子丹朱难当大任等违心之语来试探四大亲信酋长——四岳时,他们竟一致推荐年方30的舜为尧接班人。
而偏偏舜的来历也并不简单,他是黄帝的九世孙,和尧原本一家,虽然论辈分尧长舜四辈,但舜终究也属于贵族血统。此时尧内心的震惊可想而知,深思之后,便双管齐下,也不管辈分是否乱了大伦,先嫁女与舜以便拉拢,再派九个儿子以协助舜工作为名行监督之实。
但支持舜的力量很强大,舜的接班人的地位已难以撼动,一切都阻挡不了舜的掌权步伐,舜重用他的亲信八恺八元十六人,从而成功地架空了尧,先摄行天子事,再由尧的禅让而实现了其登上国王宝座的雄心。
此后老迈的尧却不能安度晚年退休的生活,而是到全国各地巡回视察,并死在了距离首都平阳数百公里、千山万水之外的阳城。尧死于何因?巡视?放逐?还是另有其因?
且看《竹书纪年》中的几则记载,便见分晓: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可怜的尧帝其实被囚死于尧城(今山东甄城),临死前不得与亲人见面,当然包括丹朱在内。覆巢之下怎会有完卵,尧的继承人——嫡长子丹朱自然不会有好下场,不仅被冠以不肖的骂名,而且被流放于蛮荒之地丹水(今山西平阳)。据《竹书纪年》记载,后稷放帝子丹朱于丹水(今河南内乡),原来周武王姬发的十六世始祖——后稷也是舜的帮凶。
而娥皇、女英与舜的结合,某种程度上,或许尧的本意是牺牲女儿以色诱舜,进而达到控制舜的目的,却未曾料到爱情战败了亲情,两个女儿竟都死心塌地地爱上了舜。于是舜在娥皇、女英的协助之下步步走向了成功,先粉碎了同父异母弟姚象两次谋杀的阴谋,并把姚象放逐到了有庳(今湖南省道县),最终取得了部落内部斗争的胜利。相信这次斗争是复杂而艰辛的,因为姚象有他老爸老妈的支持,而舜只是一人。
《史记》中完整地记载了这两次阴谋,一次是老爸瞽叟和姚象把舜骗到仓廪之上,并打算把他烧死,却被舜用斗笠护体从天安然降落,而另一次则是让舜下井,然后把他活埋,却被舜从井内暗道逃出,过程虽惊险,但结局却是喜剧,最终爸妈弟三人被舜的宽容、孝顺的美德所感化,一家人和睦相处,其乐融融。
原本应该充满残酷血腥的内斗历史,却演化成了情节离奇的童话故事,不能不让人赞叹古代史学家的丰富的想象力。此后舜的目标更加宏伟而明确,当然是登上权力最高峰!内有两位娇妻相助,外有八元八恺运作,舜终于以女婿的身份夺得了岳父的大权,可叹尧赔了女儿又折命,惨死成了禅让,空留圣人美名,沉冤千古谁人知!
经过了28年的运筹帷幄,舜终于如愿以偿,于58岁时等到了岳父的去世,夺得了岳父的江山,三年后舜还表演了一出喜剧,让位于被他丑化许久的大舅子丹朱,结果不言自明,谁会选择无权无势的丹朱做主子呢?自此,舜以为他的江山必将固若金汤,但事实却完全出人意料。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登上帝王宝座的舜,由一个旁观者转为一个当局者,渐趋昏庸,直至被后起之秀——禹所放逐,而禹的老爸就是鲧——尧时重臣夏部落的酋长。早在多年以前,鲧就被舜诛杀,理由很简单,治水不得其法,贻害千万苍生。但又碍于大夏部落实力比较强大,且精于水利建设,舜被迫启用禹来继承他老爸未竟的事业——治水,以示自己的客观公正、任人唯贤。
禹虽然年纪轻,出道不久,但也是黄帝的五世孙,与尧是同辈,比舜还长了四辈。禹深知其中险恶,稍有不慎,必将重蹈老父亲的覆辙,故此埋头治水,兢兢业业,如履薄冰。《史记》记载他治水13年,“三过家门而不敢入”。《帝王世纪》也载:年二十始用,年三十二而洪水平。十三年后,禹治平了洪水,他的声望随之达到了顶峰。下面该禹做的,当然是夺舜位,报父仇了。
此时天下大众尊称其为大禹,以示对其的无比爱戴之情,随着洪水的治平,大禹抗舜报父仇的力量集结,业已完成。该舜做的,仅是拱手让出宝座而已。不久,他便死在了苍梧。
舜死时,妻子娥皇、女英并不在他的身边,或许是禹不让杀父仇人得以死在温暖的家人怀抱,也有可能禹在娥皇、女英面前揭穿了舜的真实面目,使她俩与舜彻底地斩断了夫妻之情。总之,舜死得很凄凉。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舜死后三年,禹也仿效舜做了一番表演,辞位于舜的儿子商均,忸怩作态之后方才正式登上国王宝座。其中真情可见《韩非子·说疑》: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之弑其君者也。
然而,正史的记载则是另外的一番说法了。即年老的舜各处巡狩,二妃原本同行,到了湘水,二妃留在了那里,舜则独自南进,却得病死在了苍梧,葬于九嶷山下。娥皇、女英接到凶信,恸哭不止,直哭到眼睛流出血来,眼泪洒在竹子上,染得点点斑斑,最后竟悲不自胜,双双投水殉情。
又传二妃都做了湘水女神,娥皇是湘君,女英是湘夫人。此后湘水边洞庭山出产一种斑竹,又名湘妃竹,上面有点点紫晕的斑痕,相传便为二妃血泪所化。这又是一个颇为浪漫的悲情神话故事,但依据常理推断,娥皇、女英的死恐怕不会是自杀殉情那么简单。
曾经有位哲人说过,每个人尤其是男人的潜意识中都有一个帝王梦,因为有了帝王的宝座,他就可以为所欲为。
帝王的标志便是绝对的权力,每位帝王都视权力胜过自己的生命,因为一般其权力的结束便是他生命的结束。
而女人们则在男人的权力角逐中艰难无奈地生存,她们或随波逐流,或为虎作伥,或推波助澜,或野心勃勃,但在男权至上的社会里,却最终充当着政治牺牲品的角色。
现在,禅让的美丽神话已经结束,大禹成了华夏新的最高统治者,然而,他会不会和他的两个前任统治者一样,被逼去表演禅让的喜剧?大禹,他会怎样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