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与乡愁
——《月是故乡明》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每当夜幕落下,月球是我们肉眼能看到的最大、最明亮的天体。千百年来,人类在地球上与那美丽的月亮遥遥相望,产生了无限的遐思,留下了无数美丽的诗篇。
一、看不够的月亮,道不尽的乡愁
我们童年学唐诗,最先会背的可能就是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为什么抬头看着月亮就会思念自己的故乡呢?在中国,圆月象征着团圆,每年的八月十五中秋佳节,是一家人团圆相聚的日子。游子离家远游,不能回到故乡,便只好望月以寄思乡之情,想象着家乡的亲人们也在同一轮明月下,同一时间正在望月思念着他们。因此,在中国的诗歌中,那一轮圆圆的明月,常常象征着思念亲人、怀念故乡之情。
在中国古典诗词里,关于月亮和思乡情结的诗篇不可胜数。季羡林先生这篇散文的题目《月是故乡明》就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一诗: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安史之乱”后,杜甫和他的弟弟因为战乱而离散。在古代,没有手机,也没有电脑,无法与亲人实时联系,写信常常也要十天半月才能收到,因此杜甫只能默默地挂念弟弟,把思念和担忧之情表达在诗歌里。在入秋以后的白露时节,在戍楼上的鼓声和失群孤雁的哀鸣声的映衬之下,这种思念之情越发显得深沉和浓烈。“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句诗,用简单而朴实的语言表达了最深厚真挚的情感,打动了无数中国人。
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是望月思乡的不朽诗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句诗到现在依然是人们在中秋佳节最喜欢吟诵的诗句。海上升起了圆圆明月,你我虽然分隔天涯,此时却都沐浴着同一轮月亮的光辉。这两句诗毫无雕饰渲染,仿佛脱口而出一般,却为我们展现出一幅广远宏大的意境。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也是感怀月亮的千古名篇:“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以来难以周全。只希望世上所有人的亲人都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天上明月与人间情怀的相互映衬,使得“中秋明月”这一独特的意象化身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变成中国人特有的月亮情结。中国人眷恋故乡、祈盼平安的心情,在纯净如水的月光下,表现得生动而自然。
在所有描写月色的古典诗歌中,唐代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也是最负盛誉的一首长诗,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诗云: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在这首诗中,诗人以春、江、花、月、夜五种事物,集中描绘了人生最动人的良辰美景,用秀美清丽的语言描绘出一幅静谧美好的春江月夜图,诗人借此抒发了自己面对如此美景产生的富有哲理的感慨,还抒写了游子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整首诗意境深邃而悠远,构成了诱人探寻的奇妙艺术境界。
明清时期,民间还有一首名为《春江花月夜》的琵琶独奏曲,是我国古典民乐的代表作,同学们不妨找来听听,再试着自己朗诵一下这首长诗,在动人的旋律和诗句里感受月夜之美。
二、欲上青天揽明月,能够实现吗?
那神秘又美丽的月球上究竟有什么?广寒宫和嫦娥的故事是真的吗?在广袤无垠的宇宙中,月球是地球唯一的自然卫星,是地球最亲近的朋友。20世纪60年代,人类第一次登上了月球,揭开了月球的神秘面纱。迄今为止,月球是人类除地球外唯一踏足过的天体。
1957年,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开启了人类用航天器探索太空的历史;1961年,苏联宇航员加加林成为第一个乘坐宇宙飞船进入太空的地球人。在科学精神的鼓舞下,美国也不甘示弱,与苏联展开了一场太空竞赛。1962年,时任美国总统的理查德·尼克松宣布:“我们选择登月!”
为了实现登月的目标,美国制订了耗时11年的“阿波罗计划”。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投入巨额的资金和大量的资源支持这项载人登月工程,前后大约有30万人参与,成本高达250亿美元。
从“阿波罗1号”到“阿波罗10号”,美国先后进行了多次测试飞行。终于在1969年7月16日,装载着“阿波罗11号”飞船的“土星5号”火箭在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了。这次,有三名宇航员被选中执行“阿波罗11号”登月任务,他们是巴兹·奥尔德林、尼尔·阿姆斯特朗和迈克尔·柯林斯。全世界超过6亿人通过电视转播同时收看了这历史性的一幕。
1969年7月20日,在离开地球110个小时后,阿姆斯特朗扶着登月舱的阶梯走下来,在月球的土地上留下了第一个人类的脚印,这是令全世界都屏住呼吸的一刻。阿姆斯特朗说:“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却是全人类的一大步。”20分钟后,奥尔德林也踏上了月球,两人在月球上进行了一系列科考活动,包括采集月表岩石,钻探取得月芯样本,在月球上安置科学探测仪器、拍摄月面的照片。在两个半小时的月球探测后,两名宇航员返回登月舱,成功与驾驶指挥舱的柯林斯会合。三位改写了人类历史的宇航员带着21.55千克的月面样本返回了地球,于7月24日降落在太平洋。
“阿波罗11号”成功实现登月目标后,美国又在四年间相继发射了“阿波罗12号”至“17号”共六艘飞船,总共将12名宇航员成功送上了月球。美国的“阿波罗计划”激发了20世纪70年代的“太空热”“月球热”,日本、印度、中国相继发展了自己的探月工程,取得了更多的月球科考成果。或许有一天,月球旅行对于普通人而言不再是梦想。
三、季羡林先生二三事
季羡林先生是山东聊城临清人,是国际著名的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季羡林先生早年曾留学海外,精通汉语、南斯拉夫语、梵语、阿拉伯语、英语、德语、法语、俄语、吐火罗语等十二国语言。他翻译了包括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在内的许多梵语文学经典。季羡林先生尤其精于吐火罗语,是世界上仅有的几位精于此种语言的学者之一。学界评价季羡林先生“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他的著作汇编成二十四卷《季羡林文集》。
20世纪30年代,季羡林先生在德国哥廷根大学攻读印度学。德国的冬天格外寒冷,哥廷根大学食堂的一位厨师注意到一个来自东方的留学生——每到吃饭的时候,大多数学生都会迫不及待地赶到食堂的窗口打饭,以免来晚了吃不到热菜热饭,可是这个瘦弱的中国男孩却总是最后一个到食堂,悄悄地买最便宜的饭菜,独自坐着,边看书边吃饭。
时间一长,热心的厨师逐渐和这个中国学生熟悉起来,交谈之中知道了他漂洋过海来到德国,诚心求学,但是由于生活窘迫,只好避开用餐的高峰,在没什么人的时候点最便宜的饭菜充饥。说这些话的时候,季羡林的脸上始终带着平淡的笑容。好心的厨师听完之后,被这个年轻人求学的坚韧和刻苦精神打动了,他提出帮季羡林在大学外面找一些兼职来做,这样一来就可以大大缓解他的经济压力了。
没想到季羡林摇摇头说道:“我兼职打工,的确可以让自己的生活过得舒服一些,但是我的祖国现在十分贫弱,她需要我们这些学子更快更多地学到能让国家富强的技术和知识。我不去打工,只不过自己生活拮据,却能尽快地学到更多有用的知识,尽早回去为国效力。”
听了季羡林的话,厨师感到十分敬佩。六年之后,季羡林终于在哥廷根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学成归国。
季羡林先生回国后,任教于北京大学东方语言学系。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燕园曾发生过这样一件趣事:
正值金秋九月开学报到的时节,一名来自农村的学生来北大报到。初入燕园,他的兴奋之情难以言喻,恨不得赶紧在校园里到处走走、看看。但他扛着一只大布袋,里面装着他全部的行李,走路有些吃力。正当他一筹莫展之时,他看到一位穿着朴素的老人路过,连忙上前,礼貌地请求老人帮忙照看一会儿行李。老人很爽快地答应了。学生卸下行李,就赶着去办入学手续,等他东奔西跑,把所有手续都办完,已经过了正午。这时,他想起自己的行李,赶紧跑回去找那个老人。没想到,老人还站在原地,头顶烈日,手捧一本书,旁边正是他的大布袋。学生十分感激,跟老人道谢作别后,扛起行李回了自己的宿舍。
第二天的开学典礼上,这名学生吃惊地发现昨天帮他看行李的老人坐在主席台上,他连忙向同学打听,才知道这位老人就是当时任北大副校长的季羡林先生!他心想,这下不好了,忍不住向同学讲起自己干的蠢事。同学听完,顿时明白了:“怪不得昨天季教授大汗淋漓地站在太阳下,怎么劝也不肯走,他说自己在帮人看行李,如果换了地方换了人看,取行李的人回来找不到,就该着急了。原来季教授是在替你看行李啊!”
这名学生心中感到愧疚,找到季羡林先生认错。季羡林先生笑着说:“你有什么错?你从农村来这里读书,布袋里装着全部家当,你能把它托付给我,就是对我最大的信任,我又怎能不认真对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