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烹羊宰牛且为乐:主副食、餐馆及其他
主食与副食
食物有主食、副食之说,主食是最基本的食物,主要用以充饥,提供人体最基本的养分。中国的主食以米面熟食为主。副食则是在吃饱的基础上,满足对食物丰富性和享受性的需要,包括蔬菜、肉食、水果等。《黄帝内经·素问》中谈道:“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五谷为主食,五果、五畜、五菜均为副食。五谷究竟是指哪几种谷类,向来有不同说法。唐代的王冰认为,五谷指粳米、小豆、麦、大豆、黄黍;五果包括枣、李、栗、杏、桃;五畜为牛、羊、猪、犬、鸡;五菜为葵、韭、藿、薤、葱。
先秦时期,中国北方的主食为小米类粮食。尽管小麦较早就从中亚传入,但并未大面积种植。历史学家许倬云认为,麦粒麸皮粗糙,不易消化,可能是小麦未被大规模推广的原因;而在东汉之后,磨制麦粉的技术成熟,小麦也逐渐流行开来,成为中国人尤其是北方人的主食。(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南方以稻米为主食,《隋书·地理志》说:“江南之俗,火耕水耨,食鱼与稻。”南方气候温暖,地沃水足,很多地方水稻可以一岁三熟,所以粮食充足。中古以来,经历多次大规模的北人南徙,南方人口众多,也逐渐成为经济和文化中心,南方的发展与充足的粮食不无关系。
在农业社会中,对于普通人家来说,肉食是很难得的,因为饲养动物要投入一些成本,平民百姓也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经常购买。于是,能否“食肉”,成了划分社会阶层的外在标志之一:达官贵族被称为“食肉者”,普通百姓被称为“食蔬者”或“食菜者”。孟子在谈到自己的政治理想时,目标之一就是要让“七十者可以食肉”(《孟子·梁惠王上》)。在经济条件较好的时代,食肉也会成为一般百姓的享受性追求。如向来以奢靡著称的南宋首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就有许多肉铺,这也反映了南方富裕的经济条件。
图1-4 元代壁画中的卖鱼场景
古代的肉食以猪肉为首,大概是因为相比其他肉类而言,猪肉相对便宜,且肥瘦适宜,美味可口。据说苏东坡曾作《食猪肉》诗:“黄州好猪肉,价钱等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他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苏东坡精通美食,点出了烧制猪肉之诀窍,后来广为流行的“东坡肉”,据说就源于此。
平淡饮食之乐
人们对食物最基本的需求是饱腹,在古代社会中的多数时间内,人们都面临着食物的短缺。但中国人在日常平淡的生活中,也会在有限的条件下从食物中找到滋味和快乐。比如唐代贫寒人家的饮食有“三白”之说:“萝卜,贫寒之家与盐、饭偕行,号为‘三白’。”(唐杨晔《膳夫经手录》)据传苏东坡曾对朋友说,自己年轻应考之时曾与弟弟每日享用“三白”,觉得“食之甚美,不复信世间有八珍也”。朋友不解,问他何为“三白”,苏东坡回答说:“一撮盐,一碟生萝卜,一碗饭,乃三白也。”(宋朱弁《曲洧旧闻》卷六)陆游《园中晚饭示儿子》说:“盘餐莫恨无兼味,自绕荒畦摘芥菘。”芥菜、大白菜,就是贫寒之家主要的蔬菜,北方地区至今还有在冬天储藏大白菜的习惯。在冬季,芥菜、大白菜这些蔬菜经过腌制后,就成为普通人家最主要的菜食,如陆游另一首诗《幽兴》曰:“芥菘渐美盐醯足,谁共贫家一釜羹?”
豪奢的宴席
饮食的豪奢,在宫廷之中可谓体现得淋漓尽致。《周礼》说到为周天子服务的宫廷官吏有4 000多人,其中负责管理饮食的就有2 200多人,数字或容商榷,但由此也可看出饮食方面的气派和奢侈。明清时期,随着经济的繁荣,社会上逐渐形成了消费主义倾向的奢侈之风,这种风气在饮食领域体现得最为突出。富家巨室常会举行豪奢的宴席,如明代文人谢肇淛《五杂组》写道:“今之富家巨室,穷山之珍,竭水之错,南方之蛎房,北方之熊掌,东海之鳆炙,西域之马奶,真昔人所谓富有小四海者,一筵之费,竭中家之产不能办也。”这样的场面十分豪华,但在当时却是普遍的风气。从晚明一直到清代中叶,此种风气在江南都十分流行,珍稀食物如燕窝、鱼翅等,竟然成为宴席必备菜肴。当时很多人对此加以批评,上引谢肇淛那段话之后,作者接着说,这样的豪奢用来“明得意,示豪举,则可矣,习以为常,不惟开子孙骄溢之门,亦恐折此生有限之福”。谢肇淛的话说得比较温和,意思是说如果偶尔如此铺张一次,以显示自己的财富和地位,也未尝不可,但不可把这样的豪奢之举当作常态。
图1-5 唐墓壁画中的唐人宴饮
古代的餐馆
中国人很注重宴请,逢年过节、婚丧嫁娶、进举登科、庆生寿诞、建房开业等,都要置办酒席,邀请亲友,以示庆贺,趁机联络亲谊。中国人的血缘关系及社会关系,也多是通过这样的宴请来加强的。
饭店是最能体现中国人闲暇生活的去处,古代饭店业非常发达。比如南宋临安,与饮食有关的店铺(包括酒楼、饭店、面店、茶肆等),占城中所有店铺的三分之二左右,且遍布城市各个角落。当时由朝廷开办的官方酒楼有和乐楼、中和楼、太和楼、和丰楼、春风楼、太平楼、丰乐楼、西溪库、南外库、北外库等十余家,而民间的著名酒楼有熙春楼、日新楼、三元楼、花月楼、赏心楼等十八家。(宋周密《武林旧事》卷六)这些饭店非常高档,装潢豪华,门口有醒目的招牌,内部空间宽绰,分设多个包间,环境优雅安静。所有的摆设十分精美,使用的餐具做工精良,不乏金银制品。就餐时还有乐舞助兴,尽显排场。也有一些小饭馆,分布在大街小巷,提供基本的饮食服务。还有一些流动摊贩,不论早晚,都能见到他们的身影。《梦粱录》谈到在杭州,“如顶盘担架卖市食,至三更不绝。冬月虽大雨雪,亦有夜市盘卖”。
饭店的服务周到,《梦粱录》中提到:“杭人侈甚,百端呼索取覆,或热,或冷,或温,或绝冷,精浇爊烧,呼客随意索唤。”大概是杭州人比较讲究,饭菜一旦冷热有变,就叫店家来处理,店家也尽量满足所有人的需求。宋代的饭店大致分为分茶店、羊饭店、南食店、素食店、衢州店等。分茶店是综合性的饭店,提供各种常见饭菜;羊饭店主要提供北方风味菜肴;南食店则以南方风味为主;素食店主要满足素食者与佛教徒的饮食需要;衢州店是一种提供家常口味饭菜的饭馆。
图1-6 宋代的饭店
古人在重要的仪式上要宴请宾客,有欢庆类的宴席,如结婚、中举、升官、寿诞等,也有丧礼、祭祀仪式中的酒席等。大户人家可以自己张罗,但有些人家或没有如此多的人手和场地来准备仪式和酒菜,于是就有专门的酒店代为全盘操办。《武林旧事》中称这类饭店为“茶酒厨子”,专门处理宴席的所有流程和物品,举凡“花、酒檐、首饰、衣服、被卧、轿子、布囊、酒器、帏设、动用、盘合、丧具,凡吉凶之事,自有所谓‘茶酒厨子’专任饮食请客宴席之事。凡合用之物,一切赁至,不劳余力。虽广席盛设,亦可咄嗟办也”。服务周到专业,不让今日。
由于宴请之风兴盛,杭州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服务业,称为“四司六局”。四司包括帐设司、茶酒司、厨司和台盘司。帐设司主要负责环境布置,包括仰尘、桌帏、搭席、帘幕、屏风等;茶酒司负责招待,包括邀请和迎送宾客、传语取覆、送茶斟酒等;厨司负责食物制作,包括打料批切、烹制菜肴等;台盘司负责饭菜上桌、接盏、清洗盘碗等。六局包括果子局、蜜煎(饯)局、菜蔬局、油烛局、香药局、排办局等。果子局负责采购配制新鲜水果等,蜜煎局采办蜜饯类干果,菜蔬局负责各种蔬菜采购,油烛局负责灯火照明,香药局负责置备各种香料,排办局负责装饰、洒扫等。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从而也大大提高了效率。南宋笔记《都城纪胜》就说:“官府贵家置四司六局,各有所掌,故筵席排当,凡事整齐,都下街市亦有之,常时人户每遇礼席,以钱倩之,皆可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