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2]这句话内涵丰富,立意高远,为培养数以万计的优秀人才树立了标准,指明了方向。认真领会其深刻内涵,特别是把握立德与树人的关系,切实做好立德树人工作,必将对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一“立德树人”的由来
(一)关于“德”字的含义
在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当中,“德”这个字就是在四通大道上行走的“行”,中间加上直接的“直”。造字的本义是:看清道路的方向,没有困惑迷误,在大道上坦然直行。晚期甲骨文的“德”将四通大道简化为双立人;晚期的金文又加上了“心”;《说文》中“德”同“得”,意思是“人之修养而有得于心也”,突出了心胸坦荡、正心诚意的含义,提醒人们在前进的道路上不仅要用心想,而且一定要心正,不然就会迷路,就会走歪门邪道。
从甲骨卜辞看,其中有“徝”字,从“彳”从“直”,被一些学者释为“德”字。在周初,不论对于周人还是商人,“德”都是一个大家熟知的概念。那么,“德”必定不会在周初才出现,而是在此前的殷商时期有一流传过程。“德”之本义为行,主要指王、贵族、百官的举止、品行、作风、表现。
周人“德”之概念虽承自前人,但绝不意味着其于“德”无所发明。首先,在字形上,周器铭文中绝大多数“德”都从“心”。也就是说,先前的“徝”被周人加上了“心”这个表意形符,成为周人自己的“德”字。
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一件重要文物大盂鼎,是清道光年间从陕西出土的。它是西周早期青铜器中的重器,因制作这个礼器的人是周康王时的大臣盂而得名。大盂鼎内壁铸有铭文291个字,属西周早期金文。铭文里面就有“刑禀文王正德”“敬雍德经”,其二“德”字皆从心。不从心而表德义的“徝”,只在此前更早的青铜器中出现。形以表义,字形的变化反映着周人对德的认识的加深:德是表现于外的,又是蕴含于内的;德属行,但存乎心,发乎心。郑玄释德行云:“在心为德,施之为行”,此语与周人对德的认识是一致的。
“德”字含义的深化,源于周人对德的重视与强调。商人未尝不知德,只是不把德放在心上,故沉酗于酒,乱败其德,终至覆亡。周公承继文、武勋业,认真总结了商亡的教训,认识到了德的重要性;不仅谈论德,而且提出了一整套关于德的说教——德之说,即《尚书·康诰》对康叔所言:“告汝德之说于罚之行”[3],德的论说与刑罚之道。德之说的提出是周公的功绩,是当时思想上的一大进步。由此,德从远古延续到现今,一直是中国传统思想中最重要的概念,成为几千年政治与伦理思想的基本内涵。
在汉语里面,“德”这个字有多重词性和意思。它的本义:从动词看,主要是看清方向,大道直行。从形容词看,主要是合乎大道的,自得自在的。从名词看,一是符合是非标准的思想品质,如德行、德义、德育,道德、公德、品德等;二是善行、恩惠,如感恩戴德、以德报怨、以怨报德等。
从以上可以看出,“德”这个字是个会意字。“德”的内涵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外在的言行举止要正直,不偏不倚,这是行动的准则;二是内在的修养要公正不歪不斜,这是思想上的准则。这说明“德”就是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
《尚书》是中国最古老的典簿文献,是中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著作汇编,它保存了夏商周时期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对“德”的记载和内涵的阐释,最早出现在《尚书》之中。对于“德”的标准,《尚书·皋陶谟》中提出了“九德”之说:“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4],其中前三种“德”是我们每天都要从言行上表现出来的,后六种“德”是我们要时刻铭记的。
老子的《道德经》,对“德”的内涵进行了深刻的拓展,对“德”有多种解释,最基本的含义是为人处世的准则。老子认为,人类社会是自然的一个延伸,社会规律也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与自然界的规律是一致的。第一,“德”就是顺应自然,顺应社会规律来做人行事;第二,“德”就是加强内心的修养;第三,“德”就是与世无争,有着宁静的心境、超脱的人生;第四,“德”就是“无为而治”地管理国家,不寻求奢侈的生活,不增加百姓的负担;第五,“德”就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不破坏自然的平衡。
可见,老子把顺应自然、与世无争、无为而治、和谐相处都看作是德。老子说:“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5]很多人将老子哲学称为“水德”。《道德经》中多处提到水,第八章中就有:“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6]老子以水来喻德,是因为水滋养万物,包容万物,却不居功自傲;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子认为,上善之人柔、卑下、不争。虽然,以水的自然特性来要求人的品格,有点太难了。但是,以这样的至善来指导我们的为人处世,还是有积极意义的。一个柔顺、谦虚、不争名夺利的人应该是可以赢得大众认可的有德之人。
以上所说水之有德,在《孔子演义》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孔子闲步至大河边,俯观东流水,子贡问道: ‘君子遇见大水,必然观察,为什么呢?’孔子答道:‘因它常流不息,且能普及一切生物,所以水好像有德;流必向下不逆,成形或方或长必循理,好像有义;浩大无尽,好像有道;流行几百丈山溪间而不惧,好像有勇;安放没有高低不平,好似守法;量见多少,不用刮削,好像正直;无孔不入,好像明察;发源必自东,好像有志;取出取进,万物就此洗涤洁净,又好像善于变化。水有这许多德处,所以君子遇水必观,细察它各种相象的意义,可以明了君子立身处世的大道,作用是大得极了,安可不看呢!又安可与看山作一例观吗?’”[7]
这是演义作品中的描述,在现实社会中,经过几千年的实践,人们对“德”已经有了普遍的认同。2013年10月,《人民论坛》发布了中国最具价值的20个汉字,“德”列第一位,后面依次是信、孝、诚、善、仁、和、礼、义、道、爱、正、公、法、廉、智、理、忠、学、敬,也都是德的范畴。“德”位居“最具价值的20个汉字”之首,不是偶然的。调查中受访者普遍认为,“德”是做人的根本,古代强调“为政以德”“以德服人”,现在讲“德才兼备”“德艺双馨”“德智体全面发展”;而骂一个人“缺德”则从侧面反映,“德”是一个人必须要具备的品质。[8]古人在发明“德”这个字时,恐怕也没有想到几千年后这个字会排在9万多汉字的第一位。
(二)关于“明德”的提出
明德,是指人的完美德性。它是一个道德概念。《尚书·君陈》中说:“黍稷非馨,明德唯馨尔。”[9]黍稷,泛指五谷。馨:香。明德:光明德行。古人认为五谷美味并不是最香的,光明的德行才是最馨香的。明德比粮食更重要,更馨香。
什么样的人才具有完美德性?史书记载,明德最早说的是虞舜。《史记·五帝本纪》中说:“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10]为什么呢?据《尚书》《史记》《稽古录》等经史书籍记载,尧帝在位七十年后想退位,他要“明明扬侧陋”,就是要明举有明德之人,搜扬在侧陋者继承帝业,这时其他人推荐说“有鳏在下,曰虞舜”[11]。由此可见,虞舜是具备了“明德”条件后被推荐、被举用的。
据记载,虞舜的故乡是山东诸城。舜家境清贫,故青少年时期就从事各种体力劳动,经历坎坷。他在历山耕耘种植,在雷泽打鱼,在黄河之滨制作陶器,总之生计艰难,颠沛流离,为养家糊口而到处奔波。
虞舜在三十岁之前,以孝闻名,“孝感天地”,在家庭伦理道德、社会道德、职业道德方面,已经达到相当高的境界,闻名遐迩。相传他的父亲瞽叟以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记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地。舜在历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儿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就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舜帝最重视德行操守,历来被推崇为道德最完美的帝王而为百姓敬仰,被墨客颂扬,因此被后人尊称之为“德圣”“道德始祖”。舜帝的明德内涵极为博大精深,主要体现在:孝感天地;厚德载物;举贤任能;纳言从谏;开创中国官吏考核制度;惩治奸佞;重教化,少诛杀;实现了中华民族南北交融和团结,扩大了疆域;敬敷五教(“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是中华民族传统伦理道德观念的鼻祖;最早奠定了中华民族教育方法论和文学、艺术基本理论。所以,太史公司马迁说:“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
明德从虞帝开始之后,历朝历代都是把明德发扬光大,包括从夏商西周开始的人才培养都是发扬明德。因此,《礼记·大学》中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12],认为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显光明的德行,或者说把明德发扬光大。
(三)关于“立德”的论述
因为明德是人的完美德性,所以人们就把立德作为最崇高的事。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儒家“十三经”之一的《左传》,已经出现“立德”一词。书中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13]
太上就是最高,意思是说,人生最高的境界是要“立德”,就是树立德行;其次是“立功”,就是建功立业;最后是“立言”,就是著书立说。这三者是人生不朽的表现。“立德”是为人的根本,“立功”是体现人生价值的关键,“立言”是泽延后世的保证。
这段话讲的是古人处世的“三立”原则,是古人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的最高境界。古人把“立德”摆在人生“三不朽”的第一位,把树立德行看得高于建功立业和著书立说,足以说明“立德”的重要。
(四)关于“树人”的由来
关于“树人”一词,出现在《管子·权修》中:“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14]如果你做一年的打算,没有什么比得上种植庄稼;如果你做十年的打算,没有什么比得上栽植树木;如果你做一生的打算,没有什么比得上培养人才。培植以后一年就有收获的,是庄稼;培植以后十年才有收获的,是树木;培育以后一百年才有收获的,是人才。“树人”就是培养人才。“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比喻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也表示培养人才很不容易。说明我们的祖先已充分认识到培养人才是长远之计,是治国根本之计。
从以上简要回顾可以看出,“立德树人”是几千年人类文明成果的精华,是培养人才的根本指导原则,也是重要的人才思想,所以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首次明确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立德树人”的社会实践
“立德”与“树人”的概念开始是分别提出来的,“立德”是对所有人、对整个社会讲的;“树人”说的是人才培养。但是把“立德”和“树人”结合起来,作为人才教育的理念,付诸社会实践,在两千多年前就开始了。
(一)古代人才培养中的立德树人
中国古代的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西周之前,是立德树人教育的萌芽时期。到西周时期,官办教育已经比较发达,有两大系统的学校,包括国学和乡学。西周国学的教育内容包括德、行、艺、仪四个方面,“德”居首位;而以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为基本内容,“礼”教居首位。证明“德”在这个时期,已经放在教育内容的第一位。
春秋战国时期,私学盛行,孔子起到了开辟道路的作用。这一时期是立德树人教育的全面起步时期。它的标志是: 在西周之前官学“明明德”、以德育人基础上,春秋后期出现了孔子办学,而孔子十分重视道德教育。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因此有人感叹说:“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儒家思想的核心就是“德”,“德”是儒家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孔子在《尚书》之“德”与《道德经》之“德”的基础上,又融合了西周“礼乐”文明中的“勤朴古健、果义敢为、善始善终”等“德”行,形成了儒家的“德”。儒家所要立的“德”,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的内心的本性、品德;二是指人的外在的行为。
孔子所要推行和树立的“德”,从培养人才的角度讲,主要体现在他的教育思想和办学实践中。孔子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内涵丰富,举世公认。而且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始终贯穿着“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
譬如,孔子教育自己的弟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15]被后世用来提醒人们用老实的态度对待知识问题,来不得半点虚伪和骄傲。要养成踏实认真的学习态度,实事求是的作风,避免鲁莽虚荣的风气。再如“因材施教”的思想,就是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的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学生的个体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因材施教既是立德又是树人,目的是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孟子(公元前372—前289年)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孟子一生大部分时间从事教育事业。《孟子·尽心上》中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16]就是他把培养人才视为人生的三大乐趣之一。孟子四十岁以后,他带领弟子游历各国,往来于诸侯之间,处处受到礼遇,度过了二十年的时光。晚年回到故乡专门从事教学与著述。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孟子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思想和经验,提出了一系列道德教育的原则与方法。
孟子主张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圣贤”及“大丈夫”,而且要把德放在首位。孟子非常强调意志品质的锻炼,尤其是主张在逆境中得到磨砺。他有一段名言:“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17]可见,艰苦的磨炼,经历困难,经过挫折、失败,不断吸取教训,受到锻炼,对于一个人才的成长是多么重要。
整个春秋战国时期是私学盛行,德育为先。到汉魏隋唐时期,官学成为主导。由于从两汉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经典“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作为大学的法定教材,积极推行儒家的道德观念,也说明这一时期是把思想道德教育放在人才培养的第一位,事实上也是在实践立德树人。
宋元明清时期,官学与私学并行。官学继续发展,私学又有了新的突破。从宋代开始,书院作为教学机构得到全面发展。书院要求弟子学做人,追求人格之完善。官学中的教学内容从“四书”“五经”增加到“十三经”,不仅加强了对学生思想的控制,而且加强了对教师的管理、录用、考核。这说明,宋元明清时期立德树人在稳步发展之中。
这一时期,南宋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朱熹(1130—1200年)对人才培养作出了重要贡献,有人说他是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大教育家。朱熹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十分重视道德教育。他认为,德行对人的意义非常之大,不仅可以修身,而且还可以推而广之去治人、治国。因此,古代的教育者都把道德教育置于优先地位。反之,如果缺乏德行而单纯追求知识,人就会像离群的“游骑”,迷失方向,而找不到归宿。
朱熹能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提出关于道德教育的若干思想,反映了他对于道德教育的某些规律已经有了较为清醒的认识,并看到了道德行为在人的行为中的巨大作用。当时,许多读书人都把做学问看作是科举考试、猎取官禄的阶梯和资本,朱熹对此是极为反对的。他提倡以儒家的道德伦理来教育学生,始终把德育放在领先的地位,把德育与智育融为一体,既教学生以知识,又教他们怎样做人。
在朱熹看来,青少年德育最突出的特点是“先入为主”。他认为青少年思想单纯,最容易受到社会上各种思想的影响,一旦接受了“异端邪说”,再教以道德思想就会遇到抵触。朱熹主张家长对青少年必须严格管教,不可以使他们娇生惯养。家庭教育不可以有丝毫的放松。他认为,有效地培养青少年的道德行为习惯,要从具体的日常事务入手。他主张培养青少年道德行为习惯最好的方法就是把社会伦理具体化和条理化,让青少年遵照履行。他认为,要形成青少年的良好道德行为习惯还必须同时向他们灌输社会伦理道德观念,他形象地以眼睛和脚的关系来比喻行和知二者的关系,说明行与知二者是相互依存的。
朱熹的道德教育包括:一是立志。要求学者首先应该树立远大的志向。二是主敬。就是内心涵养功夫。三是存养。就是“存心养性”,发扬善性。四是省察。就是经常进行自我反省和检查,搞好自身道德修养。五是力行。就是将学到的道德知识转化为道德行为。
(二)近现代人才培养中的立德树人
近现代人才培养的实践中,立德树人也普遍实行。一些著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就充分体现了立德树人的思想。
蔡元培(1868—1940年)是中国近代著名革命家、教育家,发起组织中国教育会并任会长。辛亥革命后,1912年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191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927年后任大学院院长和中央研究院院长。他一生为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努力奋斗,对中国近现代的人才培养作出了杰出贡献。
1912年,蔡元培发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一文,提出了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他认为,军国民为体育,实利为智育,公民道德及美育皆毗于德育,而世界观则统三者为一体。
1920年,他发表《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认为:普通教育的目的在于“养成健全的人格”。严复任北京大学校长时提出教育必须从德、智、体三方面提升学生素质,实现全面育人。五四运动前后,蔡元培在严复教育思想的基础上,提出“德、智、体、美、群”五育并举的主张,“德育”放在了首位。
蔡元培提倡完全人格教育。他认为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因为它决定我们用什么去培养和怎么去培养。他鲜明地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就是造就具有完全人格的个人。蔡元培为实现对国民进行完全人格教育,提出了“五育”并重、和谐发展的教育方针。“五育”并重的思想,是以公民道德教育为中心的德智体美群和谐发展的思想,这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是首创。蔡元培告诫我们:“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的人去应用的。”[18]
梅贻琦(1889—1962年)是中国近现代著名教育家之一,1931年出任清华大学校长。他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丰硕成果。作为一名杰出的教育家,梅贻琦的教育思想体现在他所提倡的“五育”中,即德、智、体、美、群。这是对蔡元培先生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和蔡先生一样,梅先生也是把德育作为“五育”之首的。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他所推行的德育,主要是爱国主义和健全人格两大项,这两方面从根本上来说也是统一的。梅贻琦1934年12月3日《在总理纪念周上的讲话》中说:“养成勤俭德行,尊重团体秩序,是最关重要”,“希望吾们更造成健全人才,以备国用”。[19]在德育中,梅贻琦和蔡元培一样也强调人格与爱国。他对即将出国留学的学生说:“诸君在国外的时候,不要忘记祖国;在新奇的社会里,不要忘掉自己;在求学遇到困难问题的时候,务要保持科学态度,研求真理。”这是梅贻琦德育思想的体现。在德育中,梅先生非常重视教师的师德,他有一句名言:“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20]许多人对“大师”有片面的理解,仅看到学问的一面,而梅先生讲的“大师”则是学问、道德都好的楷模。他说:老师不但要“以己之专长之特科知识为明晰讲授”,而且要为学生的“自谋修养、意志锻炼和情绪裁节”树立榜样。教学纪律方面,首先从教师抓起。对于学生,有关考勤、 考试的纪律也十分严明。
陶行知(1891—1946年)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21]陶行知先生这一至理格言,是我们“教书育人”的永恒主题。在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中,德育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他曾说过,道德是做人的根本一环,纵然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否则,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越大,就能为非作恶越大。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22]这是陶行知先生的座右铭,也是他一生献身人民教育事业,寻求探索中国教育之光明大道的生动写照。他认为教师应“发前人所未发,明今人所未明”,提倡教师做一个发明家,不做一个教书匠。道理很简单,其一,教师不是处在世外桃源,学生面临的挑战,教师同样首先遇到,他应先于学生获得这些本领和品质。否则,他就无法引导学生既学会生存又学会关心。其二,有创造性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有创造能力的学生。教师应“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
陶行知有一个“四颗糖”的故事。一次,陶行知看到学生王友用泥块砸同学,当即制止,让他放学后到校长室。陶行知来到校长室,王友已等在门口准备挨训了。没想到陶行知却给了他一颗糖,并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很准时,我却迟到了。”王友惊疑地瞪大了眼睛。陶行知又掏出第二颗糖对王友说:“这第二颗糖也是奖给你的,因为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就停止了。”接着,陶行知又掏出了第三颗糖:“我调查过了,你砸的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遵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且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王友感动极了,哭着说:“陶校长,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是自己的同学。”陶行知这时笑了,马上掏出第四颗糖:“因为你正确地认识错误,我再奖励你一颗糖。我的糖分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这个故事说明教育家陶行知在育人方面很动脑筋,很有办法,很注重道德品行的培养。
“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秉赋,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23]这是陶行知先生作的《自勉并勉同志》诗。他的一生正是不断追求真理、学做真人的典范,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人民教育事业呕心沥血,奋斗了终生。1946年7月25日,毛泽东在延安窑洞得到陶行知先生去世的消息后十分悲痛,沉思良久,凝重有力地写下:“痛悼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千古!”延安党政军民学、社会各界联合召开了追悼大会,沉痛悼念这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徐特立(1877—1968年)是中国革命家和教育家,毛泽东等著名人士的老师。曾任长沙师范学校校长、长沙第一女师校长、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教育部长、延安边区政府教育厅长等。他以57岁高龄参加了红军长征。
徐特立是我国近现代教育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他从事教育和革命长达七十多年,培育了大量优秀人才。1940年至1942年任北京理工大学前身——延安自然科学院院长。毛泽东称赞他是“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24]。在高等教育方面,徐特立高屋建瓴办好延安自然科学院,使其成为培养“革命通人、业务专家”的摇篮。徐特立具有身教重于言教的品德,对自己学而不厌,对别人诲人不倦,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他认为教书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人,教育后一代成长为具有共产主义思想品质的人。因此,学师范,做人民教师的人,其思想品质的好坏,也就显得格外重要。他强调教育首先要塑造人,教育要着重培养人的创造思维和创造力,解决了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诸多基本问题。
成仿吾(1897—1984年),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无产阶级教育家和社会科学家、文学家、翻译家。参加长征,曾同毛泽东、周恩来、徐特立等同志一起倡议成立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曾任陕北公学校长、华北大学副校长、华北联合学校校长。1949年后,任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校长、名誉校长,东北师范大学和山东大学校长。他知识广博,了解教育工作的规律。他强调要结合各个历史时期的革命需要办学;提倡实事求是和独创精神,主张办适合中国国情有中国特色的教育;重视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他坚持学校工作要在党的领导下,发挥各级组织的作用和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尤其重视师资的培养和提高,要求教师言传身教、教书育人。成仿吾在山东大学工作16年,他全面正确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强调德智体全面发展,三者不能偏废。他特别强调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有远大的理想和共产主义道德。
毛泽东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指出,青年应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他说:“学校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转变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心的一环。”[25]更强调指出:“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26]
从以上简要回顾不难看出,中国的圣哲先贤、志士仁人不仅创造了德,而且积极发展和践行德,自身德高,重视德育,立德树人,培养了大批英才,几千年一脉相承。
三 立德树人的推进落实
(一)立德树人要先立德
几千年的文明进程,已经把立德和树人完全融合到了一起,不能分离。在这里,立就是树,树就是立。立德树人就像装满粮食的布袋,直挺挺立在那里,是因为辛勤耕耘者付出了心血汗水,获得了丰收。在这里,德就是粮食,人就是布袋,不装满粮食,布袋是万万不可能树起来立在那里的。立德已经成为树人的前提条件。
立德树人是整个道德建设的组成部分。道德是社会关系的基石,是人际和谐的基础。自古以来,始终有一种强大的道德力量牵引着社会文明进步。多年来,中央对道德建设高度重视。2001年,中央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三德”建设。200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提出,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四德”建设。在“三德”建设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个人品德建设,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高度重视道德建设,他在2013年9月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座谈会上讲话时指出:“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道德的力量也是无穷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我们要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道德建设,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基本道德规范,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27]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北京大学考察时强调:“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28]习近平强调:“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他希望“青年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并身体力行大力将其推广到全社会去”。他特别强调,“要修德,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这就是我们的用人标准为什么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因为德是首要、是方向,一个人只有明大德、 守公德、 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29]
做好人才培养工作就要按照党和国家的规定,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要求,加强道德建设,立德树人。而要真正做到立德树人,就必须先立德,因为立德是树人的前提,不立德就不能树人,就不能做好人才培养工作。
(二)要“三位一体”推进立德
在人才培养中立德,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三个方面共同努力,也就是“三位一体”整体推进,形成一个完整的培育人才的链条,共同构建立德树人的伟大工程。
做好立德树人中的立德,从“三位一体”整体考虑,需要做到“三个三”:一是社会通过“三关”立德,二是学校通过“三立”立德,三是家庭通过“三严”立德。
1.社会通过“三关”立德
对于社会各方面,虽然不处在人才培养第一线,但与人才培养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因此,为了青年人的健康成长,为了祖国的美好未来,也要有强烈的育人观念,积极立德,主要是立社会公德——这是大公德。
社会公德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社会公德涉及公共生活和公众利益,与公众有关,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有关。人才培养工作,就是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最密切的事业,关心教育、关注教育、关爱教育,最能体现社会的公德,社会的大德。政府关心、各界关注、全民关爱这“三关”,就是社会各方面为人才培养“立德”的具体体现。
(1)政府关心。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政府关心教育,对老百姓来说,这是最大的公德。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和公职人员,需要按照中央要求真抓实干,狠抓工作落实。这既是立社会公德,又是立职业道德,是立德树人的必然要求。
(2)各界关注。就是全社会关注教育事业的发展,关注人才培养,关注青年人的健康成长。《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全社会都要关心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支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高等教育,做好立德树人的工作,离不开社会各界的热情关注支持。社会对大学生的影响体现在许多方面,譬如媒体的作用,特别是网络的作用,就不可忽视。如今的大学生一出生就面临着一个改革开放的时代,物质生活条件富足。“80后”“90后”大学生又生逢IT技术迅猛发展时期,从小便有电视、手机、互联网,他们接触的信息应有尽有,无所不包,其中更多地受到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文化的影响。他们对于网络的需要和迷恋也达到了无人不网的程度。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网络的虚拟性和匿名性使得学生淡化了公德意识,对网络的迷恋使得某些大学生有可能践踏社会公德。这一方面说明了学生公德自律素质的低下;另一方面也说明了网络对大学生公德行为的强烈影响。因此社会各方面都要有网络育人意识,把负面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现在有越来越多的部门单位、社会团体、经济组织等,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关心大学生的成长。他们或者通过给予人力财力物力,积极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或者结合各自的工作业务,配合教书育人的工作,或者发布积极健康的信息,宣传先进典型,引领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等。这都体现了社会公德意识的提升,有利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各界关注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实际上是营造良好的育人大环境,没有好的育人大环境,大学教育就会大打折扣,人才培养就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3)全民关爱。就是人人献爱心、尽义务、尽责任。关爱大学生成长是每一个公民的社会责任。美好明天,在于青年。教育后代,人人有责。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应当呼吁每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有能力就支持教育,有条件就关心关爱青年人的成长进步。哪怕是在公共场所、在与青年人接触的过程中,表现出起码的文明行为、起码的社会公德,也是对青年人的无声的教育,也是关爱他们的成长。每个人都要有这样的公德意识。这些直接的关爱和间接的关爱,对青年人的健康成长都会发挥积极的作用。
2.学校通过“三立”立德
干部、教师、 学生,是学校立德树人的三大群体,这三大群体的“三立”,主要是职业道德的范畴,立的是高校发展的职业道德,立的是教书育人的职业道德,立的也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学业道德。
(1)官员立官德。官德指的是官员恪守的职业道德。官德本质是一种政治道德,而政治道德始终处于社会道德的核心地位。官员既要具有高度的责任意识、公仆意识,谦虚谨慎,求真务实;又要具备与其职责相关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高校的校级领导、处级干部,是高校的管理人员,是老师和学生的服务员、勤务员,从工作的特点看,事实上就是高校的“官员”。因此,高校的管理人员要立官德。要完成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没有好的职业道德,是万万不行的。
《论语·为政》中记载:“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30]孔子说,以德从政,就像天上的北极星,在它所在的地方,满天星辰都环绕它运行。《论语·子路》中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31]统治者本身言行正当,即使不下命令,百姓也会跟着行动;统治者本身言行不正当,即使三令五申,百姓也不会听从。领导人以身作则,上行下效非常重要。《孟子·滕文公上》中说:“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君子之德,风也; 小人之德,草也。草尚之风,必偃。”[32]在上位的人有什么喜好,下面的人一定就会喜好得更厉害。领导人的德行是风,老百姓的德行是草。草受风吹,必然随风倒。毛泽东同志说:“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33]这些都说明领导的作用、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是多么重要。
2013年6月召开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五句话、二十个字的好干部标准,强调“好干部要做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34]。好干部就是政治品行好的干部,职业道德好的干部。
2014年3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安徽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关于推进作风建设的讲话中,提出“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35]的重要论述,称为“三严三实”讲话。他指出:“严以修身,就是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严以用权,就是要坚持用权为民,按规则、按制度行使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严以律己,就是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微、勤于自省,遵守党纪国法,做到为政清廉。谋事要实,就是要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使点子、政策、方案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创业要实,就是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敢于担当责任,勇于直面矛盾,善于解决问题,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做人要实,就是要对党、对组织、对人民、对同志忠诚老实,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襟怀坦白,公道正派。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保持力度、保持韧劲,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不断取得作风建设新成效。”[36]“三严三实”就是对官德的具体要求。
2014年5月9日至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强调:“事靠人为,事在人为。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是我们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务必把加强道德修养作为十分重要的人生必修课,自觉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老老实实向人民群众学习,时时处处见贤思齐,以严格标准加强自律、接受他律,努力以道德的力量去赢得人心、赢得事业成就。各级党组织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监督,用好选人用人考德这根杠杆,引导党员干部堂堂正正做人、老老实实干事、清清白白为官。”[37]
高校的管理人员,与党政干部相比,既有共性的要求,又有个性的特点,其道德要求要紧密结合人才培养的实际。实际行动中要在遵守上述要求的原则下通过加强“三大修养”立德,即政治修养、职业素养、自身涵养。
第一,政治修养。就是要求管理人员做到“三有”:一是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和政治道德水平,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信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治上不糊涂,成为党性坚强、政治成熟的党员干部,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始终头脑清楚,不迷失方向。二是有正确的政治意识。有较强的政治认识能力和良好的政治行为规范,学会从政治上观察、处理问题,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善于把握大局,成为广大师生群众的引路人。三是有强烈的群众意识。牢固树立宗旨观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第二,职业素养。就是要求管理人员做到“三有”:一是有崇高的职业道德。有履行岗位职责所必备的职业道德,热爱教育事业,为民服务,爱老师,爱学生,办大学不仅要有大楼、大师,更要有大爱,而官员首先要有大爱。二是有强烈的敬业精神。有责任意识,勤政务实,敢于担当,爱岗敬业,爱劳动。三是有良好的职业技能。有良好的业务素养,不断进取,学有专长,有突出的业务能力,有较高的学术水平。
第三,自身涵养。就是要求管理人员做到“三有”:一是有谦虚的态度。不断滋润、养育、培养优秀的个人品德,修身养性,虚心学习,力戒高傲。谦恭有礼,与人为善。心态良好,不急不躁。遇事不争,顺其自然。严肃而不孤僻,活泼而不放荡,稳重而不呆板,热情而不轻狂,沉着而不寡言,和气而不盲从。曾国藩说:“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人才,皆以一傲字致败。”[38]可谓至理名言。谦虚、虚心,就是解决“惰”字和“傲”字的一把钥匙。二是有务实的精神。品行端正,诚实守信。办事公道,实事求是。坐直行正,持重自信。20世纪60年代,大庆人“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的“三老”作风,极大地影响着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激励着人们忠诚于党的各项事业,成为人们为人处世、立身创业的座右铭。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届三中全会上关于要“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讲话时,谈到实事求是,他说:“我看大庆讲‘三老’,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就是实事求是。”[39]今天应当大力弘扬“三老”作风。三是有廉洁的作风。严格自律,遵纪守法。一尘不染,两袖清风。勤俭节约,避免浪费。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毛泽东在延安时,穿的一套旧军装洗得发白了,补丁摞补丁。工作人员多次要给他换新的,他都不同意。有一次,一个工作人员背着他领了一套新军装,他发现后硬是把新军装退了回去。他的旧军装到底有多少补丁?一个警卫员数了一下,大大小小共有16个。
(2)教师立师德。师德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的立身之本,是教师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操和道德品质。师德是全社会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立德树人,教师处在最前沿、关键部位,是这一系统中的关键零部件,必须把师德建设放在突出位置。
师德的核心是“师爱”,是对学生无私的爱。教师是青少年学生道德修养的楷模,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具有高尚情操、渊博学识和人格魅力的教师,会对学生产生一辈子影响,使他们终身受益,因此学生会一辈子感激老师。
老师要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就要有好的师德。要立什么样的师德呢?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由于教师在塑造年轻一代的品格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并影响年轻人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行为习惯,苏联领导人加里宁称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俄国著名教育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教师把学生造成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这种人。”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在《无题》诗中说:“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本来这两句诗是描写爱情之深,现在主要用来赞美老师师德之好,这不是偶然的。
为提高高校的师德水平,教育部、全国教科文卫体工会于2011年12月制定印发了《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这是推动高校师德建设的指导性文件,大学老师从此有了统一的职业道德规范标准。这对于加强和改进高校师德建设,引导广大教师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自身修养,弘扬高尚师德,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师德将纳入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实行“一票否决”。《规范》从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为人师表六个方面,对高校教师职业责任、道德原则及职业行为提出了要求。
一是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遵守宪法和法律法规,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依法履行教师职责,维护社会稳定和校园和谐。不得有损害国家利益和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言行。
二是敬业爱生。忠诚人民教育事业,树立崇高职业理想,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为己任。恪尽职守,甘于奉献。终身学习,刻苦钻研。真心关爱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公正对待学生,做学生良师益友。不得损害学生和学校的合法权益。
三是教书育人。坚持育人为本,立德树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注重学思结合,知行合一,因材施教,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严慈相济,教学相长,诲人不倦。尊重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拒绝学生的合理要求。不得从事影响教育教学工作的兼职。
四是严谨治学。弘扬科学精神,勇于探索,追求真理,修正错误,精益求精。实事求是,发扬民主,团结合作,协同创新。秉持学术良知,恪守学术规范。尊重他人劳动和学术成果,维护学术自由和学术尊严。诚实守信,力戒浮躁。坚决抵制学术失范和学术不端行为。
五是服务社会。勇担社会责任,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类进步服务。传播优秀文化,普及科学知识。热心公益,服务大众。主动参与社会实践,自觉承担社会义务,积极提供专业服务。坚决反对滥用学术资源和学术影响。
六是为人师表。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淡泊名利,志存高远。树立优良学风教风,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和学识风范教育感染学生。模范遵守社会公德,维护社会正义,引领社会风尚。言行雅正,举止文明。自尊自律,清廉从教,以身作则。自觉抵制有损教师职业声誉的行为。
以上六条,对教师的师德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许多内容都体现了对学生的严和爱。
加强师德建设,教师要不断适应新的要求。2013年9月9日第二十九个教师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向教师提出“三个牢固树立”:“希望全国广大教师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增强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加强学习,拓宽视野,更新知识,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教育教学质量,努力成为业务精湛、学生喜爱的高素质教师;牢固树立改革创新意识,踊跃投身教育创新实践,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作出贡献。”[40]这“三个牢固树立”是对师德建设的新要求,应认真领会和贯彻落实。
加强师德建设,正面的教育引导很重要,但严格的纪律要求也很必要。学术无禁区,课堂有纪律。教师就是风,学生就是草。在师德建设中,要对教师划出明确的道德线,不可逾越,主要三条线:一是守住道德底线——作为公民最起码的品行道德不能丧失;二是看清道德红线——作为人民教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不能丧失;三是不碰道德高压线——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应该始终遵循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共产主义的理想道德不能丧失。
2012年10月国家正式划定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道德红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明确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违反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将受到相应处分。《暂行规定》列举了六种需要进行处分的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包括利用专业技术或者技能实施违法违纪行为;有抄袭、剽窃、侵吞他人学术成果,伪造、篡改数据文献,或者捏造事实等学术不端行为;利用职业身份进行利诱、威胁或者误导,损害他人合法权益;利用权威、地位或者掌控的资源,压制不同观点,限制学术自由,造成重大损失或者不良影响;在申报岗位、项目、荣誉等过程中弄虚作假;工作态度恶劣,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存在这些行为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将给予警告或者记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暂行规定》明确,对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严重违反公共秩序、社会公德的行为也要进行处分,包括制造、传播违法违禁物品及信息;组织、参与卖淫、嫖娼等色情活动;吸食毒品或者组织、参与赌博活动;违反规定超计划生育;包养情人;虐待、遗弃家庭成员,或者拒不承担赡养、抚养、扶养义务等。
2014年10月9日,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中,划出了对高校教师具有警示教育意义的师德禁行行为“红七条”,这也是道德红线。“红七条”包含:损害国家利益,损害学生和学校合法权益的行为;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言行;在科研工作中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篡改侵吞他人学术成果、违规使用科研经费以及滥用学术资源和学术影响;影响正常教育教学工作的兼职兼薪行为;在招生、考试、学生推优、保研等工作中徇私舞弊;索要或收受学生及家长的礼品、礼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等财物;对学生实施性骚扰或与学生发生不正当关系;其他违反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
加强师德建设,同时要切实提高教师的待遇和地位。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9月9日向全国广大教师致慰问信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提升教师素质,改善教师待遇,关心教师健康,维护教师权益,充分信任、紧紧依靠广大教师,支持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41]目前中国教师的地位和待遇在不断提高,但与其发挥的作用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希望通过各级政府、社会各界、学校及家庭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使中国教师的地位和待遇继续提高,教师职业成为名副其实的最受尊重的职业。
教师的地位在提高,责任也在不断地加重。根据教育部的规定,《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以下简称《规程》)已于2013年3月1日起实施。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部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国家规范,也是在探索“教授治学”道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规程》首次明确学术委员会作为校内最高学术机构。这就大大强化了学术委员会在学校组织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应当依法设立学术委员会,健全以学术委员会为核心的学术管理体系与组织架构;并以学术委员会作为校内最高学术机构,统筹行使学术事务的决策、审议、评定和咨询等职权”。
为了强化学术委员会的作用与职权,《规程》还明确了学术委员会具有审议(决策)、评定、咨询及学术纠纷裁定处理等四类职权,对每一类职权又有具体规定。《规程》还对学术委员会自身建设的组织与运行规则、议事程序与监督机制等做了较为详细的规定,规范了会议规则,建立了会议开放、委员回避、决定公示及异议、年度报告等多项制度,保障学术委员会按照学术规则组织、运行和接受监督。
《规程》明确了学术委员会人员的组成和产生规则,界定了学校领导和部门负责人的比例,强调向教师和基层学术组织倾斜。规定“学术委员会一般应当由学校不同学科、专业的教授及具有正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组成,并应当有一定比例的青年教师。学术委员会人数应当与学校的学科、专业设置相匹配,并为不低于15人的单数。其中,担任学校及职能部门党政领导职务的委员,不超过委员总人数的1/4;不担任党政领导职务及院系主要负责人的专任教授,不少于委员总人数的1/2”。
最近十几年,高校行政化加剧,官本位现象越来越严重。如果这种状况任其发展,中国将很难出现世界一流大学。而教授治校、教授治学被认为是高校去行政化的重要一步。长期以来,除了外部的行政化以外,大学内部高度行政化,行政权力凌驾于学术权力之上。而一直以来,作为“教授治学”的权力机构一直处于被“架空”或者“软肋”的尴尬地位。加上长期以来,高校学术委员会都缺乏具体规范,学校内部的学术、行政事务边界不够清晰,学术委员会在与行政化的抗衡中备受“伤害”。《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的颁布实施,会逐步改变这种局面,为教师地位的不断提高,为教师作用的更大发挥,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3)学生立学德。“学德”就是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所表现出的道德素养和行为习惯。在学校,立德树人不仅是领导干部的事、老师的事,更是学生自己的事,这是学生天大的事。学生不仅是德育的接受者、适应者、受益者,也是德育的主人公。
立什么样的学德?大学生是成人,首先要成为合格的公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20个字的基本道德规范,并指出:“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各级各类学校必须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把教书与育人紧密结合起来。”每位大学生都要认真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努力践行各项要求。在此基础上,要认真遵守党和国家制定的各项道德标准和规范。
在具体行动中,大学生应该主要从“三个面对”来思考如何立德。第一,如何面对组织立德。这里的组织主要包括国家、社会、学校。第二,如何面对他人立德。这里的他人主要包括父母、老师、同学。第三,如何面对自己立德。这里的自己主要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等。这些方面都与道德建设有直接联系,都应该积极立德,包括立忠德、诚德、仁德、义德、礼德、信德、法德、孝德、敬德、爱德、和德、智德等,做到自觉自愿立德,时时、事事立德,立好自己的学德,立好一生一世的德。
学生立德,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两千多年前就已经开始了,并有了明确的立德规范。孔子的弟子子路曾经问孔子:老师,什么是德?怎样做才算是崇尚道德?孔子回答:思想不走邪路,对国家尽忠、对父母和长辈尽孝、对他人讲仁和义,这便是德;自己在道德的范畴内做人、做事,用道德规范自己,并用道德教育百姓、处理政治和人际关系,这样做就可以说是崇尚道德了。这里实际上就是说的“德”和“立德”,其内容就已经包括国家、父母、他人和自己等多个方面了。
立学德主要不在于语言怎么表述,更不在于辞藻是否华丽完美,而在于每一个同学在道德修养上的实际行动。要真正让好的道德品德扎根于心中,而不是为了做表面文章,做给别人看,说给别人听。据《世说新语》记载,竹林七贤之一、三国诗人阮籍(210—263年),在他的母亲去世后,其他人去吊唁哭泣时,他自己却没有哭,当时的人说阮籍不孝,没有道德。但阮籍在葬母亲的时候,在向母亲诀别时,说“完了”,哭了一声,就吐血了,身体损伤,衰弱了很久。[42]因此他的朋友认为阮籍不是没有道德,而是他不想让道德情操变成一种表演。阮籍是建安以来第一个全力创作五言诗的人,政治上则采取谨慎避祸的态度。鲁迅评价说:阮籍作文章和诗都很好,他的诗文虽然也慷慨激昂,但许多意思都是隐而不显的。阮籍3岁丧父,家境清苦,勤学而成才,对母亲有着深厚的感情。但他不是那种善于外在表现的人,他对母亲的离去悲痛至极,表面上他没有流眼泪,但内心里一定是在流血,以致口吐鲜血。这个故事启发我们,当道德变成一种表演,就会作假,就会让没有道德的人装扮成有道德的人,语言和行为开始分离。
大学阶段是一个人未来人生、事业、家庭的基础阶段,道德建设的基础打不牢,人的整个一生就会地动山摇,走起路来始终是摇摇晃晃,随时都可能坠入万丈深渊,后悔莫及。
3.家庭通过“三严”立德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每个大学生都连着家庭。家庭美德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五句话,第一句就是尊老爱幼,尊老就是尊敬孝敬赡养老人,爱幼就是抚养教育管教子女。中国几千年来,父母为了教育好子女,总是倾注全部心血。有口饭先让孩子吃饱,宁可自己饿肚子。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也要千方百计送孩子上学。“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们从唐代诗人孟郊《游子吟》的诗句所表现出的赤子报答父母养育之恩的那种淳厚真挚的感情中,就能深深领悟到这样的道德境界。
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是对子女的教育管理过于“松”,其主要原因有:
(1)传统管用的好东西丢掉了。例如,大家都知道古代有家训。家训是指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非常严格。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中国历史上对个人的修身、齐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家训大致包括以下内容: 注重国法、 家法; 和睦宗族、 乡里;孝顺父母、敬长辈;合乎礼教、正名分;祖宗祭祀、墓祭程序;修身齐家。家训内容涵盖励志、 勉学、 修身、 处世、 治家、 为政、 慈孝、 婚恋、养生等方方面面,这些内容体现的都是德行,是家庭美德,与社会道德密不可分,属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而现在的家庭没有类似的规则,没有刚性的约束性要求,致使有些家庭对子女教育处于无奈甚至放任状态。
(2)子女少、生活水平提高舍不得严格管教了。现在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庭,生活水平也比较高。有些家庭对子女无原则地迎合、满足孩子的要求,这样时间长了,就会使子女形成任性、放纵、骄横、自私、冷淡、孤僻、怕失败、怕挫折、生活上怕吃苦、工作上拈轻怕重等不健康心理,实际上是害了孩子的一生。
(3)市场经济的环境使青年人的思想比以前复杂活跃了。拜金主义、金钱至上、享乐主义、追求享受的腐朽的资产阶级思想,庸俗、低级的处世哲学对青年思想的影响,更直接更深刻地冲击着青年的心灵,使部分学生迷茫、困惑、偏离了正确的政治方向。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的老师。《三字经》中说“养不教,父之过”,养育子女如果不对他们进行良好的教育和正确的引导,那么这就是父母的过错,是全体家人的过错。因此对子女的爱,不能缺少严格的教育管理。高尔基说:“爱护子女,这是母鸡都会做的事,然而会教育孩子,这就是一件伟大的国家事业。”可见,良好、严格的家教对于子女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和健康成长多么重要。
家庭在帮助子女立德方面,既要着眼长远,又要脚踏实地。习近平同志指出:“修德,既要立意高远,又要立足平实。要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这是大德,养大德者方可成大业。同时,还得从做好小事、管好小节开始起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踏踏实实修好公德、私德,学会劳动、学会勤俭,学会感恩、学会助人,学会谦让、学会宽容,学会自省、学会自律。”[43]总书记的这段话可谓站得高看得远,讲得实在到位,应当成为年轻人立德修身的遵循,也是家庭对子女进行教育的遵循。
所以我们提出家庭通过“三严”立德:做人上要严,教育子女诚实守信、宽厚待人、与人为善、奉献爱心等;学习上要严,教育子女勤奋用功、不耻下问、不甘落后、永不满足等;生活上要严,教育子女生活规律、勤俭节约、热爱劳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
今天的大学生生逢好时代,理应做得更好。怎么做?很重要的就是“自律”。“自律”要做到“三自”,即自我提醒、自我反省、自我践行。《论语·学而》中记述曾子:“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44]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身——替人家谋虑是否不够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自己还不精通熟练呢?就是天天都主动检查、察看、反省自己”。今天的大学生也应该每天反省自己,看自己做得怎么样,通过自省达到“三心”——放心、省心、开心,即让家长放心不揪心,让学校省心不费心,让自己开心不烦心。
立德的内容是很丰富的,已经由社会公德、 职业道德、 家庭美德“三位一体”,增加了个人品德,达到了“四位一体”。事实上,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中,个人品德也深深地蕴含其中,而不是独立存在。因为任何人,没有好的个人品德,就没有好的官德,就没有好的师德,就没有好的学德,就没有好的社会公德,就没有好的职业道德,就没有好的家庭美德。“四德”建设应该是“1+3”的关系,个人品德是所有道德的支撑,只有个人品德好,其他“三德”才好。从某种意义上讲,个人品德决定道德建设成败,决定立德树人成败,每个人立德都应该从个人品德开始。古人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45]古人把自我修养放在管理家庭、治理国家、平定天下之前,就是这个道理,几千年不变,永远也不会变。
打铁还需自身硬。每一个与立德树人有关的人,不论是直接地还是间接地立德树人的人,都是“打铁”的人、“炼钢”的人,包括学生本人也是“打铁”的人、“炼钢”的人,因为要“锤炼”自己。“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46]要以深厚的德泽育人利物,以崇高的道德教育学子,以博大精深的学识培育人才,那就必须立德,厚德才能载物!身硬才能打铁!立德才能树人!
爱因斯坦在《培养独立思考的教育》中指出:“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47]现在我们已经找到了把“机器”变成人的路径,这就是——立德树人!
唐代诗人杜甫的《望岳》诗云:“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创造了九万多个汉字,“德”这个字,已经立在了九万多个汉字和五千年文明之巅!在立德树人的征程上,要有登泰山之顶而小天下的雄心壮志,敢于攀登,把“德”立得高之又高!当我们把“德”立上“树人”的泰山之巅的时候,数以万计、数以亿计的优秀人才就会出现在我们面前!
(本文为培训班演讲稿,收入《选贤用才》,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年版,本次出版时略作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