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转型与农机服务的发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农业发展和转型的理论思想演进

关于农业发展和转型的思想研究,都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和成熟的过程。对这些思想和相关研究的回顾,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何谓农业转型,如何真正实现农业转型,从而为本研究奠定重要的理论基础。

一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农业转型思想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相互作用,进而揭示生产关系如何演进的科学。马克思[4]基于英国农业转型的历史观察,认为小农将不可阻挡地被资本主义消灭,并分化成农村资产阶级和农村无产阶级两个社会阶级。他还认为,应该把大地产转交给在国家领导下独立经营的合作社。[5] 恩格斯在《法德农民问题》[6] 中也指出,“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割断了农业小生产的命脉,使这种小生产不可抑制地走向灭亡和衰落”。总体来看,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农业发展的基本思想是小农不利于生产资料积累,也不利于分工协作,与先进生产力不相容,因而,小农经营终将被社会化大生产取代。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理论思想的延续下,考茨基[7]又发现资本主义在农业领域的演进其实并未完全消灭小农。不过,他也指出,小农经营的保存并不是因为其顽强的生命力,而是因为资本大经营的需要,是资本特意部署的结果。他认为,农业部门会逐步适应外部资本主义发展需要而发生转变,最终走向资本主义生产的方向。列宁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农业合作化思想,也认为,“应当以合作制的方式引导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8]

不难看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者非常重视农业的作用。但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思想的影响下,小农是被排斥在现代农业发展之外的。他们认为,小农最终都会被资本主义农场所替代,并成为其雇佣劳动力。从实践来看,许多社会主义国家的农业发展实践也呈现从生产联合到互助合作,再到农业集体化的转型过程。但是,由于大多国家的农业转型实践忽略了小农的主观意愿和农业生产的基本规律,最终并未取得成功。

二 西方经济学视角下的农业转型思想

西方经济学视角下的农业发展与转型思想经历了较曲折的演进。早期的西方经济学表现为典型的重农主义,片面地将农业作为唯一的生产部门,代表人物如弗朗斯瓦·魁奈等。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分析指出,“耕作优良的土地数量一定和农地自能生产的肥料量成比例,而农地自产肥数量,又一定和农地所维持的牲畜数成比例”。[9] 杜能在《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10] 中,进一步提出了“没有绝对合理的农业制度,只要适合当地条件就是合理”的农业发展思想,并阐明了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经营的重要影响。他认为,农业生产的动力在于获取最大的区位地租。

然而,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西方经济学家又普遍开始认为工业化才是经济发展的主流。这一时期,关于农业发展的思想也随之发生重大转变,开始认为农业是落后的,其报酬递减规律可能阻碍工业扩张和经济增长。以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思想为例,严重低估了农业的作用。刘易斯将整个国家经济划分为传统农业部门和现代工业部门。他认为,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消极适应工业扩张,提供廉价的粮食和充足的劳动力。[11] 进入20世纪,虽然拉尼斯和费景汉[12]等学者也逐渐开始强调农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他们指出,农业不仅是为工业部门扩张提供所需劳动力,还为其提供农业剩余。但是,总体来看,在二元经济结构思想下,农业自身的发展转型被严重忽视。

到20世纪70年代,由于城乡发展的极度不平衡,收入分配严重不均,原来以工业化为中心的发展理论不断被质疑。经济学家才再度意识到农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关于农业发展转型的认识也得以进一步深化。钱纳里[13]分析认为,国民经济中农业份额的下降并不是线性的,而且,其下降与资本对劳动的替代有紧密联系。梅勒[14]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从技术停滞、劳动密集、资本密集三个阶段探讨了农业的结构转变。他认为,尽管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相对份额会不断下降,但是,新资源的投入配置也可能推动农业结构转变,进而促进农业转型升级。

总体来看,西方经济学家关于农业发展和转型的思想演变主要随着学者们对农业部门和工业部门的辩证关系的认识而不断变化。

三 发展经济学视角下的农业转型思想

由于实践中农业的发展停滞引发了整体经济的严重抑制,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发展经济学者日渐重视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恰亚诺夫、舒尔茨为代表的家庭农业生产倡导者,主张家庭农业是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恰亚诺夫[15]认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渗入农业的过程中,农民群体因自身的经营逻辑和顽强的生命力依然会持久存在。而由于小农可以在劳动边际产出低于工资的情况下继续投入劳动,因而能够比资本主义农场支付更高的地租,进而可将其排挤出农业。总体而言,他认为家庭农场具有强大抵抗力和历史稳定性,可以抵御资本主义的渗透,甚至会排斥资本主义农场。他认为,未来农民农场的发展方向是合作化。

发展经济学家舒尔茨在《改造传统农业》[16] 中也指出,传统农业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经济均衡状态,是技术和产量不变的经济均衡状态。他还认为,许多精耕细作的农业部门只有在小农经济范围才能展示出效率,小农经营具有强大生命力。因此,他提出改造传统农业的正确途径不是发展苏联式的大农场,而是在保留家庭农业生产形式的基础上,通过市场机制向农民提供现代农业生产要素。不过,他也认为,单纯依靠重新配置受传统农业束缚的农业所拥有的要素不会使农业生产有显著的增加,改造传统农业的关键是引进新的现代农业生产要素。他在《经济增长与农业》[17] 一书中,还指出,“传统农业停滞不是因为小农缺乏进取心和努力,而是因为传统投入的边际报酬递减,缺乏足够的经济刺激,改造传统农业的关键是在保留或者建立小农户经营的前提下进行技术变革,而技术变革的关键又在于制度创新”。

然而,在观察到中国明代至20世纪50年代农业产量一直增长的事实后,珀金斯在舒尔茨理论基础上提出,传统农业也可能出现“技术停滞中的产量增长”现象。[18] 黄宗智[19]通过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考察也发现,小农生产并没有随着商品化的发展而衰落,反而,商品经济的发展支持了小农家庭生产的发展。

四 发展经济政治学视角下的农业转型思想

现实世界的经济实际上是深深嵌入政治之中的。波兰尼[20]早就指出,“完全自发调节的市场经济从来只是一个乌托邦而已,从来没有在现实中存在过”。具体到农业问题,学者们也日渐开始强调国家和地方政府在农业发展和转型中的作用。美国发展经济政治学家罗伯特·贝茨在《热带非洲的市场与国家:农业政策的政治基础》[21] 中,纠正了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忽视制度和政治的研究范式,他认为市场是受政治控制的,并从农业商品市场、农业投入品市场及消费品市场等研究了政府如何通过干预市场来提取资源并进行再分配,进而推动农业转型。他还指出,政府对农业生产进行的补贴政策导致了大农场在农村迅速发展,而小农场则被冷落和边缘,甚至被替代。斯科特[22]以国家视角为切入点探讨了苏联和坦桑尼亚工业化农业的发展逻辑,通过对如何发生,又如何失败问题的回答,充分论述了国家在农业转型中的重要作用。但他也认识到,由于国家在实施项目中往往忽视社会的复杂性、地方性特征,因此,那些试图改善人类状况的项目大多以失败告终。Hart等[23]也认识到仅从商品化和技术化等角度解释农业转型是不充分的,还必须将国家到地方的干预及权力作用纳入农业转型的分析框架中。甚至,他们认为技术进步和市场化进程等都是国家干预的推动结果。

五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农业转型思想

由于环境破坏、污染、食品安全等事件频发,人们不断反思农业发展理论和实践。1987年,可持续发展理念被正式提出,那种“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人的需求构成危害”的理念一经提出,便产生了深远影响。1988年,联合国粮农组织正式提出可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战略。1991年,《登博斯宣言》中进一步将可持续农业定义为:能保护土地、水资源、植物和动物遗传资源,不会造成环境退化,并且技术上适当、经济上可行,能被社会接受的农业发展方式。1992年,《21世纪方程》还将农业视为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和优先领域。

美国农业经济学家Ruttan也早就提出,“面向21 世纪,我们必须认真地着手研究,在土地利用、耕作制度和粮食生产方式等方面如何改弦易辙”。[24] 越来越多的学者也逐渐强调有机农作,鼓励缩小农场规模,采用生物防治和有机方式,减少农业投资(Robinson[25], 1996)。

总体而言,可持续发展观强调农业发展转型的最终目的在于,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即用环保、高效的生产方式,满足消费者对自然、健康、高品质农产品和农业多功能的需求。在该思想影响下,实践中相继又涌现出了绿色农业、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循环农业等多种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