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汉语颜色词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绪论

一 研究现状

颜色是指“由物体发射、反射或透过的光波通过视觉所产生的印象”[1],颜色词是指用以指称、描摹颜色的语词。因其与人类认知和文化的密切关系以及这个词汇类聚所具有的很规整的系统性,故相关研究正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

国外颜色词的研究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广泛调查世界上不同语言在颜色命名上的异同,进而进行大规模的跨语言颜色词比较研究,其代表性研究为美国人类学家 Berlin 和 Kay 于1969年所著的 Basic Color Terms:Their Universality and Evolution,该项研究认为有11个基本颜色词构成了所有语言颜色词系统的普遍基础,且这11个颜色词遵循着严格的演变顺序;二是在欧洲结构语义学的指导下对颜色词词汇系统进行的描写分析,其代表性研究如罗马尼亚学者比杜-弗伦恰努1976年对罗马尼亚的颜色词系统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

国内汉语颜色词的研究可分为传统和现代两个视角。传统视角主要从文字、训诂、文化角度探讨古汉语颜色词的字形、意义与使用等,如胡朴安的《从文字学上考见古代辨色本能与染色技术》、张永言的《上古汉语的“五色之名”》、张清常的《汉语的颜色词(大纲)》、许嘉璐的《说“正色”—— 〈说文〉 颜色词考察》。现代视角下的汉语颜色词研究主要受国外颜色词研究的影响,从而展开了对汉语基本颜色词的讨论和汉语颜色词系统的描写。前者以刘丹青的《现代汉语基本颜色词的数量及序列》、姚小平的《基本颜色词理论述评——兼论汉语基本颜色词的演变史》为代表,后者以符淮青的《汉语表“红”的颜色词群分析》、李红印的《现代汉语颜色词语义分析》为代表。另还有围绕汉语颜色词所进行的社会语言学研究、认知机制研究、辞典释义研究、儿童语言习得研究,等等。除此,心理学界还开展了不同群体(如聋人、智障者、儿童、大学生、少数民族)对汉语基本颜色和基本颜色词的分类实验研究。

与汉语颜色词研究蓬勃开展相呼应的是,其他语言(包括国外语言和少数民族语言)在颜色分类与命名、生动化表达、量级表达等方面的研究以及不同语言之间的对比研究也受到了国内语言学界的极大关注。

尽管汉语颜色词的研究已在多个方面展开,但汉语颜色词在各个历史时期的面貌如何,现代汉语颜色词是如何逐步形成的,不同范畴颜色词演变的共性与不平衡性其表现和原因如何,不同造词类型[2]的颜色词其演变历史及语义功能的异同又是怎样的,等等,我们都还不清楚。对此张清常曾经指出:“汉语的颜色词到底有多少,我想似乎应该清算一下。有这样一笔细账,然后谈语言,谈文化,谈民族心理……才踏实可信。”[3]可见,只有对各时期汉语颜色词的成员构成和演变历史作一全面梳理,才能使汉语颜色词其他方面的研究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上。目前汉语颜色词的历时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有的侧重于某一专书(或某种文献)的研究,如刘书芬的《甲骨文中的颜色形容词》、钱宗武、杨飞的《今文〈尚书〉 颜色词研究》、潘晨婧的《〈全汉赋〉 颜色词研究》;有的侧重于某一断代的研究,如徐朝华的《上古汉语颜色词简论》;赵晓驰的《上古—中古汉语颜色词研究》;有的侧重于某一范畴颜色词的研究,如杨端志的《中国尚黄文化及“黄”词族的历史考察》;徐朝华的《析“青”作为颜色词的内涵及其演变》;侯立睿的《古汉语黑系颜色词疏解》;有的侧重于基本颜色词的研究,如姚小平的《基本颜色词理论述评——兼论汉语基本颜色词的演变史》;吴建设的《汉语基本颜色词的进化阶段与颜色范畴》;解海江的《汉语基本颜色词普方古比较研究》;有的侧重于同源词的研究,如龙丹的硕士学位论文《汉语颜色类核心词研究》;等等。综观目前汉语颜色词的历时研究,主要有以下五方面的不足:其一,多侧重单音词的研究而忽略了复音词的研究;其二,重两头(指上古和现代汉语)轻中间(指中古和近代汉语);其三,大都是举例性质,比较粗疏;其四,重描写轻解释;其五,角度单一,不同语言现象之间缺乏关照和联系。基于这样的现状,我们认为对汉语颜色词的发展历史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描写和解释是大有必要,也是非常重要的。

前期我们已经进行了隋前汉语颜色词的研究,在此基础上继续开展近代汉语的颜色词研究,以建立全面完整的汉语颜色词演变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