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变时代的实践自觉:学思践悟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学科建设】

迈向人民的哲学社会科学[1]

1979年3月,邓小平同志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发表讲话指出:“我们已经承认自然科学比外国落后了,现在也应该承认社会科学的研究工作(就可比的方面说)比外国落后了。我们的水平很低,好多年连统计数字都没有,这样的情况当然使认真的社会科学的研究遇到极大的困难。”[2]他还指出,一些主要的社会科学,例如政治学、法学、社会学以及世界政治,过去多年受到忽视,需要赶快补课。[3]现在回过头去看,邓小平同志是极有远见的。

进入21世纪,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更是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继江泽民同志在北戴河、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发表重要讲话之后,2004年,中共中央更前所未有地用3号文件的形式发布了《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充分强调了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性,指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重大任务。本文结合哲学社会科学的人民性,就推动哲学社会科学进一步迈向人民、服务人民、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的迫切需求谈点学习体会。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是人民的迫切需要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始终面临着一个突出的矛盾,这就是落后的生产力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之间的矛盾。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开展社会主义建设,推动改革开放,就是为了努力解决这个矛盾,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

由于新中国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所以人民群众在物质上的匮乏十分突出,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需要十分迫切。为此,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大力发展经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取得了突出成就。2003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超过1000美元。

随着经济持续增长,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在整体上稳步改善。从生活质量看,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已经降到35%左右,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也下降到45%左右。就城乡整体而言,人民群众已经初步进入小康型生活;单就城镇居民而言,已经开始进入宽裕型生活了。这样的成就是史无前例的,它在很大程度上标志着我们这个社会正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人民群众的需要结构正在或即将发生重大变化,其中一个突出特点就非物质需要的满足变得更为迫切了。择其要者而言,突出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人民需要全面发展,需要提升素质,过一种有尊严的生活。人之为人,在于其有思想、有情感、有丰富的精神世界,这是人类与其他动物区分开来的重要标志。人类同动物一样,有着与生存相关的物质需要。但是,随着物质需要的逐步满足,人类其他方面的需要就开始凸显起来,正是在追求这些需要的满足中,人类才感受到作为人的价值与尊严。温饱问题解决了,人民需要学习更多的知识,需要谋求更为充实的精神世界,需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需要成为文明人,这是最为突出的需要的变化。

第二,人民越来越关心正在经历急剧变革的社会。人类作为具有社会性的动物,对周围社会环境的变化是敏感的。当今中国可以说是正在经历亘古未有之变局,随着现代化、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我们这个社会真正可以说是日新月异,无论是物质层面、制度层面,还是精神层面,都是如此。我们这个社会究竟在发生什么样的变革?这种变革的方向是什么?作为社会成员,又如何适应变革?随着生存问题的逐步解决,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这些问题了。

第三,人民越来越关心制度创新与制度建设,以谋求规避社会风险,降低生活的不确定性。在一个急剧变革的社会中,社会风险在扩大,人民生活的不确定性在增加。而当生存问题解决之后,人们更为关心社会秩序与社会安全,更希望有明确、有效的制度安排来化解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风险,例如人身伤害、失业、陷入贫困、罹患疾病、变老、环境污染以及社会交往陷阱,等等。简而言之,人们越来越关注什么样的制度安排能够保障和谐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第四,人民需要一致的精神信仰。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精神世界,但是要凝聚所有的社会成员,就必须有能够统领所有人的、崇高的、一致的精神信仰。没有这种信仰,社会合作与社会协调就没有基础,人民作为一个整体也就没有灵魂和一致的认同。这样一种状况,无疑是会损害所有人利益的。可以说,一致的精神信仰,关系到所有社会成员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在思想越混乱、价值越多元的社会,人民越需要一致的精神信仰,否则就会迷失个体,损害整体。

很明显,要满足人民群众以上新的迫切需要,单靠片面理解生产力,发展经济,增加物质财富,是不行的;单靠片面理解科学,发展自然科学,提高技术水平,也是不行的。我们必须着眼于全面理解生产力、全面理解科学。而全面理解生产力和科学的一个关键就是把哲学社会科学纳入生产力和科学的范畴。哲学社会科学也是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组成部分;哲学社会科学也是科学,它与自然科学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能力和成果,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

简单地说,哲学社会科学主要是对人和社会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它的研究内容与以上人民群众的迫切需要密切相关。哲学社会科学是否发达,直接决定了能否很好地满足以上人民群众的新需要。在某种程度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在当下中国又更突出地体现为作为生产力之重要组成部分的落后的哲学社会科学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非物质需要之间的矛盾。从本质上讲,正是这一矛盾的存在呼唤着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将这种呼唤转变为现实的政策正是中国共产党的英明之处。

何谓迈向人民的哲学社会科学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深层背景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新需要。基于这种认识,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就应该更加贴近人民、服务人民,要繁荣发展真正迈向人民的哲学社会科学。

何谓“迈向人民的哲学社会科学”?笔者认为它至少具有以下突出特征:

(1)实践性。知识源于实践。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不关注我国人民在实践中的创造,不研究人民群众所关心的实际问题,不研究我国正在推进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就谈不上推动理论创新,更谈不上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应当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深入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去,观察、体验、研究、分析,而不是从主观判断出发,不是从本本、教条出发,成为坐在安乐椅上的专家。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一切有成就的学术大师,无不关注人民群众的实践,从实践中获得灵感和启迪。

实践还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是否发现了真理,是要运用到实践中才能得以证明的。在实践中不能为人民群众所接受的成果,不能对人民群众的实践起推动作用的成果,甚至是违背实践规律的成果,都不能说是优秀的成果。这样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是脱离人民的。

(2)本土性。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最重要区别就是研究对象不同。自然科学是研究自然现象的,哲学社会科学主要是研究社会现象的。自然现象并不会因地域和社会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规律性,而社会现象在本质上是一种文化现象。社会现象的发展演变虽然具有一些普遍的规律性,但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由于文化的不同,其社会现象的规律性又有很大差异。

迈向人民的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关注这种差异。这就意味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正确对待本民族、本国家的历史文化,深入研究它、分析它,继承本民族的优秀传统,绝不能搞历史虚无主义,更不能照搬照抄其他文化的东西。事实上,不研究本民族的历史,就不能理解本民族,因而也就不能理解本民族的实践活动,不能得出关于本民族实践的科学认识。进而言之,在全球化的进程中,这样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也就失去了特色,失去了与其他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对话的优势。

(3)大众性。迈向人民的哲学社会科学必须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必须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现实要求,必须为广大人民群众谋福利。这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一个关键取向,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该有清醒的头脑。那种脱离人民大众的、孤芳自赏式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是不足取的,那些有损甚至根本违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更是要坚决抵制的。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分化加速,各种利益群体日益多样化,而且利益分割日趋明显,不同利益群体都在谋求自己的代言人。在这方面,一些强势利益群体比弱势群体更有优势,更能培育自己的代言人。事实上,有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也有意无意地成为强势群体的代言人,从而导致了所谓“知识精英”与强势群体“结盟”的问题,这种倾向是极其危险的。须知广大人民群众才是中国稳定与发展的重要基础,须知我国是一个朝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的国家。

(4)普及性。迈向人民的哲学社会科学,意味着其研究成果应当为广大人民所掌握、所利用,而不只是留在专家学者的脑子里、放在专家学者的书桌上,仅在专家学者之间流通、交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从书斋走向社会就是一个向大众普及的过程。这种工作现在做得还不够,正因如此,中央在3号文件中予以突出强调。

要加强哲学社会科学成果的普及工作,首先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使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表述成果,而不应故作高深,刻意造作地创造新概念、新理论。优秀的成果总是能够深入浅出的。其次,应当完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的普及机制,充分利用大众媒体、专家论坛、公益讲座、成果交流会等形式,普及哲学社会科学知识,在国民教育中也应加大哲学社会科学知识教育的比重。最后,应当高度重视面向干部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普及工作。干部是人民群众中的先进分子,面向干部的普及工作做好了,可以通过他们更好地向广大群众宣传普及,更好地推动哲学社会科学成果的应用。

(5)参与性。现代哲学社会科学,在很大程度上像自然科学一样,是一种体制化的科学,专家权威主导着研究进程。专家们在提出研究问题、制定研究计划和实施研究工作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力,普通公众是很难参与其中的,他们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作为被研究的对象。这种体制化的知识生产模式越来越受到公众信任和认同危机的压力,在发达国家出现的对于“公民科学”的呼吁,在发展中国家出现的对于“本土知识”的关注[4],都可以看作是对体制化知识生产的反思和修正。

要繁荣发展迈向人民的哲学社会科学,有必要适当调整现有的研究方式,鼓励公众对于科学研究的参与,鼓励专家与公众之间的互动,要尊重公众的意见、智慧和经验性知识,把公众看作参与研究的主体之一,而不纯粹是被动的研究对象。保证这种参与性,对于防止专家偏见和错误,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和应用都很重要。

总而言之,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必须突出以上特征,这样才能保证哲学社会科学是真正迈向人民的,也才能真正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的地位,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作用。否则,就有可能像毛泽东同志分析文艺工作者时所说的那样,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也有可能因为不熟悉自己的研究对象,不能使用人民群众的丰富的生动的语言,而“英雄无用武之地”。[5]

哲学社会科学发展需要正确处理的关键问题

迈向人民的哲学社会科学是满足人民群众正在出现的新需要的要求,是哲学社会科学自身繁荣与发展的要求,更是创建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哲学社会科学的要求。

要建设迈向人民的哲学社会科学,目前应当着重处理好以下几个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关键问题:

第一,迈向人民的哲学社会科学与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之间的关系问题。

繁荣发展迈向人民的哲学社会科学与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坚持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是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理论武器。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并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取得了中国革命的成功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创造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优秀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实践证明,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进一步高扬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旗帜,是极端重要的。实践同样证明,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优秀品质,总是在随着人民群众的实践的丰富而不断发展,并更有效地指导人民群众的新的实践,更好地服务人民、引导人民。

在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过程中,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指导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并根据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这样不仅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正确方向,而且符合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更有利于哲学社会科学服务人民。如果动摇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会导致思想混乱,加剧信仰危机,不仅会使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步入歧途,背离人民群众的需要,而且会引发社会动荡乃至政治剧变,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第二,哲学社会科学迈向人民与引导人民的关系问题。

我们强调凸显哲学社会科学的实践性、本土性、大众性、普及性和参与性,促进哲学社会科学迈向人民,并不是说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只应简单地迎合民众,尤其是迎合低级趣味。

事实上,服务人民和引导人民,对于现阶段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而言,同样重要。一方面,现阶段人民群众的文化知识水平和科学素养还有待提高,掌握哲学社会科学知识,运用哲学社会科学思维的能力还很有限;另一方面,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扩大,社会分化日益明显,社会上出现各种各样的价值观念和思想认识,这种状况对于刺激思想解放,激励理论创新是有意义的,但是也存在着造成思想混乱的危险。作为专业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和判断,并基于此正确引导人民、提高人民。

需要注意的是,引导人民并不是强制灌输一家之言、一己之说,而是要从人民的立场出发,关注人民的利益,采取科学的方法,以真正先进的文化说服、教育和引导人民,使人民了解正确的前进方向,得到真正的提高。特别是,要坚决反对与人民利益相悖的各种误导,坚决反对以腐朽的、落后的、僵化的、反动的东西误导人民。

第三,哲学社会科学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问题。

在全球化进程日益加速的时代,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必须要有世界眼光,要有洞察世界大势的勇气和格局,要有借鉴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的胸怀。关门主义、狭隘的民族主义和经验主义,是显然不利于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与发展的。

前文提到,早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就注意到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落后于发达国家的问题,并提出要赶快补课。近年来,学术界对于与国际“接轨”的呼声也很高,一些科研成果的评价指标也凸现了国际标准。毫无疑问,这样对于规范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提升研究者的学术水准是有积极意义的。

但是,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是,哲学社会科学既是知识体系,又是价值体系,具有科学和意识形态双重内涵,体现出比较明显的民族性、阶级性和文化性。因此,评价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很难有一致的标准。我们决不能简单地说与国际“接轨”,更不能简单地以西方发达国家的所谓学术标准来衡量和判断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事实上,每一种文化中的哲学社会科学,其关注的核心问题都是本文化中演绎出来的或是基于本文化的。西方发达国家在现代化的过程中,逐步实现了问题研究方式的变革以及研究表达话语体系的转换,从而催生了现代哲学社会科学,但是就其所关注的一些基本问题而言,还是其文化中的问题或由其文化的视点而观察到的问题,我们对此必须有清醒的认识。与国际接轨,侧重点应当是研究问题的方式、研究表达的规范以及不同知识背景、理论背景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而不是其他。我们关心的问题,我们研究问题的视角应当是基于本土的,应当是有本土特色的。

第四,学者的学术自由与社会责任的关系问题。

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享有充分的自由,但同时也必须意识到并切实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对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而言,更应如此。追求学术自由,保障学术自由,做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应该的,但是学者对于自己的言论负责也是应该的,不能只图一时之快。须知,一言可以误国,一言可以兴邦,是有着深刻道理的。

有的人认为,学者只对自己的动机、对自己观点的表达负责,而对由此观点所造成的社会效果不负责任,这种看法是片面的、错误的,至少是不严肃的。毛泽东同志在20世纪40年代就曾指出,“一个人做事只凭动机,不问效果,等于一个医生只顾开药方,病人吃死了多少他是不管的”[6],这明显是很荒唐的。

作为优秀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把学术自由与社会责任很好地统一起来,既要自由思考,又要谨慎立说,高度关注学术行为的社会效果,这样的学者才是严肃认真的学者,才是有可能达致真知的学者。借用毛泽东同志的话说,“只有这种立场,才是正确的立场。同时也只有在这种严肃的负责的实践过程中,才能一步一步地懂得正确的立场是什么东西,才能一步一步地掌握正确的立场。如果不在实践中向这个方向前进,只是自以为是,说是‘懂得’,其实并没有懂得”[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