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运行机制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内容

一 研究方法

由于全国各地的经济发展不平衡,人文环境、政治文化氛围不同,非公经济基础、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开展情况也不尽相同,所以梳理出非公党建运行机制的一般规律需要多种研究方法。

一是混合研究法。本书通过查找历史文献,回顾改革开放以来非公党建的发展历程,总结阶段性特征;通过查阅非公党建的政策性文件,总结非公党建的一般规律;通过借鉴和吸收西方相关理论范式,例如,组织趋同理论、转型理论、治理理论,力图站在理论研究的前沿。

二是实证研究法。本书深入全国多地开展非公党建的实证研究,对不同类型的非公企业进行调查走访。通过召开座谈会、个别谈话、问卷调查等形式,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提出创新非公党建运行机制的新思考。通过定量和定性相结合,获得翔实的资料,深化对非公党建运行机制的认识。

三是比较研究法。非公党建的运行机制是差异化的,需要运用比较研究法,找出非公党建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等方面的差异,进而掌握非公党建运行过程的具体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合非公党建运行的对策建议,推动非公党建制度化发展。

二 研究内容

第一章为导论。通过论述非公党建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明确非公党建和非公党建运行机制的概念及内涵(构成要素)。通过文献综述和借鉴相关理论,把握非公党建的一般规律。通过研究方法和理论的创新,明确了研究的内容和创新点。

第二章为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运行机制的历史演变。从历史的角度来看,非公党建运行机制可以分成四个历史时期:(1)萌芽期:1978—1992年;(2)形成期:1992—2002年;(3)发展期:2002—2012年;(4)成熟期:2012年至今。每一个阶段非公党建在运行中所面临的外部要素和内部要素有所不同,其运行机制的表现也不同,体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特征。

第三章为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运行机制的趋同与逻辑。非公企业的党组织却存在相似的组织结构和组织行为方式,整体上出现一种趋同现象。为研究组织趋同,本书选用了湖北省“双强百佳党组织”资料。通过对比中办发 〔2012〕11号文件,把湖北省“双强百佳党组织”资料进行了量化处理,得出组织趋同率为86.4%,说明这些组织及组织行为具有高度的趋同性。它们的组织趋同遵从四种内在逻辑:政治逻辑、惯性逻辑、利益逻辑和精英逻辑。组织趋同展现了党组织的学习能力、调试能力和谈判能力,这些能力保障了非公党建的有效运行。

第四章为比较视角下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运行机制。非公党建在运行过程中,其内在的生成机理和运行方式存在诸多差异。(1)不同环境要素下,因意识形态、转型路径、政党文化不同,其运行机制存在差异。(2)不同物质要素下,因资源禀赋、人文环境、政策导向不同,其运行机制存在差异。(3)不同属性要素下,因企业历史、产权性质、行业类别不同,其运行机制存在差异。(4)不同规模要素下,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把非公党建分成几种类型,不同类型的非公党建有着不同的组织规模,不同的组织规模经过优化、组合,可以再生产出不同的组织结构。(5)不同组织要素下,党组织与其他部门之间、群团部门之间存在差异,党员之间也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影响着非公党建的有效运行。

第五章为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运行机制中的行动者。行动者是非公党建运行机制的基本单元,需要行动者采取异质化行动以维系非公党建的正常运转。按照“党员/非党员”的标准,界定了组织内的行动者、组织外的行动者以及不同行动者之间的转换和角色的重复。所以,党内行动者包括有党内职务者和普通党员,党内行动者分为积极分子和普通职工群众,另外,还增加了私营企业主这一特殊的角色,五类行动者对应着不同的行动逻辑。本书运用在三省五市开展的问卷调查和结构式访谈,考察了五类行动者不同的行动逻辑。其中,积极分子的变量因在问卷中未涉及,把其列入虚拟变量,得出一个基本假设:不同的类型的行动者均可能成为积极分子,他们的行动若发挥最大化的功效,就需要兼备党内和党外两种核心的身份和地位。本书表明:党务工作者的行动依从于不同的选任策略,普通党员的行动依从于党组织在非公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普通职工的行动依从于党组织的动员程度,私营企业主的行动依从于政治关联和组织依赖的程度。本书认为:行动者的异质化行动若发挥最大功效就需要兼备党内和党外两种核心的身份和地位,但要明确其边界和效度。

第六章为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运行机制的创新路径。若要保障非公党建有效运行,就需要综合观察者视角和参与者视角,建立非公党建运行机制的创新路径。(1)嵌入治理机制。党组织作为外部要素嵌入非公企业,是党和国家政策作用的结果,非公党建政策的推进和完善,也需要非公党建的制度实践。(2)分类统合机制。党组织作为外部要素、嵌入要素,要根据不同非公企业的实际情况做出改变,进行分类统合。(3)管理培养机制。要依托现代的管理经验和教育模式,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进而建立一支懂经营、会管理的党务工作者队伍和素质过硬、政治过硬的党员队伍。(4)作用发挥机制。通过党建活动的主体和客体,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不断推动党组织发挥作用。(5)监督考核机制。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发挥离不开健全的监督考核体系,该体系可以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问题,不断改善非公党建运行机制的制度实践。(6)运行保障机制。非公党建的运行还要有坚实的物质基础,要有人员、场地、经费、时间或其他载体,保障非公党建有效运行。

第七章结语部分总结了非公党建运行机制的逻辑视角,指出了非公党建运行机制的若干困境,进而指出现有的研究经验和未来的前途走向。


[1]《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在京隆重举行》,《人民日报》2016年7月2日第1版。

[2]中共中央组织部组织二局编:《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书记学习培训读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2年版,第2—3页。

[3]习近平:《毫不动摇坚持我国基本经济制度 推动各种所有制经济健康发展》,《人民日报》2016年3月9日第2版。

[4]中共中央组织部:《二〇一七年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人民日报》2018年7月1日第2版。

[5][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94—295页。

[6]周雪光:《组织社会学十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75页。

[7]林尚立:《民间组织的政治意义:社会建构方式转型与执政逻辑调整》,《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8]郎友兴:《政治吸纳与先富群体的政治参与——基于浙江省的调查与思考》,《浙江社会科学》2009年第7期。

[9]弓联兵:《政治吸纳与组织嵌入——执政党统合私营企业的逻辑与路径分析》,博士学位论文,复旦大学,2012年。

[10][美]沈大伟:《中国共产党:收缩与调试》,吕增奎、王新颖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年版,第232页。

[11]高红波、邱观建:《“支部进企”的政治逻辑》,《社会主义研究》2011年第5期。

[12]曹正汉:《从借红帽子到建立党委——温州民营大企业的成长道路及组织结构之演变》,《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2006年第1期。

[13]陈钊、陆铭、何俊志:《权势与企业家参政议政》,《世界经济》2008年第6期。

[14]翟学伟:《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62页。

[15]边燕杰、丘海雄:《企业的社会资本及其功效》,《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2期。

[16]Mike W.Peng and Peggy Sue Heath,“The Growth of the Firm in Planned Economies in Transition: Institutions, Organizations, and Strategic Choice”,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Vol.21, No.2, 1996, pp.492-528.

[17]周雪光:《组织社会学十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319页。

[18]Bruce J.Dickson, Interating Wealth and Power in China: The Party's Embrace of the Pri-vate Sector,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8.

[19][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刘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4页。

[20]徐学通:《新时期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探索和实践——以党建工作“全覆盖”为视角》,《湖湘论坛》2009年第2期。

[21]吴志洁、张娟娟:《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四个依托”》,《上海党史与党建》2010年第3期。

[22]邱观建等:《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72—73页。

[23]谷宇:《当前我国无行政权力依托型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的难题与对策》,《上海党史与党建》2010年第4期。

[24]金钊主编:《党支部实务手册》,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5—6页。

[25]祝全永:《“两新”组织党组织作用发挥难题及对》,《探索》2009年第1期。

[26]王世谊:《创新党在两新组织中的领导方式》,《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4期。

[27]邱观建、文道贵:《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工作的体制机制创新》,《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

[28]王世谊:《“新苏南模式”与“两新”组织党建运行机制——以江苏昆山市为实例》,《社会科学》2007年第10期。

[29]丁俊萍、甘久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历史考察及其经验总结》,《社会主义研究》2010年第1期。

[30]李锡炎主编:《非公企业党建与领导管理创新——泸州公交党建科学化案例研究》,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1—2页。

[31]王世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运行机制研究——以江苏省为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17—18页。

[32]管恩琦:《非公有制企业党的组织建设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33]陈志谦:《转型期私营企业党的建设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34]裴晓红:《私营企业党组织出现“家族化”倾向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理论学刊》2006年第9期。

[35]刘冀瑗:《关于“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经验、问题及对策的思考》,《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

[36]王世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运行机制研究——以江苏省为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44页。

[37]邱观建、文道贵:《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工作的体制机制创新》,《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

[38]王世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运行机制研究——以江苏省为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46页。

[39]高国舫:《非公党建发展第三波——非公党建引领非公企业文化》,《长白学刊》2013年第3期。

[40]李锡炎:《非公企业党建与领导管理创新——泸州公交党建科学化案例研究》,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41]唐睿:《“两新”组织党建“构筑利益推动点中获取认同”机制分析——基于对浦东新区四个国家级开发区基层党组织的调查》,《社会科学》2011年第7期。

[42]彭贵刚:《“两新”组织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应加以明确定位——“两新”组织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内涵研究》,《探索》2010年第4期。

[43]于萌苗:《非公企业党组织建立先进性建设长效机制的思考》,《上海党史与党建》2007年第3期。

[44]杨久华、陈朝:《关于私营企业党建制度创新的理论思考与实证分析》,《理论与改革》2006年第3期。

[45]陶建群、方华明、陈楠:《如何处理好非公党建工作与企业持续发展的关系》,《人民论坛》2011年第18期。

[46]叶麒麟:《非公企业党建的困境及其破解对策——来自福建省泉州市的经验启示》,《理论与改革》2014年第1期。

[47]王世谊:《发达地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调查与思考——以江苏省昆山市为例》,《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7年第11期。

[48]赵刚印:《“两新”组织党建的战略新思维》,《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4年第1期。

[49]Bruce J.Dickson,“Cooptation and Corporatism in China:The Logic of Party Adaptatio”, 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 Vol.115, No.4, 2000, pp.517-540.

[50][美]蔡欣怡:《绕过民主:当代中国私营企业主的身份与策略》,黄涛、何大明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138页。

[51]谢撼澜:《明确主体职能,抓住主要方面——“两新”组织党组织发挥作用的两大关键》,《探索》2012年第3期。

[52]王世谊、王婷:《近年来非公企业党的建设研究述评》,《新视野》2011年第6期。

[53]常胜:《非公企业党建合法性探究》,《理论月刊》2013年第9期。

[54]王世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运行机制研究——以江苏省为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231页。

[55]蒋铁柱:《论企业党建与公司治理和谐发展的制度创新》,《社会科学》2007年第7期。

[56]初明利、张敏:《民营企业党建嵌入公司治理的思路与模式》,《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57]中共中央组织部组织二局编著:《非公企业党建新起点》,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71页。

[58]李莉:《非公企业党组织生存质量探析》,《岭南学刊》2009年第6期。

[59]杨久华、陈朝:《关于私营企业党建制度创新的理论思考与实证分析》,《理论与改革》2006年第3期。

[60]任映红:《非公企业党建评价体系的探索与构建》,《江汉论坛》2007年第1期。

[61]林立公:《私营企业主阶层的状态及对其统一战线工作的对策思考》,《学习与探索》2012年第12期。

[62]邱素琴:《关于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动力机制研究》,《上海党史与党建》2011年第3期。

[63]王世谊:《创新党在两新组织中的领导方式》,《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4期。

[64]陈向群:《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努力开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新局面》,《求是》2012年第15期。

[65]王世谊:《当前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反腐倡廉建设的新思考》,《新视野》2013年第6期。

[66]王世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运行机制研究——以江苏省为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273页。

[67]王世谊:《当前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反腐倡廉建设的新思考》,《新视野》2013年第6期。

[68]Tsang E.W.K.,“In Search of Legitimacy:The Private Entrepreneur in China”,Entrepre-neurship Theory & Practice, Vol.21, 1996.

[69]Hong Z.,“Mapping the evolu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the new private entrepreneurs in China”, Journal of Chinese Political Science, Vol.9, No.1, 2004, pp.23-42.

[70]Chen Y.,Touve D.,“Conformity,political participation,and economic rewards:The case of Chinese private entrepreneurs”,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Management, Vol.28, No.3, 2011, pp.529-553.

[71]Zhao Chen, Ming Lu, Junzhi He,“Power and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of entrepreneurs: evi-dence from Liuzhou, Guangxi, China”, Journal of the Asia Pacific Economy, Vol.13, No.3, 2008, pp.298-312.

[72]Ma D., Parish W.L.,“Tocquevillian Moments: Charitable Contributions by Chinese Pri-vate Entrepreneurs”, Social Forces, Vol.85, No.2, 2006, pp.943-964.

[73]Jie Chen, Bruce J.Dickson, Allies of the State: China's Private Entrepreneurs and Demo-cratic Change,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10.

[74]McNally C.A.,“China's Changing Guanxi Capitalism:Private Entrepreneurs between Len-inist Control and Relentless Accumulation”, Business and Politics, Vol.13, No.2, 2011.

[75]Fong E., Chen W.,“Mobilization of Personal Social Networks and Institutional Resources of Private Entrepreneurs in China”, Canadian Review of Sociology, Vol.44, No.4, 2007, pp.415-449.

[76]Yu E.,“Are Women Entrepreneurs More Likely to Share Power than Men Entrepreneurs in Decision-Mak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usiness & Management, Vol.6, No.6, 2011.

[77]Cao N.,“Christian Entrepreneurs and the Post-Mao State: An Ethnographic Account of Church-State Relations in China's Economic Transition”, Sociology of Religion, Vol.68, 2007, pp.45-66.

[78]Jel C.G., Secretary P., Intervention G.,“Party Control in China's Listed Firms”, Czech Journal of Economics & Finance, Vol.63, No.4, 2009, pp.382-397.

[79]习近平:《毫不动摇坚持我国基本经济制度 推动各种所有制经济健康发展》,《人民日报》2016年3月9日第2版。

[80]Huntington, Samuel P., The Third Wave: Democratization i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 Norman: University of Oklahoma Press, 1991.

[81]Huang D.,“Private entrepreneurs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s in China: The Chinese ver-sion of'no bourgeoisie, no democracy”? Chinese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1, No.4, 2015, pp.580-604.

[82]Pearson, Margaret M., China's New Business Elite: The Political Consequences of Economic Reform,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7.

[83]Teresa Wright, Accepting Authoritarianism: State-Society Relations in China's Reform Era,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0.

[84]Choi E.K., Zhou K.X.,“Entrepreneurs and Politics in the Chinese Transitional Econo-my: Political Connections and Rent-seeking”, China Review An Interdisciplinary Journal on Greater China, Vol.1, No.1, 2001, pp.111-135.

[85]Huang D., Chen C.,“Revolving out of the Party-State:the Xiahai entrepreneurs and cir-cumscribing government power in China”,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Vol.25, No.97, 2015, pp.1-18.

[86]Dickson, Bruce J., Red Capitalists in China: the Party, Private Entrepreneurs, and Pros-pects for Political Change, Cambridge and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

[87]Ivan Szelenyi, Robert Manchin, Pal Juhasz, Balint Magyar, Bill Martin, Socialist Entre-preneurs: Embourgeoisement in Rural Hungary, Madis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1988.

[88]Ivan Szelenyi, Kostello E.,“The Market Transition Debate: Toward a Synthesi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101, No.4, 2015, pp.1082-1096.

[89]Goodman D.S.G., The new rich in China: future rulers, present lives, Routledge,2008.

[90]Chen An,“Capitalist Development,Entrepreneurial Class,and Democratization in China”, 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 Vol.117, No.3, 2002, pp.401-422.

[91]Walder A.G.,“Elite Opportunity in Transitional Economie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Vol.68, No.6, 2003, pp.899-916.

[92]Wank D.L.,“Private Business, Bureaucracy, and Political Alliance in a Chinese City”, Australian Journal of Chinese Affairs, Vol.35, No.33, 1995, pp.55-71.

[9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54页。

[9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22页。

[95][英]E.P.汤普森:《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钱乘旦等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835—836页。

[96]《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6—7页。

[97][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杜章智等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98页。

[98]Boswell T., Dixon W.J.,“Marx's Theory of Rebellion: A Cross-Nation Analysis of Class Exploitatio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Violent Revolt”,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Vol.58, No.5, 1993, pp.681-702.

[99]《列宁全集》第33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88页。

[100]《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02页。

[101]《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42页。

[102]《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69页。

[103]《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37页。

[104]《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37页。

[105]邱观建、程允淦:《江泽民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思想探析》,《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

[106]管恩琦、吴长春:《胡锦涛新经济组织党建思想论析》,《社会主义研究》2011年第5期。

[10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36页。

[108]任建军:《习近平党建思想的科学体系与创新价值》,《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

[109]《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365页。

[110]周雪光:《组织社会学十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75页。

[111]周雪光:《西方社会学关于中国组织与制度变迁研究状况述评》,《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4期。

[112]DiMaggio P., Powell W.,“The iron cage revisited institutional isomorphism and collective rationality in organizational fields”, Advances in Strategic Management, Vol.48, No.2, 1983, pp.147-160.

[113]Haunschild P.R.,Miner A.S.,“Modes of Interorganizational Imitation:The Effects of Out-come Salience and Uncertainty”,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Vol.42, No.3, 1997, pp.472-500.

[114]王飞:《从效率到合法性——临时组织结构变迁的内在机制》,《公共行政评论》2011年第4期。

[115]徐锋:《当代中国的政党趋同问题探析》,《学习与探索》2011年第1期。

[116]杨绪盟、朱虹:《中国政党趋同调查与分析》,《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年第6期。

[117]Nee V.,“A Theory of Market Transition: From Redistribution to Markets in State Social-ism”,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Vol.54, No.5, 1989, pp.663-681.

[118][美]伊万·撒列尼等:《社会主义企业家:匈牙利乡村的资产阶级化》,史普原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50—51页。

[119][美]大卫·科兹、佛雷德·威尔:《来自上层的革命——苏联体制的终结》,曹荣湘、孟鸣歧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页。

[120][美]西蒙·马丁·李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张绍宗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96页。

[121]Huang D., Chen C.,“Revolving out of the Party-State: the Xiahai entrepreneurs and cir-cumscribing government power in China”,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Vol.25, No.97, 2015, pp.1-18.

[122]Bruce J.Dickson, Red Capitalists in China: The Party, Private Entrepreneurs, and Pros-pects for Political Chang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123][美]沈大伟:《中国共产党:收缩与调试》,吕增奎、王新颖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年版,第183页。

[124]徐勇、吕楠:《热话题与冷思考——关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对话》,《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4年第1期。

[125]翁士洪:《跨国行为体和没有政府的全球治理》,《学术月刊》2016年第2期。

[126]俞可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前线》2014年第1期。

[127]周雪光:《权威体制与有效治理: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开放时代》2011年第10期。

[128]全球治理委员会:《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牛津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129]任勇:《国家治理视野中的核心价值:基于文化资本的考察》,《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

[130]周飞舟:《锦标赛体制》,《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3期。

[131]李路路:《私营企业主的个人背景与企业“成功”》,《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第2期。

[132]黄冬娅:《企业家如何影响地方政策过程——基于国家中心的案例分析和类型建构》,《社会学研究》2013年第5期。

[133]Shirk, Susan L., The Political Logic of Economic Reform in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3.

[134]秦海霞:《关系网络的建构:私营企业主的行动逻辑——以辽宁省 D市为个案》,《社会》2006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