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基于包容性发展视角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本书旨在评估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柬埔寨和老挝的影响,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改善三个方面对中国直接投资与包容性发展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本书所说的“包容性发展”指的是对外投资国与东道国在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实现的互利共赢发展。随着中国已成为柬埔寨和老挝的主要外商直接投资来源国家,研究中国对这两国的直接投资具有较强的代表意义,能反映中国对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投资的主要特征。

本书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东道国宏观经济和当地企业的影响进行经济方面的维度的分析。对东道国社会的影响主要反映在当地员工和社区居民收入增加、创造就业、基础设施等方面。环境维度的分析主要是考量中国企业的运营行为对东道国环境的影响。

课题研究开展三年来,中国、柬埔寨和老挝三个研究团队对220家中国企业、309家柬埔寨企业、460家老挝企业进行了实地调研,收集了丰富的一手数据。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多元回归计量模型开展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当地企业溢出效应,以及影响中国投资经营绩效的因素分析。此外,一般均衡模型和投入产出分析是研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经济增长影响的主要方法。在社会和环境维度方面,课题组主要采用了深度案例分析,从七个中国在柬埔寨、老挝投资企业案例评估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社会和环境效应。

本书分为七章。前四章为本书研究提供了背景铺垫。第一章介绍研究背景、目的和内容;第二章阐述和本书研究有关的对外投资理论;第三章分析东道国投资政策和环境变化;第四章分析中国对柬埔寨和老挝直接投资的主要动因;第五章从经济维度辨析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东道国包容性发展的影响;第六章侧重分析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社会和环境的影响;第七章提出了促进中国对柬埔寨和老挝投资包容性发展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