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湟历史文化论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青海民歌的一斑[1]

钟世隆

青海种族和语言文字的复杂,为我国任何省区所不及,加以交通不便,各种族相互间受到的影响很少,所以他们的生活以及文化,都保持着本身的特色。像歌谣一项,自然也不能例外,虽说各处都有,却显然各不相同,想把它全部搜罗起来,绝非短时间中所可能的事情。如蒙、藏、萨拉、土人等同胞的歌曲,由于语言的不同,更需要长期的专门工夫。所以为了事实上的困难和时间上的限制,现在只能将各县汉回同胞的歌曲,分类举一二,作一个轮廓的表示罢了。

A小曲(俗名杂耍儿或小唱儿)

【说明】本曲在废历元宵前后最为流行,是扮演社火时歌唱的主要东西,各曲有各曲的音调,均可以拿三弦、胡琴、笛子等乐器奏出来的。歌声和音乐配合起来,听来格外悦耳。可惜都按歌唱的音调摸奏,并无制就的曲谱。

1.织手巾

头一年栽花花没成(一),第二年栽花花有成,头花摘了二两五,纺成棉线二两三,长的长的织绫罗,短的短的织手巾。妹妹在高楼上把线纺,哥哥在江南搬匠人,匠人搬到了我家中,高茶贵饭待匠人。“若要我——匠人织手巾,还要你——妹妹表分明。”“手巾不要长来不要短,长短只要三尺三,不要窄来不要宽,宽窄只要一尺三。上织天来下织地,再织日月分四季,上织天上的一盏灯,下织地下的虎翻身,上织天上的明星星,下织地下的水晶宫,上织白兔穿山过,下织黄鹰紧随跟,上织麻雀树梢上卧,下织鹞子打翻身,上织老鼠钻土洞,下织狸猫把洞门。”匠人在上房里织手巾,不到三日手巾成。[盘金来]盘银,抬上金银送匠人。“不要你金来不要你银,只要你——妹妹送出门。”“不要我金来不要我银,我——妹妹送你万不能。”

【注解】(一)指种棉。文内“来”字,系语助词。

2.乌七郎打围

正月里到了正月正,乌七郎打围进山中,骑马跨刁翖。背的花枪挂的弓,领的细狗(一)架的鹰,打围进山中。进的深山打一枪,野鸡兔儿乱攘攘,撒手要放鹰。

二月里到了春抬头,庄稼(二)的人儿庄农动,搬灰又散粪。有牛有对(三)的把田种,无牛无对的缺少人,忙把亲戚奔。

三月里到了是清明,姊妹二人来踏青,随带上放风筝。大姐放的是张君瑞,二姐放的是崔莺莺,风筝起了身。风筝起身两丈高,麻绳勒得手腕痛,痛也痛的很。不知道老天爷刮狂风,挣断了奴家的风筝绳,把奴家一场空,我有心跟上风筝去,前面来了二学生,假装金莲痛。

【注解】(一)猎狗。(二)青海称农人为庄稼人。(三)牛成对方能耕田,有一头,可与亲戚邻舍合作。

3.殷亲儿

一更里的殷亲儿床沿上坐,手拿的钢针儿绣荷包,绣荷包瞌睡又来了。瞌睡多来瞌睡少,瞌睡来了由不得我,由不得我,鸳鸯枕上落;斜依靠,鸯鸯枕上落。

二更里的牛郎子掠过花墙,一心儿闺阁里要邀姑娘,邀姑娘,身触象牙床。舌尖儿打开窗槛纸(一),观见娇娇泪悲啼,为甚情哭哭又啼啼?

三更里的殷亲儿正在朦胧,耳听得门外有人声,推开门两扇,原是我的人(二),细眼观,原是小殷亲。手托手儿领在上房中,鸳鸯枕上乱交锋,入罗帐,搂抱在怀中。

四更里的殷亲儿就要畅声(三),咱二人商议走一程,收拾盘费走,就要起动身。你戴上帽子奴家插上花,你穿上绫罗奴家穿上纱,你骑上骡子奴家乘上马,你抛下父母奴家抛下家,咱二人走吧。

五更里的老鸨儿忽忙上楼庭,开言来叫一声“小殷亲”,叫也不给声,吓也不给声,莫非你头藏在被窝中;推开门两扇,不见小殷亲,揭开红罗被,不见我的人(四)。骂一声牛郎子太得狠心,没见你的财礼拐去我的人,上北京,我寻小殷亲,收拾盘费走,就要起动身。

【注解】(一)用舌湿破窗纸,毫无声息,可以窥视屋内。(二)我的爱人的简称。(三)开言的意思;(四)含所有权的意思,与前意不同。

4.五更子

一更里,月儿照花台,才郎哥有话今夜晚上来,叫丫鬟忙打上四两酒,四个头的菜碟儿(一),急忙端上来。一等也不来,再等也不来,莫非是才郎哥谈破女穷才,手捧的香茶懒得用,两眼儿“朴梭梭”掉下泪来。

二更里,月儿上树梢,思想起才郎哥好不心焦,一来一往三年整,那地方不到处得罪了你的心?

三更里,月儿偏了西,思想起才郎哥好心急,怒一声红娘(二),一去不来了,三尺红绫,改不下你心焦,从前的话儿怎样讲?你的人不来了,教奴家守空房。

四更里,月儿坠了西,思想起才郎哥好不心急,香包儿本是姑娘们带,那时候落到了郎君的怀?灯儿也不明,被窝冷似冰,丫鬟姐姐忙把火弄,火炉儿怎比得郎君抚,连叫十声,十叫九不应。

五更里,鸡叫天又明,忽听得门外有郎君的声,叫也叫不应,站得两腿困,叫丫鬟姐姐,忙讲人情。“讲人情不使你空头讲,须给好东西,勉慰你的心,丝线称半斤,花线五十根,苏州的胰子河州的粉,今日许下明日送,若不送郎君不是一个人。”书生上牙床,姑娘扯衣裳,丫鬟姐姐急忙拦挡,“扯烂了衣衫还要我们补,或不该轻轻儿打上几巴掌”(三)。姑娘上牙床,叫书生听端详:“半夜三更你不回房,三街两巷人睡定,你不怕旁人开了我的门。”

【注解】(一)指四个菜。(二)媒婆的代表语。(三)以掌打人谓“打巴掌”。

5.绣荷包

初一到十五,十五月儿高,风吹牌灯,杨柳叶儿飘。三月桃花开,情郎把书带,捎书带信的要一个荷包袋,如果要荷包;情哥你来到,为什么捎书带信的要荷包?“擦啦啦”钥匙响,打开牛皮箱,取两张红纸剪一个荷包样;一剪黄河沿,二剪两只船,三剪上船姑娘在船舱里站,四剪十样景,五剪李洞宾(一),六剪上清朝家十三省,七剪杨七郎,八剪逼霸王,把霸王逼在乌江岸上站,九剪石榴花,十剪牡丹花,再剪上鱼哇儿伴莲花。打开丝线包,丝线无一条;打开扣线包,扣线无一条;丝扣儿无的,怎样绣荷包?无针无线,怎样绣荷包?“哗啦啦”门儿响,姑娘出绣房,左手把门框,右手遮太阳,等一等南街的张货郎。张货郎过金桥,姑娘把手招,张货郎三条揖(二),姑娘把手举;“我问丝扣齐不齐?”“丝扣辨的全,你要什么线?丝线里只差的宝石蓝(三)。扣线辨的全,你要什么线?扣线里只差的石青蓝(四)。”板凳拉一条,张货郎坐一个(五),丫环取戥子,姑娘秤银子,银子钱三分,丝扣五十根,零后了买上两苗绣花针。一买胸前吊(六),二买对面笑(七),三买上冰糖把口闹(八);四买十样景,五买数不清(九),六买上胭脂和川粉;七买绉手帕,八买假头发,九买上红头绳肩膀上搭;十买花手巾,再买银顶针,零后了又买了些绣花针。“哗啦啦”门儿响,姑娘进绣房,买上的东西,放在箱盖上。一绣石榴花,二绣牡丹花,三绣上鱼哇儿伴莲花,四绣黄河沿,五绣两只船,六绣上船姑娘船舱里站;水儿往下淌,船儿往上行,再绣上水手把桨搬:七绣杨七郎,八绣逼霸王,把霸王逼死在乌江岸上;九绣李洞宾,十绣十样景,再绣上清朝家十三省。红绸绣荷包,蓝绸把里调(十),绿绸的飘带两下吊。荷包绣齐了,情哥不来了,把奴家的心情枉费上了。

【注解】(一)八仙之一。(二)作揖一次,谓之“一条揖”。(三)(四)颜色名。(五)坐一下的意思。(六)牙签。(七)镜子。(八)闹是润的意思。(九)称零碎东西为“十样景”“数不清”。(十)以蓝绸为里。青海为衣服作里曰“调里子”。

B秧歌

【说明】秧歌也在元宵前后最为流行,只有一二种音调。在黄昏时分的街头巷尾,常常按着钹鼓的节拍而轮流歌唱,也有在社火中歌唱的,但不能拿乐器配合(还有一种内容很长,叙述历史的秧歌,多流行北宁城中,这里尚未采入)。

1.高山岭上一伙羊,口儿里吃草心儿里慌;前怕刀子后怕狼,两股眼泪泪汪汪。

2.正月十五庙门开,庙官爷(一)拿钥匙来;前拈香来后化表,今年的庄稼比往年好。

【注解】(一)称庙寺的管理者为庙官爷。

3.××庄子四四方,金盆养鱼的好地方;前院里栽的摇钱树,后院里放的聚宝盆。

4.××庄子靠山根,祖祖辈辈出先生;不知先生有多少,项子戴得明朗朗。

5.高山岭上一堆灰(一),公公烧来媳妇儿背;媳妇儿放了个“出溜溜”(二)屁,扬给公公一脸灰。

【注解】(一)挖山中草根土块,晒干后,堆成空心堆而以柴或畜粪燃之,使全堆尽燃成灰,可作肥料。(二)即哑屁也。

(以上二类,多流行于汉族同胞中;且多限于男性)。

C山歌(俗名少年或花儿)

【说明】山歌的流行,无论在时间空间方面,都有很大的范围,尤以耘草时期为最盛。大半以恋爱为主。歌唱时常不以乐器配合,但也可以奏出来的(也没有制就的曲谱)。虽然同一山歌,可以拿三四种音调来唱。如尕马儿拉回来、水红花、花儿阿姐等。

1.平贵别窑十八年,实可怜,五家坡挑采的宝川。光阴好比打墙的板,上下翻,催老了英雄的少年。

2.打灯蛾儿上天了,癞蛤蟆钻了地了。浑身的肉儿想干了,尽掉下一口气了。

3.日头儿(一)跌了(二)实跌了,长虫(三)在石崖上过了。指甲连肉地离开了,活割了心上的肉了。

【注解】(一)太阳。(二)落了的意思。(三)蛇。

4.三更里月下约洞宾,桶里的酒,有心了喝上两盅,悔了你心悔我心,悔不过心,向着你哭上两声。

5.毛毛雨儿罩阴山,水红花罩楞杆(一)哩,手牵手儿到阴间,鬼门关还团圆哩。

【注解】(一)青海县田塍为楞杆。

6.半碗清茶半碗血,血对血,要叫你喝两口哩,打成官司填成结,结对结,要和你当“连手”哩(一)

【注解】(一)“连手”是“爱人”的意思。

7.冰冻三尺口子(一)开,口子里牛卧下哩,一看花儿(二)走不开,走开了又坐下哩。

【注解】(一)裂缝。(二)“花儿”是爱人的意思。

8.尕马儿骑上枪背上,西口外(一)挖一回大黄,日头儿跌了莫心慌,差麻儿(二)到你的坑上(三)

【注解】(一)湟源以西为西口外。(二)“黄昏”的土语。(三)“坑”读作康,土床也。

9.赵匡胤拄的盘龙棍,一心儿送金娘哩,东西看轻人看重,为人(一)要为心肠哩。

【注解】(一)交人也。

10.一绺儿山来两绺儿山,当中裹挟着个草山,若要我俩的婚姻散,凉冰上开一朵牡丹。

11.兰州城好比一只船,木塔儿好比是桨杆。哥哥像孔雀在半天里旋,妹妹像园中的牡丹(内含孔雀喜牡丹之意)。

12.西宁城打在旱台上,殷家庄对的是纸坊,这一个包包儿你拿上,轻重是哥哥的礼当。

13.十三太保李存孝,鞘儿里抽出个剑来,多人的伙里我难叫,你给我转个脸来。

14.白蛇娘子神通大,水淹了金山寺了,不说事忙得来不下,还说没情义了。

15.一对儿骡子驮紫葵(一),上来站了碾伯(二),右手里领的是小姊妹,左手揩了个眼泪。

【注解】(一)花名。(二)即今之乐都县。

16.大河沿上牛吃水、鼻圈儿吊到水,端起碗碗想起你,面叶儿捞不到嘴里。

17.贵德的黄河里两只船,水手们,搬了我搬,怎大的名声我两担,小姊妹不担了我担。

18.四十辆大车走宁夏,又走了包头归化,千留万留的留不下,哭哭啼啼的掉下。

19.石崖头的墩墩儿草、叶叶儿像胡麻哩,身子不大模样儿好,情义儿盖天下哩。

20.大路上上来的新大车,“奔楞楞”儿的远了,你把我的心拉热,拉热后你不管了。

D儿歌

【说明】儿歌是多流行于儿童群中的,没有兴衰的时期,也没有一定的音调,只不过拉长声音而高叫罢了。

1.古今儿当当(一)猫儿跑到缸上,缸爬倒,水扬掉,猫儿跳到锅里烙馍馍(二),烙了八十八半个,念书的哥哥多半个,犁地(三)的哥哥少半个,挡羊(四)的哥哥没半个。馍馍呢?狼吞了,狼呢?上山了,山呢?雪盖了,雪呢?消水了,水呢?漫墙(五)了,墙呢?猪毁了,猪呢?打死了,猪皮呢?蒙鼓了,猪尾巴儿呢?顶门了。

【注解】(一)青海称故事为“古今儿”,古今儿当当是故事开声的意思。(二)青海称烤烧饼,为烙馍馍。(三)耕田也。(四)称牧羊为挡羊。(五)称泥墙为漫墙。

2.月亮月亮光光,清水河里洗衣裳;衣裳洗白白的,打发哥哥上学去,去程价(一)骑的白龙马,来程价坐的八抬轿,“扑通”“扑通”放三炮,你看热闹不热闹。

【注解】(一)程价乃时侯的意思。

3.哇哇(一)勤,爱死人(二)哇哇懒,瞎猫抬上(三)没人赶。

【注解】(一)青称小孩为“哇哇”或“尕哇”。(二)人人爱得要命的意思,并不是喜欢死了。(三)青海称动物衔东西为抬。

4.麻雀儿麻雀“比丢丢”,我俩看你的姐姐走,你的姐姐穿的褐夹夹(一),少年唱得不罢下。

【注解】(一)青海称背心为夹夹。

5.金宝金宝上台台(一),马家姨娘送茶来,茶也香,酒又香,十二个骆驼驮粪箱(二),粪箱底下一盆水,叫大姐,洗手来,叫二姐,洗手来,洗下的手,白嫩嫩(三),薄扇扇,下到锅里团团转,捞到碗里一根线,金钢斧头剁不断。

【注解】(一)青海普通称折纸锞的千章为金宝,小孩们最喜欢涂了唾液贴在手上,使皮肤有一层金色,叫作金宝上台台。(二)装置在车上搬运粪土的用具,是用桦枝编成的。(三)青海多称面为汤,“擀汤”就是把面用木轴延展开来。

6.有钱没钱,剃个光光头过年。

7.杂米杂面儿,把哇哇吃成八宝罗汉儿(一),清油细白面,把哇哇吃成瘦干签(二)

【注解】(一)“八宝罗汉”是肥胖的意思。(二)“瘦干签”是瘦弱的意思,就是说杂面的营养料复杂,可以使人强健,清油细面的营养料单纯,容易使人虚弱。

8.打罗罗为罗罗(一),外婆家场上阿舅多,阿舅阿舅舅舅,鞍子背到后头,你骑哩,它跳哩,一下摔到夹道里。

【注解】(一)拉着小孩两手,来往推动,谓之“打罗罗”。

9.尕哇儿,挖钱儿,挖了一大尕钱儿,买了一个麻花儿(一),麻花儿没吃饱,家里去了挨条条(二)

【注解】(一)油条之类。(二)称树枝为条条,以树枝鞭打,被打者称为挨条条。

10.翻翻翻油饼(一),麻雀儿扎的红头绳,你搽胭脂我抹粉,天上掉下来个油骨头儿我俩啃。

【注解】(一)二小孩两手相托,摆动数下后,二头相并且从臂内钻出,恰为一翻身而还原,谓之“翻翻翻油饼”。

我所搜集的民歌,到这里可作一结束,不过由于时间的短促,以及自己的能力不够。贡献的材料很少,又未能将每个民歌的背景,加以详细的说明,觉得非常的惭愧,希望明眼的读者,自己领略好了,至于注解得不得法,编辑得没有条理,更希望文化界的友好们多加指正,我在这里诚恳地等待着接受。


[1] 原载于《新西北月刊》1942年第3卷第5、6期合刊。